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二十八章 刘盈:五年平辽!

天命唯汉 第二十八章 刘盈:五年平辽!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1:27:03 来源:笔趣阁

懒得理会帐中的吵吵嚷嚷,刘盈用手捏着袖囊里的东西,悄悄挪到角落之中。

原来,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刘盈脸上有些悲喜交加,说不出是该高兴还是骂娘。

不过他细想想,这也算是雪中送炭了。

现在他处于的地方,虽然是后世里最为富庶精华的一部分,但此时的燕国积贫积弱数百年,对这块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完全不能够和同时期的关中平原相提并论。

尤其是农业,缺乏水利灌渠,以及对于天然河道的改良,造成了燕地种植的农作物,除了人类驯养了几千年之久的小米,也就只剩下高粱一种。

嗯,这时候的高粱是真的高,很多都能长到两三米,几乎相当于一层楼房。

但可惜的是,光长杆和叶子,不怎么长穗。

但没办法,燕人之所以广泛种植高粱,就是因为这种作物,不仅耐旱,而且耐涝。

雨季洪水泛滥时,只要是不是被淹过头顶,水退了照样能活!

所以歪打正着,燕国之酒,天下闻名……

但这并不在刘盈的考虑范畴之内,因为当汉国掌控燕地之后,必然会对燕地进行系统化的提升。

农业生产,自然是重中之重。

刘盈此刻未雨绸缪的,则是利用燕地为跳板,深入辽东,提前两千多年布局那里一望无际的沃土。

此刻制约辽东开发的,明面上摆着的是遍地都是的参天古木,因为靠近海洋而导致的充沛降雨,以及缺乏人力改造无法及时排干积水而形成的大片沼泽。

但这些都不是致命的。

刘盈现在开设在汉中、蜀郡、关中、三川郡、南阳五处的炼铁厂,几乎每天都能炼制出成吨的钢铁。

有了这些钢铁所制作出的工具,伐掉大树,挖掘沟渠填平沼泽不是难事。

最致命的是,寒冷。

虽然这时候平均气温高,但东北这地界纬度也高啊!

冬季再温暖,平均温度也要在零下十度以下。

所以一直延续到了近代,东北都是以苦寒之地著称。

后金之所以放弃自己的龙兴之地,就是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

很多人说如果没有柳条边,闯关东的行为就会提前发生很多年。

怎么说呢,几百块就能买一件超厚棉袄的年代里,人们可能对于严寒有些理解不能。

要想在东北扎根,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御寒的准备。

木柴好办,最难的,则是厚实的衣服。

而在闯关东兴起的年代里,欧美的工业革命已经进行了好几轮,纺织工业更是早已腾飞。

一船一船的棉布漂洋过海而来,挤垮了效率低下的手工作坊的同时,也让大街小巷,充满了相对廉价的布匹。

嗯,洋布。

于是,跨海而去的山东人,就有了更多对抗严寒的本钱。

而在现如今的秦汉之际,要想开发辽东,亦或是北上攻打匈奴,一路追到蒙古高原去勒石燕然,由棉花制成的棉袄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刘盈将袖囊中的棉花种子收好,准备等回到关中之后,就找个合适的时间将棉花播种下去,并选址修建纺织工厂。

嗯,虽然短时间内肯定没有蒸汽轮机作为动力,但修建起利用水力推动的纺纱机纺织机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后世里宋朝虽然出现过水转大纺车,但最终却昙花一现。

刘盈猜测,大概率是因为人口滋生,导致土地大多都要用来种植粮食,所以没有多余的土地种植棉花或是桑麻。

毕竟从地图上看,最好建设水转大纺车的地方,是苏杭松江为首的包邮区,但那里地狭民众,改稻为桑必然激起民变……

空有利器,却没有用武之地,久而久之,自然失传。

但这时候不同,地广人稀,北方降水也很充沛,尤其是关中,更是有八水绕长安的称呼。

刘盈通过行政手段,独占那几条贯穿上林苑的河流,还不是小蔡一碟!

五年之内,想来大街小巷就能随处可见棉织物了!

所以他美滋滋的走到刘邦身边,静静等着燕王人选的正式公布。

于是樊哙走出,躬身行礼后说道:“太尉长安候卢绾跟随陛下平定天下,功劳最大,可王燕!”

呵呵,这就是托了……刘盈转头看向刘邦,只见他很是认同的频频点头。

而在樊哙带头之后,早就猜出刘邦想法的其余将领,也纷纷站出来支持樊哙的建议。

于是刘邦就和卢绾两个假意拉扯了一下,新的燕王就此诞生……

等到众人朝贺卢绾过后,刘邦满意的点点头:“既然燕地已定,明日就班师回朝,让戍卒们趁着天还不冷,早日返乡……”

他边说,边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道:“传我诏命,此次参战戍卒一路辛劳,各奖一级爵位,至于尔等的嘛?荣我好好想想……”

刘邦说完,樊哙等人一脸心满意足的想要走出大帐。

毕竟,伐燕最大的好处被卢绾得了,他们这些人虽然吃不上肉,可喝口汤总是要的吧!

但刘盈却用力的拍了拍桌子:“我们还有客人要见呢!现在还走不了!”

于是大家纷纷回头,就连刘邦也满脸疑惑的盯着刘盈。

刘盈挠了挠腮帮子说道:“就是来之前,我给东胡的那些首领写了信,说是要在蓟县召开一场大集会,商讨结盟以及通商的事宜。嗯,主要是通商……”

“不止东胡,还有箕子朝鲜,辰国、和辽东之外的很多部落……军队走了,谁给我撑场子啊!”

在一片哄笑声中,刘邦没好气的敲了敲他的脑袋:“公器私用,该打!”

刘盈抱着脑袋嚎道:“谁公器私用了?东胡部族咱们不去团结起来,难道看着他们和匈奴人勾勾搭搭吗?”

“还有,箕子朝鲜虽然上表朝贺,但他们的国君却始终没有亲自前来朝觐!”

“既然咱们腾不出手来收拾他,吓吓他也是好的……”

“再说了,关中缺马,正好可以从东胡人那里多弄点好马回来……”

卢绾轻轻点头,看向刘邦说道:“要不,咱们就陪太子在这里多玩两天?”

刘邦则笑呵呵的说道:“你是地主,你说了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