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三百四十章 御状

刀斧 第三百四十章 御状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庆历六年夏天,梁七父亲病故,他娘子王氏给京师寄去家书,却苦等没有回应,后来才听说,十几万禁军开去了东北,帮辽国平定叛乱,梁七所在的延兴军早早就向北开拔,当然收不到书信。

父亲病逝儿子连家都不回,这在乡下可是个微妙的话题,各种风言风语凭空冒了出来,什么在京师养外室,死在了穷山恶水…更有甚者,有人造谣梁七早就被王氏伙同情夫谋害,家里每年的钱是情郎给的。

王氏不愿理会这些谣言,他每个月从县衙领回来的银钱可是清清楚楚写着相公的名字呢,可梁柏血气方刚,有一日和同乡人争执,将一个嚼舌根的腿给打断了。

众人不依,抓着梁柏去见官,当时谷县令才刚刚到任,好歹也是京官,托朝中旧人一打听就知道这来龙去脉,梁七那时还是延兴军重骑一营指挥使,正在为国征战之际,家中遭人诽谤,岂能轻饶了那帮闲汉?

梁柏随即就被释放,谷县令将那短腿的闲汉又打了十大板子,嘱托刘县丞去梁家庄为梁七家正名,免得庄里再起绯言绯语。

谷县令乃是好意,可这刘县丞却没安什么好心,看见梁家那二丫头生得水灵,那春心就忍不住荡漾起来。

事情结束后不久,媒婆就上了门,可那刘县丞已经年近四十,梁家生活也富足有余,再加上女儿已经有了心上人,王氏哪里肯答应,只是刘县丞的舅舅在京中做的大官也不敢得罪,于是就以女儿要为翁翁守孝三年,期间不宜嫁娶的缘由拖了下去。

转眼就到了皇佑二年,守孝期一满王氏就开始为女儿的婚事忙碌了起来,等到成亲那天接亲的人将女儿接走后又来了一波接亲的队伍,这才发现那头一波根本不是真亲家的人!

女儿去哪儿了呢,当然是被刘县丞给截了道儿,这色中饿鬼一直对梁家丫头垂涎欲滴,看到美人竟然要嫁了别人,怎会善罢甘休,就在成亲当日纠结一帮人马,鸠占鹊巢将那梁家丫头光天化日之下抢了过来!

王氏哪里肯依,去刘宅要人却被赶了出来,谷县令遇到这事儿也颇为头疼,勒令刘县丞放人,可刘县丞哪里会依,谷县令就给苏州按察使写了封举报信,按察使一看,朗朗乾坤这还得了,当即上报御史台,就等批捕公文一下来,带着人去吴江县主持公道。

批捕公文倒没下,苏州按察使的官却做到了头,不仅被御史台申饬,还被左迁到了岭南钦州,新来的苏州按察使以刘县丞接亲过程完全合法为由,将谷县令呵斥一番,把王氏给打发了回去。

可怜一个妇道人家,连苏州府也是平生第一次踏足,得了如此冤屈只能整日以泪洗面,可恨那刘县丞竟然还送来一车银钱布绢,说是补上的彩礼。

同时,狄青兵败青海湖的消息传遍了大宋,传什么的都有,刘县丞也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说是延兴军全军覆没,心里最后一丝担忧烟消云散。

而王氏更遭雷霆霹雳,没几日就抑郁而亡,梁柏葬过母亲,誓言要去京师告御状,就在皇佑二年冬天第一场雪纷纷扬扬落下的那日,锁了宅院踏上了喊冤之路。

而这之后的事,谷县令就说不上来了,他按着梁七颤抖的双肩道:“梁捕头,不可意气用事,手刃仇人固然快意恩仇,可事后怎么办,你女儿和儿子以后怎么办?”

梁七渐渐平静下来,这谷县令年纪虽大,不过起码的良心还在,说的也在理,燕王说过,将不可因怒而兴兵,冲动是爽快,后果确实难料,自己已经不再是十来岁的小伙子了,要为家人着想。

“谷县令,可知那刘贼的后台到底是谁?”

“本官知道,他舅舅就是当朝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王拱辰!”

“王拱辰?”

梁七寻思片刻恍然大悟,不就是那个弹劾欧阳相公《朋党论》的王拱辰吗?铁打的保守党,不仅如此,燕王、韩相、富相谁没被这疯子弹劾过?!

怪不得按察使的被换了人,这王拱辰可就是天下按察使的头头啊!

御史台为皇帝代监百官,这御史中丞就是如此监督百官的,梁七越想越气,腾地站了起身,谷县令以为他又要发作,连忙劝说起来。

“谷公…”梁七朝谷县令深深一拜,“多谢谷公为我家伸冤,此事不了小的无心当差,还望谷公再给小的一些时日。”

谷县令连忙拉住梁七叹道:“唉…这是何苦,本官有心无力却是惭愧…”

“谷公放心,小的绝不意气用事,但也绝不善罢甘休!”

梁七说得义正言辞,脸上一丝波澜也看不出来,谷县令半信半疑地放下心来,对他说:“要做什么就去做吧,本官垂垂老矣,能帮你的仅止于此。”

梁七拱拱手:“最后一件事,犬子北上走的哪条路?”

“他是坐船走的。”

梁七了然,自己是从前线直接回来的,走的还是陆路,就算走水路,茫茫人海中寻一个两岁后就没见过的二十岁小伙子,也是沧海一粟。

回去也没什么好收拾的,趁现在天色还亮着,取了告身即刻上路,这捕头告身可以当路引使用,反正还没走马上任,谷县令也乐得给他行个方便,于是趁着夕阳,梁七从吴江县北门扬长而去。

他的目标很明确,有御史中丞做后台,这些地方势力怎么可能斗得过,只有进京,燕王说过,退役老兵若有冤屈,可持退役证前往三衙退役军人司,自有大人物为他做主!

也就在同一日,朝廷起复范仲淹的诏令到了苏州吴江县,擢拔资政殿大学士,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随同一起的,还有对其次子范纯仁的任命诏书——天章阁侍讲,这次小范可没有推辞,欣然接受朝廷的任命与其父一起踏上了进京的旅途。

皇佑三年,惊蛰,春雷乍动,生机盎然。

三月,文彦博由副转正,官拜枢密使,集贤殿大学士,参知政事;曾公亮授枢密副使,集贤殿学士;

同年六月,主政东北近五年的东北路经略使包拯经范仲淹举荐进京,官拜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七月,包拯新官上任三把火,审理苏州吴江县退役军人梁七惨遭县丞强抢民女一案,上书弹劾苏州按察使有冤不报、坑害功勋、知法犯法,矛头直指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王拱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