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二百九十二章潜移暗化自然似

活在原始时代 第二百九十二章潜移暗化自然似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华夏八十五年春末夏初,普斯茅斯。

舍弃了汽车,阚石夫妇漫步走在普斯茅斯租界城区里,和现在的欧洲石堡建筑不同,这里满眼都是雕梁画栋的华夏式建筑,城区规划的井井有条。

普斯茅斯租界占地三十平方公里,已经开发完善的主要集中在码头附近。这里有完善的城市下水道体系,工厂大部分都建在城郊,主要以羊毛纺织和食品加工为主。

一群人走走停停,很快到了西南普利茅斯湾的德文港海军基地,这里处在普利姆河与泰马河之间,东临英吉利海峡。

德文港海军基地牢牢地扼守住英吉利海峡,可以直接监控和威摄对岸的法兰西和其他欧洲国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据总督冒彊介绍租界的人口如今已经达到十五点五万,可以说整个英格兰岛六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这里。这在欧洲妥妥的是第一大城市,而这一切是在短短的二十年中发展起来的。

南端的德文港是华夏帝国在欧洲重要的海军基地,这里设有海军工程学院、医院等。目前租界工业区有机床加工、收音机、化学和制鞋等等工厂,直接向欧洲提供国内已经淘汰的工业品。

尽管生产的都是初级的工业品,但却代表着欧洲目前最高的工业水平,欧洲各国都会来这里采购,产品供不应求。

看得出来,普斯茅斯城市的建设也花费了一番心思。海军方面请了本土建设局的专家来规划城市,目前第二期工程已经开始动工,过不了多久,这里将会达到一个新的层面。

军港的南边是一块郁郁葱葱的草地,在海岸边格外醒目。海面上白帆点点,与天上朵朵的白云相映成辉,几只飞翔的海鸥迎风飞舞着,展示着它那曼妙的舞姿。

阚石夫妇坐在草地上,眺望着不远的大海边,游玩的人们,或立、或坐、或卧、或跑,相互说笑着,观赏着“蓝天、碧水、金沙滩”,大家惬意极了。

眯着眼睛看着远处的一切,阚石感慨道:“老婆子,上辈子欧洲人在上海的租界,满眼看上去都是欧式风格的建筑。“

”呵呵,在这个时空,看到普斯茅斯满大街的雕梁画栋,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爽了!你说,再过一百年,这里会不会成为名胜古迹?”

“嗯,肯定会的。记得我那时候刚刚分配到上海,就去参观过外滩那些地方,在那些欧式建筑前还拍过不少照片。其实当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将来这里的欧洲人恐怕也会有这种感觉吧。”黎巧神情复杂的答道。

阚石温柔地替黎巧摘去头发上的草屑,冷笑道:“嘿嘿,落后就要挨打呀!当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大清帝国的国门,开启了华夏百年的耻辱,也打醒了中国人……“

”……欧洲人的贪婪和无耻,带给华夏多少深重的灾难!哼哼,至少我们做的比他们好,我们没有向他们倾销鸦片,同时,我们给这片大陆带来了文明。”

黎巧嫣然一笑,眨眨眼睛调侃道:“老头子,听说这些年欧洲发展的很快,尤其法兰西、英格兰、西班牙等国,它们的工业也有了一定基础,也开始了他们的大航海时代。”

“哼,狗改不了吃屎。他们被华夏帝国堵住了去美洲的去路,手就伸向了非洲。嘿嘿,禹儿做得不错,控制了海上的主要通道。大航海,就凭欧洲这点人口,欧洲人还想像后世那样肆意妄为,做梦去吧!”

