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刘盈:我?祸国殃民?

天命唯汉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刘盈:我?祸国殃民?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55:26 来源:笔趣阁

渭水以南,上林苑。

刘盈的马车在几十名甲骑的簇拥下,并没有向西边的大汉公学而去,一行径直沿着几乎要被荒草淹没的道路向南飞驰。

目之所及,满目荒凉。

在失去了人类的干扰下,大自然以一种不讲道理的速度让这一片曾经遍地奇花异草的皇家园林重归蛮荒。

沿着道路继续向南没走多远,虽然到处都是荒芜丛生以及秋冬遗留下的肃杀之意,但远处热火朝天的工地,还是让人有一种重新回到人类社会的感觉。

这里,是刘盈修建的棉毛纺织厂。

经过了这两年的不懈努力,当初获得的那一小袋棉花种子已经和玉米一样,在关中各县的官田之中生根发芽,占据了不少的播种面积。

最重要的是,棉花的保暖作用,也得到了冬季严寒的考验。

因此,今年很多的普通农户和豪强地主,不需要刘盈多说什么,都是削减了脑袋想要多搞点棉花种子,也种在自家田里。

前者的态度自然好理解,单不说棉布比麻布摸起来更舒服,因此售价自然会更高,而且棉花塞进越冬的夹袄里,那种更加温暖的体验感,足以颠覆他们对于过往的认知了。

嗯,穿的厚且保暖的情况下,柴草和粮食的消耗量也会小很多,开源节流之下,生活的品质也会随之上升。

至于那些豪强地主,则主要是为了赚钱。

刘盈搞出来的水力纺车和水力织布机相继建成,对于原材料的需求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无限大。

无论是羊毛还是棉花,只要你有,他全都要!

反正在产能没有过剩的年代里,人们对于布匹的需求和消耗量,远不是一两间纺织厂就能满足的,哪怕是改开之后的农村,照样会用化肥袋来做衣服……

嗯,某个被人为分割的国家,至今如此。

在刘盈对建设进度很满意的时候,在他身旁,这些天一直在长安城筹建迁都的萧何,则眉头紧锁,满脸忧虑。

刘盈从栎阳宫逃走,经过渭水桥的时候,恰好和萧何碰到的一起,而这老头一起和刘盈过来的原因,则在于他还没有放弃将上林苑围墙拆了,改造为大农场的想法……

只不过看着现在这里开挖的沟渠,架起的水车,修建的房屋,萧何心中突然涌起一个词。

祸国殃民!

水力磨坊和水锤等东西萧何是见过的,流水不止,则动力不休。

所以,看着眼前的沟渠和水车,萧何一瞬间就想到了刘盈之前曾经提起过的水力纺车。

如果这里的纺织厂完工了,凭借着机械提升的效率,男耕女织这种理想生活将不复存在!

重点是,如果没有女人纺织卖钱,则普通家庭将没有余钱来缴纳口赋算赋之类的人头税,进而导致他们要么借钱完税,最终从自耕农沦为奴隶,要么就是直接逃离居所,成为流民。

于是,萧何看着饶有兴致四处张望的刘盈,不容置疑的说道:“拆了,立刻!”

“嗯?”刘盈瞠目结舌。

萧何皱眉说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种会置国家于险地的钱不能赚!”

刘盈挠了挠头,满脸疑惑:“啊?”

他不是装的,他此刻的思维,还停留在如何让萧何看看实物,然后打消他将这里改成农庄的想法。

萧何耐着性子说道:“我来问你,你这里使用的是不是曾经说过的水力纺织机?”

刘盈轻轻点头,终于有些明白过来萧何究竟要说的是什么了。

萧何一甩袖子说道:“此地建成,则水流滔滔,昼夜不绝,关中织女岂非尽皆无事可做?”

刘盈反问道:“老师可知一匹绢帛价值多少?”

萧何目光微凝,回答道:“帛价四百钱,缣(jiān)六百钱,素千钱,绫、锦皆万钱!至于麻布,则大抵百钱一匹。”

刘盈竖了竖拇指,说道:“老师所说,大致不差,但却只是商人的售价,并非织女纺织后的成本。据我所知,收购价大多不到零售价的三分之一。”

萧何点点头,不过并没有过多表态。

商人将本求利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丝帛之类的纺织品,更是暴利,要不然灌婴虽是个贩卖布匹的小商人,怎么能做到弓马娴熟?

刘盈继续说道:“老师,你觉得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布匹价格贵吗?”

