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一十九章北方滨城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一十九章北方滨城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大朝会统一了思想,阚石又和姜洛等元老私下进行了沟通,终于取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顺利的通过了五年计划大纲,阚石总算放下心来。

楚国新的五年计划,对工商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五年中,楚国将重点发展造船、冶炼、缫丝、毛纺产业,要让民众穿上新衣服,淘汰青铜器。

新五年计划最引人注目的是建设余杭、上海、马鞍山钢城和北方大连滨城四座城市,要移民二万人去北方滨城,二万人去钢城,五万人去海边城市余杭和上海城。

关于建设战舰十条,综合运输船二十条的海上舰队这件事,很多官员其实还是想不通,虽然楚王的理由冠冕堂皇,但不是那么有说服力,这个时代的人看不了那么远,加上楚王的威信太高,无奈通过了这个计划。

纵观历史,大部分的时间里,国人不太关注外面的世界,喜欢关起门来过日子。不被逼到那个份上,是不主动去攻击别人,属于防守反击的种族,这种状态从秦朝以后就愈发的明显。

在后世,中华文明哺育了亚洲上千年,周边哺育出来的都是仇敌。最可恶的是日本、韩国、越南。这些国家,你们去看看他们的历史书吧,那简直是颠倒黑白,不要脸的程度,可以把你气死。

阚石上辈子没办过护照,他唯一的一次出国是带着枪去的,去的就是越南。南疆作战回来后,他每次回想战场上所见所闻,心中就愤愤不平。那些敌人拿着我们援助的武器,吃着我们援助的大米和自己作战,想到这些阚石就像踩了狗屎,特么的膈应的慌。

曾经他还埋怨祖国,为什么对越南这么好,当年祖国家里穷的叮当响,还勒紧裤腰带去帮别人。最可气的是,这些被援助的国家,从来不记得你的好。一旦有了机会,它不但不感激你,还会反咬你一口。

大家伙搬着手指头数一数,从南海到东边日本,一个个最后都反目成仇,这特么的不是二傻子干的事吗?咱们真特么缺心眼。现在大伙应该明白:猴子就是猴子,它就变不成人!哪怕穿上了衣服还是禽兽。

什么原因让我们主动培养白眼狼,阚石想不明白。他不是什么政治家、思想家,他不可能高屋建瓴,深层次的去考虑问题,建立一套自己的理论。他没有这个能力,上辈子他只是个小人物。

阚石不会讲大道理,他只是简单粗暴的,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建设海洋舰队,在这个年代根本没有必要。但他就是这样不管不顾地做了,也许是他骨子里希望在历史上打上自己的铆钉,强行在中华文明中加上一点海洋元素。

阚石只是简单的认为:中国人喜欢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了,又太容易以己度人了,总是包容别人,总之一句话,就是太好说话了。这也许跟中国是个成功的大陆文明,过度的温良谦恭了。给这个文明加上一点海洋文明基因,也许会好一点,少吃点亏。

……

泰安八年春,经过两年的筹备,一支由五艘大海船组成的编队向东航行,他们将绕过山东半岛,横渡渤海后直抵大连。这是第二批前往北方的开拓队。

大海在蓝天白云下,碧波浩渺,银白色的海鸥在海面上自由翱翔,跃起条条鱼影。如此美景阚石却无法欣赏,他现在需要照顾一位特殊的病人——小枫。

拗不过小枫,又曾经答应过她一起去看海,这一次小枫如愿以偿的跟着船队出发。结果到了海上,小枫就开始晕船,一直等到今天才算有些好转。此刻,渤海风平浪静,旭日东升。阚石就陪着小枫走出船舱,一起到甲板上透透气,

船队正在向东行驶,正朝太阳的方向,阳光打在小枫还有些发白的脸上,总算多了些红晕。小枫的精神好了很多,阚石也安心了不少。

有了精神的小枫变得活泼起来,她掀开身上的毯子,坐直身子极目远望,除了海还是海,她禁不住问阚石:“夫君,陆地在哪里?我们现在何地?”

“这里是渤海,不算大,下午就可以看到陆地了。”阚石见她来了兴致,就陪着她到了船边。渤海湾风平浪静,在两人面前,是一片伟丽而宁静的、碧蓝无边的、像光滑的大理石一般的海。

晨曦微露,千万道霞光透出云彩,在甲板眺望远处,海面与淡蓝色的云天相连;涟波反映着熔化的太阳,现出鳞比的火焰。

“大海,真美啊!”小枫忍不住一声惊叹。

阚石忍不住扑哧一笑:“呵呵,前两天还要死要活的,吐得天昏地暗。今天就喜欢大海啦?”

“不许说,”小枫嗔怪的瞟了阚石一眼,说道:“要是大海一直和现在一样平静,就好啦!”

