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小士族 > 第四十四章 造纸与士族(上)

汉末小士族 第四十四章 造纸与士族(上)

作者:牛角的二师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5 22:00:09 来源:笔趣阁

徐庶的忙碌也因为郭鸿的到来,得到了很大的解放,慢慢楼烦县的事情都走上了正轨。

相对于清剿兼并马贼,当下张俨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进行经济建设。

多亏了前世跟着爷爷在老家生活了一段时间,学会了土法造纸技术。

在张俨儿时记忆里,他常到爷爷的家庭造纸小作坊里去玩耍,看着爷爷光着脚有节奏地踩着坑里的原料,他感到好奇且有趣,于是自己常常也光着小脚丫去试上一阵。

这让张俨终于还是有了一根金手指,若是不然的话。这个经济建设可就太难了。

但至于这个纸造出来之后能瞒多久,那还是不好说,毕竟他们现在没有任何的情报保护机构,就连私贪了点战马都经易被未来岳父大人知道了,张俨这方面的自信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但是这一项技术是肯定不能随便传出去,一旦让人家传出去了,凭什么要为你这个买单,技术只有保密好了的时候才能卖出最高的价格,垄断才是最挣钱的。

所以保密工作是必须的,自己那点骑兵是肯定不够用了,这方面也不够专业,回头还是跟大哥徐庶商量商量吧。

否则,这样子就算造出来的,到时候一卖出高价,不用三个月全传出去了,还是看一下能不能省一点钱把锦衣卫搞出来吧。

其实在汉末时候已经有了纸的出现,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蔡伦造纸。

其实蔡伦造纸的质量并不好,这种纸的质地粗糙,吸水性也极差,他造出的纸并不是白色的,而是黄色的,且颜色有点灰暗。

所以有钱人家的话多用羊皮纸纸或帛纸,或者直接就用竹简,因为没有改造下的蔡伦纸绝对不适合用来进行书写活动,所以使用的还是非常的少。

当然而张俨所想要做的纸也不是真正的白纸,他也是黄色的,但是色泽黄亮、薄厚均匀、质感细腻的纸。

他要做的纸主要采用嫩竹做原料,经过选笋、压榨、磋笋、抄纸、切割等工序制作而成。

先将选好的嫩竹在石灰水中泡软,然后用脚踩踏石槽里已经被浸泡过软化了的竹子,使竹子变成是造纸的最主要原料纸浆。

在一个内有米黄色液体的水池前,两名工匠分立左右操纵着一个长约五尺米的木框。

轻轻将木框平铺在水面前后荡漾一下后取出,此时的细篾竹帘上已铺上了一层乳黄色薄膜。

待水稍干后,从木框中取出竹帘,将取出的纸帘倒盖在后方一张大桌子上。

如此反复操作,桌子上由黄色薄膜所形成的凝固物越积越厚,最后推积起来厚厚的一块。

随后将这一大块的纸进行烘烤干燥,待纸变得干燥平滑,再一张一张取下,用木板压平,其中时机的把握最重要,时间太短,取纸会出现破损,时间太长,纸又会糊在烘壁上。

这样一步一步的工序下来,一张绵软细嫩的好纸就做好了。

来到楼烦县后,经济极度艰难,于是有了造纸这个想法以后,张俨便就写信回去给了父亲,让父亲从家族里派来了近三百人的庄户,领头的是一个叫做杜元的工匠。

十分难得的是这个叫杜元工匠竟然有制作蔡候纸的经验,这会使他们少走很多弯路,毕竟那时候的张俨还小,只知道大概的做法,很多细节的地方都已经忘记了。

徐庶为他们建造的这个庄子。在楼烦县城西边五里处的一个山谷内。

山谷经过了明显的改造,环山的三面通过挖掘都变成了一个难以攀爬的峭壁,只有谷口可以进出,大大降低了山庄里面可能技术泄漏的可能性。

张俨调来了五十名骑兵看守住山谷,并下令,但凡有人敢强行进入后或者未经允许进入和外出的,均格杀勿论。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张俨开始了踏上了他的新纸制造之路。

不过,毕竟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然后结尾难啊。

张俨发现了一个很尴尬的事情,他有些有些前世的材料找不到了,只能找一些替代品。结果造出来的纸,并不合他的心意不够亮,也不够顺滑。

最后还是在杜元的经验帮助下,足足过了近一个月,才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好纸,虽然这个所谓的好纸远远达不到后世宣纸的的水平,但是在这个时代足够用了,已经达到了书写和制作书本的基本水平。

其实对于白纸的建造,张俨十分关心,比其他的任何东西都要关注,这个关注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正在训练的骑兵部队,因为张俨的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自己的王朝。

虽然张俨也是出身士族,但是等他以后化家为国的时候,他的最大敌人也恰恰就是士族。

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什么?多数人都知道就是察举制度。

但察举制度本身也有极不完善之处,选拔人才的大权为权门势家所把持,当然这个察举制度暂且不说,但是这个察举制度到魏晋时候引申出一个更恐怖的人才选拔制度,那便是九品中正制。

出现九品中正制以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世家大族通过中正控制朝廷官问吏的任免,门阀制度的产生造就了魏晋南北朝的混乱局面。

而到了唐朝时候门阀甚至宣称:“没有千年的皇朝,只有千年的门阀。”

士族与朝廷相互对立,在地方与朝廷争夺地方权力;

在中央,他们抱团以对抗皇帝的权威,这些正是张俨无法忍受的。

古语有云:“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如果把名位、礼器假借给别人,这就是把政权给了别人。然后,权力运行就会失去秩序,便是“政亡”。

“政亡”后,是政权亡、国家亡。

但是如果要打破门阀统治的话,张俨需要怎么做?

其实,唐朝的经验是可以直接借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