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六十四章 兵亡右北平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六十四章 兵亡右北平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帝国也终于有工夫腾出手来,专门对付那个霍乱幽、并二州的辽东.公孙渊了。而此时的公孙渊,自然也已经知道了,帝国西部所发生的种种事情。

如今的他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飞扬跋扈,并且已经开始收缩兵马,成防守之势。意欲割让幽州和并州北部自立,只可惜,他的燕王梦恐怕做不了多久了。

司徒.陈群、北中郎将.毌[guàn]丘俭和右将军.夏侯玄,怎么也没有想到,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血腥战斗,就当他们感觉再也收不住,最后一道山脉的时候。

公孙渊突然率兵撤出了整个涿郡,并派兵守住了各个北上的险要隘口。

三人当初以为这是叛军的诱敌之计,于是派出了数路游骑斥候前去查探,最后发现叛军真的撤离了。就在他们纳闷之际,他们收到了从并州任城王.车骑将军.曹彰处而来的消息,原来雍凉和关中之地的叛乱已经被平息了,公孙渊所谓的盟友已经全部被解决掉了。

三人闻之大喜过望,随即率领部队北上,又重新收复了涿州城。

而在当初,为了阻止公孙渊叛军的南下,涿州的十余万大军和十数万百姓,被分成了四批,分别前往了涿州城的西部山脉和南部山脉。

毌丘俭亲率三万大军和城中的百姓,前往了涿州城西部的山脉进行躲避。

而由于南部山脉,乃是南下中原的必经之路,因此分别由司徒.陈群、右将军.夏侯玄以及涿郡太守高毅,兵分三路驻扎在山中,叛军南下必经之地的各个隘口之上。

后来的事情,也果如他们所料。就当他们刚刚安营扎寨不久,公孙渊的三十余万大军就已经向南扑过来了。

好在南部山脉山势陡峭,而魏军们又实行,多扎寨,少驻兵,分段阻击的原则,叛军的南下的脚步,自才得以被迟缓。

可即便南部山脉易守难攻,但毕竟一方是三十万,而一方只有十万,双方实力相差悬殊。魏军还是被打的节节败退。

公孙渊自然也没有那么傻,排头当炮灰的,都是那些胡人,诸如乌桓、高句丽的部队。至于羯族人石令和张宾的部队,根本就没有参加这次南下的战斗,被他们以骑兵不善山地战的理由给拒绝了。

公孙渊略一思索,也确实如此,于是也就没有再继续深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石令和张宾此时早已经投靠了大魏朝廷了。

当鲜卑.轲比能、氐[di]族.符柔万年和羌族.姚士祥,被平定之后的消息,传到幽州的时候,已然快要四月了。

公孙渊闻之大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三个部落,再加上一些诸如小月氏之类的部落,足足有二十五万人之中。可竟然在曹丕率军到达长安后,仅仅两个月之内,就全部烟消云散了。

到底是魏军太过于厉害,还是说他们太过于废物?

想必应该是后者吧。

当初,所有人起兵南下的时候,也是顺风顺水。不过也就堪堪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整个幽州,以及并州北部五郡,甚至号称

(本章未完,请翻页)

魏国北大门的雁门关都被拿下了,就连那夏侯玄也被自己诛杀了。

雍凉之地的战况也很是喜人,凉州四郡,两郡已经拿下,雍州诸郡,也只剩下了安定和汉阳两郡,可看起来也依然是岌岌可危。

可如今,才过去大半年的时间,这些郡县竟然又重新全部回到魏国朝廷的手里了。

还在自己控制之下的,也只剩下幽州,以及并州北部数郡了。

而且看样子,魏军马上就会调集大军,来攻打自己了。自己手里此时,还有将近小三十万的大军,也足足有魏国半数的兵马。

如果再加上羯族人石令的配合,守住自己现在所有的这些领地,想来还是不成问题的。

想到这里之后,公孙渊放弃了南下,而是收缩兵力,打算先守住现有的成果再说。

可是他所不知道的是,此时羯族人石令和张宾,早已经投靠了朝廷。

而且,他的老巢辽东诸郡,已经落入朝廷的手里了。

甚至,横海将军司马懿此时已经率兵绕到了他背后的草原上,只待时机一到,就会与朝廷的其它各路大军,齐头并进一起发起进攻。

驻守在并州雁门关的,任城王.车骑将军.曹彰,自然也已经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来自长安的消息。在得知叛乱被平息之后,他即刻收拢各郡兵马,只待来自关中的援兵一到,就向幽州的公孙渊叛军,发起进攻。

