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六十一章远古的南亚次大陆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六十一章远古的南亚次大陆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在大风中行船,知道什么时候降帆,这就很考验一个船长的水平了,他不光要对风力、风速有了解,还得了解自己船只的状况,既能充分利用风力为船只提供足够的动力,又不至于把桅杆玩坏,留出充裕的余量。

还好这次带出来的船长全部都是很有经验的老鸟。不用下命令,五条帆船都飞快地降下来船帆,这个时候谁也没有办法,只能够随波逐流,跟着洋流漂……

阚石开辟了广州到新加坡的航线后,从来没有一条帆船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之所以不允许海军私自进入印度洋。主要原因就是印度洋上的海况非常复杂,他可不想让自己好不容易培养的水手白白的牺牲。

阚石亲自充当旗舰,不光是要领航那么简单,主要是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涉及到南亚次大陆,如何与原始部落打交道等问题。

这时候,船上的二副向阚石汇报了船只的状况,他刚刚下到底舱检查了一遍。船只没有发生渗水等状况,一切正常,阚石非常满意。铁肋木壳的船体非常坚固,木材质量也很好。这五艘船使用的都是同一批木材,流水线生产。所以性能基本一样。

五艘船性能差不多,质量也一致,这样阚石的心里也有了底。现在只需要把自己这些年的航海经验发挥到极致,带着它们一起编队航行了。

阚石的每条命令通过瞭望手,用旗语传达给下一艘船,一艘传一艘,五艘船等于都是他一个人在指挥。这样做有个好处,因为航向、帆数都相同,航速自然差不多。这样整个编队可以保持得很好,帆船不容易掉队。

同时船长们通过阚石的统一指挥,可以体会阚石在这种海况下如何操作船只,如何保持编队完整。通过航途中的学习,他们以后在这种海况下,就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编队,保持船与船之间的安全距离。

一直到晚上,狂风也没有停息的意思。每条帆船的三根桅杆顶上挂起了三串航海灯,这些灯是特制的,它不同于马灯,有点像后世的气死风灯。玻璃罩里面有个很巧妙的万向球,中间是个圆形油壶和配重。不管灯具怎么晃动,鲸油壶始终不会倒,哪怕把灯具翻过来,油壶嘴依旧是冲上的,油壶嘴上的灯芯始终不会灭。

白天用旗语联络,黑夜就采用灯语。灯语采用的是莫尔斯密码,通过闪光的长短变化次数,可以传递完整的信息。这也是后世军人必须具备的知识,在这个时代,那更加是个**炸天的高科技玩意。效果嘛,那是杠杠的。

当然了,如果运气不好,海况太恶劣。遇到了阴天下雨或大雾,那船与船之间就没有办法联络了,毕竟不是无线电。遇到这种情况,舰队很容易走散;所以,每一次跨洋航行,舰队都会在海图上标记几个位置设定汇合点。如果与编队走散了,也别费劲去找别的船只,直接自己导航去最近的一个汇合点等待。

……

风雨中煎熬了五天,老天爷总算是开了眼,天空放晴了。令人惊喜的是,海上出现了海鸟,这说明前面离陆地或者海岛已经不远了。

离海岸已经很近了,阚石下令降半帆前进,这里的海域不熟,可不敢全速前进。阚石用六分仪测定了自己的方位,北纬七度、东经八十三度左右,根据后世地图上的经纬度显示,前方即将抵达斯里兰卡岛,就是曾经被称作锡兰的地方。

这是印度大陆的最南端,盛产红宝石、蓝宝石和猫眼宝石。唐宋时阿拉伯商人带到中国售卖的货物里,就有很多宝石。他们骗说是产于大食,其实都是欺负唐宋时候的人没有见识,这些宝石都是他们在锡兰用香料换的。

阚石对宝石没有兴趣,那玩意儿饥不能食、渴不能饮,对于他来讲没有一点意义。对于印度来说,阚石对这里的棉花和蔬菜有兴趣,还有就是牛和马。尤其是马,有一种马叫马瓦里马,源于印度西部的马瓦里的马拉尼地区,也有叫它折耳马的。

马瓦里马它有着阿拉伯马与土库曼马的血统,它能在干旱贫瘠地形里很好生存的马种,而且也是一种耐得起严寒酷暑,可以长途疾驰,有着坚强铁蹄的良驹。不过,这个时候有没有这种马,他也不敢肯定,他估计还没有这种品种。

阚石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咣咣……咣咣……咣咣……”桅杆顶上的铜钟突然响了起来,阚石顿时一惊。他举起望远镜向海面看去,桅杆上的警钟又急促的敲了起来,从声音上判断,应该是发现不明身份船只了。

“左舷二十五度,船七艘,没有风帆,很像大型的独木舟。距离六海里左右……”很快,通讯管中传来瞭望手汇报的详细信息。

“通知后面,左舵满,我们从下风迎上去。一个都不要放跑了!”阚石立刻发出命令。

这么快就能够与当地的土著有接触了,这令阚石很兴奋。这个时代他这五条船,包括上面的武装,那都是天下无敌的。这里是印度,阚石不可能优柔寡断,这里不是在国内,没有自己的祖先,哪里会有顾忌,先把别人干翻了再说。

“船七艘,距离五海里,航向二十!其他方向没有发现。”帆船还没完成转向动作,瞭望手又发回信息。

“收到,继续观察!”

