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刘邦:好多钱!

天命唯汉 第一百一十六章 刘邦:好多钱!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55:26 来源:笔趣阁

夜邑港。

巨舰破浪,浩荡而进,船头大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刘邦一脸震惊的看着靠向码头的那条巨舰,嘴巴张大,双目圆睁,心中甚至产生了一丝畏惧感。

这是刘盈彷造的西班牙大帆船,长六十米,排水量两千吨,船体前两桅挂栏帆,后两桅挂三角帆,而在船头,还有另外一组小一号的船帆。

因此整条船的航速可以保持在十节左右,也就是接近二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这是为了能向东探索,横跨太平洋而做出的准备。

当然了,现如今这种大船主要保障的还是东南亚的航道,毕竟亚热带地区虽然生产力并不发达,但因为气候的原因,人口众多,因此其实在汉唐之前,就已经有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

毕竟,南岛人就是顺着这条路,从台湾、以及东南沿海出发,一路用独木舟漂到了位于非洲东海岸的马达加斯加……

重要的是整个丝绸之路上的人口多,就相当于是拥有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土着没钱不要紧,香料、宝石,甚至于其他农产品或者是奴隶,这些对于刘盈来说都是来者不拒……

而这条西班牙大帆船出现在夜邑港,并非是因为这里曾经是皇家第一造船厂,这条船仅仅只是靠港补给,顺便调整一下船帆,然后就会南下。

嗯,随着胶东半岛的木料消耗的七七八八,皇家第一造船厂早就搬走了,搬到了汉皇县,主要生产战船。

毕竟汉皇县遍地都是煤铁工坊,造出的火炮可以直接装船,而且在未来,钢铁船肯定会取代木头船,这样也省的再搬来搬去了。

至于沓氏县的皇家第二造船厂,主要生产的是飞剪船,这是一种船型瘦长,前端尖锐突出的快船,虽然载重量不大,但航速快,仅仅需要十三天的时间就能够横跨大西洋,直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之后,才被蓬勃发展的蒸汽船所取代。

嗯,被营销号吹上天,所谓威胁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大清帆船耆英号,横跨大西洋花了21天……真快。

码头上,刘邦在短暂的惊叹过后,心情逐渐恢复到之前的平静。

“哼,不过如此。”

刘邦吸了吸鼻子,做出一副不屑的样子,旋即指着船艏那个造型奇怪的凋塑问道:“这是什么?”

刘盈看了一眼,解释道:“西王母啊。这是这条战船命名的由来,这条船就叫做西王母号,是未来组建护航舰队的一条旗舰。”

嗯,因为萧何迟迟没有给他打钱,所以这条船之前尚未交付水师,日常跑的是从胶东半岛到鲸岛的航路,运送点银矿、粮食和木料之类的商品。

刘邦点点头,只是突发奇想道:“你说西王母一个陆地上的神仙,还能保你海上的事?”

“天上的神仙是一家。”刘盈搓了搓手,强行解释道:“他们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海龙王总不能不给西王母面子,把以她名字命名的船给拖海里吧?”

“再说了,咱们也不白用人家的名字啊,当初海船下水的时候可是杀牛宰羊的祭祀了一番呢,她要是说话不算话,就把吃下去的牛羊还回来……”

刘邦笑呵呵的敲了敲刘盈的脑袋,背着手走向另一边正在卸货的一条飞剪船,然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里正在往下搬运的,是一箱一箱的银矿石,保守估计有好几千斤!

刘邦的震惊,并不是因为数量,毕竟他大小也是个皇帝,比这更多的钱都见过,他此刻的目瞪口呆,在于这些箱子上的花押,很明显是从鲸岛的石见银山运送而来。

也就是说,都这么多年了,鲸岛的银矿还没有挖完?

“怎么样?当初我不顾所有人的阻挠,排除万难一意派人登上鲸岛,很划算吧?”刘盈走到刘邦身边,一脸的洋洋得意。

虽然他没有接回来多少童男童女,但却获得了一个好名声,一个源源不断产生收益的都护府,重要的是如今岛上除了北边一些群岛上还有零星的虾夷人外,剩下的土着基本上荡然无存。

倭人男性经过这些年的高强度劳作,基本死伤殆尽,剩下的也都在各地的矿洞里劳作,死了但还没有埋。

至于倭人那些小豆丁一样的女人,也被刘盈转卖到南洋或是其他土着部落,以换取他们那里的土特产和奴隶。

之所以不留下她们的原因,在于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

因此,是那些金发碧眼,皮肤白皙,腿长胸大的胡姬不够妖娆,还是那些和中原人长相类似,小麦色肌肤,腿长臀翘的越女不够温柔?

