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二百一十九章金融衢通千万家

活在原始时代 第二百一十九章金融衢通千万家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简如一口回绝,让元甫有些措手不及。几年前,户部设立华夏银行以后,给华夏的基础建设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总以为这次还会像以前一样,很顺利的拿到贷款,没想到却挨了当头一棒。

元甫一时间瞠目结舌,半晌才问出一句:“简大人,这,这,为什么不能发放贷款啊?”

简如不紧不慢的回答:“元大人,因为我们也拿不出这笔钱来了,如果在发放这么大一笔贷款,银行就得关门了。”

“这怎么可能?老百姓不都把钱存在你那里,你敢说没钱?”元甫气哼哼地说。

“银行当然有钱,但是有些钱是不能动的,就是最低的保障额度必须要有。今年的额度已经用完了。你想想看,如果老百姓在银行里取不到钱,引起恐慌。这银行还要不要开下去?”简如说的振振有词,一时间元甫哑口无言。

元甫有些泄气的拍拍桌上的文件:“那……那这件事咋办?皇上催的这么急。”

简如无奈的耸耸肩:“实话实说呗,皇上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只好推到明年了。”

“哎,只好这样了!”元甫有些垂头丧气。

“两位大人,其实我有办法!”

一直默不作声的阚源突然开了口,顿时石破天惊。元甫和简如有些狐疑的看着他,对这个吊儿郎当的三皇子,两个人心里着实有些不敢相信。

阚源却嘻嘻一笑:“嘻嘻,既然两位大人不相信,那就算了。嗯,其实有两种办法,不知两位想不想听听。”

元甫见他信誓旦旦的样子,也有些将信将疑。反正死马当作活马医,便连声催促:“行了行了!三皇子,您就别卖关子了!呵呵,有什么高见,说来听听。”

简如也是满脸的期待。阚源这才摇头晃脑的说道:“咳咳,两位大人,其实我们华夏并不缺钱,这几年经济发展的很快,很多人都富裕起来了。咱们的老百姓以前穷怕了,很多人喜欢把钱用坛子埋在地下,留给子孙后代用……“

”……这样一来,这些钱成了死钱,没有进入正常的流通环节,发挥不了货币流通的真正意义。反过来,还导致了市面上金银铜币越来越少,还容易出现钱荒。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太上皇早就预料过这种情况,哦,对了,他老人家编写了两本关于金融的教材。嘿嘿,近水楼台先得月,恰好我就看了,很有启发呀!这里面至少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

简如一听是太上皇,知道这事靠谱。他不禁大喜,急切的催促他:“臭小子!快说!”

阚源伸出一根手指说道:“第一种办法,就是发行纸币,用金银作为储备金,可以按比例超发纸币。最好的办法是禁止金银在市面上流通,让纸币完全取代金银币。嘿嘿,饭还是要一口口吃,不能够搞一刀切,前期嘛金银和纸币还可以一起流通,等到纸币的信誉建立起来以后,就可以取消金银币。铜币暂时可以放放,不过将来肯定也是要取代的。就目前而言,发行纸币肯定可以筹措到这笔资金……”

“……第二种办法就是发行债券,这就需要付出适当的利息。我们可以发行三年期或者五年期的债券,让老百姓购买,让他们埋在地里的钱流通起来。债券到期时,银行支付一定的利息。这个利息钱从哪里来呢?嘿嘿,就从大运河过往的船只收费中出来……“

”……只要利息吸引人,老百姓不傻,埋在地下的钱又不能生息,买了债券,几年后还会有可观的回报。买的人肯定很多,尤其是那些大商人大财主。搞大运河这个大工程太上皇是支持的,他说这样还有一个好处,这种大工程所需要的物资很多,这样还可以刺激生产和消费,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说这是什么……哦,对了!赤字经济。”

元甫一拍大腿:“好法子!太上皇英明。嘿嘿,三皇子,拿出来吧,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别藏着掖着了,那书呢?”

“嘻嘻,元哥,小弟就知道瞒不住你。哎,要不是太上皇,我可不愿意来你这里,有那时间我还不如去赛赛马。”

阚源从怀里掏出两本手稿,双手捧给元甫笑道:“这是太上皇让我带给你的,《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我爹知道国内发展到了一个瓶颈,肯定会碰到资金不足的情况。我哥心又比较大,一心想成就丰功伟业。太上皇知道你们很难,所以就写的这两本书,刊印出来让朝廷的官员好好学学。”

元甫和简如一把夺过两本书,两个人迫不及待的就看了起来,一时间竟忘了旁边的阚源。阚源见此情形,知道他们一时半会也看不完。也不再打扰他们,耸耸肩,自顾自的悄悄的离去了。

……

华夏二十三年腊月二十一,邗沟,淮扬运河工地。

眼见就要过年了,还有一天工地就要放假了。憨二心里默默地数了数日子,这趟出来服劳役正好四十天,今天下午就可以去财务室领自己的工钱,明早搭最早的火车,下午就可以回到家里了。

财务室就在工程指挥部的旁边,里面十分宽阔。憨二跟在队伍后面等待着结算工钱,队伍在慢慢的挪动。突然,前面有些骚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很多人都伸着脖子往财务室张望。人实在太多了,看不清楚里面发生了什么。

不一会儿,一个健壮的民工气哼哼的走了出来,大步流星的就往外走。嘴里还骂骂咧咧:“什么鸟银元券,这纸片片能当银子花。哼,俺现在就去银行,休想骗俺,要是换不成,俺可不是好欺负的,俺告到指挥长那里去……”

紧接着又有几个人苦着脸走了出来,同前面那位一样,嘴里面嘀咕着银元券,也是大步流星的往外走。憨二兀自想着自己的工钱,他抓抓脑袋:“银元券是啥?”

