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刘盈:我这个人从不记仇,有仇当场就报了…

临淄,齐王宫,长而幽深的甬道。

“你给我让开!”

“不。”

刘盈拼命突防,用尽浑身解数,但还是被樊会死死挡在身后,始终不能超过樊会哪怕一步。

刘邦擂鼓聚将,只是因为这里是齐王宫,没有刘盈可以直达内殿的廊桥,所以他刚走到宫门,就被提着衣服下摆力争第一名的樊会超越了。

作为一个府邸里修建有足球场,养有两支球队的男人,樊会日常不工作的时候,就是在家里踢球,有时候还会和同一档次的勋贵们养的球队踢踢友谊赛。

当然了,后者大多数时候都会伴随着赌博、酗酒,然后大家赤膊上阵,打的鼻青脸肿而收场……

也因此,刘盈的那点假动作完全都瞒不过樊会,他甚至饶有兴致的用一只手拎着衣服下摆,另一只手时不时还揉搓一下刘盈的脑袋,表示羞辱……

这厮我绝饶不了他,等回去就去找我娘告状……刘盈咬着后槽牙,无视了樊会频频的揶揄之色,只是闷着头继续向前跑,伺机超越。

终于,让他找到了机会。

樊会虽是外戚、功候,但却并没有剑履上殿的资格,所以趁着樊会站在殿门口手忙脚乱的脱掉鞋子,交出佩剑的功夫,刘盈飞起一脚踹在他的屁股上,踹的他一个趔趄,旋即挣脱束缚冲入正殿。

嗯,樊会穿的鞋子并非是老式步履,而是用系带的厚底薄靴,小牛皮限量款……

冲入正殿的刘盈适应了眼前的亮度之后,看着面朝着铺开的舆图而站立的刘邦,眼睛略微有些发直,将脱口而出的请战话语也咽了回去。

刘盈注意到,刘邦现在身上穿着的并不是他惯常的那种松松垮垮的短款楚服,也不是玄衣纁裳的冕服,而是一套有些陈旧的铠甲,好像是他曾经在垓下之战,和项羽决出最终胜者时穿的那一套!

因此眼前的刘邦,虽然脸上的黑眼圈让他看起来显得有些憔悴,但昂头挺胸,在一身戎装的映衬下,再不复当初听说淮南王英布想要谋反时的颓唐和沮丧。

嗯,刘邦的颓唐可以理解,毕竟英布曾经是他并肩作战的袍泽,他也自忖并没有做出过对不起英布的事情,但英布还是背叛了他……

而且最重要的是,英布谋反的消息居然是韩信送来的!

这让他以后面对韩信可能的讥讽,还怎么挺起胸膛回怼过去?

因此在殿中的角落里,得到消息匆匆自长安城跑来的护军中尉陈平,就始终保持着一脸羞愤的神情,藏匿在阴影之中,时不时咬牙切齿,无声怒骂。

毕竟,他的定位可是‘厂公’……

这下韩信不光能在刘邦面前抖一抖,还能在陈平面前也耀武扬威一番!

听到陆陆续续走入殿中的脚步声,刘邦微微仰头,摆摆手:

“都坐下吧。”

“谢陛下!”

刘盈趁着樊会没有彻底坐下之前,手疾眼快的把他的蒲团抽走,垫在了自己身下,跽坐的更舒服的同时,顺便以此来报复他之前对自己的羞辱……

“小气!”

樊会翻了个白眼,顺势从跽坐转变为盘膝而坐,只是仰起头看向刘邦,身体如同弹黄一般绷紧,随时准备跳起来抢夺领兵作战的机会。

而在他周围,除了卢绾一脸睡不醒的样子,诸如周勃在内的所有人也都是和樊会同样的姿势。

太平年间,军功难觅,作为武臣,他们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至于卢绾,位极人臣,已经封无可封了,因此日常就是一副咸鱼的模样……

刘邦等待所有人都坐好之后,环视一圈,并没有发现韩信那厮的身影,于是稍稍松了口气,询问道:“如今英布意图造反,我们应该怎么办?”

樊会抢先一步蹦了起来:“都说英布能打,但别人怕他,我可不怕!既然他胆敢谋逆,某愿领兵出战,直扑六安,擒杀此寮!”

张良食指轻轻敲着桉几,沉吟着说道:“舞阳侯勇气可嘉,但淮南毕竟大国,人口数百万,甲兵数十万,还是想个稳妥的方法比较好。”

刘邦也赞同的点点头,他从夜邑赶回来的这段时间一直就在想这件事情。

淮南国四战之地,周围多是一马平川,因此能容得下上百万人进行主力决战,而这其实是他最想看到的,但问题的关键是,英布会怎么打?

会不会跟他打游击,就像是当年刘贾卢绾对付项羽那样?

