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七十一章北地巡视巧布局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七十一章北地巡视巧布局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小武依然不服气,他梗着脖子反驳道:“这是两回事啊!这和我出征有什么关系?”

“当然是一回事啊,小武,你姐姐的错误就是没有做好准备,那时候她只想去冒险,根本没有考虑过后果。要知道一将无能、害死三军。而你现在也是一样,也没有做好准备,只想着去冒险,结果只会有一种,累死三军!”

小武嗫嚅道:“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做好准备……”

“哦,你除了练好了武艺以外,还做了什么准备?我问你:在草原上如何定位?如何寻找干净的水源?如何在野外寻找宿营地?如何合理地分配马力?等等。这些你都没有接触过,而朵朵在轻骑军成立时就在这里,他们一起训练。还进行过无数次的演习。你什么都不懂,你说说,我怎么敢把你派出去?”

阚武沉默不语,他现在一直在学校里读书,哪里知道这些。阚石有意识地言传身教,小武却似懂非懂。小武一脸的稚气,他认真思索的表情显得特别的孩子气。阚石忍住想要大笑的冲动,不由自住地揉了揉小武的头。

“父王所言,孩儿不敢苟同。我可以跟着边学边练啊!如果我不亲历实战,那不会是永远不懂。”

“嗯,这句话到说得对,不错!实践出真知。不过打仗可不能这样,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记住: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另外你的身份摆在这里,你是王子,打仗时战友肯定怕你出事,战时还能让战友照顾你吗?那叫其他人怎么专心打仗?战机稍瞬即逝,任何人都要全力以赴。所以你没有训练好之前是不能出去的。”阚石笑道。

“哦,父王我明白了。真是羡慕姐姐啊,她的运气真好!”小武无精打采地垂下了脑袋。

“小子,你也可以像你姐姐一样啊,嗯,你在军校里学习了很长时间,是该实习了!朵朵跟着出过海,朵朵可以像一个普通士兵一样跟着骑兵训练。她可以,你也可以啊。”

“真的吗?父王,就怕阿娘不同意,她老是害怕我去从军。”

“那你自己想不想从军?”

“当然想啦!”

“那你母亲知不知道?”

“说过一次,她不肯。还揍我!”

”那你再去说呀!多说几次她不就同意了。”

“真的!那娘会不会揍我?”

“不试试怎么知道?”

“嗯!那行,不过她打我的时候你可要救我。”

“哈哈哈哈……”

……

獫狁、荤粥两个部落已经被击溃后,目前内蒙古大草原上没有太强的势力,轻骑军完全可以应付剩下这些部落。正因为如此,阚石把扫荡草原的任务交给了朵朵。他自己率领着卫队重新启程,继续他的北方巡边。

这一次阚石巡边还有两个目的地:关中、山西。他这次北巡不单单是要检阅边军,更重要的是要为华夏建立好整个防御体系,选择出战略要地。这是百年大计,甚至是千年大计,他必须做实地的考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就是关中,其次就是山西。

前一段时间,一些部落首领要求分封各部落,朝廷中一些大臣也有所动心。虽然这股歪风被镇压了下去,那些野心家也被圈禁了起来。事后,阚石和黎巧都意识到王国的领土并不巩固,还隐藏着很多隐患,北方的战略要地并没有控制在手中。国内一旦发生动乱,北方地区会形成割据,经阚石和参谋们仔细分析,问题最严重就是关中地区。

这次北巡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关中,甚至他打算在关中设西京,他把小武带在身边教导,就是打算让小武将来镇守关中。前世作为一个军人,阚石起码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他评价一个地方是不是战略要地,主要就是看两大要素:其一,山;其二,水。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山川之险。

山的作用毋庸置疑,在飞机发明之前,高山几乎就等于不可逾越。那么在山脉之间的一些谷道,就成了连接两大区域间的唯一通道。历史上又经常在这些谷道上修筑一些易守难攻的关隘,就成了兵家必争的咽喉要道。

河流同样具有防御作用,但不如山脉那样明显。然而河流却同时具有另外两大功效:一,交通运输;二,农田灌溉。一个光险要而没有经济实力的地域是缺乏战略价值的,因而山、水两要素,必不可少。

就山和水这两条而论,如今中华大地上最为得天独厚的地方,莫过于秦国的故土——关中。

在阚石的记忆中,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中都是绝对的天下第一重地。这重地的中心,就是中国第一古都,长安。

