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四十四章北方巨变夏初现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四十四章北方巨变夏初现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泰安十二年春,阴历三月初九日,楚京秣陵内城,兵部军情司,正午时分。

仡牛悠闲地出了衙门,随行的卫士伶俐地去招呼马车过来,仡牛摆摆手:“黎明,不用了,一起走走。”

说罢就抬腿向着大门外走去。正在他举步迈向门槛的那一刹那,突然响起一声清脆的马蹄声,马上骑士一路高喊:“鸿翎急信……”

兵部所在的这条街是一条繁华街道,沿着街道向外是一连串商铺。正午时分,伙计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这一声似乎具有魔力,霎时间整条街都安静下来,人们也纷纷闪到路旁。要知道内城是不可以纵马奔驰的,只有鸿翎急使才有资格在这里奔驰。

那一声“鸿翎急信”让仡牛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刚才的惬意轻松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忍不住脸上有点抽搐,心道:这才安生了几天,难道又有人要搞事?

扭头看向正在下马的骑士,发现来人脸上并没有什么惊慌失措的表情,反而隐隐有些兴奋。仡牛这才轻轻地舒了一口气,稍稍的安心一点,应该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大事情。

从信使手上接过急信,仡牛认真的检查了一下火漆,发现完好无损,他这才放心地打开信封。刚看上几行字,一霎时,仡牛目瞪口呆……

黄帝薨了!……

整个政事堂成员和阚石被雷得不轻。半晌,阚石才回过神来,他示意仡牛继续往下读。

“……泰安十二年正月初三,颛顼借祭奠之际,玄嚣率军潜入并控制有熊城四门……力牧、常先、仓颉等大臣归顺颛顼,风后、大鸿被软禁……”

“……正月十五,颛顼遵照黄帝遗命,宣布继承帝位,建都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高阳镇),自称高阳氏,国号曰夏。正月十六日,东夷风臾献表臣服。翌日,帝诏谕,昌意(黄帝次子)被降职到若水做诸侯……”

“……三月十日,共工氏于莒城(今山东莒县)举兵,称颛顼毒杀黄帝,非贤而窃位,不义也。余遂天意,驱逐颛顼,欲争夺帝位。颛顼部将计蒙领军十万迎敌,与共工两军隔河对峙于共城附近(今河南濮阳和辉县之间)……”

“王上,情况就是这个样子”,仡牛放下手中的信件,表示自己已经读完。阚石点点头,示意他坐下,然后扫了一眼全场问道:“诸位爱卿,都议议吧!我们如何应对,今天大伙儿就拿出一个章程来。”

在座的相互看了看,最后还是年轻的元甫首先发言:“王上,臣以为这是天赐良机,我们应该借机发兵北伐,占领安徽和山东全境。伺机收复河北故地,打通前往滨城的陆上通道。将来不论是颛顼或共工继位,楚国都可以在战略上占据主动,说不定还能够借机一统天下,开万世之盛世。”

甸柳鼓掌笑着表态:“好!元甫之策,于我心有戚戚焉。”

阚石微笑着点点头,并没有立刻表态。稆貅脸色沉重,他摇头说道:“王上,臣不敢苟同元甫的观点。颛顼和共工争位,总的来说,是他们内部的事情。如果我们过早的介入,对于那些北方害怕失去自己权利的酋长们来说,我们肯定是最大的威胁……“

”……如此一来,这场争位之战肯定会打不下去,反而会在外部的压力下,各方会达成妥协。颛顼是个聪明人,他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敢不管不顾的公然篡位……“

”……传闻轩辕黄帝这些年,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百姓家家都有人当巫史搞占卜,人们不再诚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于农业生产……“

”……颛顼继位后,为解决这问题,着手改革宗教,他亲自净心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禁绝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此人有勇有谋,学习我楚国制度,却巧妙地改头换面加以利用。他又实封各部落酋长,维护了大部分酋长的利益。短时间内就赢得了贤良的名声,就连风后、大鸿私下也赞其贤。其御下才能,可见一斑……”

“……臣以为,楚国大一统的制度和北方是格格不入的,是被那些酋长痛恨的。此时如果我们出兵,反而正中其下怀。万众一心下,争位之战必将消于无形。颛顼就有喘息之机,借机整合北方,排除异己,以巩固他的统治。而我们却得不偿失,反为他做了嫁衣。臣愚见,请王上权衡!”

扈彪击掌叫节:“稆相果然老成谋国,某不如也!”

甸柳和元甫也是有所悟,两人思索片刻,齐齐拱手施礼:“稆相的分析,果然精辟入理。谨受教!”

“嗯,稆卿言之有理!”,阚石点头表示认可,他接着继续问道:“以稆相所见,目前局面,楚国应如何应对为好?”

