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九十九章留学生计划

活在原始时代 第九十九章留学生计划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阚石一直很重视教育,前世年少时他读书并不太多,等到了勘探队,无聊的野外生活加上长夜漫漫,让他被动中开始接触书本。二十六年下来,也算是博览群书。穿越过来后,超常的记忆对他的帮助非常的大,他能很快接手凤部落,和他教育先行分不开,因为教育,他影响凤部落的整整一代人,正是这些孩子们成长起来充实到各行各业,各个部门,让凤部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顺利地转型为一个王国。

阚石曾经看过一本清华教授描述中华文明发展的文章,文章中他曾提到:文化成熟的标准是什么?第一,必须有文字。第二,必须有城市式的居住方式,城市可以小一点,但必须有居住的方式。第三,必须有青铜器。所谓有青铜器就是必须有金属冶炼,青铜的冶炼熔点很低,人类最早能冶炼青铜器就是能冶炼金属的初步了。

若按以上的标准,这个世界现在东方,楚国和有熊国文化已经开始成熟,是符合上述标准的,这是阚石最崇敬黄帝的地方,黄帝的确不愧为人文始祖。阚石的内心一直有个结,他搅乱了这个世界,他把更加成熟的文化带到了南方,在这里建立了楚国,他不敢想象夏、商、周这些年代以后还会不会有,春秋战国会不会提前,秦始皇还会有吗?到底是谁统一了天下。想想就不寒而栗。

仓颉的到来,让他更是心中惶恐,将来还会不会有甲骨文、金文、隶书等等,中华的文字一亮相就成了繁体字,文字的演变就出现了一个断层。内心不安的阚石打起了仓颉的主意,把仓颉挖过来,也许仓颉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自从仓颉被带进了楚王宫,阿诺在驿馆内就渡日如年,他不敢想仓颉拦截楚王的车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忐忑不安中,一直到深夜,仓颉才回到驿馆,见他平安无事,阿诺这才松了一口气。

回到驿馆的仓颉似乎很兴奋,他告诉阿诺楚王对他很客气,这次收获很大。阿诺打听是什么收获?仓颉只是含笑不说。直到他们回到涿鹿后,一条消息轰动有熊国朝野,楚国愿意接收有熊国派十个人来楚国学习,条件是聘请仓颉为楚国太学的客座教授。这件事让百官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个阴谋,也有人说这是个机会,两种意见,在朝会上争论不休。最终,黄帝在风后和力牧的劝说下,同意仓颉去楚国当什么劳什子“教授”,当然为了谋取楚国的冶炼技术,学习他们的农耕经验。黄帝精心挑选了十名贵族子弟,前往楚国留学。可是黄帝这事有些失算,这些贵族子弟,压根就不愿意和那些工匠混在一起,他们喜欢楚国的美食和歌舞,常常流连于街市酒楼。几年下来,他们唯一学会是语言和文字。

仓颉成了楚国太学的象形文字教授,他负责编辑两种文字对照字典。而来到楚国的留学生们,非常满意枫都的生活,当然要在这里好好的生活,他们必须学会普通话。为了学会普通话和写汉字,这帮人只好重新入学。泰安二年春,枫都小学里多了一位年过五十和十名二十来岁的小学生。

……

大楚元年在忙碌中到了年底,对阚石来说,这一年有两件喜事,第一件就是,经过一年的磨合,楚国政府的运转越来越顺畅。尤其是商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第二件事是小枫又怀孕了,王国的继承人正在孕育中。

楚国目前的生产力、生产工艺先进程度,在这个世界是独一份的,随着工厂工坊推广新的流水线工作流程,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好,价格却越来越低。如今的楚国就如同一架抽水机,正架在别人家的水塘里疯狂的抽水。历史上,这个原始时代还没有诞生真正的商人,现在多了楚国这个异类,商人提前应运而生。自从有这个物产丰福的地方之后,楚国聚敛财富的势头就一发不可收拾。这是完完全全倾销的时代。不论楚国出产什么,都会被有着无穷购物**的商队全部买走,对于楚国人来说,真是一个美好的年代啊!

