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二百一十章一卷云袖镇魍魉

活在原始时代 第二百一十章一卷云袖镇魍魉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华夏二十一年二月某日,虎啸山庄。

“呯”的一声,坐在客厅绣花的黎巧循声看去,只见阚石坐在书桌旁,一拳狠狠地砸在桌面上,气得满脸通红。黎巧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这些年来阚石很少这样发怒,看样子这次来得急报问题很大,触及了他的底线。

黎巧叹了口气,心里也感到非常的郁闷。去年年底,廉政公署揪出了一个内外勾结的走私军械团伙,竟然涉及了皇族和勋贵,最可恶的是现任皇后的弟弟竟然是主犯。在阚石的授意下,廉政公署公开了案情,这件事引起了朝野的震动。皇后弟弟的肆意妄为,严重影响了皇室的形象。

黎巧端着一壶茶走进了书房,阚石见妻子进来,脸上勉强挤出一点笑容。那样子比哭还难看。黎巧噗嗤一声笑了:“行了!别憋着了,知道你不开心。想那么多干嘛,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能管一时,还能管一世。”

阚石神情有些黯然,他凄然地说道:“哎,我并不是为这些案子而感到烦恼,我伤心的是我们的儿子变了。因为当上了皇帝,变得无情无义了。”

“什么?阚武出什么事了!”黎巧忍不住手一抖,手上茶壶中的水都溅了出来。

阚石把一份文件扔到桌上,指指文件说道:“看看吧,小武子真是一个好皇帝啊,帝王之术已经炉火纯青了。”

黎巧打开文件一看,越看越是害怕,看到最后手都开始颤抖起来,她忍不住泪如雨下:“武儿,他……他怎么敢……这不可能是他做的!谋杀自己的亲弟弟,这种事情他绝干不出来。”

阚石幽幽地说道:“你不用伤心,这不是他干的。这只黑手已经暴露出来了,哼哼,有些人贼心不死啊!妄图挑拨皇室的关系。力牧,哼,还真是轩辕黄帝的好臣子!想浑水摸鱼,他把自己估计的太高了!”

在华夏的国内,皇室里除了阚武,就以阚文的名声最好,成就最高。阚文是一个化学天才,他不仅制作出硝化甘油,硫化橡胶,他最伟大的发明就是合成了磺胺,这项发明运用到医疗上以后,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因此,阚文在华夏国内获得了再世神农的名声。

二儿子的成就让夫妇俩感到骄傲,也让大儿子倍感压力。走私案爆发以后,舆论开始对阚武更加的不利。恰在这时,阚文就莫名其妙的遭遇了车祸,幸亏护卫的人得力,阚文只是受了点轻伤。

刚开始阚石还没有在意,但是暗卫的报告让他大吃一惊,这是一起有意安排的谋杀,而背后的黑手正是力牧等一些权贵,阚石在位时他们还不敢轻举妄动,阚武登基后,这些人就产生了非分之想,竟然安排出挑拨皇室,以达到他们夺取胜利果实的目的。

阚石握住妻子的手说道:“我原以为原始人是淳朴的,应该没有那么多阴谋诡计。哈哈,我真是太天真了,这力牧竟然学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多年了,他还想妄图复辟奴隶制,竟然如此的可怕……“

”……前不久我和舜儿聊天,这才发现这老家伙主意都打到我们的孙儿身上去了。这老东西从小就给舜儿灌输他们的那一套,妄图给我们的孙子洗脑,幸亏舜儿是个聪明的小子。小小年纪就察觉他的曾外祖父不怀好意,这才让他露出狐狸的尾巴。”

黎巧详细的看完报告以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她抹去眼泪说道:“其心可诛!这帮老家伙心太歹毒了,哼,可惜他功亏一篑。要不是力牧的儿子这次出事,恐怕他还不会这样狗急跳墙吧!”

阚石点点头:“是啊!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我们身上。现在国内其实不像表面上那样歌舞升平,贪污、以权谋私,尤其是对平民的盘剥手段层出不穷。这几天我也想了一下,帝国法律中有一个大漏洞,它忽视了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那部分规则。作为社会的基础,平民还是占帝国的绝大多数啊!”

“哎,可惜你我都不是法律专家,无法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黎巧有些不甘心。

“哈哈,没有必要。你要相信这个时代人的智慧。这个时代毕竟是属于他们的,我们不可能包办一切。我们华夏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总会有几个智者出来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着上层建筑。总归是有办法的。”阚石自信地答道。

……

华夏二十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走私案爆发没有多久,关中勋贵谋反案就占据了《金陵通讯》的头版头条。紧接着各种营私舞弊,贪污受贿和欺压平民的案件层出不穷,涉案的对象以勋贵和公民为主。

面对这些乱象,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学子开始对国家的体制有些迷茫,找不到奋斗的方向。老百姓对官府也不那么信任,平民和贵族之间的对立情绪越来越强烈。一时间全国笼罩在风雨飘摇之中。

