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早知如此

刀斧 第三百四十一章 早知如此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与历史上庆历新政的雷声大雨点小不同,李现的这个时代因为施政更为稳妥,新政君子党们集中精力扭转经济和军事颓势后,让赵祯对新政一直抱以极大的热情。

但也有人一直对新政心存不满,尽管君子党领袖之一富弼是自己的女婿,韩琦、欧阳修等都师出门下,但晏殊却一直高举着反对新政的大旗,团结了一大帮保守派官员。

而赵祯为了稳定朝堂,谨防一党独大,对晏殊等保守派也不过分打压,晏殊今年已经在三司使的位子上做了九年了,但赵祯依旧让这个六十岁的老臣牢牢占据着朝堂的一角。

虽然保守派不遗余力地对新政进行打压和破坏,但经过八年的坎坷旅程,各项诏令却依旧在给大宋这个庞大的帝国不断注入活力,充盈的钱袋子和对外用兵的持续胜利,让赵祯的底气越发厚重。

可今天这事儿却不太一样,赵祯看到包拯弹劾的奏章时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到的是五代期间民生艰难的困苦冤情。

什么年月了,大宋还能出这样的事儿?!

“区区一个县丞,哪来的胆子!”

垂拱殿里晃荡着帝王愤怒的吼声,没多久,包拯奉诏觐见。

“这事查清楚没有?”

赵祯显然怒气未消,也没心思与包拯寒暄,直击问题根本。

“陛下,此事属实,皇佑二年夏,吴江县知县的公文转到苏州按察使司,按察使司的公文在九月发到了御史台,但御史台并未追究,将原按察使左迁,苏州按察使司下文申斥吴江县知县。”

赵祯眼睛跳了跳,这流程不对!

有内情?

“御史台没有追究?这特么的证据就差甩在脸上了,为何不追究?!”

包拯答:“臣已查明,案中原告刘县丞是御史中丞王拱辰的外甥…”

“大胆!”

赵祯怒气冲冲地回过头来,胸膛不住起伏,包拯毫无惊惧,跪地乞曰:“微臣句句属实,断无一字偏颇!”

“宣王拱辰!”

王拱辰,原名王拱寿,时年三十九岁,天圣八年举进士第一名,登庚午科状元及第,深得赵祯赏识,赐名拱辰。

庆历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庆历二年迁御史中丞,进言罢夏竦、贬滕宗谅,被赵祯采纳。

从拱寿到拱辰,包含了多少殷殷期盼,在赵祯看来,王拱辰日后可是要接晏殊的班,如今卷入这样的是非中,若是不知也就罢了,可事儿捅到了御史台却忙着掩盖,简直胆大包天!

“臣御史中丞王拱辰拜见陛下~”

赵祯久久不语,心中五味杂陈,良久开口道:“王卿来了,朕想问问,御史台有什么用?”

王拱辰闻言一愣,这话显然不是问一旁的包拯,连忙答道:“回陛下,御史台行监察之责,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赵祯冷笑道:“那御史台的官员是何职掌?”

“御史台设御史大夫一名,正三品,御史中丞一名,正五品,本朝御史大夫为寄禄官,不理御史台事,监察事务实际由微臣担任;

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上至宰相,下至一般小官,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

“咳…”赵祯打断王拱辰,语气愈发冰冷,“御史台官员犯禁该当何罪?”

王拱辰的脑门上冒出一层细汗,今天这阵势有些不妙啊,官家到现在都没让自己起来,他忍着双膝的麻痛继续道:“凡谏官犯禁,罪加一等!”

“那…要是你呢?”

“啊!”王拱辰浑身一颤,头伏地更低,语带哭声,“微…微臣…微臣死罪!”

“呵呵呵…王拱辰啊王拱辰,朕给你个机会,自己说。”赵祯倚靠在桌案上也不看他,只顾把玩着一块精巧的歙砚,砚上雕龙刻凤栩栩如生,祥云雷纹浑然天成。

王拱辰感觉自己后背上全都湿透了,他拿余光看看包拯,这个刚刚从地方上提拔起来的年轻人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眼神锐利嘴唇紧闭,透着一股沉静和坚毅…

好了好了粉得太狠了,王拱辰心里焦急万分,你们到底说得什么,好歹给我一点提示好吧!

“嗖”一道黑影从御座方向飞了过来,正对着不远处跪着的王拱辰,王拱辰跪在地上哪里知道闪避?只觉得额头一麻,接着剧烈的痛苦袭来,缓过来定睛一看,却是一方精巧的歙砚,砚台坏了个角,上面隐隐还有血迹。

王拱辰用手一摸额角,左眼一酸,视线里一片血红,顿时头昏脑涨忒忒万分,边嚎边道:“陛下…啊…臣…臣实在不…啊…不知啊,恳乞陛下…啊…明言!”

包拯见状施施然转过身轻声提醒道:“王台长,您有个好外甥啊…”

外甥?

哦!

