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一十八章朝堂上的阻力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一十八章朝堂上的阻力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公主号狼狈不堪的回到了秣陵城,这次冒冒失失的出航,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学员有十来人不同程度受伤,最大的的损失是两幅风帆被毁,不要小看这几块帆布,在这个年代制作一幅帆布,消耗的人力物力是后世难以想像的。

这种帆布尺寸大,强度、密度要求高。种麻是精选的亚麻,从种麻、沤麻、剥丝、精选、纺线、纺织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标准。这种麻布生产工艺要复杂得多,耗费惊人,说它劳民伤财也不过。

这次公主号冒险试航,带来的后果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满。很多人认为大王不务正业,把自己置身于险地,这是动摇国本的行为;更有些老臣,认为搞海船纯粹是浪费钱粮,应该取消这个项目。

尤其以姜洛、姜平为首的老凤部落人更为激烈,王后小枫也不例外。他们或苦口婆心,或疾言厉色,朝堂上更是争论不休,整个舆论都偏向于取消海船项目。

这是楚国立国以来,阚石第一次被大多数人反对,新的五年计划关于造船这部分,遭到户部、吏部、礼部、刑部的坚决反对;只有兵部和工部支持。朝堂上第一次泾渭分明,形成了两个势力,姑且称作保守派和改革派吧。

说来好笑,集体决策制是阚石自己的选择,现在海船项目无法通过,阚石有点作茧自缚的感觉。但规矩就是规矩,阚石也不想打破它,从长远的利益看,他只能做规矩的维护者。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建造海船,打造一支海上力量,阚石也没有想清楚,他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也许是自己对中国的百年耻辱刻骨铭心,潜意识就要发展海军。说实话,这个时候就开始发展海军,确实有一点劳民伤财,规划过于超前了。

阚石没办法用百年耻辱这个理由说服其他人,一时间,他也找不出更好的理由来说服大家。阚石也不想搞一言谈,事情就这样僵在那里。

目前的楚国相对于这个时代,可以称得上国富民强,大量的耕地开垦,牛耕和优良种子的运用,粮食产量高达亩产六百斤。现在人口少土地多,每人可耕作面积大得惊人。

据统计,楚国平民每户平均耕作二百亩地,每年各类粮食收获近万斤,楚国的粮食价格大跌,粮食多得都成了灾。这是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为了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维持农民的积极性,户部用大量的铜钱收购粮食,大力扩建粮仓,保持粮价在高位上运行。在阚石的指导下,商队通过向北方贩运粮食,换回大量的牛马和羊毛。目前商队都已经把生意做到后世的热河,在那里开办了榷场,楚国与荤粥人直接开始了贸易,这倒使得荤粥人这两年很少南下劫掠,羊群的数量也快速增加。

平民手中有了铜钱,就要花出去。为了使铜钱流通起来,阚石只有发展其他产业,因为政府大力扶植,楚国的陶瓷、砖瓦、木材、家具、车辆、盐业、麻、丝绸、金属加工等得到空前的发展。

这些年南方风调雨顺,截止到泰安六年底,楚国有人口八十余万,近十万户分布在十三个城市周围生活,家家户户都有砖瓦房或正在建砖瓦房。除了柴米油盐,各种家具,现在谁家没有辆独轮车,出门都不好意思打招呼。更多的家庭开始买牛买牛车,楚国的牛价已经攀到高位,而且居高不下。

相比楚国,北方中原一片萧条。十几年的洪涝灾害不断,已经影响了各部落的农业生产。如果不是楚国边界的榷场,用矿石、牛羊能换回大量的粮食,恐怕已经是战火不断、哀鸿遍野。

楚国富足的名声,已经传遍了中原大地。就像后世移民美国,许多个人或小部落偷越边境,开始自发的投奔楚国,充实了楚国的人口。

轩辕部、颛顼部和共工部的情况较好一点,因为红薯和玉米,在他们那里得到了推广,日子总算还能过得去。但是楚国的强盛,也让他们非常的防范。他们处处效仿楚国,对自己的国家和部落进行改造。除了黄帝本身已经建国,颛顼和共工都开始有了建国的意图。

颛顼和共工欲建邦国,这引起黄帝的不满。两个部落名义上都属于有熊国,属于有熊国比较大的诸侯,虽然有很大的自主权,但你们开始单独建国,黄帝该如何自处?桐关一战,有熊国吃过亏后,黄帝大力发展骑兵。马蹬和马鞍这两样东西是瞒不住的,虽然制作工艺还达不到楚国的水平,但仿制品用起来也差不了多少。

黄帝的动作瞒不过其它部落,于是各部落也纷纷跟进。这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战争的形式提前三千年,跨过车战,直接变成了骑兵为主的作战。不知不觉中,北方中原有了大量的骑兵,马匹的保有量也成了各部落强盛的标志,他们不约而同地对楚国实施马匹禁运,楚国想要获取马匹的难度越来越大。

