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五十九章华夏文明的力量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五十九章华夏文明的力量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泰安十七年,楚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夏国归附大楚,颛顼投降了。

这些年,北方连年自然灾害,北方很多部落民生凋敝,很多奴隶都冻饿而死。面对着楚军步步紧逼蚕食,各部落奴隶逃跑不断。无可奈何之下,陇右、河北的半游牧部落相继投靠了楚国,接受楚国编户齐民的条件。

黎巧迅速抓住这一有利时期,派出两路大军分别占领陇右设甘州(甘肃),占领河北击败共工后设冀州(河北),将其地纳入楚国版图。楚国由原来的十二个州扩大成十六个,另外两个是新设的滇州(云南)和桂州(广西)。

在这种形势逼迫下,内外交困的颛顼主动求和,经过十几次的往来谈判,在两路北伐军的大军压境威慑之下,颛顼只好无条件投降,接受楚国的管理。泰安十七年十月,方艾率部占领太原,五日后成立晋州府(山西)。翌年,共工率领残部退往草原,从此不知所踪。

阚石回到秣陵后,和政事堂探讨了目前的形势和人口的结构。为了方便今后的管理和凝聚人心,决定在洛阳设立东都,并改国名为中华,今后民众将自称华夏。

华夏一族选择金龙为图腾,并把炎帝、黄帝、蚩尤并列为华夏三祖,共同配享祭祀。这一系列的举措,加快了各部落的融入速度,整个华夏地区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时期。

依靠南方经济上的支持,阚石在北方实施以工代赈的形式,大力修建驿道。他记得一个朴实的道理,道路是国家的锁链。只有国家的道路完善了,国家才不容易分裂。因此,他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军队走到哪里,道路就要修到哪里。

阚石也没有亏待那些投降的部落首领。包括颛顼在内,这些部落首领都被授予很高的爵位。并且在秣陵设立元老院,让他们也参与国家的管理,给予他们参政议政的权利。为了满足他们思乡的要求,阚石同意等东都的建设完善后,元老院将迁到东都洛阳。

泰安十九年七月,东都洛阳正式完工。中华政事堂正式颁布国王诏令:中华王国明年将正式成立,并将明年设为中华元年,中华王国将设立两京。

从此洛阳将称东京,秣陵改称南京,两京都将设立华夏神殿,泰安十九年十月一日,姜洛正式担任东京留守,元老院迁往洛阳。明年正月初一,洛阳将举行开国大典,并且举行盛大的阅兵和祭祀活动。

……

中华元年正月初一,东京洛阳华夏神殿广场,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正在进行。

此刻,观礼台上坐得满满当当,居中一人正是国王阚石,他的右手边是是凤冠霞帔的王后黎巧。往下的台阶下,左边坐着是朝堂的文武百官,右边坐着是元老院的勋贵。

鼓声嗡嗡敲响,这象征着午时三刻到了,也意味着盛典即将开始。在鼓声的间歇中,阚石凑近黎巧小声说道:“喂,黎巧,你瞅瞅,看看你干的好事!看男人,我怎么感觉我穿到了明朝,这满朝的官服都成了衣冠禽兽,这台上满朝的朱紫贵;看女人,我仿佛穿越到了唐朝,满世界的都是唐装仕女。这唐朝和明朝的混搭,后世研究历史的人会不会疯掉我不知道。这女的胸脯露出这么多,成何体统!”

黎巧噗嗤一声笑出声来,他凑到阚石的耳边悄声说道:“不好意思,我就对这两个时代的服装熟悉一点。这女士的唐装,我很喜欢,我把它改的有点像和服。难道不好看吗?嗤,女的穿得露,还不是便宜了你们这些臭男人。在我面前装什么清高。”

“哎,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你!这两年,当女王的感觉怎么样?哼,我看你把这一切当做游戏了。”

“瞎说什么?你没看见大家穿着这些衣服挺喜欢的,你懂什么,这一切都是为了文化上的征服。喂,你还别说,颛顼穿着明朝的服装挺帅的。嘻嘻,你没发现他得瑟的不行吗?”

“嗯,有道理!等会看看你搞得祭祀大典,看看能不能征服我……”

“吁……马上要开始了,你就瞧好了吧!”

“咚咚咚”广场四周响起了有节奏的鼓声,踏着鼓点声,首先登场的是杖鼓乐表演。五百名身穿皮制镶铁铠甲的精壮汉子腰里悬挂着腰鼓,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步进场,他们如同后世的秦兵,黑盔黑甲,带着浓浓的黄土高原气息。一声断喝,众军士齐齐单膝跪地,整齐地拍打着腰鼓,口中连连发出赫赫的号子。

一阵阵急鼓,密如马蹄踏地。整个场地里顿时鸦雀无声,众人的心跳随着这有节奏的鼓声进入了同一个频率,每一下敲击都仿佛敲进了自己的心灵。然而,那些威武的汉子们并没有更多动作,变化的只有鼓点的节奏。

阚石疑惑的问黎巧:“我怎么瞅着这么眼熟?”