“况且,现在的黑非洲,有了华夏帝国的背后支持,欧洲人想征服非洲,我岂能让他们如愿。瞧瞧,前不久,龚道安就在北非弄得个灰头土脸,铩羽而归。“

说到这里,阚石大手一挥,指着远处海滩边欢乐的人群,豪情万丈的说道:”哈哈,我现在有信心多了,凭着华夏的人口和实力,欧洲人想要翻身很难!“

”即使是将来分裂了,那也是华夏文化圈。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只要能控制住太平洋和印度洋,华夏就立于不败之地。”

黎巧看着阚石意气风发的样子,不由噗嗤一笑:“哈哈,老头子,我发现你现在越来越像个小伙子,心态越来越年轻了。”

阚石自嘲笑着说:“嘻嘻,年轻好啊!年轻就代表着希望。哎,禹儿现在面临的压力很大呀!国内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两极分化愈发的严重。听说朝廷现在正在搞经济改革,不知道他能不能经受住这一次考验。”

黎巧拢了拢被海风吹上的头发,信心满满地说道:“我倒是对禹儿有信心!打小这孩子就聪明,一直跟在我们的身边学习。至少后世一些经验可以让他少走点弯路,只要吏治不出问题,困难总归是有办法解决的。”

“再说,贫富差距拉大,也不是根本性的问题。至少如今的华夏帝国没有绝对的穷人,再穷的家庭平均每个人也可以拥有三十亩耕地,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医疗也有一定的保障。比这欧洲强多啦!”

“但愿如此吧!人的**总是难以满足的,将来会怎么样,谁又说的清楚。说实话,我们也从来没有面临过这样的格局。且看看吧!”

……

今年的气候有点反常,刚刚入夏就是烈火骄阳一般的天气。而在普利姆河口附近的德文港内,大批欧洲非国民劳务工正在忙活着。

他们进行着的是一项被称为惠民工程的项目,即由总督府建设部出资兴建的住宅楼项目,以供未来工业区、港口区的工人、管理人员居住。

虽然不断有些商人无端指责总督府的政策,这些房屋地处荒野,交通也不方便,周围什么景色也没有,贸然上马这种耗资极大的项目,很大概率会亏本。

但总督府依然不为所动,坚持修建这个被很多人讥讽为面子工程的项目。事实上冒彊总督是有全盘的规划的,未来这里会修建道路,会有公园及游乐设施,会有清洁干净的供水,会有良好的治安,肯定会吸引大批的投资。

欧洲大陆上近百个国家,相互之间从来就没有和平过。这里终究会住满人,冒彊有这个自信,把这里打造成华夏文明在欧洲的灯塔,把那些欧洲的人才吸引到这里来。

新居民区的规划从一开始就反复论证,以免伦敦那种凌乱的布局重现,现在那里已经非常繁华,地价、房价都升了起来,再想改造就难了。

新居民区首要重视的就是卫生状况了,首先附件建设了一家采用最新技术过滤、消毒的供水厂,以确保住在里面的居民有清洁、安全的饮用水。

其次,这里处在工业区的上风口,工厂所产生的废气很难影响到这里,这又是一种有力的保障。两种因素加起来,说实话比普斯茅斯老城市那些居住区要好不少。

像英格兰首都伦敦,因为早期的规模较小,一些工厂当时虽然建在郊外,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后,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张,这些工厂慢慢被包围了进去,进而导致居民区和工厂毗邻的状况发生。

在那种环境下,人是不可能有太好的居住质量的,哪怕是那些收入不错的中产阶级也得呼吸工业废气,谁也不能例外。

有着丰富经验的总督府不可能重蹈覆辙。因此,在获得朝廷的明确支持后,总督府决心重新设计规划,并且准备弄得大气一点,有点超前量。

德文港的这处居民区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应运而生的,这个居民区主要为附近的收音机厂、车辆制造厂(马车)、船舶维修厂(机帆船)的工人们提供的,很明显,这是一个海外产业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居民区不准备给在本地工作五年以下的非国民居住,为此还遭到了一些在本地经商的客商抨击。

但总督府坚持己见,并且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以普斯茅斯老城区的经验看来,从欧洲各地移居到这里的欧洲土著们不习惯使用自来水、卫生设备或排水管道。