王拱辰疑惑道:“我那外甥奉公守法,只是担任一县县丞,从无违法犯禁之事,今日看来定有情弊…”

王拱辰说到这里咽了口口水,不顾满脸鲜血在地上匍行几步离赵祯更近了些,身后留下一道赤目惊心的血迹,“陛下,身为御史台长官,若有血亲犯禁定不轻饶,只是…只是我那外甥到底犯了何事?”

情真语切,此刻王拱辰感觉自己化为一颗赤胆忠心,陛下其实心肠很软,只要一口咬定自己并不知情,事情定会有转机!

果然,赵祯的目光闪向一旁,显然踌躇起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包拯所言,若是有人故意陷害王拱辰呢?

包拯最初是由李现举荐,妥妥的新政君子党,又是从军又是从政,而王拱辰可是朝堂里出了名的保守派,赵祯的眼神闪烁起来,不时在包拯身上扫射几下…

我去,包拯心里骂了声MMP,这老狐狸浑身油滑无比,差点就让他全身而退,你难道看本官年轻就好欺负?若是不做好完全的准备我敢弹劾你?!

“陛下!”

赵祯正有些左右为难,吃不准王拱辰说的是真是假,若是他真不知情,按道理自己还得为刚才那一下下个罪己诏不成?

此时包拯的声音响起,把赵祯拉了回来,事儿可是这个年轻人搞出来的,解铃还须系铃人,你挖的坑,你来好好给朕填上。

“包卿,有话但说无妨。”

包拯施了一礼,从怀中摸出一叠文牍递了上去:“这是案件各环节证人口供,苏州新按察使皇佑二年十月到任,他坦承,自己上任之时受王台长叮嘱,多多看顾其外甥,也就是被告刘县丞,而此时,原苏州按察使的奏章正躺在王台长的值房里。”

“不可能!”王拱辰昂着脖子,指着包拯辩解道,“本官从未见过所谓的举报奏章,苏州按察使也是正常任期期满轮换,这完全是你的臆想!”

包拯微微一笑,又道:“据御史台主簙画押称,苏州按察使的举报公文可是他亲手提交到台长您的手上,您可是当着他的面打开看了的,次日,主簙问询如何回复,王台长的原话可是‘似有情弊,留中!’啊~”

王拱辰已经开始颤抖了,这包拯什么来头,竟然摸到了自己鼻子底下?!

他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强撑起一股气喝道:“吴江县县丞,娶梁家庄梁如月为妾,可是明媒正娶,三媒六聘,哪里不妥?!”

“哈哈哈…王台长,你当梁家庄四百六十五口都是瞎子?你当吴江县的百姓都是瞎子?陛下,依新大宋律,男女婚嫁必须郎情妾意,此事只需寻得梁如月一问便知。”

包拯说完有回头看了看已经瘫在地上的王拱辰道:“人在做天在看,王台长可知您的外甥抢的是谁家的女儿?”

王拱辰无力地摇了摇头,这事儿就怕闹大,一旦闹大了,可就没法收场了,他哪里知道这是谁家的女儿,他也搞不懂这些刁民这么点气都受不下,他可是嘱咐外甥足足补去一千多贯的彩礼啊!

“哼!”包拯两袖一甩,对王拱辰甩以一声不屑的鼻息,“陛下,苦主梁七,原神卫破阵军刀斧手军士,康定元年三川口,对燕王有救命之恩,后追随燕王南征北战,每战奋勇争先,舍生忘死,身受刀剑伤十六处,箭矢伤三十三处,积功从小兵升至延兴军中军营亲将,皇佑二年年末退役,陛下,此人乃当世猛将,大宋功勋,岂容那等腌脏货欺辱?!”

包拯这一席话掷地有声,在垂拱殿里不断回荡,愤懑之余更显慷慨激昂,他当年也追随燕王在东北金戈铁马,后主政东北三路形同开荒,事业亦是艰辛无比,无论是陈怀安或是狄青,或多或少都是由李现打造的近代军人,这让包拯天生就对武人有好感。

赵祯此刻也被包拯的独白感染,他本就是心思细腻之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身扛大宋战旗的铁血老兵,长河落日,大漠孤堡,战旗破损,伤痕累累,但眼里依旧闪耀着忠勇的光,脚步依旧坚定脊背仍然挺拔…

“唉…一应人犯交由开封府发落,王拱辰,你先回去吧~”

“陛下!陛下!陛下饶命啊~陛下饶命~~~”

赵祯不理会王拱辰的嚎哭,扭头便走,几个三班侍卫冲过来将他拖了出去,他双腿无力得拖在地上任由别人拖拽,心中一片死灰,也许官家不会杀他,可是他的名声完了,他的政治生涯也完了。

早知如此…唉!

这事儿落在御史台,顶多落下个亲属跋扈的名头,最多是个犯纪,蛰伏几年说不定又能一飞冲天,可落在开封府手里可不一样,这可是犯法啊!

唉,早知如此…

他望向天空,视线里朦朦胧胧还透着股血红,北归的大雁,似有似无的浮云,碧空如洗,快到汴京最美的时节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