……

大楚王宫,勤政殿。

”……诸位,如果没有了骑兵,楚国就成了待宰的羔羊。居安要思危啊!人人都知道我们富足,这就和小孩子持金走在大街没什么不一样,人人都可以扑上来咬你一口。”大朝会上,阚石侃侃而谈。

他走下王座,来到大殿的一副地图前,他指着商队经过的路线,说道:“诸卿请看,商队经过的路线,都在敌人的势力范围。我们虽然也有养马场,但是南方并不适合马匹的培育,现在马匹退化的很严重。北方开始控制马匹的输入,这几年。除牛羊以外,马匹难得一见……”

”长此以往,我们的骑兵优势将不在。到那个时候,我们还能依仗什么。人口我们比不过,马匹也比不过……所以我们自己需要在北方有个养马基地……”

阚石手一指,指在地图后世的辽东半岛大连一带,继续说:“你们看,就是这里。嗯,它的整个地形像一把铲子深入大海,地势最狭处,也就是那铲子柄,只有四五公里宽,两端见海。在这里建上几个堡垒,就可以彻底断绝陆路的交通……”

阚石看着群臣,微笑着说:“诸位,为什么要发展海军,这就是理由。”

副相姜平起身反驳:“王上,您的这个理由虽然强大,我也相信您的判断。可是如果要开发这个地方,耗费的钱粮那是无法预计的。楚国虽然富足,要开发这么个天寒地冻的地方,还要维持一个舰队,所获仅仅是马匹。长久下去,也是力有未逮,这可是个无底洞啊。”

稆貅也点头附和:“王上,公主号所耗钱粮,就不是个小数目。一条船还行,再有个七八艘,这纯粹是往里面砸钱,血本无归的买卖,国库根本撑不住。”

稆貅的话音一落,整个大殿内嗡嗡一片。楚国这些年的朝会,让大臣们倒是有了参政议政的觉悟,习惯了朝堂的运作。

“呵呵”阚石笑了两声,他摆了摆手,等大殿里安静下来,他继续说道:“诸位,建设舰队并不一定会亏本的,其实大海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产品,比如海鱼,食盐。海鱼可以丰富我们民众的餐桌,提供更多的肉食,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另外,这块半岛上有大量的矿藏、草药,还适合马耕……“

”……这块平原非常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土地十分的肥沃。这并不是血本无归的买卖。当然,这里的天气是冷了一点,你们想过没有,我们有鸭绒的羽绒服,还有这两年用羊毛生产的毛呢大衣,都可以让我们抵御寒冷。”

说道这里,阚石又打开一幅画:“你们看,这是专门为北方设计的土火炕,住在有火炕的房子里,再冷的天屋子里也温暖如春。嘿嘿,等下朝以后,诸卿可以去样板房体验一下。到时候大家就可以明白它的好处了。”

待众人看过以后,阚石回到王座,他表情严肃地说:“诸位,建设舰队,还涉及到一个国家战略的问题。这些年日子安逸了,很多人认为楚军战无不胜,靠吃老本就能够维持下去。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你们也看到了,敌人也在进步。不说别的,现在北方都有了骑兵,青铜兵器的制作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有熊国甚至开始炼铁。如果我们继续固步自封,总有一天,我们会落后的,落后是会挨打的。”

“你们想想,蚩尤为什么会输给轩辕黄帝,当初蚩尤会炼铜,冶百兵,战无不胜。后来为何输给了轩辕呢,因为黄帝他不仅学会了冶炼,技术上反而超过了蚩尤。他发明了指南车,弓箭、新战法……“

”……而蚩尤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已经全面落后于对手而不自知。这才有了涿鹿之败。前事之师,后车之鉴。你们要敲响这个警钟啊。”

百官听到楚王的教训,不由得冷汗直流。阚石很少这样训斥大臣,今天的话说的很重。尤其是那些蚩尤旧部,回想往事,更是大惊失色。众人顿时纷纷离座,趴伏在地请罪。

阚石让众人起来后,继续说道:“诸位,你们也是一片公心。楚国这几年发展的的确不错,投入这么大一笔钱粮,对财政会有一点影响。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正因为有了造船厂,这些年出现了多少新技术、新设备、新的工具……“

”不说别的,光是我们冶铁的技术就进步很大。工部的工作做得很好,懂得创新,有朝气。我希望别的部门要向工部学习,不要墨守成规。你以为天下太平,其实人家都在磨刀霍霍。众卿切记!”

“臣等谨遵王训!”

大朝会最后,阚石将轮墩勋位提升为子爵,并授予工部侍郎一职,引起了朝野震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