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刘盈:图穷匕乃现,还我血汗钱!

见到萧何依然不为所动,刘盈决定使出撒手锏了。

他仰头发问道:“老师,你听说过套种吗?”

萧何眼中闪现迷茫之色,歪头问道:“什么?”

刘盈解释道:“就是在同一块地里,种植不同的植物,然后收获。”

萧何皱眉:“怎么可能?”

他在沛县属于是豪强,虽然没出过什么显赫的高官,但却累世把持着地方的部分权利,萧何作为萧家那一代的嫡长子,学习的是经世之学,农桑之事只是浅尝辄止。

刘盈抬头说道:“我说的这种套种的技巧,其实是从我大父那里获得的灵感,他在后花园里种瓜的时候,总是会在瓜苗旁边种点豆子,然后采摘豆子叶做菜羮。”

“就算是经常把豆子都薅秃了,可到了豆子成熟的时候,每株豆苗上结的豆荚也不比外面大田里的少!”

“所以我就顺着这个思路,然后开始各种实验……”

萧何暗暗点头,刘太公是最后一批农家士子的事情,自然是瞒不过他这种沛县豪强,农家数百年积累之下,在稼穑之事上有任何绝学,萧何都不会感到意外。

但,他正听得起劲,却发现刘盈突然闭口不言。

然后,就是抓心挠肺般难受。

于是他一把抓住东张西望中的刘盈,有些急躁的说道:“什么实验?你倒是说啊!”

刘盈阳光灿烂一下,露出八颗晶莹雪白的牙齿:“老师,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知识,对吗?”

萧何点头表示赞同。

即便是号称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儒家,收徒的时候也会收两条干肉一把青菜作为拜师之资,其他的诸子学说就更加不是免费的了。

萧何轻叹一口:“说吧,你想要什么?”

刘盈双手叉腰,摇了摇头说道:“学生什么也不想要,只想要回自己应得的……比如修建长安城的工程款!”

听到刘盈的话,萧何开始后悔,早知如此,今天他就不应该拦下刘盈,跟着他大老远的跑到这里!

反正这大汉江山是他们刘家的,就算是自己不问,难道刘盈还能瞒着所谓的‘套种’技术一辈子?

一想到刚刚到手,还没有暖热乎的钱就要给了刘盈……

后悔,总之就是非常后悔……

但他心中灵光一现,捋着胡须颔首说道:“好,可以答应你。”

刘盈直视着萧何的眼睛:“立字据!”

所谓近墨者黑,他太了解这群跟着刘邦打天下的老家伙们是个怎么样的秉性了!

萧何瞬间破防:“你说不说吧?不说算了!”

我就知道!大家快来看看吧,这有个老头跟小孩耍赖了……刘盈抓着萧何的袖子:

“说啊,怎么会不说呢,既然老师想要知道,学生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嗯,手印按在这……”

少顷,刘盈将按了手印,并且加盖有相印的字据收好,喜笑颜开的说道:“所谓套种,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周期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多行间隔种植。”

“比如学生在自己的农庄里做的实验,就是将玉米和大豆套种在一起。在生长发育期,二者都能很好的接受阳光雨水和风,谁也不影响谁的生长,然后等到玉米长起来之后,玉米可以替大豆遮挡越发毒辣的太阳,以及吃大豆的虫子。”

“二者和谐共处,虽然比单独种植要付出更多的劳力,但亩产却有所提升。反正老人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能够换取更多的收获,也很划算啊!”

嗯,刘盈没说的是,大豆根瘤菌能固定土壤中的游离态氮,除供自身需用外还可供玉米所用。

而玉米根系能分泌酸性物质,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质元素成为速效性养分,供大豆吸收利用,能得到大豆单作时得不到的种肥和追肥。

这些东西萧何无法快速理解,所以直接告诉他结果是最合适不过了。

后世里很多地方的大片土地之所以采用单作,也就是一片田只播种单一作物,就是为了方便机械化管理。

但在现如今的大汉,套种技术无疑更加贴近社会生产力。

题外话,几十年后的《氾胜之书》就有了套种技术的记载,而到了《齐民要术》出现的年代,这种套种的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了。

刘盈对面,对他颇为了解的萧何问道:“完了?就这一种?”

