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八十一章 曹仁之薨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八十一章 曹仁之薨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秋去冬又来,一年又一年。

大魏黄初三年,公元236年,冬,十月。

就在天下叛乱已定,进入休养生息的时候,洛阳朝廷再次收到了一个噩耗。只不过这个消息,不同于往日的叛乱,也不是哪个州郡受了灾害,而是来自于一个人的死讯。

这道消息来自于南方,是关于皇室宗亲,太祖武皇帝.曹操的堂弟,当今高祖文皇帝的叔叔,也是如今曹氏一族年龄最长的,名副其实的宗族领袖,大司马兼交州牧.曹仁.曹子孝的。

交州快马北上的信使来京传讯,大司马曹仁,于冬十月十三薨了,享年七十三岁。

消息传来,朝廷哗然。

皇帝.曹丕于是亲自下诏,停朝三日,亲设灵堂为曹仁祭奠。并命征南将军.代交州刺史.满宠,速速派人火速将曹仁的尸身灵柩,安全平稳的送往洛阳安葬。

曹仁,字子孝,乃是大魏如今的重臣。中平元年黄巾战乱之时,他便和族弟曹洪,同曹操一起起兵了,也是曹操麾下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将。

其年少时,不修俭行,不好文学,只好弓马弋猎,舞枪弄棒,整日里来回乱窜。可领兵之后,他却奉公守法,严以律己。

曹操在陈留起兵,他听闻消息之后,便立刻召集了数千人马前去投奔。随后几十年,他跟随曹操东征西讨,无往而不利。

数十年间,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他都曾经多次立下汗马功劳。赤壁兵败之后,被曹操留守在了荆州江陵城,作为朝廷的屏障,以来抵御周瑜的进攻,最终因寡不敌众,无奈弃城而走。

后来,他又督诸将据守潼关,破苏伯、田银于冀州.河间,灭侯音于宛城。

在襄樊之战中,他被围困樊城。后来关羽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生擒,并斩杀了庞德,情况可谓是万分危机。甚至在当时,就连太祖武皇帝.曹操都动了迁都,以避关羽锋芒的心思。可曹仁却誓死镇守樊城,结结实实的挡住了关羽的围攻,再一次力挽狂澜,拯救帝国于危难之中,直到后面徐晃率领援军到来。

再后来,他便一直替朝廷镇守襄樊。

建安末年,他奉命领兵三十万,率先发动灭吴大战。可最终因为太过于轻敌,却败在了年仅而立的,陆逊之子陆抗的手中,颜面扫尽,朝廷也为之震动。

最终,当时还是魏王的曹操力保曹仁,才让他免受了责罚。

再后来,朝廷意欲二次伐吴。又是曹操力排众议,让自己的这位堂弟再次领兵出战,可见曹操对于自己的这位堂弟万般喜爱和新任。

当然,曹仁也终于不负众望,成功平定东吴,降服了吴帝.孙晧,立下不世之功,成为了本朝第一位有着灭国之功的臣子。

那一年,曹仁已然六十四岁了,也是名副其实的老将了。

最后,西蜀也被降服,天下一统。

灭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钟繇,被封为太傅,位居文臣之首(曹操不算,因为他已经是异姓王);而灭吴的曹仁,则是被封为了车骑大将军,位居武将之首。可以说曹仁已然是位极人臣,再加上灭国之功,荣华富贵肯定是享用不尽的了。

可曹仁的所作所为再次出乎了众人的意料,他又奉命率领着二十万大军,南下不毛之地的交州了。这份胸怀和气度,恐怕也只有当年的秦将王翦才有的了吧。

在曹仁的治理之下,仅仅短短数年,交州就从一个山贼叛乱频发的穷困潦倒之州,变成了一个能够自己自足的州郡。

大魏黄初元年,太祖武皇帝.曹操离世,世祖文皇帝曹丕继位。曹仁作为曹氏宗族资历最老的宗族之臣,更是因功被擢升为了朝廷的大司马,与丞相钟繇共同并列百官之首。

曹仁虽然不在朝内,但是朝廷每每有什么人员任命,或者其它什么大的事情,皇帝.曹丕都会快书南下与其商议,询问他的意见,可见对他足够的重视。

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的这位叔父,曹丕自然也是颇为心疼和照顾的。早在当年其南下交州的时候,他便与自己的父亲商议,让时任奋威将军的满宠,跟随着一块儿南下了,意在将其培养成曹仁的接班人。

