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七十七章 文姬哭堂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七十七章 文姬哭堂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董祀在经过了不分昼夜的奔波了八百里之后,终于在李母下葬之前,从兖州.陈留赶到了并州新兴郡,也总算没有给自己留下遗憾。

可是这事情背后的隐患,他此时自然是不知道的了。

葬礼没有怎么大办特办,而是跟普通百姓的葬礼一样。

在一座简易的灵堂外,竖立着三根三丈六的丧幡。随其后便进入了灵堂,一张巨大的白色下马幡,上面一个大大的黑色奠字,特别的扎眼。

董祀至此,随即下得马来,从马匹一旁的包裹之中,取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丧服换上,然后缓缓走入灵堂。

只间那灵堂之下,放着一口普通的黑色棺木,棺木前一个灵牌之上,赫然写着“慈母李秦氏之灵位”。

灵堂并没有像一般的大户人家一样,请道士法师念经诵咒,而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葬礼。

对于这些,董祀也并没有让手下人,去特意的安排。他觉得,生前的尽孝,远远比身后的这些面子要重要的多。如果自己的李子小弟还在世的话,应该也会同意的吧。

他自认为已经尽量做到了最好,李母如今已经身故,自然入乡随俗的最为合适。

昔日的那位少女兰儿姑娘,此时已然身为人母,此时正和自己的丈夫还有两个孩子跪在堂下,浑身缟素的充当着孝子贤孙。

当她见到风尘仆仆的董祀到来之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急忙叩拜。

“民女,拜见董大人。”

关于董祀的身份,她自然是从李母的口中所得知的。后来董祀离开了新兴郡,虽说她不知道去哪了,但是她也清楚肯定是调往其他地方为官去了。

董祀见状牵强的一笑,弯腰将她缓缓扶起来,轻声说道,“这些年,苦了兰儿姑娘了。”

不待对方开口,又接着说道,“今日咱们不讲这些虚礼,我此番前来是为了给伯母送行来的。”

说罢,也不再言语,随即也同二人一样,随即跪了下来,以孝子之礼,迎接来往的宾客。

丧葬事宜一切进行的都还算顺利,第二日李母便入土为安了,董祀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桩心愿。

而就在董祀进入新兴地界的时候,当地郡守就已经知道了他们一行人的行踪。新任的新兴太守更是亲自赶到了这里,但是并没有打扰董祀。

死者为大,是华夏自古以来的一直所坚持的理念。

待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新兴太守才堪堪走上前来,微微颔首抱拳道,“下官范忠,见过董大人。”

太守范忠如此行事,也无可厚非。

这董祀乃是前任的新兴郡太守,而且他本来是要迁任并州别驾的,因为种种原因才去做了兖州别驾。所以,不管怎么说,董祀都比他的官职要大,他行礼也是应当的。

董祀对于新兴太守.范忠的到来,自然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意料之中,如果他不来反而不正常了呢。

作为一地的父母官,对于自己辖区之内发生的事情,自然应当了如指掌,更何况还是比自己官职要大的官员。更何况,董祀此番前来,并没有乔装打扮,而是光明正大的进来的。

董祀见状,随即也微微一笑,颔首抱拳道,“见过范大人,董某这厢还礼了。”

那范忠闻言也不再啰嗦,直接开门见山道,“不知董大人此番前来,可是奉了朝廷指令有所公干?还望大人告知,下官也好有所准备。”

似乎早就料到了范忠会有这么一问,董祀也不隐瞒,嘴角微微一勾随即轻声说道,“不瞒范大人,董某此番前来,并无公事,只为私事。”

可董祀所说的这些话,却在范忠的意料之外。

在当今天下,如果没有朝廷的命令和路引,朝廷官员是不允许跨界走动的。而且如果有官员需要跨境的话,朝廷也会事先告知当地的府衙,令他们知晓的。

范忠眉头不禁微微皱起,有些疑虑道,“那大人定然是受了陛下的密旨,范某自然知道规矩,不该问的绝对不问。”

董祀闻言忍不住呵呵一笑,这哥们儿想象力还挺强,随即摇摇头接着轻声说道,“不,董某此番前来,也没有陛下旨意。”

听到这里,范忠反而愣住了,忍不住嘶地一声倒吸一口冷气。

片刻之后,只见他郑重的抱拳说道,“那就对不住了董大人,您作为兖州别驾,既无朝廷路引,又无陛下密旨。依照我大魏律,下官虽无权逮捕您,可也必须得向刺史府和朝廷,禀报您的行踪,还望大人不要怪罪。”