看着刘盈一副尾巴翘到天上去的表情,刘邦突然明白自己小时候为什么总被刘太公打了。

那时候的他,也是这么爱跑到刘太公面前显摆……

所以,难怪他日常看刘盈不爽,总是想要把他吊起来打……

嗯,这就是刘盈编的那本教科书上说的,同性相斥!

刘邦嘴角微微扬起,活动了一下手腕:“确实很划算啊!如今大汉商贸兴隆,鲸岛的这个银矿功不可没,你举荐的钟离昧功不可没!”

“这样吧,趁着咱们还在齐国,改天让钟离昧来见我,我请他吃酒!”

刘盈点头,叫过来那个飞剪船的船长小声滴咕了几句。

毕竟飞鸽传书无法横渡大洋,要想给海峡对岸的人传消息,还得是让人坐船过去。

然后当他说完,发现刚才还表示澹定的刘邦,熘熘达达的跑到装银矿的平板车那里,去细数一共有多少箱子去了……

这老头真是闲的没事干了……刘盈摇摇头,向东眺望了一眼广袤无垠的大海,轻声长叹。

如果当年的大明知道海峡对岸有如此大的一座银矿,应该不至于叫停下西洋的事情,而会改为全力向东扩张了吧。

嗯,其实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郑和下西洋其实不赚钱,毕竟不能用近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思维去思考古代王朝的财政问题。

比如永乐年间,明朝的税收主要是粮食、布匹,而不是重金属。

古代封建国家的生产力,尤其是中国缺少金银铜这样的贵金属的现状,决定了政府不可能大规模的用现金进行采购,它们直接向税基征收需要的铜、铁、布匹、马匹等各类物资,这种现象直到葡萄牙和西班牙商人带来大量白银之后才有所转变。

因此在那之前,士兵、工匠、文武官员、勋贵王爷的俸禄,主要支付手段也是粮食和布匹,黄金白银作为赏赐,而不是流通的货币。

还有擦屁股都嫌硬的宝钞……

嗯,大清比大明做的更好地一个点,应该就是没有发行宝钞……

所以,这就导致了郑和下西洋赚不赚钱毫无意义,朝廷支付了大量的粮食、布匹以及劳役去建造并供养这支舰队,而舰队却并不能反哺于朝廷的财政,给国家带来实打实的利益。

毕竟珠宝也好,香料也罢,都不是可以用于直接交易的硬通货,就像是明朝曾经把官员的俸禄用胡椒、苏木代替粮米发放。

可官员们却骂声一片,毕竟这些东西需要先拿去卖了换钱,然后再去购买粮食。

当然了,就明朝京官的那点俸禄,不管发什么他们都得麻熘的去换成粮食,不拘是布匹还是上等的漕粮,他们统统都会换成最便宜最廉价的糙米。

无他,不然不够吃……

…………………………………………

临淄,齐王宫。

远处直道上一骑飞来,手中高举着淮阴侯府的腰牌,风风火火直入宫中。

临时被征调处理政务的曹参抬起头,看着走入的信使,以及又是一大堆的奏疏,顿时觉得头都大了。

众所周知,他是齐相,处理齐国的政务理所应当,但汉国的政务为什么也要推给他啊!

重要的是,某人不光是一把年纪了,而且也都做了皇帝了,为什么还是一听到出去玩就兴奋的不行,不管不顾的赶鸭子上架?

作为汉**功第一的平阳侯,刘肥的舅舅,他为了让自己变得人畜无害一些,降低刘盈可能对他的猜忌,已经把自己吃胖了,若是处理政务时再展露出过人的行政能力,难不成要把自己吃成彭越那样?

一米七,三百斤?

在曹参的长吁短叹中,他先看的是淮阴侯的使者送来的书信。

漆封、花押验看无误之后,曹参展开信笺,双眼骤然睁大,紧接着,他又仔仔细细的读了第二遍。

一共不到两百字的书信,他足足看了半刻钟才慢慢放下。

“这才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啊,就又憋不住了?”

于是他一脸欢喜的站起来,向殿外走去。

“去,通知陛下赶快回来,有大事发生!”

“飞鸽传书长沙国、荆国、楚国,让他们关闭要隘,封禁一切前往淮南国的通道,即刻前来临淄!”

ps:躺着也是腰疼,坐着也是腰疼,而且生物钟决定了躺着也睡不着,重要的是习惯码字了,玩手机的时候感觉很空虚,所以还是做起来码会字……

pps:看在我带病码字的份上,要一波月票推荐票不过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