在建安末年,曹丕更是又特意安排了昔日蜀国的两位大儒,有蜀中孔子之称的谯周,和撰写了蜀国投降诏书的郤[xì]正,南下交州辅助曹仁完成国策兴学事宜。

经过这几年,其二人也已经熟悉了交州的诸多政事,并且分别担任了交州别驾和交州主簿。

就连当年一同南下,只是一个小小的,四品杂号将军的奋威将军满宠,如今都已经被曹操和曹丕刻意的,擢升为了正二品的征南将军了。

他们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想着让满宠、谯周和郤正能够一步步的接替曹仁,好让他能够返回朝廷安然养老。

可就在满宠升任征南将军之后不久,曹丕打算再下一道诏书迁任他做交州刺史,然后再顺理成章的让曹仁归朝的时候,却传来了如此的噩耗。

可终究曹仁还是死了,相对而言他是幸运的,死在了天下一统之后,更死在了曹丕代汉之后。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自从曹操去世之后,作为子侄的皇帝曹丕,对自己硕果仅存的这两位叔父便格外的上心,所以早在其即位之初,便将曹仁封为了大司马,将曹洪封为了大将军。

并且加快了满宠的擢升之路,可终究人算不如天算,曹仁最终还是客死在了异乡,这又怎能不让曹丕悔恨的呢。

只不过这世界上,哪里有后悔药可卖的呢?人死不能复生,曹丕如今所能做的只是让曹仁身后尽享殊荣。

在曹仁灵柩回洛阳的途中,曹丕下诏命沿途所有的文物百官,都到郊外跪迎。即便是江陵王.曹植也不例外,当然按照宗族例来说,曹植本身也需执子侄之礼的。

其后,皇帝又亲自下旨追封其为忠侯,将他安葬在洛

(本章未完,请翻页)

阳城郊。他下葬的时候,包括皇帝.曹丕在内,帝都洛阳的文武百官统统前往送行祭奠,并迁移了十户农人前去守墓,四时祭拜。

在他下葬之后,更是将其牌位移进了太庙,与太祖武皇帝做伴。长子曹泰,继承了他陈侯的爵位,他其余的儿子都被封为了关内侯,极尽殊荣。

人间再无曹子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张郃、刘晔、荀彧、曹操都死了,如今曹仁也死了。这一帮建安年间的老臣,只剩下了钟繇、华歆和王朗这三位了。可他们的死,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相互攻伐的三国时代也终于拉上了帷幕,彻底的进入了休养生息的时代。

……

大魏黄初四年,公元238年,秋,八月。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江陵王.曹植进京了,去年冬日百官依例进京年拜,他都没有来,却安排了蒋济来洛阳。

可如今秋八月,正是农忙的时候,他却抛下了州中的一众事务,匆匆进京了,或许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必须要他本人亲自进京一趟吧。

上次曹植进京,还是他改良完蔡侯纸的时候,如今已经时隔一年了。

当他的兄长皇帝曹丕收到他要进京的密信时,也是愣了一下,不过很快也就释然了。对于自己这位弟弟,他还是很清楚的,自从当年被封为荆州牧之后,虽然往来的书信不断,但是他本人就很少回帝都了,一直在忙于治理荆州。

经过这将近十余年的治理,荆州早已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了。天下赋税,一半来自于荆、扬二州,而其中大部分的赋税更是荆州所供给的。

昔日里,帝国的军队扫灭匈奴、廓清王平叛乱,出奇制胜的铁马镫、苗.刀、陌刀,都是韩公至和曹植所改良的,而且这其中大部分的军械,也都是荆州所冶炼的。

此次司马懿率一十五万大兵,北上讨伐公孙渊所乘坐的宝船,二十艘宝船中,更是有一半都是由荆州所提供的。

当初宝船虽然是扬州刺史.贾充所研制出来的,而且当时已经有十余艘宝船了。可公孙渊突然叛乱,朝廷用兵逼得紧,荆州拿到宝船的堪造图之后,短短数月时间就造出了宝船十余艘,也着实可以看出荆州真正的实力。

这才有了后来司马懿辽东大捷的事情,要不然就凭扬州的十余艘宝船和帝国旧日的水军,北上辽东平叛,是万万不会有那么顺利的。

而且这几年来,朝廷的诸多国策,例如:精兵、军屯、开荒、兴学、造船等等,无论哪项国策都是荆州为天下先。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的前提当然都离不开曹植对荆州呕心沥血的治理。

一路上,江陵王.曹植并没有怎么停歇,率领着数百人的王府卫队,风驰电掣的向洛阳而来。一千多里的路程,他仅仅用四日便抵达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