阚石也弄不清楚对方的船只到底是谁、到底有多大规模,只能是等着瞭望手的进一步汇报。

“船七艘,距离四海里,航向七十,他们发现我们了,正在向海岸转向!”

望远镜中已经能够看到那几条独木舟了。那几艘独木舟明显的很慌乱,他们正忙不迭地掉头往岸上划,一不小心两只船都翻了。

又过了两刻钟,相距不到一海里,秣陵号已经插到了独木舟的前方,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独木舟上的人眼见着跑不掉,竟然乖乖的把桨扔到一旁,五体投地的趴在船上。

“告诉洛阳号和枫都号,让他们负责监视,谁反抗立刻格杀勿论。黎贡,去把苏美尔人叫来。”

阚石对这几只小船没太关注,他一直在用望远镜扫描远处的海岸,确定附近没有发现城池后。这才放下望远镜走出了指挥室。来到甲板上,他仔细观察这七条独木舟上的人。这些人皮肤黝黑,跟苏美尔人不太一样,这些人的皮肤更黑。

不过,这些人已经能制作独木舟,文明应该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应该算是已经开化了的部落。这个时候,甲尼撒和利莫几个苏美尔人被带了过来。他们毕恭毕敬的给阚石行礼,这帮人在楚国也呆了很多年,语言和礼仪上都没有问题。

阚石也没有废话,他指着海面上的人,让苏美尔人辨认一下。因为现在还隔得比较远,大家还看不清楚那些人的长相。每条独木舟上只有三到四人,估计这些船是用来捕鱼的。

“@¥#@#……”

突然利莫大惊小怪地叫起来。阚石闻声一惊,不会这么巧吧,难道又碰到了苏美尔人,这怎么像是老天安排好的。特么的这些苏美尔人的事情透着诡异,真是太蹊跷了。

果然,利莫很快跑过来向阚石汇报:“伟大的王,这些人中有两位是我的族人。我们在海难中有一条船失踪了,这两位正是那个船上的人。请您帮帮他们!”

阚石松了口气点点头,吩咐大副:“去,把那两个人带过来。”

不多久,两个人被带到了旗舰上。这两人果然和那些黑人区别很大,不过样子显得非常的苍老。看样子年纪不小了。利莫和这两人在不停的交流,他们的语速很快,手上还配合着许多夸张的手势,这几人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情绪非常的激动。

阚石静静地看着他们,没有过去干扰他们的交谈。他现在很有耐心,这些苏美尔人想要回到家乡,必须依靠他的船只。这一次,不知道能不能抵达两河流域,也不知道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一切就像钓鱼的诱饵,始终牵引着他往这个方向走。

少顷,利莫带着他的两个族人,匍匐在阚石的脚下。利莫说道:“伟大的王,往西走有一个部落,名叫伽罗,是个很友好的部落。王上,是他们收留了我的族人,请伟大的王能善待他们。”

“嗯,利莫,恭喜你找到自己的族人。有一点你可以放心,如果伽罗是友好的部落,我是不会刀兵相向的。”

这天下午,在利莫的族人指引下,五艘帆船在锡兰岛的西侧找到了伽罗部落的所在地。这里有一条小河,入海口呈现喇叭状。岸边是一条山脉的尾巴,在这里自然形成了港湾。经过测量后,有个位置的条件很好,飞剪船竟然可以直接靠岸。

阚石立刻命令水兵占领这个天然的码头,设置警戒。听说伽罗部落在小河的上游七八里的地方。经勘测,小河的水实在太浅,只能称作小溪;飞剪船上不去,独木舟还是来去自由的。

此刻天色已近黄昏,考虑到在海上已经航行了七八天,阚石决定在这里休整一段时间。他命令在岸上扎营,并将伽罗部落的人放了回去,还把独木舟还给了他们。

第二天上午十点,桅杆上发出了警钟,旗语表示上游岸上有一只队伍过来了。阚石让士兵们做好警戒工作,在这种陌生的地方,时刻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阚石通过望远镜观察前面的情况,他诧异地发现领头的竟然是一只大白象。大白象背上坐着一个人,是一个大胖子。这太令人惊讶了,在这个时代他就没有见过胖子,今天可算是开了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