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二百六十五章九州生气风雷动

活在原始时代 第二百六十五章九州生气风雷动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时光如梭,华夏帝国步入了建国以后的第60个年头。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以及工人素质的提高,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华夏四十年以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华夏帝国已经进入了电气时代。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华夏帝国在建国40年后,经济形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推动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少数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挤垮大量技术落后的企业。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垄断。华夏帝国建国50年以后,在竞争中壮大起来的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之间,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

垄断最初产生在流通领域,如皇家资产管理委员会、工部资产管理司等垄断组织,后来又深入到生产领域,产生托拉斯等垄断组织。

最明显的特征是,华夏五十年代后,全国各地诞生了不少的财团。帝国内最著名的有晋商、徽商、浙商以及实力最大的粤商。

大量的社会财富也日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里,到华夏50年代以后,全国各大省市都出现垄断组织,慢慢的开始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

不过令皇帝阚舜安心的是,幸亏太上皇有远见,很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朝廷的国策是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发展经济。在朝廷的干预下,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垄断组织还是皇家资产和朝廷资产。

皇室和朝廷名下的企业控制了银行、冶金、造船、铁路、石油等等以及大部分的重工业生产,将国家的经济命脉牢牢地控制在皇家和朝廷的手中。

再加上朝廷针对国民实施的高福利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的生活。再加上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土地和人口没有产生矛盾。这样才保障了华夏帝国的稳定,没有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产生社会动荡。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生产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当然剥削是存在的,但是朝廷很早就制定了严格的劳工制度,如八小时工作制等等福利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工人的利益。

因此劳资矛盾并不明显。反而因此产生了大批的中产阶级,拉动了内需,华夏帝国的经济显得格外的有活力。

进入50年代后经济高速发展,例如:截止到华夏六十年,全国铁路已经完成了五十万公里的铺设。这还没有算上美洲领土上的五万公里铁路。就在这个时期,皇家大力投资美洲,开发了北美五大湖工业区。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帝国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都要求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垄断组织在这些部门中便应运而生了。

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托拉斯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此后,资本主义经济速度加快。

五十年代后,华夏帝国出现了一些微妙的改变。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各地的财团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由于华夏帝国对本土的资源管控的非常紧。这些以财团为代表的垄断组织把目光投向了国外,他们就跨出国界,把手伸向国外的资源开采。

这些商人组成国际垄断集团,成立一个个跨国公司,开始控制国外的大批资源。如阿拉伯地区的石油、澳洲的煤铁、东南亚的有色金属、美洲的橡胶等等,事实上从经济层面开始瓜分了世界,这也促使帝国加紧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更为有利的是,经过七八十年的和平发展,华夏帝国的人口已经突破了七亿大关,也为这种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时代,说句大话,有陆地的地方一定可以看到华夏人的身影。

世界也因此发生了巨变,华夏后裔建成的欧洲国家,不约而同地把手伸向对面的非洲,开始对乐片大陆进行掠夺。虽然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非洲大陆上似乎有种神秘的力量,这些人最后不得不退回欧洲。

打败他们的是疾病,欧洲人根本没办法适应非洲的生活,疟疾、还有不知名的传染病,让这些欧洲人不断的死亡。最后不得不放弃这片土地。

这些欧洲国家的国王们,聚集了财富以后,就开始大力开发本土。他们征服当地的蛮族部落,也开始进入工业革命。虽然每一个国家的规模都很小,但是效果依然很明显。相互之间实力上也有了差距。

这带来的后果是这些欧洲国家之间因为资源而产生了矛盾,相互之间不再像刚开始那样亲密,时不时会爆发冲突。渐渐地这些欧洲国家形成了三个集团。

以占据法兰西位置的龚道安、占据西班牙和意大利位置的罗曼、占据英伦三岛的费利实力最为强大,这些国家人口都突破了六十万。

欧洲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法兰西实力最强,已经拥有七个城市。这些国家中间夹杂着三十几个人口不到二十万的小公国。整个欧洲大陆现在就有三十六个国家,全部都是华夏后裔建立的。