稆貅拱手道:“老臣以为,山东、安徽不仅不能出击,反而要表现出闭关锁国的姿态。剑门关和滨城两地可以悄悄的调动重兵,枕戈待旦。一旦北方有变,两个方向可以同时发动。伺机占领汉中、河北两个战略要地,对中原形成夹击之势。由此一统天下可成!”

“好!稆相之策深合吾意!诸位就按照此策制定计划吧。”阚石带头鼓掌,众人也纷纷认可。会议进入具体实施方案的讨论,人人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一个具体的方案在热烈的氛围下慢慢的形成。

……

共城以西三里外,黄河两岸临军对垒。两岸都是旌旗招展,人喊马嘶。一阵嘹亮劲急的号角,共工营垒的水军随之出动,河面上漫漫黑色船支如同水上爬虫。颛顼水军也同时出阵,看阵势两军大体相同。

这是两支实力堪堪抗衡却是风格迥异的大军,且不说共工军持青铜长斧,颛顼军则圆盾长戈,远程攻击更是不同,共工以手掷短矛为主,颛顼部则倚仗长弓犀利。

河面上各种扁舟相向而行,终于两支水军排山倒海般相撞了,木船相撞发出阵阵巨响,双方将士如同下饺子一般纷纷跌入水中。活着的人去毫不迟疑,纷纷挺起兵刃向对面招呼。一时间,河面上长戈与铜斧铿锵飞舞,箭矢与投枪呼啸飞掠,往来交错如蝗虫过境铺天盖地,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黄河都在颤抖。

这是两支北方迄今最为强大的劲旅,都曾拥有骄人的煌煌战绩,都是拥有慷慨赴死的猛士。水上水下的勇士们相互搏杀,宁死不退,互不相让。狰狞的面孔,带血的兵刃,低沉的嚎叫,猩红的血沫横飞,黄河上都被这种原始搏杀的惨烈气息所笼罩……

黄河南岸,颛顼高居望楼手搭凉蓬瞭望战场,交战双方的血腥场面,没有让他有点动容。他平静的放下手臂,转头询问旁边的泰逢将军:“南边现在有什么动静?”

泰逢脸露苦涩,他不甘心地答道:“禀王上,目前楚国边城全部封闭,只许进不许出,已经无法得到南边的消息。各关隘道口也加强了戒备,防守更加严密。没有北伐的迹象。”

颛顼冷哼一声,转头再次把视线看下战场:“哼,这么好的机会,我不信那个野心勃勃的神子忍得住。你要派人在各部落私下散布流言,就说楚王在秘密调动军队,不日即将北伐。“

”嗯,声势要造得越大越好!要让这些酋长们人人自危,主动找我们合作。这样我们才有时间来整合力量。哼,这该死的共工,唇亡齿寒都不懂。南面越来越强大,此时同室操戈,逆天行事。真是竖子不足为谋也!”

“王上,臣明白了!我马上就去布置。”泰逢将军领命后,便告辞而去。

瞥了眼泰逢的背影,颛顼不由暗中叹息。自从郯城一败,屡战屡败的泰逢已经失去了锐气,已经不堪继续领兵。可自己身边没有合适的战将,力牧此人虽然有才,目前还不适合大胆使用。他需要时间整合北方的力量,方能与楚国抗衡。

颛顼按下焦燥的情绪,再次看向战场。战斗已接近尾声,双方已脱离接触。天地不言,唯有黄河大浪滔滔,将失去生命的尸骸和破烂的扁舟冲往下游,眨眼间就消失不见。不多久黄河上又恢复了它的宁静,仿佛刚刚惨烈的杀戮不曾发生,只有猩红的夕阳把河面染得血红……

泰逢办事还是很给力的。时间过去不到一个月,楚军即将北伐的消息,像一阵风刮遍了整个北方大地。各部落酋长不禁人心惶惶,各种流言蜚语也肆无忌惮的传播。有的流言甚至说共工勾结楚王,欲与楚王平分天下。

这下子,战场上还能与颛顼抗衡的共工一下子被推到风头浪尖。共工百口莫辩,他麾下的部落也有点离心离德的现象,局势渐渐对他不利。无可奈何下,共工只好主动的与颛顼罢兵言和,不多久,双方各自退兵脱离战场。共工率领部下暂时退回了共城(河南辉县附近)。

阚石接到消息后,虽然感叹古人也会打舆论战,但对双方暂时罢兵一点都不意外。双方是在外部的压力下才达成一致,如果这个压力不存在,这种协议随时可以撕破。

阚石现在需要的是保持耐心,等待时机。他看得很清楚;共工和颛顼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从古至今,凡涉及到权力的争夺,那只有一种结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要他按兵不动,双方的冲突迟早会要爆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