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八十八章万里归船传长缨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八十八章万里归船传长缨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秣陵号随着波浪轻轻的起伏着,所有人都聚集到了甲板上。说也奇怪,此时此刻风暴骤停,狂风没有了,变得无比的温柔;暴雨也停息了;整个洋面呈现出诡异的平静。

海面被蓝光笼罩着,光线似乎是从海底照上来的,仿佛右舷不远处海面下有一只巨大的灯泡。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们忐忑不安地等着下面的状况出现。方地咽了口唾沫,抬头向天空看去。天空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就像罩上了一层纱缦。

正在这时候,所有人的耳朵里都被一种嗡嗡的声音吸引住;他们顺着声音的来源张望,可惜什么都看不到。脚下的帆船随着海浪一起一伏,轻柔的海风竟然带着一股暖意。就在大家惊疑不定的时候,突然,右舷的水面下跃出一个巨大的圆盘,它笼罩在炽烈的蓝光中,让人根本无法直视它。

圆盘缓缓的升到了半空,光线变得柔和起来。这时候大家都看清楚了,蓝光中有一个椭圆形的银盘。银盘边缘似乎有一道裂痕,蓝光自缝中发出。银盘腹中似乎横着一条金线,少顷它他就像张开的蚌壳,开口大如半幅草席,蚌壳中白光如银,中间的珠子大小如同成人拳头,耀眼的光芒让人不可正视。整个洋面被照的通明透亮,就像初升的太阳;远远的朝天上看去,半空中仿佛是着了火。

所有人都吓瘫在地上,更有不少人朝着银盘跪拜。没有一点前兆,银盘倏然远去,它飞行的样子就像在水上漂浮,不紧不慢地朝远处飞去,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良久,所有人仿佛从梦境中醒来,大家禁不住议论纷纷。

屠昚率先醒过神来,他一拍还在发呆的方地,大声的说道:“舰长,赶快清点一下人数!”

方地霍然醒悟过来,他急忙宣布:“快!各部门清点人数!”

“报告!操帆手人数齐全。”

“报告!甲板水手人数齐全。”

“报告!医疗组人数齐全。”

“报告!后勤组人数齐全。”

“报告!瞭望组少一人,年小六失踪!”

“什么?谁失踪啊?”方地不由得大吃一惊,他急切地追问道。

“年小六!”

“大家在船上找一找,海面上也搜寻一下”

“是!”

……

“……就这样,我们莫名其妙的损失了第三十一名船员……就这样,我们抵达夏威夷岛后,又找到了爪哇岛。最后顺利地回到祖国。”方地说到这里,年轻的脸庞依然显得那么的平静。

整个政事堂静悄悄的,所有人都沉浸在秣陵号惊心动魄的历程中。良久,阚石感慨地说道:“方地,屠昚,你们很了不起!我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秣陵号的每个人都是英雄,你们要把他们的事迹写下来……“

”……让更多的人知道外面的世界,让所有的华夏人都知道,这个世界很大。还有很多未知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探索,我们这一代人做不完,那就传承下去,让我们的下一代,或者更下一代。子子孙孙一直探索下去……“

”……这一次我要亲自嘉奖你们,你们每一个人都配得上这份荣誉。稆执政,那个纪念碑也不要改了,就让它树立在那里,把后面发生的事情也刻在碑上。这将是我们华夏文明的丰碑,它将激励着我们一代一代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稆貅赶紧出列,他上前一步稽首行礼道:“臣遵旨!王上,秣陵号遇到怪事的事情要不要报道出去?”

“如实的报道!不用担心。这个世界有很多我们未知的领域,不管是神明也好,哪怕是海怪也无所谓。总有一天我们会知道世界的真相,我们如果回避,反而会让某些人横生事端出来。你们可以加上这么一句,对于鬼神,我们敬而远之!”

“臣遵旨!”

……

华夏五年十月某日,獾兜依依不舍的合上手中的《金陵通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感慨地对围在身边的工友们说道:“壮哉!秣陵号三万里,劈波斩浪,历尽艰辛万苦。船员们敢于牺牲,战友间不抛弃,不放弃。好生令人敬佩啊!这些人都是英雄!”

“是啊!是啊!”所有人纷纷附和,唏嘘不已。

一名年轻的工友有些艳羡的说道:“秣陵号这次可露了脸!封侯的就有三个人,啧啧,最差的也混了一个五大夫。真是让人羡慕啊!”

一名老师傅啐道:“小七,你懂个屁!人家都是拿命换来的,王上不是说了嘛,他们配得起这份荣誉。现在朝廷鼓励发明创造,鼓励探索未知世界。你狗日的也读了不少书。你要是有心,把正在使用的机器改进一下,提高效率。说不定也会混个五大夫。总比你现在天天跟在大姑娘小媳妇后面强!”

“哈哈哈哈……”

大家顿时哄堂大笑,不少人调侃那名年轻的工人,把那小子臊得满脸通红。獾兜冷不丁的插上一句:“小七,其实这也真是一条路。你有这个机械基础,如果能为厂子里做贡献,说不定这事真能成!”