这些欧洲土著经常把垃圾丢在街道上或河里面,以至于街道清洁程度十分堪忧,河面也漂浮着大量腐烂污秽的不明垃圾,这简直是文明的耻辱。

应该说,租界这种政策是相当具有歧视性的,而且在操作上也有问题。毕竟普斯茅斯是一座租界地的新城市,欧洲移民占了多数,符合工作满五年条件的人很少,届时有多少人可以买房居住,这个问题值得商榷。

但普斯茅斯总督府并不打算妥协,他们声称会根据实际调查情况,给予一些人特别许可,比如从欧洲过来的熟练船厂工人。

但这同样遭到了华夏商人的强烈抨击,甚至有人公开宣称,总督府这种行为可能导致舞弊,其中肯定有黑幕。

其实这些华夏商人上蹿下跳,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谁的心里都很明白,不就是想像当初在国内一样炒房吗?

如今国内行不通了,海外领地这么大一块肥肉摆在面前,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岂能忍住?人人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

但没人理会他们,总督府已经打定主意,未来居住区的弄堂、街道的打扫,排水暗沟的清理,照明和供水设施的维护,都将追求最高标准,采取招标形式执行。

他们实在不想象伦敦那样被居民们指责甚至是谩骂了,他们更不想居民区时不时遭到乱七八糟的疾病的侵袭,这是最低要求,也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负责。

新建的居住区的主体仍然是这几年非常流行的所谓分层住宅楼。按照新出台的租界建筑条例,住宅楼的高度必须和其屋后的空地成比例。

房屋结构是在同一层内自成一局,即包含客厅、卧室和厨房,面积都不算太大,但足够舒适地居住了。

而自然而然地,这种住宅楼的兴建成本也不会低,总督府和陶氏的信达银行都投入了大笔资金,甚至就连礼部海外领地管理司也出资近百万龙元来帮忙,其政治上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这楼卖得出去,能赚钱!前不久本土秣陵城新区分层公寓的销售情况,给了大家以良好的参照,那些房子都能一售而空,更何况这里还集中了欧洲最富有的阶级。

这些规划过的新房子,都是使用了钢筋水泥等新一代建筑技术的优质房屋。也就是说,这些房子其实是能挣钱的,就是前期投资大了点罢了。

在本地的华夏商人,曾经表示愿意入股参与进来,但出于种种考虑,尤其是商人的唯利是图,可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最后还是被总督府婉拒,因此导致了这些人意见很大,上蹿下跳,各种抨击一开始就未停止过。

总督府想先打造一些高标准、高质量的模范房屋,然后让后面进场的投资者比照着来。这种不友好的举动无疑很是得罪了这些人,他们非常愤怒,尤其是那些有背景的商人们,纷纷对其横加指责。

对总督府的指责,并不是修建住宅楼,而是对这些楼宇及其附属物进行管理,尤其是治安、卫生等方面,这里面蕴藏着巨额的利润,怎不让人眼馋?

这些人的理由是,现下这种动用财政资金兴建房屋,然后再售卖的行为非常不合理,必须加以禁止,交给社会来办才是正道。

阚石夫妇听到这种说法后,不由哑然失笑。后世人人都知道房地产是暴利,没想到这个时代的人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些人在国内遭到了阻击,又把眼光投入到这遥远的欧洲。

无论在哪个时空,商人唯利是图,可见一斑!

不管人们怎样指责,普斯茅斯总督府在阚石的力挺下,狠狠地打击了那些背后势力的嚣张气焰。这些房屋终究是兴建起来了,并且建设速度很快。

新区像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基本上是一天一个样。这得益于大量使用欧洲劳工,以及巨额资金的快速到位。

只要人力和钱有了,剩下的材料完全不是问题,要知道普斯茅斯租界里,现在的工业生产能力可不弱,应付这些项目绰绰有余。

相信不久将来,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将展现在欧洲人面前,到时候,它就像灯塔一样,指引着世界的前进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