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七十八章 文姬哭堂(二)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七十八章 文姬哭堂(二)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待众人看到蔡文姬进殿之后,可这名女子,哪里还有一丝昔日才女潇洒飘逸的样子。

只见她由于长途奔波,早已是披头散发,甚至连鞋子都跑丢了,双脚更是在这寒日之中冻的通红。

进入昭阳殿之后,蔡文姬叩头便拜,更是一步一步的跪行到了曹丕的面前。文姬失声痛哭,殿内众臣闻之莫不动容。

曹丕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文姬妹妹,心中也是狠狠的一痛。可是如今在众臣面前,他自然不能表露出任何袒护的意思来,因为那样反而会害了她们。

只见曹丕朗声道,“董蔡氏,你的夫君董祀,身为兖州别驾.行典农都尉,却不顾朝廷法律擅离职守,因而误了朝廷的农事。如今廷尉府对其判刑斩立决,也是依照我大魏律所为。还望你能知晓,莫要坏了法度啊。”

听到这里,文姬渐渐止住了哭声,口齿清晰的说道,“回陛下,民女自然知道我夫乱了朝廷的法度,但也罪不容诛吧。况且我夫在北上新兴郡之前,曾经专门向刺史府和朝廷上了邸报的,难道陛下您没有收到吗?”

听到蔡文姬的话,皇帝曹丕的眉头不禁微微一皱,向一旁的丞相.钟繇问道,“丞相,尚书台可有收到,来自兖州陈留董祀的邸报?”

只见那钟繇微微摇头说道,“回陛下,老臣除了收到兖州刺史府的邸报之外,并未收到其他关于董别驾的邸报。”

听到这里,殿内的众人大概都明白了。这其中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董祀的邸报才没有到达洛阳。如果不是蔡文姬前来求情,提及此事的话,这事情恐怕就这么被糊弄过去了。

蔡文姬那么的聪明,看着皇帝的举措,自然也知道发生了什么,随机声泪涕下哭泣着说道,“陛下,我夫北上新兴郡,并不是有意要乱朝廷的法度,实在是无可奈何呀。

昔日新兴城一站,那李干为了救我夫君丧命当场。我夫自然应当以孝子之礼送别李母,可是当时事出紧急,待我夫君收到李母身故的消息时,距离李母身丧已经过去三日了。按照我大魏律,人死七日必须下葬。如果再不出发的话,肯定就要耽误时辰了。

更何况那李干,是守卫新兴城的有功之士,我夫昔日作为守卫新兴的太守,自然不能让战死的战士们寒了心呐。因此我夫妻二人,在仔细思索了一番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北上新兴。

并同时将公文邸报,发往了兖州刺史府和洛阳,说明缘由。可不曾想那份发往洛阳的邸报,被某些别具用心之人给拦截下来了,因此才有了如今的事情。

还望陛下,看在我夫当年血守新兴,以及这些年兢兢业业为朝廷效力的份儿上,饶他一命。

陛下向来主张以仁孝治国,而我夫君北上新兴郡,也是为了送昔日身陨战场的烈士母亲一程,这正是朝廷所推崇的仁孝啊。陛下,又怎能以此为由,将他杀掉呢?”

蔡文姬的话语之间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再加上她如今的楚楚可怜,令在座的众人见闻之后无不动容。

更何况曹丕对自己的这位文姬妹妹和妹夫董祀,也有着不一样的情感,此时听完蔡文姬的话,更是有些左右为难了。

可皇帝毕竟是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又怎么能轻易反悔呢。更何况董祀如今,应该已经在押送刑场的路上了,只待今日午时三刻一到,便要被斩首了,现在就算下令去追,恐怕有一些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曹丕有些悻悻然的说道,“董蔡氏,你所说的朕都明白,可是降罪的诏书已经发出,况且今日那董祀就要被斩首示众了,又将怎么办呢?”

蔡文姬文言,眼泪扑漱的说道,“陛下,您的马厩里有骏马成千上万,威武的猛将更是数不胜数。难道你还吝惜用一批骏马,去拯救一个有着仁人之心,而且始终誓死效忠大魏朝廷的人嘛?”

蔡文姬话音方落,一旁的丞相钟繇,见状不适时宜的接着说的,“陛下,老臣以为,那兖州别驾.董祀,虽然乱了朝廷的法度,但是也情有可原。况且他当时已经将邸报发往了朝廷,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抵达天听罢了。

而且,这董祀当年在新兴保卫战之中,也曾立下赫赫战功。当时若不是他,并州粮仓就要毁在匈奴人.申屠隆的手中了。另外这几年,他在兖州陈留也还算兢兢业业。老臣以为,他即便有错可也罪不当诛啊!