枫都的码头工业区各类嘈杂声终日不绝,冶炼厂烟火隔着十里地也能看的清清楚楚。根据户部统计,青铜器、陶器、漆器、竹器、藤器、独轮车、马车、布匹的交易规模早就已经达到了令人咂舌的数量。各地大量的物质如牛羊矿产,像江河流向大海一样往楚国汇聚。

令人意外的是,作为货币的铜元得到了商队的认可,在北方,铜元开始在各部落中流通起来。过去很多交易是用以货易货的方式来完成的,如今很多部落来采购时带着竟然是铜钱。当然,这个时候没有人知道货币的重要性,当所有人都使用它的时候,货币成了一个陷阱,楚王无形中掌控这个世界的货币权。

为了获得铜钱,各部落想方设法从北方运来牛马,各类矿石还有奴隶,令他们喜出望外的是,楚国开始收购没用的羊毛,价格还不错。这些原始社会的第一代商人,精明的发现把货物在市场上换成铜币,然后再到供销社去采购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交易会更合算。一来二去,铜币在北方也开始慢慢的流通起来。

这个时代,生产力是低下的,牧人需要放牧很多牛羊才能保证有足够多的牛羊可以度过严冬。同样是因为生产力低下的缘故,农人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种植更多的庄稼。手工业水平低下,各种物质是相当的缺乏。譬如说:藤筐需要一个技术熟练地人来编织,一天只能编织两个,麻绳需要人们先沤麻、漂洗,取麻,然后再编织,时间长还不说,一天的时间编织不了多少。

但是神奇的楚国工厂作坊,让所有的事情变得有些不一样,虽然这里的机械仅仅是最原始的,他也超越了原始人的认知,远远地走在他们的预料之外。因为水利工具的使用,楚国大量生产出质量好,又便宜的各种日用品。这些商队不远千里带回去货物,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没有谁知道什么是工业剪刀差,看似廉价的商品依然是暴利,楚国的工部官员对这些一清二楚,也不会在外面胡说八道。这种春雨般润物细无声中,大量的财富悄悄地向楚国聚拢,楚国的牛羊已经便宜的令人发指,工厂的矿石也是堆积如山。大量的奴隶,被贩卖到楚国。这些奴隶到了楚国后,惊喜的发现他们成了自由人,他们参与修路,进入屯田庄,最后变成楚国的农夫或农兵,短短的一年时间,楚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八万。

这一年,楚国的官僚体系在实践中慢慢的开始成熟,这样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阚石,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来考虑楚国的将来,更多的时间来提高生产力。他不惜血本的向南建设道路和城堡,这是他看作重中之重的事情,也是他在不久的将来,统一南方时能有的最大依仗。

繁盛的商贸带来巨额的收益,阚石加大了军队投入。大量的马匹输入,同样规模的骑兵营已经有了四支,分别被命名为:青龙营(小彘部、近卫营)、白虎营(岩龙部)、朱雀营(仡牛部)、玄武营(方艾部),藤甲军也扩编了一倍。楚国最好的人才都在军队,这丝毫不夸张,阚石的学生大部分充实到军队,任何崭露头角的少年,都会在第一时间被提拔上更高的位置。在他们的影响下,军队几乎人人能说普通话,很多人都学会了写字。

泰安元年,楚国呈爆发式的发展,阚石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他自认为不是个聪明人,无论是前世还是现在,前世的时候,从小邻里和学校夸他只会说他做事踏实,从来就没有人夸他聪明。为此,他年少还郁闷过很长的时间。直到有一天。他的父亲告诉他说:”一个聪明人,正因为聪明,他能巧妙地避过很多危难,有可能成就一番功业。那些遇难而上,最终战胜所有困难的愚人所创造的功业成功率更高。有时候傻子和聪明人很难界定。两者很难说得清,谁是真聪明,谁是真傻。”

阚石看完户部、工部的报告,拿起船队带来的先遣队报告,方天在报告中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先遣队已在南京附近建成了一座城堡,开垦了一大片土地。但是这里的部落狡诈又凶狠,他们经常偷袭和骚扰先遣队,先遣队兵力不足,无法清剿这些部落,请国王早做决断。”

烛光下,阚石批完所有的文件,放下手中的鹅毛笔,他疲惫地揉了揉额头,嘴角微微翘起,南京啊南京!虎踞龙蟠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