董祀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接着坦然说道,“这是范大人的分内之事,董某自然不会怪罪。不过也请范大人放心,朝廷和陛下那里,我自会亲自去请罪解释。”

这是发生在并州.新兴郡的一件小插曲。

其实早在新兴太守.范忠来找董祀之前,兖州刺史府的参奏他邸报,早已经飞入洛阳了。而且他一路上所经过的上党、太原等诸郡的邸报也已经传到朝廷了。

只是董祀本人,暂时还不知道罢了,不过这些倒在他的预料之中。而且他自己也知道,恐怕不待自己返还陈留,就会被捉拿了。

董祀自然也知道自己擅离职守,从兖州前来并州的事情非同小可。

所以早在他出发之前,就已经将相关的事宜,以邸报的方式告知了刺史府,并一同发往洛阳。只可惜他所不知道的是,刺史大人却借机参了他一本,而他那分发往洛阳的邸报也被拦截了。

事情也果如他所料,在董祀离开新兴郡南下返还的时候,刚刚进入司隶河南郡境内,就已经被因功迁任司隶校尉的崔琰,派兵给捉拿了。并且不由分说,直接给关押到了洛阳城的大牢之内,这却是董祀所没有料到的。

因为无论如何,现在的事实是,董祀不奉朝廷诏令便离开兖州

(本章未完,请翻页)

前往新兴郡。而此时兖州正在准备农忙之事宜,他作为兖州别驾并兼任行典农都尉,擅离职守自然也就耽误了朝廷的农事。

董祀知道,即便是自己提前发了邸报,但毕竟是有为朝廷诏令,所以被被斥责甚至贬官都是正常的。可是一声不响的就被关进大牢,却有点儿不合乎常理了。

当然,他并不知道他自己写往朝廷的那份邸报,并没有到达洛阳。

这个消息,很快也就传回了陈留郡,蔡文姬自然也就知道了。听闻到这个消息之后,她即刻前往洛阳,为自己的夫君求情。

而此时,任城王.曹彰远在长安,江陵王.曹植也在千里之外的荆州,找他们二人求情,显然不现实。现如今他只能亲自前往洛阳,去向自己的子恒哥哥,也就是皇帝.曹丕求情了。

董祀虽然深得曹氏三兄弟的喜爱和器重,而且又是蔡文姬的夫君。

可如今新朝刚立,而作为兖州别驾行典农都尉的他,不奉朝廷之令便擅离职守,肯定也是死罪。

而经过廷尉府的一番审讯之后,董祀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了。如今事实摆在眼前,即便是曹丕想要庇护于他,恐怕也很难了。无奈之下,对于廷尉府按照大魏律,对董祀判决的斩首之刑,也只能点头认可了。

蔡文姬在赶往洛阳的路上,便也听闻了朝廷的判定。

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夫君,只不过是北上新兴,做了一个吊唁,如今却要身首异处。

虽然有先斩后奏之嫌,可这实在有些不合常理,更何况自己的夫君,在当初新兴血战的时候,是有立下汗马之功劳的。

想到这里蔡文姬,加快速度,马不停蹄的向洛阳奔去。终于,在董祀临刑的当天早上,蔡文姬赶到了目的地。

洛阳的倒春寒,比起寒冬腊月,丝毫不遑多让。

此时,救夫心切的文姬,也顾不上仪容不整,刚到洛阳,便匆匆忙忙的向皇宫赶去。

此时,洛阳皇宫之内,朝会刚刚散去。皇帝.曹丕正在召集一帮重臣们,于昭阳殿商议国之要事。

众人刚刚落座,便听得门外有宦者来报,说董祀之妻蔡文姬在宫外求见陛下。

曹丕和殿内的众人,自然知道蔡文姬此番前来的要义。

可一边是国法,一边是亲情。

曹丕正是因为不知道,应当如何面对自己这个文姬妹妹,所以才想着快刀斩乱麻,尽快的将董祀处决。

可没想到自己的这个文姬妹妹,竟然这么快就赶到了洛阳。

曹丕本意是不想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见她,可是如今自己的文姬妹妹,不惧严寒奔波了四百余里,从陈留赶到了洛阳,于情于理都还是要见一下她的。

无奈之下,曹丕只能下令让宦官将其引进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