好容易轮到自己,憨二小心翼翼的拿出自己的身份证。双手递给脸色不太好看的会计,那会计接了他的身份证以后,先是核对了一下,确定是他本人。接下来就在账簿上查找他的名字,很快,会计就爆出一串数字:“憨二牛,盐城平乡寨,服役四十一天,劳务费十二元三十文。”

然后出纳拿出一堆纸张和三十个铜元发给他。憨二有些发愣,他奇怪的看着那些纸张,跟在后面的人也是面面相觑,明明是银元,怎么成了一堆纸。

那出纳边发边道:“大家都听好了,这些是银元券,是朝廷户部发的。可以在任何一个银行的分号兑换现银,也可以在供销社直接购买东西。我建议你们直接带银元券回家,全国各地都有分号,到地方了再去兑,省得你们带那么多银元赶路。”

憨二听了心里还不太踏实,但他是个老实人,也没有多说什么。他心里早就拿定了主意,打算就在这里县城的分号就兑掉,还是银元拿着舒服,揣在身上也有些分量。

那个出纳还在继续说道:“对了,这个银元券可以直接在县城里的国营商铺里面买东西。”

“其他铺子呢?”憨二小心的问道。

“有些愿意收,有些不愿意,这银元券也是刚出来,很多人还不太知道。”那出纳也是抱怨了几句:“不过朝庭不会坑大家就是了,兑换的时候是一比一的兑换,千万不要在私人手上去兑换。”

憨二收拾好银元券,小心翼翼的揣在怀里。转身也是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后面一个屯村的老乡喊道:“憨二,你走那么急干啥啊?”

“俺先去把银元兑换了。”憨二回了一句,然后自己低声嘀咕道:“一些纸片片哪有银元摸着舒服。”

走出去没多远,就跟见到那个健壮的民工神色轻松的走了回来,憨二急忙问道:“兄弟,兑到了没有?”

“嗯呢!兑到了,兑到了。好使的很。俺不跟你啰嗦了,刚才俺差点把那小姑娘气哭了,咱就去给她道个歉。”那个民工有些羞赧的说道,憨二一听,也有些犹豫。想了想还是朝着不远的县城走去,不试一下总归心里不踏实。

憨二跟着第一批返乡的民工搭乘第二天最早的火车回到了盐城,下午回到了平乡屯堡,屯寨的不少家眷闻讯赶到村口迎接。屯长很够意思,寨门口还放起了鞭炮,欢迎服役的民工归来。

憨二在人群中没有发现自己的家属,他心里有数,自己的媳妇快要生了,身子太重不方便出来。他匆匆走到自家的巷子,熟悉的街景让他激动万分,他赶到门前,轻轻敲响了门。

门页轻轻晃动,憨二才发现门没有锁,推开大门走了进去,两只鸡扑腾着翅膀跳开,院子里面比以前多了一种鸡鸭粪便的味道,院子里面柴火堆起老高。

一个有些老态的背影在正屋的饭桌上忙活着什么,憨二张着嘴傻笑着,走到正屋门口轻轻喊道:“娘,俺,俺回来了。”

背影停了一下,连忙转过来看着憨二,片刻后,揉揉眼睛看清楚来人后也露出相同的傻笑:“二娃回来了。快进屋去看看你媳妇,你媳妇昨夜跟你生了个男娃!二子,你当爹了!”

“真……真的!”

憨二嘴唇哆嗦着,两只手不停搓着,一时也不知说什么。

“二娃,你吃饭没?俺给你做白面馍馍去。”他娘见憨二傻傻的样子,又问了一句。

憨二连忙摇头,拍打着自己身上的灰尘说道:“娘,俺先去看娃,俺媳妇还好吧?”

憨二娘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她指着憨二的脑门说:“二娃呀!可把俺吓死了,多亏在这里的吴医生,二妮差点过不了这一关啊。屯长让你不用去服役,你为了几个银钱就不管不顾撇下……”

憨二一听就急了,他顾不上听他娘啰嗦。三两步就冲进的卧室,迎面却看到一个穿白大褂的女人。憨二先是一愣,这才认出是吴医生,他神色焦急的问道:“吴大夫,俺媳妇咋样?要不要紧……”

吴医生手上做了一个嘘声的动作,然后把他拉到卧室外面,这才小声的说道:“不碍事,只是胎位有些不正,生产的时候有些费力。现在不要紧的,娃也没事,他们刚刚睡下,你好好照顾他们。”

憨二顿时一颗心落到肚子里,他对着吴医生连连称谢,脸上又成了那幅傻傻的表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