现如今他是汉帝国的皇帝,打烂的坛坛罐罐都是他的东西,心疼……

在殿中陷入沉寂的时候,夏侯婴站起来说道:“我有一个门客,名叫薛鉴,祖上曾经是昔日楚国的令尹,是一个很有韬略、智慧的人,陛下不妨询问他该如何处置淮南王。”(注1)

刘邦从来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夏侯婴既然说了,他自然无不可。

于是片刻之后,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穿着土黄色深衣的国字脸青年走了进来,团团做礼。

刘邦摆了摆手:“汝阴侯说你很有韬略,关于英布谋反的事情有所见地,不妨说来让朕听听。”

薛鉴再度俯身而拜,谦逊道:“汝阴侯谬赞,在下实不敢当。然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故在下姑妄说之,陛下姑妄听之,若有不当之处,还望陛下恕罪。”

刘邦忍着自己打瞌睡**,点点头说道:“好吧,你尽管说,说错了也无妨,说对了有奖赏!”

薛鉴嘴角微扬,拱手向坐在刘邦左右的刘盈和夏侯婴先后行礼,侃侃而谈。

“淮南王造反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如果淮南王采取上策,那么崤山以东的地区就不归汉所有;如果淮南王采取中策,那么输赢胜负就很难说了;如果淮南王采取下策,则我大汉无忧,陛下也可安枕无忧!”

在刘邦的沉默中,刘盈吸了吸鼻子问道:“何为上策?算了,还是直接说下策吧,英布那人我了解,通常做不出什么正确的判断……”

顷刻间,哄笑声四起。

不过刘邦却用手敲了敲刘盈的脑袋,笑着对薛鉴说道:“太子与你玩笑,不必当真。你有什么想的不妨全部说来听听。”

“遵命。”薛鉴鞠躬行礼,接着说道:

“所谓上策,自然是趁我军尚未集结,发兵占领吴越、楚国,之后北上攻克齐国、鲁国,会盟梁王,向燕赵之地的郡守县令发出檄文,允诺共分天下!”

“这样,崤山以东的地区就不再是我汉家之天下了!”

听着听着,刘肥脸上显过一丝怒气,同样咸鱼坐的吕泽和卢绾一样,都一副魂游天外,什么也没有听见的样子。

“而中策,则效法昔日项梁,吞并吴楚,出兵中原,夺取敖仓之粮为己所用,将关中的汉军封锁在成皋之内,如此,则胜负未知。”

“至于下策,则是攻占吴越之地,之后发兵打败对他威胁最大的荆国,以及劫掠治粟内史府位于淮南国附近的几处官仓,将抢来的粮食和荆国的财帛运回国内,并且放弃淮北之地,沿江水布防,割据一方,称孤道寡!”

刘邦起初听着薛鉴说的上下两策,脸上一直是仪式性的微笑,但听到他说的下策时,才终于稍稍动容,觉得有几分见地。

于是他颔首问道:“既然这样,英布将会选择哪种计策呢?”

薛鉴看了看刘盈,笑着说道:“如殿下所说,淮南王会选择下策。”

刘邦再度问道:“何以见得?”

薛鉴自信满满回答道:“淮南王本是一个骊山的囚犯,他之前为楚国作战,为大汉和项籍作战,并不是为了诛灭暴秦,匡扶天下,仅仅只是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因此在下断言他会选用下策!”

嗯,他没说的是上、中两策都是为了争天下,英布壮年的时候尚且没有争天下的雄心壮志,如今已过中年,就更不会真的去争夺天下了。

刘邦点点头:

“很好,很不错。你说的很不错,汝阴侯举荐的也很不错!”

“就这么办吧。”

“传诏,命楚王、荆王、长沙王统领本**队,从东、西、南三个方向进攻淮南国,务求不让叛军跨出国境线一步!另外,让豫章郡守,颖阴候灌婴领兵北上,协同长沙王吴臣作战……”

“至于我军……”

只不过还没等刘邦说完,殿中响起一个刚刚结束变声期嗓音,刘盈的嗓音。

“我不同意!”

注1:《史记·黥布列传》:滕公(夏侯婴)言之上曰:“臣客故楚令尹薛公者,其人有筹策之计,可问。”……上曰:“善。”封薛公千户。

《新唐书·卷七十三·表第十三下》:薛氏出自任姓。黄帝孙颛顼少子阳封于任,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薛侯,其地鲁国薛县是也……公子登仕楚怀王为沛公,不仕,隐于博徒,因以国为氏,所谓薛公也。生云,云生卬,卬生倪,为楚令尹。倪生翁,翁生鉴,汉初献策灭黥布,封千户侯。

由此可知,夏侯婴所谓的薛公,指的是楚令尹薛倪的孙子薛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