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五十三章 司马撤兵,雁门复归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五十三章 司马撤兵,雁门复归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早在今日出城之前,司马懿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相应的对策。

在听到蒋济的发问之后,他随即脱口而出,“撤兵。”

“什......什......什么,撤兵?”蒋济彻底被司马懿的话给震倒了,“撤兵这如何使得?仲达兄(司马懿),你我不远千里率十几万大军横渡大海来辽东,就是为了拿下辽东四郡,断公孙渊的后路。此时若是撤兵,恐怕你我都没办法向朝廷和陛下交代啊,”

司马懿见蒋济那副要吃人的样子,随即反映了过来,肯定是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了。

想到这里司马懿赶紧解释道,“子通兄(蒋济)想必是误会了,我说的撤兵并不是一十五万大军全部撤退。而是留一小部分在辽东,而其余的由幽州北上,过乌桓、羯族、鲜卑,到幽州西部之后,再南下合攻击公孙渊。一来,我大军取粮于敌国之内,正好解决了缺粮之忧。二来,也可以趁此平定了北方草原的叛乱。

另外,我等出发之前,本以为平叛最少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因此才与陛下约定的时间是在二年四月,可没想到这么快就平定了辽东。

陛下给我们的旨意,也是在农历五月之前,令我辽东一十五万大军,与冀州司徒.陈长文(陈群)的大军、并州任城王.曹子文(曹彰)大人的大军,以及幽州双虎.毌丘仲恭(毌丘俭)和夏侯太初(夏侯玄)的军队,共四路431万大军,齐头并进,诛杀叛贼。

我等自黄初二年,正月二十六登岸以来至今,不过才二十余日,我等还有时间北上。”

听到这里,蒋济的心神才渐渐的稳定了下来,“仲达兄此举,倒不是为一个好办法。公孙渊尽起辽东二十万大军,鲜卑.轲比能、羯族.石令还有那不知悔改的乌桓,也都纷纷尽起族中之兵助纣为虐。想必他们北方草原族中的情况,比辽东这里好不到哪里去。如今马上就要开春了,那草原之上,大部分的女人生养和牲畜下崽,也都是这个时候,绝对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啊。

只不过,这一次你我北上,陛下和朝廷给我们的旨意,只是让我们平定辽东,没说让我们北上草原。我们这么做,会不会有越俎代庖之嫌?到时候,恐怕朝廷不但不会嘉奖我们,反而会对我们进行责罚,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蒋济所说的也不无道理,司马懿其实也早想到了这些。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本来带兵在外,就已经够让朝廷和皇帝所猜忌了。如今又无令而调兵征伐,恐怕到时候更难善了了。

不过作为曹魏四友之一的他,愿意相信当今的陛下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昏君,肯定也会裂解他的无奈之举的,于是他才下了这个决定,并将蒋济邀约了出来。

心中早有盘算的司马懿,在听完蒋济的话之后,脸上依旧古井无波,随即淡淡的说道,“子通兄,你所说的,我又何曾不知啊。可是今日这番局面,是你我以及朝廷还有陛下谁都没有想到的,谁也不曾想到那公孙渊此次出征,竟然几乎抽空了整个辽东啊。

你我现在所身处的辽东,东面、南面皆是茫茫大海,北面是叛军,西面也是叛军。但凡我们能够与朝廷联系的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但凡我们有一丝丝的后援,在下也不至于出此下策啊。日后,陛下和朝廷若是怪罪,懿,愿一力担之,绝不拖累子通兄。”

蒋济听完司马懿的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后竟然忍不住轻笑出了声,再然后哈哈大笑,竟然连腰都直不起来,险些掉下马去。

这反而把一旁的司马懿给看傻了,“子通兄,何故发笑?”

良久之后,蒋济才缓缓直起身来,抹了一把眼角之后,一脸郑重的对司马懿说道,“仲达兄,你我自幼也算是熟读圣贤之书。圣人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蒋某虽然不才,可也还知晓这个道理的。可仲达今日,又何必说出这样的话来呢?”

说到这里,蒋济蓦然抱拳,言之凿凿的说道,“济,虽不才,也愿与仲达兄,同生共死,福祸相依!既然你我一同领兵出发,他日朝廷若是怪罪下来,也自然应当你我二人一同担之。”

往日里,因为司马懿与蒋济相处较远,所以交往并不多。

今日里,他也才认识到了真正的蒋子通。

正当司马懿要说出一些应景的话来的时候,忽然对过的蒋济一阵滑稽的哆嗦,“哎哟我去,冻死了冻死了。快快快,快快回城,在这个破地方还真不能在室外长待。”

说罢,不由分说的拨转马头,就向城中走去。而一旁的司马懿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竟然愣在了原地,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蒋济策马向前走了几步之后,发现司马懿并没有跟上,于是又回过头来大喊道,“仲达兄,走啊,愣着干嘛?”