针对这种情况,《金陵通讯》再次刊登了阚石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是《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建设一个规则社会》,文章充分分析了这一段时间的各类案件,文章中阚石提出:勋贵和公民这些有身份地位的人,之所以会犯这些严重的大罪,有他们个人的原因,同时也有制度上的问题,不能全归罪于他们本人。

阚石第一次提出:人之初,性本恶。他认为人性中天生有邪恶的一面,这是与生俱来的,谁也不可能免俗。一个人这一辈子,到底是善还是恶、是忠还是奸、是好还是坏,只有很少一部分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大部分还是周围环境造成的。其中制度、法律和社会道德,才是对人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

假如一个人想要做坏事的时候,发现做坏事要比不做坏事难,那他很可能就会打消掉这个念头。通俗地说,这就叫犯罪成本高昂。阚石不认为有什么完美的体制能完全消除犯罪,因为这是人性,消除了犯罪就等于消除掉了人性。

不过阚石提出,可以通过更完善、更具有自愈能力的规则,把这种行为降低,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增加犯罪成本。文章中阚石拿贪污来举例,目前朝庭中内部官员的贪污很普遍,已经不是犯罪率高低的问题了,而是渐渐成了一种社会现象,成了一种流行趋势,成了官场里的潜规则。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就很难改变了,因为这不是某任官员的问题,而是规则缺陷。这个缺陷把人性中恶的一面全调动起来了,却把善的一面打压了下去,想依靠某个人或某几个人来改变这种现状,是不现实的。

要是规则这么容易改变,那它就不是规则,不管是好规则还是坏规则,除非是新建立,否则总是特别顽固,大幅度的改变比推翻重建还难。想推翻它也是很难的,需要各种时机巧合,非人力可控。贪污的官员为何如此猖狂呢?就是因为规则允许他们这样干,换句话说,就是犯罪成本太低了,或者根本没有犯罪成本。

上行下效!官官相护!官员们之所以敢这样干,就是因为规则在制定时留有后门,这个后门就是某些国家高层为了自己以后破坏规则用的。一个规则一旦有了这种严重缺陷,那它天生就是有致命伤的,失去了自愈、自我进化的能力。

用简单的话概括,这种规则就是个一次性产品,临时凑数用、用完了就扔的东西,没有很长的生命力。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这里有人的因素、周边环境的因素等等。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它崩溃之后,再出来的规则还是这套东西,除了伪装的技术更高一些、迷惑性更大之外,本质上不会有任何差异。

这个答案不用时间去证明,只需要看看建国以来发生的各类案件就明白了,已经证明了无数次。如何减少贪污这种现象呢?是减少,而不是杜绝,因为这是人性恶的一面,不可能完全杜绝,除非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性。

这个任务太艰巨了,目前还无法做到。想要减少贪污,不让它变成一种社会现象,唯一的办法就是完善规则,去掉规则的后门,抬高犯罪成本。当任何一个人想要去贪污集体财产时,都会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说身败名裂、倾家荡产、遗祸后代等等,那他就不会随便伸手,至少在伸手之前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试问,有多少人能想出这种万全之策呢?实际上,聪明人、智商足矣挑战集体智慧的人,比例是非常非常少的。这样就会有很大一部分人被迫压制自己心中恶的那一面,不是他不想,而是不敢。

趋利避害,也是人性中一个重要元素,用人性来制约人性,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规则也好、法律也好,并不是要压抑人性,正相反,只有充分体现人性,让人性被人性制约,从而达到某种平衡时,这个规则才是更趋于完美的。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东西,完美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不平衡、失去了制约,它就不该存在于规则之中。

阚石指出:一个好的规则,是不该追求完美的,而是要尽量平庸,在平庸中满足大部分人的利益,舍掉少部分人的权利。而在这种规则之下,大家就会自然而然的趋利避害,尽量去当大部分人,而避免去做那少部分人。话又说回来了,这不就是人性嘛。

文章的最后指出:帝国的法律制度有一个巨大的漏洞,它忽视了保护占人口绝大部分平民的利益这部分规则。

文章中阚石第一次把平民改称为人民,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假如贪官污吏们在剥夺人民的权利时,人民可以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反抗,贪官们说不定就会因为犯罪成本过高而收手,或者说有一部分贪官会收手,这就已经达到了平衡的目的。

剩下那些人性太恶的贪官,就是这个社会的少部分人,也就是可以舍弃的。把他们无情的消除掉,大部分人都不会反对。把这个问题再引申一下,假如贪官不是去剥夺平民的权利,而是去剥夺帝国人民的权利了。

只要赋予帝国人民法律上的反抗权利,尽量提高犯罪成本,贪官照样会只剩下可以被舍弃的少部分。

那如何把这个权利赋予人民呢?能想出来一个合适的办法来弥补规则的缺陷吗?阚石没有回答,他只是说他相信帝国的人民,有充分的智慧解决这些问题。阚石最后总结:和谐的社会要靠你我他,需要帝国的人人参与,是等不来,靠不来的,是所有人撸起袖子干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