刘盈嘿嘿一笑:

“当然不止了,既然老师诚心诚意的问了,那我就大慈大悲的告诉你……”

“比如学生想要种的棉花,这种植物可以和大蒜套种在一起,大蒜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辛辣气味,可以驱赶偷吃棉花的蚜虫,不仅是蚜虫,其他一些害虫也会闻风而逃。”

“嗯,同样适合跟大蒜种在一起的,还有油菜!”

刘盈指着远处,被他划成宿舍区的地方说道:

“那里附近的土地,学生准备将棉花和小麦套种在一起,当麦芒长出的时候,可以阻止偷吃棉花的害虫,而且种植的小麦,也可以为这里的工人提供一定的粮食。”

“同样的还有玉米加辣椒、玉米加大蒜……”

萧何轻轻点头,将一切记在心中,他突然发问到:“工人?你准备从哪里招募工人啊?”

刘盈挠了挠头说道:“老师,你还记得秦国的隐官制度吗?”

隐官,并不单指阉人以及受到诸如割掉鼻子手脚的刑余之人,还指称收容刑余者的官府手工作坊。

隐官之人身份在没有爵位的什伍、公卒和庶人之下一等,属于是官奴隶,他们生下的儿子是没有爵位的士伍籍。

比如赵高就是隐官之人,然后一步一步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地走到最高,做了那个最高的赵高……

萧何回忆了一下说道:“记得,不过早在陛下入关之时的约法三章中,隐官制度就被废除了,各自发放田亩房宅回家去了。”

刘盈叹息一声说道:“当时此举为了安定人心,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其实却有些不妥。”

“比如若是新近才收入的隐官之人,哪怕他们受到刑罚以至于手脚不利落,但这时候他们还掌握着耕田的技巧,发放农田各回各家自然是极好的。”

“可那些生于隐官之人,亦或是早就脱离了农业生产的人,即便是发放土地,他们也无法重新融入里坊之中了。”

“所以我这里的绝大多数工人,就是这种生活能够自理,但却不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以至于找不到媳妇,在老家艰难度日的那一批隐官之人!”

萧何脸上挂满笑容,伸出手摸了摸刘盈脑袋,表示自己的欣慰和亲昵。

仁者方能无敌。

刘盈虽然身处高位,但眼睛却始终注视着黎民苍生的疾苦,让萧何心中很是满意。

这样保持下去,汉帝国必然不会步暴秦的后尘,二世而亡!

刘盈闭上眼睛,一言不发。

其实他招聘隐官之人的原因,在于很低廉的代价承包了分给他们的土地,以及支付比肢体健全之人更低的工资……

毕竟,这些已经跌落泥潭的人,没有和刘盈议价的资本,有的只是感恩戴德。

事实上,也是如此。

在工厂打工,比在家里那一亩三分地里要赚的多。

萧何收回手,看向远方微微出神:“那里,就是你说的拦水坝吗?”

他记得刘盈在最初的时候曾经说过,要想给水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就必须要先修建拦水坝,调节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

这也是为什么纺织厂要建在这片蛮荒之地的原因。

农业无水不行,如果建在人口稠密之处,很容易会因为抢夺水源的问题和下游的农户打起来……

刘盈顺着萧何的目光看去,轻轻点头:“正是拦水坝,不过……”

他在犹豫,要不要将那项还没有验证过的新东西让萧何知道。

嗯,就是利用修水坝的时候,在另一边修个水电站。

小功率的水轮机。

这种技术其实很简答,就是挖一个向下涡轮形状的水道,让水快速通过,然后再把发电机的转轮放在水道中让水力带着转起来。

至于发电机的制作就更简单了,找个有闪电的雨夜,在地上插一根大铁棒让闪电噼一噼,将铁棒内杂乱无序的磁畴的方向梳理一下,然后铁棒就变成了磁铁。

当然了,不是永磁。

然后,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开启电气时代……

嗯,只是开启,距离真正大规模利用电力,中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里,只是刘盈的一个试验场。

水力发电,然后将电流通过刷了漆的用作绝缘的电线引入厂房,点亮灯泡,创造一个不分昼夜的工作环境……

大工厂生产的雏形,就此诞生。

之所以说这里是试验场,就是因为水轮机组需要大量的工人和工程师进行维护,而隔壁大汉公学中那些只掌握了一丢丢相关知识的学生,将在这里边学习边实践。

接下来,就是将所有都交给时间,等待着他们掌握所有相关的知识,如同星星之火般散出去,点亮整个大汉!

刘盈身旁,见到刘盈不想说,萧何也不打算多问。

此行,他收获颇丰。

尽管,付出了更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