这时司马懿才反应了过来,急忙策马跟上了前去。

“你说你让我今天挨了这么长时间的冻,准备怎么补偿我吧?”

“哈哈,子通兄,回城之后,我请你喝酒。”

“仲达,我听咱们朝中的一些同僚说,老兄你好像惧内啊?”

“是谁放他娘的臭屁?惧内,我......我会惧内?......那叫爱惜懂不懂?不过话说回来,在下倒是略通一些庖厨之术。这么冷的天,吃饺子的倒是最为合适不过了。常言道,饺子就酒,越吃越有。”

“仲达兄这么好的庖厨之术,不会是嫂夫人教的吧?哈哈哈!”

......

大魏黄初二年,春,二月十七。

荆、扬、交三州的一十五万大军,刚刚平定辽东不过十余日。横海将军.司马懿就引领了其中的八万大军,从辽东玄菟[tú]郡北上,直插草原了。

五日之后,乌桓部首领.风鱼煌授首,司马懿代大魏皇帝重立新首领,乌桓部平定。

旬日之后,鲜卑东部平定。

此时距离司马懿离开玄菟郡,不过才区区十几日。

随即,帝国大军兵锋一转,直指幽州西部而下。

当然,此间的这些事情,轲比能、拓拔力微、宇文浪他们,自然也还不知道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公孙渊怎么也不会想到,帝国的十几万魏军,竟然能够跨越大海抄了他们的后路。毕竟昔日孙权强盛之际,费尽心机不过也才派出了堪堪万余人的部队,历尽千辛万苦才到达辽东,更何况现在是冬季海上风浪又打。

可越是不可能的事情,就越容易发生。

————————

并州,太原郡,雁门关。任城王.车骑将军曹彰,正大马金刀的端坐在卫所之内。而此时他的面前,正跪着一个被五花大绑的熟悉面孔。

“大将军饶命啊,小的再也不敢了,小的愿意给您当牛做马,我也是被逼的呀,是那公孙渊引诱我的,我也是无奈之举啊。我愿意当马前卒,我愿意......”

曹彰冷冷的看了眼前这个,被吓得瑟瑟发抖,而且已经语无伦次的的人影一眼之后,便不再跟他啰嗦,“推出去,斩!!!”

“诺!”

少时,一颗人头就被盛到了曹彰的面前。

“我处距离幽州涿郡,也不过四百余里。这颗人头传视三军之后,便差人送往幽州,让他们挂在涿州城的城头之吧。告诉所有人,这就当叛徒的下场。”

“是,大将军。”

待众人都退下之后,曹彰才得以微微闭上了眼睛,休息一下已经劳累了许久的脑袋。

而这个刚刚被车骑将军.曹彰看了首级的人,正是那个降而复叛的故匈奴左大当户,后来被朝廷加封了荡野将军的冒脱。

七年前,时任征北大将军的曹彰率领一十五万大军,横扫漠北。匈奴左大当户.冒脱和右大当户.赫连,顺应天时,投降了朝廷。

对于他们的识时务,朝廷自然也不吝封赏。

按照他们各自的意愿,封了左大当户.冒脱为荡野将军,依旧留在军中任职;封了右大当户.赫连为关内侯,在中原之地给了他庄园一座,良田无数,让他得以荣华富贵不尽,安享晚年。

再后来辽东.公孙渊,抓住了那左大当户.冒脱的软肋,多次以金银和高官厚禄相诱,终于他再次的叛变了,而且结果很严重。

辽东.公孙渊和北方草原各族,最后几乎是花费了极小的代价,便拿下了整个幽州。

事成之后,公孙渊并没有忘记他的承诺。另外,也或许是冒脱怕留在幽州,被人惦记和抱负吧,所以公孙渊便也答应了他的要求,封他做了“镇南将军”,镇守叛军刚刚打下不久的并州重镇-雁门关。冒脱顿感喜出望外。

雁门关,他自然是知道的。数百年来,作为汉人帝国的北大门之一,自己的族人多次南下,甚至都打到了并州更南面的上郡,可却从来没有攻进过雁门关。

如今,公孙渊却让他镇守雁门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等于是完成了他的先祖们从未完成过的壮举。

可当时的他,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仅仅数月之后的今天,他便会身首异处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