除了这些国家,欧洲还有很多野蛮的部落生活在丛林和山地中,并没有纳入他们的版图。

欧洲的变化表面上华夏帝国都没有干预,而且国内并不禁止与欧洲有经济来往。

实际上这一切,都在华夏帝国的掌控之中,主要用的手段是经济手段控制。在阚石的言传身教下,阚舜很有信心掌控这一切。

正因为如此,阚石相信,如果没有大航海时代给欧洲补血,即使未来欧洲的科技再发达,也不可能达到后世主导地球的水平,更何况华夏并没有停止科学探索的步伐。

据华夏帝国情报司统计,截止到华夏六十年,整个欧洲的人口不超过五百万,甚至比不上华夏的一个城市人口规模。

即使欧洲再怎么发展,人口也是他们的短板。同样华夏帝国也不会涉足非洲,非洲可以放任欧洲去掠夺,那些黑兄弟会给他们教训的。

实际上目前统治非洲的是亚述人,他们也来自西亚。因为这些黑哥们现在也通过与华夏帝国的贸易也玩起了火枪,那些酋长们很愿意教训教训这些金发碧眼的家伙。

现在的华夏帝国很像后世的美国,但又有些不同。农业生产已经全面实现机械化,各种拖拉机等农业设备大量使用,使得农业生产大幅度的提升。

光种粮食已经不能挣到多少钱,于是畜牧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因为华夏帝国航运发达,世界各地的优秀牲畜运回了国内,在华夏帝国的领土上繁殖起来。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位华夏的养牛大户。

程真,华夏帝国第二舰队退役军官,是探索加勒比海、大西洋的第一人。

华夏二十九年,他率领探险舰队第一次深入大西洋,发现了巴哈马群岛,以及欧洲大陆,在华夏帝国,程真算是一位传奇的英雄,曾经受到太上皇的亲自接见。

他的儿子程前毕业于金陵大学畜牧系,特立独行的他毕业后没有参加科考,没像他的同学一样走入仕途,而是开始了自主创业。

通过父亲的关系,程前从欧洲引入近百头西门塔尔牛,来到了内蒙古草原承包了大片的牧场。在这里,程前建立健全了纯种繁育及杂交改良体系,开展了良种登记和后裔测定工作。

截止到华夏50年,程前在帝国境内,已经建立了30多个牧场。他培育的西门塔尔牛由于培育地点的生态环境不同,分为平原、草原、山区三个类群,种群规模达百万头,成为了华夏帝国的养牛大王和顶级富豪,控制着全国牛肉供应的高端市场。

阚石和黎巧专门去参观过他的牧场,对他培育出的西门塔尔牛赞不绝口,并建议向全国推广。

程前培育的该品种牛,被毛颜色为黄白花或红白花。三个类群牛的体高分别为130.8、128.3和127.5厘米;体长分别为165.7。147.6和143.l厘米。

各类群核心群种牛的遗传基础已达到遗传同质化水平。犊牛初生重平均41.6千克,6月龄体重199.4千克,12月龄重324千克,18月龄434千克,24月龄592千克。

产奶量平均4300千克,乳脂率4.0%。屠宰实验结果,屠宰率平均61.4%,净肉率50.0%,眼肌面积90.5平方厘米。早期生长快是该品种的主要特点。

因此,程前还获得了皇室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了华夏帝国的顶级科学家,取得了名利双收成果。

他培育出的西门塔尔牛,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从50年代起,这种品种的牛成为华夏帝国牛肉生产的重要利用品种,深受草原牧民的欢迎,光是向牧民提供种牛,就让程前赚得盆满钵满。

程前取得成功后,并没有停止他的脚步。他建立了实验室,从欧洲引进牛羊马种,在国内的牛马羊进行改良,也取得了非凡的成效。最有名的是培育的铁岭挽马,力大无比,那简直赶上了一台拖拉机。

程前的成功也引来了许多从事科学工作的人们纷纷效仿,正是因为他的带动下,华夏的科学技术研究方向,渐渐地向实用方向转移,形成了一股潮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