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二百一十一章百家争鸣创盛世

活在原始时代 第二百一十一章百家争鸣创盛世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阚石文章一出,顿时在天下引起轰动,尤其是在文化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段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形成了各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在华夏历史上,华夏二十一年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华夏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百年后的《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十家被发展成学派。

华夏太宗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形成以儒家、道家、墨家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但至高宗阚舜时期,形成了以元甫、简如为代表的新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正统,统治华夏思想、文化几千年。

华夏建国二十年后,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加上教育者普及,社会各阶层都有了自己的追求。经济上,由于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物质条件丰富。在科技上,军事,地理,数学,化学,物理,天文,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在文化上,已经开始实施全民六年制义务教育,文化人遍及各个阶层,各阶层佼佼者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这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华夏的影响深远。

在这个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历史由各个分裂的原始部落走向统一华夏族,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代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的出现,正是上述社会与阶级关系在华夏从原始迷茫中走出后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而这种“百家争鸣”的出现,则又是有其特殊的历史环境的,两个穿越者拔高了华夏的生产力,带给这个时代的冲击是难以想象的。

这些人原来都是部落的成员,绝大部分人曾经还都是奴隶。阚石的皇室利用政权的力量来改变原来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强行完成封建化的过程。科举制度的诞生,社会的底层有了上进的机会。新兴贵族阶级也希望在这个时代有一席之地,他们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变法改革。

过去旧有的勋贵,大多数是部落的酋长或长老。以致于他们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由于这些居于统治地位的旧贵族,在阚石的镇压下,本身地位就不巩固,一直是战战兢兢。他们的思想也还没有形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就为诸子百家的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华夏二十年一系列案件的爆发其实就是个导火索。它引起了社会的大动荡,社会底层的不满已经集聚到一定的程度。阚石的文章发表以后,再加上皇帝阚武的有意纵容,士工农商都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和思想。社会的各阶级、阶层的思想家,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会受到统治者思想的排挤和束缚。

新儒家统治思想地位的最终确立,有着阚石所建立的国家,是封建大一统的国家这个背景,所以说人性本恶还是有道理的。人本性是自私的,为了家族的繁衍,维持整个皇家统治地位,即使作为穿越者,也只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学说。

嘿嘿,人性本恶,阚石夫妇俩也莫能例外。作为皇家当然希望王朝一直传承下去,当然希望自己的臣民忠心耿耿,所以新儒家思想里面的君臣关系还是得到了很大的保留。

阚石不会愚蠢到鼓励自己的臣民造自己的反,维护皇权也是他的责任。当然不受约束的皇权也是不可取的,因此他对皇权也做了最大的限制,公民代表大会就是一把悬在皇室头上的剑,未来可能出现庸君,但绝不会出现昏君和暴君,君王最多是能力上有差别。

作为阚石的学生,元甫和简如这一对佼佼者,大肆鼓吹儒家思想,成了新儒家思想的一面旗帜。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

哲学方面坚持“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元甫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但是,通过学习礼仪,通过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为圣人,他的这种主张,和阚石的主张一脉相承,被称为“性恶论”。

元甫和简如的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说白了是披着儒家外套的法家思想,同时对科学技术创新也大为推崇,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观念。

简如退休后,又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的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的完整,儒家的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到了太宗阚武的后期,在朝廷的有意无意推动下,科举的试卷中总是有很多儒学的内容。因此,新儒学从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元甫和简如也如同后世的孔子一样,被尊为“元子”和“简子”,成了儒学的创始人。想要上进的读书人多聪明啊,一看科举的试卷什么都明白了,纷纷投入儒家门下。

儒家从此盛行天下,成了华夏的国学。最终这个世界没了孔庙,多出来一个类似的元庙。后世的读书人不再祭孔子,成了祭元子!说起来怪不好意思的。

……

华夏二十二年,华夏取得了非凡的成绩,首先是贯穿南北的铁路主干线通车,从华夏目前最北端的辽东,可以直接乘坐火车抵达最南端的广州。截止到二十二年底,华夏已经建成了一纵三横的铁路网,总里程超过三万公里。

这一年,第一艘五千吨级远洋蒸汽轮船下水试航。美洲的第二座大城市建成,这座大城市建设在后世的旧金山,也是一个海港城市,被命名为金山城。在第二远洋舰队的征服下,金山城已有了十五万被同化的美洲土著。

华夏二十三年夏,第一艘远洋蒸汽轮船枫都号跨洋远航,前往金山城。阚石夫妇携长公主阚朵、皇长孙阚舜等人登上了这条客船,成为了这条轮船的第一批客人。

枫都号是第一代定型的远洋轮船,这是一艘全蒸汽动力远洋轮船。为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客货两用船,排水量六千五百三十吨,长七十九米,宽十八米,吃水深六点四米,航速十三节,装八台锅炉,六千五百马力引擎,载煤七百吨,海员共两百四十人。

阚舜是第一次出海,上到船上后,什么都感到好奇。枫都号实际上还是一条木壳轮船,船舱总共有六层,甲板上总共三层,甲板上的结构有些像后世的邮轮,总共有三百多间客房,皇室成员都住在甲板上的第三层。

所有人都安顿下来后,在船长叶波的陪同下,阚石带着皇室成员前往各个岗位视察,连最底层的轮机舱也没有错过。轮机舱的条件非常的艰苦,里面又闷又热,灰尘也大。阚石表现得非常随意,他平易近人,跟轮机舱的海员唠家常,慰问大家,让所有人非常感动。

阚舜看在眼里,也为自己的爷爷感到骄傲。他不由自主地模仿着爷爷和船员们打交道,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所有人的好感。

在两艘机帆远洋巡洋舰的陪伴下,枫都号徐徐的驶离码头,巨大的螺旋桨把船尾搅动起三米多宽的波浪。阚舜看得直咂舌,这就是机械的力量。“呜……”汽笛鸣响,惊起海鸥四下乱窜。

阚舜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房间,站在阳台上四下张望。枫都号给他第一感觉就是大,是壮观,是心情澎湃。阚舜住的是阳台套房,打开门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浩瀚的大海,激荡的浪花,展翅翱翔的海鸥,这一切都让第一次出海的阚舜感到无比的神奇。

他走到顶层的甲板上,风迎面吹过来,沁入心底,凉凉的,把酷暑的炎热一点点带走。海水卷起一层层浪花,那一朵朵浪花,就像欢快孩童相互追赶着,尽情的在浩瀚的海面上撒欢。

“呜……”

阚舜循声向后看去,枫都号的两个烟囱冒着滚滚的黑烟,风把黑烟吹向后方,夹杂着灰尘飘进了海里,海浪把它们卷起,神奇的变幻出新的面容,而又保持着自己蔚蓝的颜色,保持着自己的美丽和干净。

阚舜陶醉在眼前的美景中,他一点也没有察觉到阚石已经来到了他的身后,静静的陪伴着他,感受这一份宁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