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二百二十章人心不足蛇吞象

活在原始时代 第二百二十章人心不足蛇吞象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看到憨二傻傻的样子,吴医生不由抿嘴一笑。正准备告辞,她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便又停下脚步从医药箱里拿出一张纸交给憨二,对憨二说道:“二牛兄弟,这个是你孩子的出生证。你赶快趁着衙门还没有放假,赶紧去把孩子的户口上好,哦,你还要去银行开一个户头,以后每个月衙门里还有两块银元的营养补贴给孩子。”

憨二听了有点发蒙:“啥?吴大夫,我生了娃,衙门里还发给我钱?”

吴医生一听就乐了,赶紧解释道:“嘻嘻,二牛,不是发给你。是发给你的孩子买营养品的,主要是用来订牛奶的,是皇上给臣民的一项新福利,你可不要挪用了。”

“哎呀,是皇上的恩典啊!”憨二赶紧朝着南方拜了拜,还是傻笑着回答:“那哪能呢?吴医生,俺咋会抢娃的东西吃。疼都疼不过来咧。”

“好了,二妮没什么大事,好好调养一下。我先走啦!”说罢,吴医生边说边收拾东西就往外走。

憨二还在后面追着说:“吴医生,吃过饭再走吧。”

“不了!哈哈,你刚回来,好好照顾二妮。有事就找我。”吴医生往外走着,正准备打开院门,院门突然从外面被打开,迎面就进来一个彪形大汉。

憨二一见,顿时大喜:“舅哥!你咋来了呢?啥时候回来的?”

来人正是二妮的哥哥宋同,也是一个屯寨的。他顾不上回答憨二的话,见到吴医生,宋同赶紧施礼,又和吴医生寒暄了几句,送走吴医生时,还硬往吴医生手里塞了一包牛肉干,说是从北方带回来的土特产。吴医生推辞不过,也只好笑着收了。

送走了吴医生,宋同这才和憨二母子俩打招呼。宋同说道:“俺也是刚进屋,回来就听小弟说二妹昨天生了娃。这不就急着赶过来看看。二妹和娃咋样?”

憨二一边给大舅哥倒茶,一边答道:“嗯,放心吧,二妮好着呢。就是这孩子生的有点难,把二妮累惨了。这不,现在睡着了。”

“那就好,那就好。”宋同这才安坐下来,端起茶杯呷了一口。

“大舅哥,你都三年没回来了吧?这次回来有几天假?”憨二坐在旁边陪着,便随口问道。

宋同用手抹掉沾在嘴唇上的茶梗,这才答道:“嗯呐,三年了!这次有两个月的假。嘿嘿,俺们是边军,又刚刚打完仗……”

“啥?北方又打仗了?俺们怎么没听说。亲家,是谁又造反了?”憨二娘在一旁听到,立刻大惊小怪的问道。

“呵呵,亲家母。没有谁造反,俺们打的是蛮子。”宋同笑眯眯地解释道。

憨二娘拍拍胸口松了口气:“这就好!这就好。只要不是有人造反就好。如今这天下太平多好,俺前几年还听小广播说一个叫啥力……啥的大官要造反,这么好的日子不好好过,良心都被狗吃了。亲家,俺先做饭。晚上一起吃。”

宋同没有客气,便询问憨二家里这几年的情况,憨二这几年除了种几十亩地,因为他的木匠手艺好,农闲时还经常去城里帮别人打家具,现在家里面养了三头牛,老娘和媳妇还养了近百只鸡和十几头猪,日子在寨子里算中等水平。

憨二虽然老实,却不傻,人又很勤快,家里的人口又简单,除了老娘,还有一个当海军的弟弟。当初二妮也是看中了憨二家这一点,毅然嫁给了这个被称作憨二的傻子,小日子倒也过得红火。

讲完家里的情况,憨二突然想起一件事,他从怀里摸出几张银元券问宋同:“大舅哥,俺没有见识。现在怎么工钱变成了银元券,这是啥,没问题吧?”

“二牛,这是朝廷发的,一样的当做银元用。俺们的军饷也是用这个发的,没事,你放心大胆的收着。对了,最好存到银行里。每年还有利息收咧!”宋同答道。

他又从怀里掏出几张银元券,塞到憨二的手里继续说:“收好,这是给俺妹的娃的,一家人别客气。”

憨二推辞了几下也就作罢,他好奇的问道:“大舅哥,您说这钱存到银行里还有利息,钱也能生钱?”

“那可不!”宋同笑了,笑着调侃道:“呵呵,二牛,俺知道你会省钱,把赚的钱都埋在地下,存到银行里,一百个银元每年总能挣上一个两个。埋在地里那可种不出钱来,你要是有闲钱就存到银行里,那是朝廷开的,不会坑你的。”

憨二听完挠挠头,仿佛下了决心:“成,俺听你的,要不你陪俺去银行存一下钱。”

说罢他走到杂屋里,在里面忙活了半天,抱着一只大陶罐出来放在茶几上,宋同打开一看,顿时有点懵。只见陶罐里满满的都是各种各样的钱,很多铜钱都生锈了。他点点憨二嘲笑道:“你呀!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宁愿把钱埋在地里生锈,你叫我咋说你……”

“呵呵,这是俺帮孩子存的。”憨二傻笑着回道,倒是理直气壮……

第二天,宋同陪着憨二给孩子上完户口,刚刚回到自己家里就见到一个邮递员在门口等着他。他接到了部队的紧急电报,让他立马归队。接到电报后,他匆匆忙忙安顿好家里,晚上就登上了回山西的火车。

