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四十三章未开化的南洋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四十三章未开化的南洋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泰安十一年九月十日,舰队告别新加坡码头开始返航。

回航的航线阚石特意做了一些改变,这一次远航主要是为了锻炼船长和水手。进行远洋航行,海上定位非常重要,尤其是跨时区定位,特别需要准确的计时工具。

楚国现在最缺乏的就是计时工具。幸运的是,阚石有两块机械手表,这都是当年的军用手表,质量那是杠杠的。其中一块是那个护林员的。但这却远远满足不了未来远航的需求,将来需要开展远洋活动,计时工具是不能缺少的。

目前楚国已经制造出大笨钟一样的计时器,但是那玩意儿体积实在太大,不可能把它装在船上。这次回去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看看是否能够缩小它的体积,制造出适用的机械钟出来。

有了香料和矿石的收获,这条航线一定会维持下去的。远洋舰队肯定是要扩编,有了这次远洋的航行,总算是填补了海图上一些空白。再多跑几次,肯定会积累更多的经验。

这次出来的船员都是未来舰队的种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都会被当成船长培养,剩下人也会占据船上的重要岗位,要不就去当领航员,要不就是大副和二副。身体不大适应远洋工作的,肯定会成为航海学校的教师。

按照阚石心里的计划,他会组织二十条以上的帆船来往于南洋,为将来横跨印度洋到达阿拉伯海作人员准备。广州、新加坡等地方也要少量移民,建立几个稳固的支撑点。另一方面是在南洋几个岛上要建立几个码头,以方便获取当地的香料和矿产,移民暂时还没有这个必要。

这段时间天气也不错,一路上顺风顺水。舰队改变了方向,三艘帆船一起顺着马来半岛北上,进入了泰国湾,造访了后世曾经被称为真腊、暹罗国家的几座港口城市。这个区域大概就是后世柬埔寨、泰国、一部分老挝和一部分缅甸的地方。

遗憾的是,在这个时代,这里妥妥的就是动物世界。跟那些岛上没有两样,当地的土著还只能称为野人,没有发现稍微像样一点的文明。

这些地方还是野生动物的天下,有少量的人类在这里活动,这些野人还处于石器时代。对于船队的到来他们非常的恐惧,早早的就躲入丛林里,不敢与舰队接触。

阚石也没有兴趣和他们打交道。一个是无法沟通,另一个方面就是这里实在太野蛮了。这里一些部落,还发现了人吃人的痕迹。没有办法,所有人心里都感到无奈,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贸易对象。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主要的任务就变成了勘测工作,主要是完善手中的海图。阚石带着学生不停的在一个个海湾进行测绘,完善手中的水文资料,对手中的资料进行比对,将那些适合做港口地方,一一标记了下来。

泰安十一年十月初一,舰队抵达后世的越南金兰湾。在这里舰队意外的发现,有十几条划浆的独木舟在海湾里游曳打渔。三条巨舰立刻把这些月亮船驱赶到沙滩边。

天可怜见,舰队终于和当地的部落有了交集。这是一个奇怪的部落,他们人数不到百人。这些人皮肤黝黑,黑头发,隆鼻宽额。身材比这一路上见到的野人要高大一些,明显和当地的土著有很大的区别。

这个不到百人小部落,他们驾驶着一种大型的独木舟,没有风帆。他们没有回避舰队,而是拿起青铜武器在海滩上列阵,一个健硕的年轻人独自走出队伍,主动的过来与舰队联络。

从他拿着的武器上看,有一张圆盾和一把阔面的青铜剑,盾面上画着青面獠牙的怪兽。这个部落文明程度很高,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

他的语言跟甲尼撒很相似。甲尼撒和他们接触后,对方自称利莫,果然证实这些人就是苏美尔人的一支,他们曾经遇到海难,迷失了方向。他们是沿着海岸流浪来到了这片海域,他们在寻找回家的路。

这次意外的邂逅,让甲尼撒十分激动,顿时泪流满面。他手舞足蹈的向对方的首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对方也很激动,他要求见舰队的首领。

甲尼撒告诉他,舰队的首领是一位主神一样的王。阚石在对方献上一大堆水稻种、棉花种和甘蔗之后,非常的高兴。他慷慨地同意他们加入自己的舰队,并承诺将来会帮助他们回到家乡。

甲尼撒很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对方。这个名叫利莫的酋长没有丝毫犹豫。他一把火烧掉了这里的家园,带领着他的族人登上了三条巨舰。