“嘻嘻,电影《秦颂》的片段……”

“哦,怪不得。咦,你啥时候有电影导演的才华了?难道你也有超人的记忆力了。”

“嘿嘿,不好意思!我也有这种本事。”

“切……看把你得瑟的!”

突然鼓声骤停,队伍闪开一条通道,一人大步流星穿过通道,两三步就登上了指挥台。阚石定睛一看,那人正是岩龙。只见岩龙头戴一顶铺霜耀日盔,上撒着一把红缨,身穿一副钓嵌梅花榆叶甲,系一条红绒打就勒甲条,前后兽面掩心;上笼着一领白罗生色花袍,垂着条紫绒飞带;脚登一支黄皮衬底靴,端的是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军中大将。

他手里挥舞着一面红旗,这面红色的旗帜正是华夏战旗。岩龙将之舞动着烈烈作响,大喊一声:“解甲!”

这五百人被调教的非常整齐,他们后排人上前一步,帮助前排解开肩甲上的扣袢,而后,前排一个整齐的转身,开始帮助后排人解甲,解开的铠甲被整齐的叠好,摆放在各人脚边,他们裸露出上身,展现出精壮的身体。看得出来,这五百人是经过精心的挑选,每个人都身材匀称,肌肉发达得如同后世的健美先生。

岩龙平举起大旗,再次大喝一声:“起!”

“嗬!”

“嗬!嗬!”

……

而后大旗徐徐而起,他将大旗缓缓地挥至最高点,一千只胳膊也随之举到半空中,众军口中齐声应和。随着岩龙的大旗急速落下,一声沉闷的鼓响,祭祀鼓仗乐正式开始了。

这声闷鼓的音符,穿越了时空,来到这个原始时代。它是中华纪念自己祖先的声音。场中不时的穿插着各种场景:神农尝百草,黄帝播百谷草木,蚩尤练五兵……当初那些先民茹毛饮血,荜路蓝缕,开创一代华夏文明。一幕幕交错出场,如时空回溯,记录先人们的功勋……

每个人都热血沸腾。在这里,无论你是来自哪个部落,你都能从一场场演绎中找到共鸣。这里不会忘记任何一位祖先的功绩,在这里只有讴歌,没有仇恨。

擂到途中,一变为军歌《无衣》,鼓声如雨,再一次变为改编后世始皇的《琅琊刻石颂》。军士们边擂鼓边歌舞:“**之内,华夏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华雪……”

最后,在鼓声隆隆中,众军同唱:“……圣智仁义,显白道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所有人听的心祉动摇,文武百官听得如狂如痴,心潮澎湃。元老院的勋贵们被震撼着呆若木鸡,他们面面相觑,楚国的文化竟然如此强悍,这歌中演绎的王者之风,压迫着你生不出异心。武将们最积极,他们首先跳出来跟着旋律嘶声吟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原始人哪里见过这种表演形式,围观的洛阳城民众,不论来自哪个部落,无论你地位的高低,现在都深深的匍匐在地。黎巧亲手导演了这一幕幕,她采用的是电影《秦颂》中的曲调,那股穿越黄土高原的古朴,带着历史的沧桑扑面而来,令人不可仰视。

一曲唱罢,余音渺渺。鼓声随之渐趋低迷,随着一阵碎鼓,军士们散开队形,摆出大型鸳鸯阵。猛然间,再一声重鼓,万籁俱静。而后,由碎鼓开始鼓声越来越高。随之,军阵动了,军士们边舞边敲,再次齐唱军歌《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鼓声平息,五百名军士鱼贯退下,接着登场的是五百名彩衣飘飘的江南女郎,为首一名美貌女郎率先开唱:“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余韵悠悠,女郎在场中充分表演原先楚国的日常生活,演绎那种“指天为誓,情定三生”的痴迷,演绎出不同于原始的男女爱情,让人们对这种生活充满着神往。这首后世传诵的情诗,听得在场的人们唯余吁嘘。

但众人还没有从这种刻骨铭心的爱情中清醒过来,配乐一变。女郎们嗓门一转,接着唱起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一曲唱罢,紧接着是:“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这歌声如此优美,它穿透原始人们的魂魄,如同一次心灵的洗涤。在场的每一个人如痴如醉,颛顼也是神情复杂看着眼前的一切。

阚石侧过脸对着笑意盈盈的黎巧伸出大拇哥:“你牛!啧啧啧,用华夏文化同化华夏,这办法真是太绝了。亏你想得出来……“

”……有学问就是不得了哇,嘿嘿,俺这种粗人可想不出这么好的办法。嗯,这些节目要到各地去演出,弘扬我们的文化优势。呵呵,估计你已经想到了。贤妻这事办的漂亮。俺甘拜下风,为夫不如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