还望陛下,看在以往他这些功劳的份上,能够格外开恩饶他一命,允他戴罪立功,如果日后再犯,数罪并罚便是。”

昭阳殿内的其他众人,自然也知道蔡文姬董祀,和皇帝以及曹氏兄弟的情感。如今又有丞相.钟繇在一旁求情,见此状,众人也急忙附和道,“还望陛下格外开恩,能够饶他一命。”

皇帝.曹丕嘴角不经意的一勾,趁机就着这个台阶下来,不过依旧有所难为情的说道,“好吧,既然诸位爱卿为那董祀求情,那朕就暂且饶他一命,日后如若再犯,定斩不饶。

来呀,即刻传令廷尉府,将董祀暂时收监,暂缓行刑。

不过董祀他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这个兖州别驾,就先别当了,去陈留郡下面做一个县的县令吧。”

蔡文姬闻言急忙叩谢道,“多谢陛下隆恩。”

其实文姬心里清楚,这官职的大小,对他们而言自然没有性命重要。

想当初自己的夫君董祀出身寒门,不过也就是在并州的偏僻之地,新兴郡做一个太守罢了,如今成为兖州别驾,其中自然有自己这几位兄长的助力在里面。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只要人活着,日后官复原职,必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刚刚因为之光顾着救人,蔡文姬并没有感觉到冷。如今心中的石头落地,瞬间便感觉到了身旁的寒气逼人。

皇帝.曹丕看着殿内地上,冻得瑟瑟发

(本章未完,请翻页)

抖的文姬妹妹,顿感心疼不已。急忙唤侍者拿来了衣物和鞋帽,并端来了一个盛满木炭的火盆,放到了她的面前。

忽然,曹丕好像想到了什么,随即开口向已经坐下的佳人说道,“昔日,太祖武皇帝与令尊交好,而且知晓旧时蔡府之中,也曾有着不少的古书藏储,夫人如今还能想起来嘛?”

曹丕此话,自然另有深意。

对自己这位文姬妹妹的才情,他自然是了如指掌的。他说这个话,一方面,确实想着修书,可另一方面,则是想着给董祀官复原职一个由头罢了。

文姬又是何等的聪慧,皇帝曹丕此话一出,她自然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随即微微颔首说道,“当初家父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所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还望陛下赎罪。”

曹丕随即点点头,煞有其事的说道,“能够几下四百余篇,已经实属不易了,我派十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否?”

话都点到这个份儿上了,文姬自然知道该怎么回了,“妾身听闻,男女有别,礼不亲授。只求陛下给妾身一段时日,我与我夫君将其默写誊抄下来,再呈献于陛下。”

听到这里,皇帝曹丕嘴角一撇,朗声笑道,“好,如若夫人真能够将其默写下来,朕必有重赏。”

殿内其余众人,莫不是人精,自然也知道皇帝的这番伎俩,不过没有人去点破罢了。

就在众人谈话之际,那董祀已经被人从押往刑场的路上,给追回来了。此时也正带着手镣和脚镣,一步一步的走进昭阳殿来。

走进大殿之后,董祀看见自己的夫人端坐在一旁,而且脸上隐隐还有泪痕。再一看殿内的情形,心中便大概明白了个七七八八了。

自己能够从必死的刑场上下来,想必定然是自己家夫人的缘故。

想到这里,董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先发制人的说道,“罪臣董祀,拜见陛下。”

只见那皇帝曹丕端坐在龙椅之上,一脸肃然的说道,“大胆董祀,你可知罪?”

“罪臣知罪。”

“哼,若不是念着你昔日还有几分功劳。今日殿内,又有丞相和诸位爱卿,以及你家夫人为你求情,朕早就砍了你了。”

曹丕特意将钟繇和众人的求情放在了前面,无非也就是想着,让赦免董祀的理由,变得更加冠冕堂皇一些罢了。

“怒气”发完之后,自然便就是对董祀的发落了,“哼,这兖州别驾和行典农都尉,你就别做了,去陈留郡下的酸枣县做一个县令去吧。朕给你三年的时间,如果酸枣县得不到大治,朕拿你是问。当然,如果得到了大治,朕也必将不吝封赏,你可听清楚了?”

董祀似乎被皇帝的决断,给听傻了,一时间竟然愣在了那里,不知所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