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十八章 事态演变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第十八章 事态演变

作者:光棍琉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16:29:06 来源:笔趣阁

翌日。

光化土豪没有得到文小小的答复,不到午后,光化县衙门口围满了百姓,人人激愤,个个喊冤。

“县府也不能如此行事啊!不明不白就把人抓了,还讲不讲王法了?”

“尔等是何人?”

“我是余小六的兄长。”

“我是……”

衙卒一开口,众人纷纷自报家门,他们都是摊贩的家眷,来问个缘由。

“都别吵了,尔等家中做的什么生意,尔等自知,都回去吧,待明府查明后定会给尔等一个交待。”一押司不耐烦的说道。

“不行,我等今日必须见到人!”

“我等不曾犯罪,有何怕的?放人!”

几个领头者挑起百姓火气,作势要将事情闹大。那押司也是个明眼人,抬手大声呵斥:“来人,把他、他、他给本押司擒了,聚众闹事,当作严惩!”

“押司,我等何错之有?不过是声音太些罢了。”为首者连忙辩解,语气略带哀求。

“何错?哼!那本押司现在便去把你们家眷押来,让你们当堂对质,若错差一句,尔等今日也别走了。”押司为吏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一句话便戳穿了他们的把戏。

为首者再不敢言语,仓皇离开衙门口,众家眷无人指引,也被那押司两三句话吓退……

午后,以陈旦为首的光化富户借着陈羽这位大力资助慈幼局的善人颜面,请全绩去酒楼赴宴。

时见酒楼外,一习道袍、身材消瘦的陈羽与全绩相对而站。

“明府,老夫受他人所托,望明府莫怪。”陈羽原本是光化城中一等一的大户人家,有牛耳之资,但女儿死后,他变得深居简出,不愿多理俗事,一心修道。

“哈哈哈,陈员外一心向道,对慈幼局所做的一切,本县也铭记于心,怎会因区区小事责怪陈员外,更何况即便没有陈员外,本县也需和光化大户谈一谈这边疆墟市。”全绩摇头示意陈羽莫要自责。

“明府,请。”

陈羽引全绩上了二楼,到了门前却做止步:“明府,他们都在房中,老夫就不进去了,以免世俗之气误了修道之心。”

陈羽之前也是墟市得利者的一员,但现在他厌恶一切买卖狡诈,眼不见心不烦,当然他也不会将内情说给全绩,毕竟陈家一族数百口人呢。

“好,改日本县请员外饮笑。”全绩说罢,推门而入。

时房中围坐五、六商贾大户,这几人的财力加起来买下半个光化城不成问题。

“拜见明府。”陈旦引众向全绩行了大礼。

“嗯,都起来吧。”全绩慢悠悠的走到桌座上席:“且都坐吧。”

“多谢明府。”众人回到原位,个个正襟危坐,生怕失了礼节。

“说吧,找本县来有何事?”全绩不管墟市里面牵扯了多少人,但这桌面上他最大,今日能来,全是看在他们多少资助过慈幼局的情面上,不然的话,即便这些人有通天之财,也见不了全绩一面。

“明府今日政忙辛苦,小人先敬明府一杯。”陈旦举杯客套道。

“请。”全绩痛快饮了一杯,陈旦再斟,却被全绩抬手制止:“陈员外,本县不胜酒力,为免吃醉,陈员外有话不防先言。”

“明府今日能来便是给我等面子,小人也就直言了,北境墟市是小人筹造的,其中买卖路数庞杂,望明府高抬贵手。”陈旦言出惊人,不与全绩言虚,大方承认自己的买卖,之后又说道:“明府,小人也知县府周转不易,这些货物便全部资助给县府,另我等愿再出良田三十亩以资慈幼局经营,只求明府放了那些商贩,重开边境墟市。”

鱼与渔的道理人人皆知,损失些银钱与绝了财路孰轻孰重,陈旦还是能拎的清,金人如今四面楚歌,国内纸钱疯印,物价呈数倍高抬,没有一个商人愿意放过这个机会。

“这大可不必了,商贩本县即日可放,墟市也能重开,不过重开的墟市必须由县府经营,本县意在取缔一切私市,断绝重资私下买卖,并不是针对尔等中的某一个,尔等可明白?”全绩要将私财收归国用,大宋的繁荣在商贾,国家却是积贫积弱,要改变这一现状,那就必须立一法规,无人经营市场,万不可取。

“此事明府具体想怎么做?”陈旦也不着急,凡法规必有疏漏之处,不可能一概而全,只要利益损失在陈旦等人的接受范围之内,他们会咬牙答应,毕竟民遇官,有理也说不清。

“其一定时,巳时开,申时闭,凡当日运入墟市未售卖物,必须存在墟市,不得运出。

其二日巡,官府派吏常驻,规避打架闹事,若议价不当,也可由官府公裁。

其三禁物,凡粮食、草料、铁器铁锭、盐茶等不得在墟市公开买卖,若有南京府,或其他金朝商人来议价购卖,全盘由县府主持。

其四……”

全绩刚说完第三点,席位上已经有人坐不住了:

议定时辰无可厚非,毕竟墟市不是瓦肆,边境之地理应谨慎。

衙门巡查也可接受,只要有人执行公务,那就可以寻到便利所在,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公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是常态。

但唯独禁物一条,所有大商富户都接受不了,墟市明面上摆的货物就只有那些,要么是薄利多销,要么是工序繁杂,能够轻松赚取大量银钱都在禁物行列,虽然全绩放了口话可以通商,但官府掌握市场就代表着高额赋税,这样算下来让利太多,且没有私路便捷,等于是斩断了众人的财路。

“明府,非要如此独绝,小人在此劝明府一句,墟市之利丰厚之极,明府认为我等小小商人可以独吞吗?有道是做人留一线,请明府三思而行。”陈旦自认为对全绩不错,慈幼局之事光化商人是出了大力气的,只言私情全绩也应该网开一面。

“列位为慈幼局所做之事,在全绩这儿依旧有情份,但一事归一事,墟市之利归公归国,绩势在必行,告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