……

山西太原总督府,岩龙正翻阅着一份从京城发来暗卫的报告,上面的一个名字让他眉头紧锁,共工,三十多年过去了,他竟然又一次出现在岩龙的视野中。

据暗卫侦查,共工部落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势力,据说当年他逃到了极北的地方,通过自己超强的武力,在草原上吞并了许多的部落,现在规模达到了近三十万人口。这些年频频犯边的蛮人,大部分都是他麾下的部落。

五六年前,共工悄悄地东归回到了蒙古草原。他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中心,建都在一个叫朱开沟的地方。共工的核心本部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目前他的势力向南大体分布至吕梁山至晋中以北和陕北地区,向北到阴山山脉脚下,东界可能在张家口地区左近,往西可至贺兰山东麓。

共工自称康回王,他的骑兵已经发展成型,虽然武器还是比较落后,但是他们来去如风,已经严重影响到山西、河北、甘州、关中的安全,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共工的核心部落分布地区虽然不算广阔,但向四周地区的渗透力强。在草原上很有号召力,活跃在整个中国北方的部落,都奉他为主,认为他是长生天之子,形成以信萨满教为核心的草原游牧民族集团,大有与华夏分庭抗礼之势。

岩龙小时候被共工绑架过,如果不是自己的姐夫,恐怕也活不到今天。如今这个事情非常的蹊跷,按道理共工回归这么长时间,不可能没有一点风声。这些年,虽然草原部落经常扰边,边军却没有支言片语提到共工的名字,难道对方的保密工作做的这么好?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北方边军青龙营是由自己的儿子姜亮夫担任统领,这么大的事情也没看他来过一封报告。岩龙的心里隐隐有了一些不详的预感,难道这孽子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越想岩龙的心里越发的不安,自己的这个儿子,因为可儿的宠溺,加上他从小就勇武过人,自视甚高,常常自诩为天下第一英雄。

岩龙对自己的儿子也不是一无所知,私下里就有人告诉他。姜亮夫对当今的皇帝不太恭敬,常常对自己的狐朋狗友说,这皇位本来是他们家的,是爷爷主动让出来的,迟早有一天是要还回来的。

为此岩龙还教训过几次儿子,甚至要绳之以法。但是姜亮夫根本听不进去,可儿又苦苦求情,又加上是自己的儿子,所以岩龙迟迟下不了这个决心。没想到他现在变本加厉,如果他真的与共工勾结在一起,那可真的万劫不复了。

岩龙正在心烦意乱的时候,有人报告,侍卫长宋同回来了,岩龙大喜,立刻召见宋同。宋同进来后,岩龙也没有啰嗦,直接把文件交给宋同,要求宋同秘密调查姜亮夫,尽快核实暗卫报告的内容。

……

夜色降临后,岩龙心事重重的回到家中,快要过年了,家里四处悬挂着灯笼,照着院中的雪景显得十分柔和。岩龙照例回了书房,在那里休息养神,等会再看看书,自然有人去通知可儿。

岩龙今年四十六岁了,虽然身体不错,但多年的边关生活已经让他鬓角有了白发。看着自己在镜子里有些苍老的脸颊,想想当初跟在姐夫的身边学习时的样子,不由得轻叹一声。他拿起了桌上的朝廷邸报,认真的阅读起来。

片刻后可儿就来了,看了岩龙高兴道:“夫君,今日可回来得早,算这些时日最早的了,可是边衅的事情都结了。”

岩龙看着可儿微笑着道:“边衅的事情哪有完结之时,打完这个打那个,草原这么大,哪里打得完。”

可儿嫣然一笑,她比岩龙的年纪还大,可保养的挺不错。看上去才三十来岁的样子。她过来挨在他椅子边站着,一边给他按额头一边轻轻道:“你说这草原上的蛮子,怎么剿都剿不完,就跟野草一样,割完一茬又一茬。哎,亮儿在边关也不知道过得好不好,听说你要把他调到别的地方去?”

“嗯,还没定下来。”岩龙偏头看着她,“你怎地突然想起问这个?是不是亮儿又在打听什么?”

可儿抿嘴一笑,她还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嘟着嘴说:“嗯,我是听他的卫队长说的。前几天,亮儿托他给家里送来了二十多张红狐皮,听说是遥远的北方来的皮子,那皮子真是不错,吹一口气就有一个旋窝,听说很名贵。”

岩龙顿时皱起了眉头:“哼,他哪来的钱买这些东西?把东西退回去,这些东西有问题。”

可儿一听就不干了,她拍了一下岩龙的脑门:“有什么问题?这是儿子孝敬父母的。我可不会退回去,你一天到晚的疑神疑鬼。连自己的儿子都信不过吗?”

岩龙顿时勃然大怒,他一拍桌子说道:“你现在还护着他,你知不知道?你的儿子在边关干了多少好事,他竟敢勾结共工,意欲谋反。暗卫都已经盯上他了,你看看你儿子干的好事。”

说罢,他把文件拍在桌上。可儿看过以后,脸色变得煞白,她双手颤抖,两眼发直。骤然她猛的向外冲去,岩龙一把拉住她:“你想干吗?”

可儿眼泪都下来了:“我……我要去救我们的儿子!我去求皇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