嗯,粟米一石(六十斤)一百五十钱。

萧何想了一下,点头说道:“贵。”

布匹的价格虽然贵,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斤好一点的生丝就要三百多钱,织成的布匹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麻布便宜,主要是因为麻布的原材料是苎麻,虽然后续的加工处理很繁琐,但毕竟是植物,相比于蚕丝要好获取很多。

只不过这时候的麻线处理方式相对原始,穿起来不如丝织品舒服。

刘盈嘴角扬起,笑着说道:“老师可知,我这里纺织的是何种布匹吗?”

这下,轮到萧何摇头了。

“学生这里纺织的,是棉布,亦或是羊毛线。”刘盈边说,边将萧何领到围墙另一侧的库房,指着里面堆积成小山的麻布袋说道:“棉花还要等着种出来,但羊毛已经攒了有好几千袋了!”

在他对面,萧何并没有说话,只是频频用手在鼻子前扇着。

无他,呛人。

这里的羊毛都是没有经过加工的产物,不但有浓重的羊膻气,很多里面还都卷着羊屎,虽然这时候天气还不热,但堆积在一起的味道让人有一种站在旱厕里的感觉……

刘盈自己也呛得不行,一脸讪讪的拉着萧何走到外面的空地,强力挽尊:

“老师你别看这些羊毛闻起来臭,但加工过以后就没味了,而且如果织成毛衣毛裤,可比普通的夹袄要暖和不知道多少倍!真的,信我!”

萧何在有些事情对于刘盈是盲信的,点头说道:“好吧,我信。所以你这个纺织厂就只是用来纺织羊毛的?”

如果真的只是用来加工羊毛,那他就不再多问了。

毕竟这时候的中原人除了一些围脖、手套、帽子、披风等配饰会使用皮毛,剩下的衣袍之类的还是会使用丝织品。

所以这里如果只是纺织羊毛,就不会对织女的工作造成影响。

刘盈摇了摇头:“学生说过了,这里不仅纺织羊毛线,还有棉花,就是那种丝絮状的,和蚕丝很类似的植物……”

萧何点点头:“很好,拆了吧。”

刘盈满脸哭笑不得:“老师你听我说完,棉布对标的是麻布而不是丝绸,并不会影响到普通人家缫丝养蚕,贴补家用!”

“而且咱们和西域以及匈奴东胡的贸易已经逐步展开了,就算是棉布冲击了部分的布匹市场,国内卖不掉的丝绸也可以拿到别的地方去卖给外国人啊!”

嗯,刘盈这边的水力纺织机无法处理蚕丝,主要是因为蚕丝的品质不行,丝线太细,只能将更多根蚕丝拧成一股线,然后进行纺织。

但这样一来,不仅让丝袍的厚度增加,看起来不美观,不够轻薄飘逸,成品的价格自然也无法跟市场上的其他产品竞争。

萧何想了想,刘盈说的有几分道理,但要想单纯通过外贸来保障丝织品的销售,进而保证普通百姓的生活不受影响,也实在是让人无法放心。

刘盈又解释道:“要想保障关中不受到匈奴可能的袭扰,咱们就需要将秦末遗失的土地收回,重新在阴山一线修筑长城,屯田定居。但北方苦寒,咱们这里尚在金秋,那里就已经开始飘雪了。”

“这时候仅仅凭借麻布衣衫,如何能够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戍守边疆?所以这种更加保暖的棉布以及填充了棉花的袍子就派上大用场了!”

“学生这里的纺织厂建成之后,再有了北方边军的订单,对于棉花的需求无限大,则农户就可以多种植一些棉花,然后卖给学生换钱。这样他们有钱缴纳赋税,改善生活,学生这里赚了钱后再扩大经营,再大量收棉花……”

“北方边境的戍卒不受天寒地冻之苦,种棉花的农户也可以致富脱贫……”

萧何突然冷笑一声:“就是不知道你这棉花管不管饱!”

刘盈昂起头:“吔?老师此言何意?”

萧何冷笑着说道:“农户都去种棉花了,谁去种粮食?”

刘盈笑呵呵说道:“老师你这就有点杞人忧天了。棉花这种作物咱们这边一年就种一季,等到棉桃摘掉以后还会补种一季粮食,这样至少农户吃饭不受影响。”

“再说了,不是所有的农田都适合种植棉花,为了保持土壤肥力,还有遏制害虫,很多时候土地都是要论种不同的作物,毕竟小麦、稻米、大豆会招来不同的害虫。”

“最重要的是,随着关东各郡的复垦,抛荒的土地正在重新变为良田,粮食总产量逐年上涨,只要有钱,就完全不用担心会没有粮食吃。毕竟咱们这是大汉帝国,不是春秋战国时期,没有粮食禁运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