老师傅也说到:“獾大人说的对!王上也说了,探索未知的世界不仅仅是航海。农民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工人想办法提高生产效率。这都是一种探索。说不定你们中也会出一个五大夫。”

“说得好!是这么个理。”

老师傅的这番话让很多人怦然心动,大家都沉浸在向往之中。就在这时,一个粗鲁的声音打破了此刻的平静。

“獾兜,你这狗日的。怎么又让你抢了先!看完没有?赶快拿给我。”

“厂长!”

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闯了进来,他两眼一瞪,众人纷纷作鸟兽散。

……

秣陵号的奇遇记在华夏全国引起了轰动效应。在朝廷的有意引导下,这种轰动效应转变成一种风气,一些胸怀大志的人悄悄探索身边的事物,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獾兜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件事说来也巧,还得从铁路说起。这些年,獾兜在管理铸币厂原料验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严重影响产量的问题,就是运输。洛阳铸币厂的生产车间,距离洛河边还有两公里左右的距离,沿途都是水泥路。

运来的矿石只能用人从船上背到马车上,然后再拉回车间,这足足有两公里路,而且马车拉着都是重车,现在的水泥质量又不过关。路面经常损坏,车轮也损耗的厉害。而且常常无法及时保障生产。尤其一到下雨的时候,运输非常的困难,导致铜币产量降低了很多。因为就算卸了船,没有太多人手也运不进来,只能堆在码头边上慢慢背,占用了大量劳动力。

面对这个问题獾兜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硬木铺设轨道,然后用木制的小轨道车往外推。这样就能让矿石的运输变得容易很多,在不增加额外人手的情况下,可以把负责运输的部门节省三分之一的人员,这些人可以去干别的工作。这样下来,无形中就提高了近一倍的产量。

獾兜在和厂长讨论如何建造这条木质轨道的时候,獾兜半认真半开玩笑的和他说如果厂里舍得花钱,用铁轨做轨道更好。按照他的说法,如果能把硬木轨道变成钢制的,那就不用隔一段时间就去更换木制轨道了,钢轨可以用很久,而且阻力还小很多。

獾兜说过以后也就忘记了,没想到厂长留了心。他向工部提出了申请,并且说使用钢轨更好。至于说钢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厂长不清楚,他也管不着,反正建议的意见提上去了。

这份公文到了已经升为工部尚书的轮墩手里,立刻引起了他的重视。轨道具体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不知道,但他知道有一种差不多形状,也可以用作轻型铁轨的型材,那就是造船用的工字钢。

现在华夏的帆船全部都是铁肋木壳船。自从阚石提出这个概念以后,轮墩花了几年的时间突破了工字钢的制造技术。鉴于现在的工业实力,轮墩是用土办法来解决,就是靠锻锤来加工预热好的钢锭,相当于初步辊轧成型钢坯,然后再放入模具中一小段一小段的锻打,最终就能获得所需的钢制型材。

此时华夏有了平炉钢,钢铁的产量逐年在提升。研发期间,轮墩还请教过几次阚石,工字钢的规格问题,阚石根据记忆就提供了后世工字钢的几个标准。当时阚石也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当做一种研究的方向。没想到很快工部就拿出了成品,让铁肋木壳船很顺利的就投入了生产。秣陵号就是第一代铁肋木壳船,他经受住了远洋航行时极端天气的考验。

这次铸币厂的这份报告给轮墩提了一个醒。工字钢不光是可以用到造船上,还可以用到轨道运输上面。他当即就请示了阚石,希望能在铸币厂新修一段工字钢的轨道运输线,试验一下效果。如果效果好的话,其他的矿山码头都可以用到。肯定将大大的改善运输能力,提高生产效益。

阚石见到这份申请以后,他神情有些恍惚。这边刚刚搞回了橡胶,他有可能突破蒸汽机的技术。没想到轮墩就提出了轨道运输。尼玛,难道我的剧本拿错了?直接就要跨越到19世纪吗?这是要逆天啊!

这天恰好在书房里的黎巧,也看到了这份申请,她苦笑的问阚石:“老公,咱俩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了,这还是原始时代,华夏就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了。这世界会变成啥样子?呵呵,我告诉你一个消息,我已经培养出青霉素菌液,估计提取青霉素已经指日可待了。”

“你说的是真的!”阚石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他表情激动地问:“老婆,你……你是怎么做到的?”

“嘻嘻,老公,现在还是实验室阶段,工业化生产还早着呢。你不是做了无色透明的玻璃嘛,正好这次方天又送来了橡胶,我们完善的试验设备。现在我们实验室不光能生产生理盐水,还能生产葡萄糖液。我本来就是理科生,化学基础非常好,再过一段时间,三酸两碱我都可以给你鼓捣出来。”

“我的妈呀!这真是要逆天啊!特么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俺把铁路也给你弄出来,豁出去了。咱们大步迈进十九世纪,打造一个新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