长安周围,是渭河、泾河、洛河以及它们的支流所冲出来的一些平原,统称关中平原。黄帝的老家,周族人的老家,秦国的老家,都在这附近。因此这里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沃野千里,人烟稠密。

这些河的许多支流,都从长安旁边流过,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泾、渭、灞、浐、丰、镐、潦、潏),简直就是天然的护城河。秦与西汉年间,又不断在此地修建水渠,使得长安周边无论是交通还是防御,都极其发达。

前面说的是关中的腹心之地。下面再向外延伸,说说关中的四面边界。关中最扎实的边界,当属南边的秦岭。

秦岭是相当险峻的一条山脉,海拔在二千米以上的就有好几座,以奇绝壮美著称的华山也是秦岭的一支,不过海拔只有千米左右。诸峰之中最重要的,是秦岭东段的崤山。阚石还记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歼灭战,先轸导演的崤山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到战国初期,秦国就在崤山北麓上修建起了一座天下名关——函谷关。

函谷关夹在崤山与黄河之间,旁边就是三门峡,与中条山隔河相望。也就是说,无论从南边还是北边,除非大范围迂回,否则很难绕过这里。它牢牢扼住了关中与中原的咽喉。只要守住这里,中原势力很难进入关中。战国时代,就有好多次多国部队攻打函谷关未遂的事情。

除了南边的秦岭之外,关中西边是陇山,北边也是群山环绕,只有东部边界的黄河算是稍稍容易过的地方了。所以战国时期秦魏对河西之地展开激烈争夺,争的其实就是关中的门户。

另外,除却函谷关,关中东南有武关通向中原,西南有散关通向汉中,西北萧关则是长安出发丝绸之路上的重地。这四关史称“关中四塞”,差不多是进出关中最直接的四个直线出入口。其余的路,走起来就不大方便了。

关中就成了进可攻、退可守,安全而又富庶,这就难怪后世有“得关中者王天下”的说法了,这样的战略位置不控制在自己手上,阚石睡觉都不得安稳。当然在这个时代,关中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但这里以前是轩辕的故地,黄帝在这里影响很大,现在成了华夏王国最大的隐患。一旦关中发展起来,有人假借黄帝的名义起事,那时候天下烽烟四起,会变得无法收拾。这次北巡的目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控制关中地区,要让这里尽快融入华夏,不能让关中出现割据的苗头。

……

阚石一行的下一站是山西,这里的重要性也不亚于关中地区。山西的重要性在于防备游牧民族的入侵,可以说它是防御北方草原势力的屏障。阚石沿着草原一路行军,途中亲自教导小武和身边的亲卫,尤其是他结合沿途的地理状况,教导大家战略思维能力。这样实地教学,让小武和亲卫们都有大开眼界的感觉,大家学着很有兴趣。小武尤其学得格外的认真。

所谓“山西”,是说太行山脉以西,指的是黄河“几”字右下角的直角弯与太行山夹出来的一个长条地带。这也算是一个被包起来的地方。

东面太行山脉极长,其间只有著名的太行八陉与东面的河北相通。它西面和南面的黄河内岸还有吕梁山、中条山为屏障,北面便是中华与蒙古草原的重要分界线阴山山脉。阴山以南,云中、雁门这等重要关隘把守着中国的北面门户。

整个山西地区,就像楔子一样插进关中与河北之间,是整个中国北方的枢纽地带。战国时秦图大业,商鞅力主首先攻魏;楚汉相争韩信略定北方,也自山西始。日后更有不计其数的大战在山西地带展开。

但山西内部的地形,不像关中那么好。虽然一条汾河贯穿南北,可其间大小山脉交错纵横,使得山西很容易分裂成小的政治集团,所以历史上经常由外部力量统一山西。而山西一旦统一起来,由于它四面均易守难攻,就成了一个极佳的战略地带。

山西也是颛顼的老巢,黄帝和炎帝在这里影响也很大。黄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在没有阚石的世界,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因此,控制这里也是这次北巡的重中之重。

……

华夏三年五月十日,经过二十多天的行军,阚石一行人抵达阴山以南,后世的雁门关位置,此刻称为雁门山,又名称勾注山,位于山阴县广武城南的咽喉要道上。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

后世华夏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

阚石念及此处,狠鞭了一下阿拉伯马,骏马一生长嘶,放开四蹄,向着谷口疾驰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