利莫一上船就对楚王阚石行起来五体投地的大礼,随后献上族中最美丽的姑娘。他的礼节类似藏族人朝圣时的动作。阚石委婉的拒绝了他们的进献,并让利莫放心,只要他好好的在楚国服务几年,一定帮他回到自己的家乡。

三艘帆船一直向东驶去,阚石非常庆幸自己改变了航线。在这里他不仅又见到了苏美尔人,还意外获得了棉花、甘蔗和占城的稻种。尤其是棉花,这对将来楚国的发展很有帮助。

至于稻种,虽然不敢完全确定这是占城稻,但如果是的话,那可就赚大了。这玩意产量非常高,耐旱还不挑土地,虽然吃起来不是很好吃,但五十多天就能成熟,可以大大的提高粮食产量。

此时越南还是一片蛮荒,南边这一块地方后世属于占城,在宋朝时海上贸易非常发达,主要是这个位置处在交通要道,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当然,现在这里并没有那么重要,满世界还处在蛮荒状态,做生意都没有对象。

这次远航除了完善海图和培训水手之外,还是一次实地考察。阚石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咋样?显然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南洋上所有的部落还处在石器时代,很多岛上都看不到人影,哪怕是野人。但是有了棉花、香料、矿产等收获,这一趟也算没有白跑,收获令舰队所有人都感到满意。

这次带出来的人手不够,沿途没有办法建立更多的补给站。不过有了这次的实地考察,结合当前的实际,阚石心目中已经有了确切的计划。他要为将来的华夏打好基础,整个南海要变成华夏的内海,后世的子孙一定要控制这块海域,海上几个关键的节点很重要。

未来他要在沿途多建设几个补给港,这个年代到处都是无主之地,有很多地方根本见不到人烟。这次实地看一看才能了解第一手资料。想开辟去印度洋新的航线,海路是一方面,中途的补给点也非常重要。

虽然楚国的船可以不沿着海岸溜达了,但是每隔一千公里左右,设置一个补给点还是很必要的。它不光能对舰队进行补给,未来还能作为一个个走向海洋的桥头堡。

当年英国人就是占领了从欧洲到亚洲的大部分补给点,才控制了整个海洋。阚石虽然没有战略天赋,但是依葫芦画瓢,还是会的。他现在就是要走别人走过的成功路,让将来别人无路可走。

对于阚石来说,拿来主义就是很好的方法。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经验全都综合在了一起,这一点也是他的优势。有了优势不用,只有傻子才会这样嘛。

甘蔗是一个不错的好东西。现在楚国能够提供甜味的产品,一种是蜂蜜、还有就是麦牙糖。不仅数量少,价格贵。在楚国也属于奢侈品。楚人想吃点甜的东西,就只能去抠蜂窝,靠蜂蜜解馋。

楚国一旦有了制糖业,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食谱,政府也有了一种创收的拳头产品,农夫也多了一项收入来源。现在是地多人少,有了制糖业,经济上会拉大与中原地区的差距。

棉花就更不用说了,将来的船帆就不必再使用昂贵的丝绸了。同时,棉花对辽东的开发,对未来黑土地的控制又多了物质上的保障。

十月初九,舰队抵达香港。阚石将甘蔗交给了当地的守军,让他们试着种植。他另外再次嘱咐屠鲋,一定要与当地的部落搞好关系,不久的将来将会把这里的人都纳入楚国的治下。当屠鲋同样拿出甘蔗时,阚石这才知道这边已经有了野生甘蔗。他有点啼笑皆非,自己舍近求远搞来的宝贝,在当地人眼中不值一提,这里的人经常在野外能获得,而且长得到处都是。

知道这个情况后,阚石立刻吩咐方天再去珠江沿岸,用食盐、粮食、陶瓷和青铜器收购他们采集的甘蔗。鼓励这些部落未来多种甘蔗,楚国人将来有多少收多少。

甘蔗能够换来青铜器,这在当地天皇氏人中引起了轰动。很快,所有知道消息的部落都行动起来。大批的甘蔗源源不断的送到香港,希望能够获得自己中意的东西。

阚石很守信誉,各部落果然换到了承诺的好东西,一个个酋长笑逐颜开,头上的羽冠也扔到了一边,全都换上了亮晶晶的青铜头饰,一个个牛逼的不行。

第一次交易得到了顺利的进行,楚国在这些部落中建立了信誉,屠鲋在当地开展工作很顺利,为将来把这块地方纳入版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泰安十一年十月二十日,经过三个多月远洋航行,带着满满的收获,舰队安全返回秣陵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