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二百章惠政兴邦千家乐

活在原始时代 第二百章惠政兴邦千家乐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阚石夫妻俩搞出了火棉炸药,还没兴奋多久,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早把硝化甘油弄了出来。这两种大杀器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不能大规模生产。

鉴于这个世界敌对势力的武器水平,现在战场上有黑火药已经足够应付。火棉和硝化甘油的问世实在有些太超前了,阚石也不急于用在军事上。

作为技术储备,阚石在金陵建设了一个小小的试验工厂进行试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开矿和修路,同时皇家直属卫队专门成立了一支爆破大队,专门从事这些产品的试用。

华夏的军队目前除了火炮以外,主要还是以冷兵器为主。阚石一直没有开发出燧发枪之类的单兵武器,军队的远程火力依旧以弩弓为主,主要原因是没有那个必要。这个时代目前还找不到对手。

不过轮墩的一份报告,让阚石有了新的想法。这份报告讲的是国内的机械加工能力取得了飞速的突破,一大批新式的机床陆续被发明出来。请注意是发明出来,不是复制出来的,这说明华夏人的创新能力是很强的。

华夏目前的机械加工能力是阚石奠定的基础,他的机械知识也是在部队学习的,算不上特别的精通。机床主要是按加工方法和所用刀具进行分类,根据阚石制定的机床型号编制方法,机床分为十一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和其他机床。

在每一类机床中,又按工艺范围,布局型式和结构性能分为若干组,每一组又分为若干个系列。华夏国内的第一台机床,是阚石拼凑出来的一种四不像。根据记忆,他制成了第一台螺纹车床,这是一台全金属的车床,拥有能够沿着两根平行导轨移动的刀具座和尾座。

导轨的导向面是三角形的,在主轴旋转时带动丝杠使刀具架横向移动。这是后世车床所具有的主要机构,用这种车床可以车制任意节距的精密金属螺丝。

洛阳制币厂一个名叫董芟,绰号小七的工人受到远航舰队的事迹鼓励,他暗下决心要做出一番事业出来。经过他的潜心研究,三年以后,他制造了一台更加完善的车床,上面的齿轮可以互相更换,可改变进给速度和被加工螺纹的螺距。

他的这项发明引起了工部的兴趣,董芟被调到了金陵工业实验室,并组织了专门的研究团队。随后新一代机床问世,新机床采用了四级带轮和背轮机构来改变主轴转速,无论是精度和效率都提高了很多。

不久,更大型的车床也问世了,董芟的团队为蒸汽机和其他机械的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蒸汽机的大量投入使用,机床的更新速度是空前的,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

各种专用车床的诞生提高了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华夏十一年,工部一位余姓工程师发明转塔车床;华夏十二年,董芟发明回轮车床;同年,工部制成一台单轴自动车床,不久又制成三轴自动车床。

普通车床的加工对象广,主轴转速和进给量的调整范围大,能加工工件的内外表面、端面和内外螺纹。这种车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和修配车间。

转塔车床和回转车床具有能装多把刀具的转塔刀架或回轮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种工序,适用于成批生产。

自动车床能按一定程序自动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动上下料,重复加工一批同样的工件,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

多刀半自动车床有单轴、多轴、卧式和立式之分。单轴卧式的布局形式与普通车床相似,但两组刀架分别装在主轴的前后或上下,用于加工盘、环和轴类工件,其生产率比普通车床提高三到五倍。

镗床的进步主要源自于火炮的生产。阚石设计的镗床是以水力或脚踏板作为动力,镗削的工具紧贴着工件旋转,工件则固定在用起重机带动的移动台上,镗床专门用来对中空铸件进行精加工。这也为第一台蒸汽机的生产打下了基础。

轮墩根据第一台原型机,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发明了新一代镗床。这种镗床利用水轮使材料圆筒旋转,并使其对准中心固定的刀具推进,由于刀具与材料之间有相对运动,材料就被镗出精确度很高的圆柱形孔洞。

当时为了生产蒸汽机,工部的技师用镗床做出直径为一百八十厘米的汽缸,误差不超过五亳米的厚度。用后世技术衡量,这是个很大的误差,但在此时的条件下,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是很不简单了。经过不断的努力,现在已经发展到工作台升降式镗床,精度已达到毫米以内。

就在这几年,铣床、刨床、磨床、钻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阚石的眼光看来,目前,华夏国内的机床水平已经达到了后世十九世纪末的水平。