并且同时派出兵马斥侯,向守备在幽州.涿郡的司徒.陈群,以及毌丘俭他们进行联络,告知他们这些消息,并与他们约定了时间,共同向公孙渊发起总攻。

大卫黄初二年,公元236年,春,四月很快就来到了。

就在曹彰打算要进攻幽州的时候,忽然,他收到了来自北方草原的喜讯。

原来横海将军司马懿,所率领的八万大军,已经迂回到了幽州北部草原之上。因此,特意来与曹彰建立联系,以求共同突击公孙渊。

本来朝廷的谋划是,司马懿和蒋济共同率领一十五万大军,平定辽东之后,就在当地驻扎,截断公孙渊东退的道路。

可如今不知为何,司马懿却带领了一支大军,出现在了北方的草原上。虽然曹彰暂时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是这必然是又一大助力。

原本,曹彰手里的部队,即便加上关中的援军,以及幽州的兵马也不过才堪堪小二十万。而羯族人,石令和张宾的五万骑兵,曹彰去并没有对他们寄予太大的厚望。

可如今,司马懿又率领了八万大军前来助力,平定公孙渊也就更有把握了。

黄初二年四月十六,帝国北部各州的大军,在任城王.车骑将军.曹彰的统一指挥下,向幽州公孙渊的叛军发起了进攻。

与此同时。驻守在并州定襄郡,和幽州代郡的羯族人宣布了起义,正式脱离叛军部队,并宣告奉旨讨伐叛贼。两军还未交战,而一方就有人宣布了叛离,这对叛军他们的军心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打击。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未输人,已输阵。

公孙渊闻知,顿时暴跳如雷,他怎么也没料到在关键的时候,这群羯族人竟然选择了反戈一击。

可是,即便再怎么生气,该防守还是要防守,毕竟并州和幽州的两路大军已经快要兵临城下了。

可就在两军酣战之际,镇守蓟城的公孙渊,却又收到了来自幽州北部的噩耗。

说是有一只人数大约数万的军队,从北部草原向他们的背后杀来,上谷郡和渔阳郡已经有多处城池已经陷落了。而那军中数一旗帜,上写司马,领兵的将领正是那司马懿。

在三路大军的团团围攻之下,经过了两个个来月的鏖战。

公孙渊在扔下了十几万具尸体之后,终于认清了先是,开始率领残兵开始向辽东老巢退去。

可就当他退到右北平的时候,在队伍的正前方,又出现了一支大军。

这支部队大约六七万人,身着魏军铠甲,显然不是来接应他们的部队,更何况他们辽东如今已经没有那么多的部队了。

只见那大军打一面旗帜,上写一个大字“蒋”。为首的一员大将,正是留下镇守辽东的长水校尉蒋济,蒋子通。

正当公孙渊不知所措之时,却见那员大将在马上高呼道,“公孙匹夫,大魏长水校尉.蒋济在此,快快下马受死。”

说罢,就引领着这支大军向他们扑将了过来。

如今,前有拦阻,后有追兵,公孙渊已然是无路可退。

而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南面是大海,北面是高山,东西两面又各有追兵和阻拦。如今也只能且战且退的,向海边靠拢。

渐渐地,他们终于被包围了,被围在了海边的悬崖之上,而且包围圈也越来越小。

经过一路的追杀和逃命,此时公孙渊身边仅仅只有不足万余人了。而且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有很多人已经被挤得掉到了悬崖之下的大海之中,溺亡者无数。

终于,公孙渊认命了,但他却没有赴死的勇气。于是他将手中兵刃高高举起,双膝跪倒在地大喊道,“我等愿降,我等愿降!”

而其余的众将士们,见到自己家的“燕王”都已经俯首投降了,自然也就再也没有抵抗的必要了。随即也一个个跪倒在地,依葫芦画瓢的举起了手中兵刃。

这一天是大魏黄初二年,夏六月的某一天。

距离公孙渊起兵反叛,也才堪堪过去十一个月,谁也没想到当初声势震天的六十万大军叛乱,朝廷竟然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平定了。

五胡之中,鲜卑首领.轲比能被文鸯斩杀,羯族首领.石令主动投降,羌族首领.符柔万年咬舌自尽,氐族首领.姚士祥被俘,高句丽首领.高谈德于内讧中被杀。

而那位为首的“燕王”大人公孙渊,则被朝廷大军生擒活捉在了,右北平海边的悬崖之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