阚石听了小枫孩子气的话,笑着说道:“有位老人描述过大海,他说:海是沉默的,可是它并不柔弱;沉默不是屈服,沉默也不是顺从,沉默是看不见的力量,听不出的声音。所以啊,任何时候都不能够小看大海,我们要怀着一颗敬畏的心,面对它。”

“嗯”小枫点点头正准备说点什么。“啊”突然她发出一声尖叫,不由自主拽紧阚石的胳膊。

一条鲸鱼在不远处,跃出了海面,阳光下庞大的身体黑白分明,然后,它又重重摔了回去,掀起白色的浪花被阳光一照,形成了一道七彩的水雾,宛若一道彩虹。

“好大的鱼,那……那是什么鱼?”小枫有些紧张。

“哈哈,这可是好宝贝,这是鲸鱼!”阚石拍拍小枫的后背,安慰道:“小枫,别害怕,过几天我就抓一条给你尝尝。”

小枫赶紧摇摇头:“啊,这种鱼这么大,还是不要了,太危险了。”

“小枫,这可不是鱼,它就像草原上的牛一样,它就是长在海里的牛。是大海养着给我们吃的。”阚石的舌头跑火车,嘴里瞎咧咧。

阚石这两年带领船队出过几次海,这个时代的海洋资源真是太丰富了。鱼成群结队不说,在渤海湾这种小地方,都有不少的鲸鱼在这里游曳。

去年冬天,舰队捕捞的海获真是成山成海,楚国人民第一次尝到海鱼,很受民众欢迎。户部也有了大笔的进项,这也让反对造海船的人少了很多,没有人再说舰队是劳民伤财。

这一次阚石又盯上了这些鲸鱼,尤其是鲸鱼油,可以制造肥皂、蜡烛、工业润滑油。如果操作好了,这可是一笔大进项。

大连又名滨城,阚石上辈子来过几次这个港口城市,有几次还是应战友的邀请去他所在的渔村游玩,阚石几次出海都是在这里。现在物是人非,这里到处是茫茫林海,古树森森。海边上各种海鸟群起群落,遮天蔽日;礁石上还有不少海豹,在那里沐浴阳光,就是看不到一点人烟。

可以想象,在这个时代,地处苦寒之地的辽东更加人烟稀少。从大连翻过千山山脉,那里就是肥沃的辽河平原。盆底状的辽河平原一面临海,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是一个天然的牧场。

大连湾是一个构造型盆地,整个海湾北、西、南三面被群山包围,绿水青山,自然风光十分迷人。这里的海岸是基岩海岸,岬角和海湾交相辉映,海岸呈锯齿状。大连湾口外侧有三山岛坐落在那里,成为海港的天然屏障,使海湾水域风平浪静。大连港港区辽阔,水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米,最深处为33米。码头岸线总长13000米。海湾沿岸无大河流入,附近也无海域泥沙流影响,港内无淤积现象。这里气候温和,冬季港区不结冰。

阚石选择的建城地址在大连湾的南岸,湾口朝东。这里是后世战友家所在渔村的位置,渔村被两山环抱,陆路只有一条峡口通往外界,港湾一段是悬崖,另一段是两山所夹的一块小平原,那里住上几千人不成问题,天然的码头稍微整理一下。就可停靠公主号这样的大船,因为是要建在海边,这座城堡将全部采用大理石建造,这里的大理石非常多。

为了建设好这里,方艾带领两千城防军和三千民兵与工匠,在这里干了足足一年。城堡外墙已经完工,城堡占地约四十亩,是一种长方形的结构。在这个时代,这个地方没必要修棱堡。码头也是用条石建造,非常坚固耐用,码头向水面约延伸约二百米远,可以同时为二十条船提供泊位。

旗舰公主号还没有靠岸,阚石就听到方艾粗犷的笑声,只有他的大嗓门才能传得这么远。

阚石刚刚下船,方艾早已候在船舷,他的大嗓门震得阚石耳朵里嗡嗡直响:“参见王上、王妃,兵部侍郎方艾携滨城文武恭迎王驾。”

“行了,行了!方艾,少给我装腔作势。搞得这么客气,是不是又闯什么祸啦。”阚石对这家伙知根知底,这家伙从来都是大大咧咧。如果没事,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毕恭毕敬。

“王上英明,呵呵,没事,没啥大事。”方艾挠挠头,脸上露出几分尴尬。

“王上,方将军私自翻过千山,去探查辽河平原。他还打劫了一个部落,连人带马一起抓了回来。”一个工部官员气冲冲地告状。

“喂,田甄,是他们先攻击我的,我当然不客气了。”方艾反驳道。

“哦,辽河平原有部落?”阚石很好奇,连忙追问。

方艾见楚王并无责怪之意,急忙接话:“回王上,有七八个部落,人数都不多。看他们的图腾,应该是来自中原伏義氏的一支。语言和九黎族很近,不过这帮家伙很野,看见我们的好东西,二话不说就是开抢。他们自称林中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