而且达到现在这种水平,是在阚石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由这些原始时代的人们取得的进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取得这份成果最大的原因还是军功赏爵和《专利保护法》的充分落实,最大限度地鼓舞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和二十几年来打下的教育基础分不开,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走入了工作岗位,成为了这一轮爆发式增长的主力军。

华夏诞生了一大批的新贵,先不说轮墩已经身处宰执中的一员,像獾兜改进交通方式、董芟改进机床这样牛人层出不穷,同时这些人也名利双收。

獾兜、董芟这些人不仅仅被授予了爵位,同时在专利法的保护下还获得了经济收入。这引起了众多的莘莘学子争相效仿,创新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挖掘。

……

华夏十三年八月某日,美洲某地,方地的望远镜中出现了一个城寨,说是城寨,还不如说是一个大型的村子。两年前,第二远洋舰队再次回到美洲,他们目的就是要征服这片土地。

阚石的命令是征服这片土地。这种征服是温柔的,它并不会像欧洲人一样是去杀戮。阚石和黎巧制定的目标是把太平洋沿岸都征服下来。不管后世的子孙如何不争气,至少会多一些人口,同时也可以提高美洲地区土著的生产力。

不过这个时代,人口真是太少了。很多地方都看不到人烟,一直到这里才发现土著人的居住地。第二舰队来到美洲以后,以伊雅部落为基地,建立了一个海港城市,并命名为华美城。在伊雅部落的配合下,舰队开始向周边扩张,俘虏大量的人口来充实华美城。而眼前的部落是舰队需要征服的第四个目标。

这里位于墨西哥东部的东马德雷山脉北端,正处于中部高原和东部沿海平原的分界线上,守着为数不多可以连通高原和平原的山口,有点自然天堑的意思。

要想从沿海平原进入中部高原,这里就是个重要通道。说是城寨,其实并没有高大的城墙,美洲土著人的建筑风格更倾向于自然。

除了城寨中心的神庙、祭坛和雕塑之外,大部分居民都很分散的住在中心区的周围。如果阚石来到这里,会发现这些人很可能是玛雅人的先祖,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说中的玛雅人很相像。

他们的房子并不是一间挨着一间,更像后世北美富人的居住形式,房子周围还有地,上面种着各种植物。这些民居之间用石板路相连,而铺设这些石板路的全是黑曜石片。

这种石头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在中部高原到处都是。盖房子用它、做农具工具武器也用它、雕刻巨型雕像用它、铺路还是它。这个时代,美洲土著人的社会结构,更像是华夏的新石器时代,都是一个个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

他们没有青铜器,只会冶炼一些黄金、白银、铜,铅和锡只用于祭祀。更没有牲畜和车轮,可以算作家畜的只有三种动物,无毛的墨西哥狗、无毛的豚鼠、带毛的火鸡。这里的生产力实在是太低下了,也不可能有形成国家的基础。

经过斥候的侦查,这里最大的部落不过一两千人。两三千人凑在一起,形成一个村寨就已经是极限了,再广阔的土地他们也掌控不了,运输就是个大问题。美洲大陆虽然有大批的野牛,似乎没被当地的土著人驯服。而且这块大陆连马都没有。连牛马都没有,这些土著人的运输只能够靠肩挑手提。

根据了解的情况,这个时代美洲土著已经有了阶级概念,酋长、祭祀、武士们相当于贵族,他们的土地无需上贡。而其他人则算作平民。

村寨被划分成一种叫做斯卡普的社会结构,斯卡普就是一种族规。有点像华夏后世的农村宗族社会,酋长就是这个寨子里的族长。土地归斯卡普的所有人共有,但是必须向酋长上税,用来支付统治集团的开支。

在这个社会结构里,祠庙是高等教育机构,同时也是执法机构,祭祀们的权利非常大。他们通过口口相传,学习部落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智慧。

这里的文明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祭祀会一种奇怪的象形文字,反正方地他们不认识。祭祀平时负责朗诵赞美神灵的诗歌,举行祭祀活动,甚至还要充当医师,权力非常大。而且他还懂得历法、天文、教义、占星术等等。

平民只有成为勇士并在战斗中发挥出色,才有可能进入贵族武士阶层,从而成为贵族。眼前的这个村寨里大概只有两千多人,在这一带已经算是不小的部落了。

据斥候的调查,这里方圆三百公里之内,最多的不是人类,而是野牛,这附近至少生活着近二十万头野牛。而生活着的土著人不超过三万人,真正的称得上是地广人稀,土地也非常的肥沃。真是一块天赐之地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