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蓉大爷 > 第213章: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红楼蓉大爷 第213章: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作者:七里米粉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19:40:16 来源:笔趣阁

别看忠顺王素日待宁国府也不差,甚至在朝中还留有十三贤王之名。

可是贾蓉知道忠顺王向来是最容不得眼睛里藏沙子的人。当年忠顺王府的外戚熊大都被十三爷给罚了,连北静郡王府因为亏空的事情也被十三爷抄了家产变卖抵债。

这位显德帝最好的兄弟,最好的助手,在许多事情可是颇有显德帝的风范。毕竟是十三爷幼年时是养在显德帝母妃身边的,甚至可以说十三是显德一手带出来的,不是同母兄弟却比同母兄弟更亲。显德帝的同母兄弟是十四爷,这位爷虽然没像义忠亲王和义勇亲王那般突然抱病而亡,如今却也还在被软禁之中。

贾蓉见十三爷神情,心知有戏。急切道:“十三爷若不信,不若明儿撤了王爷威仪,令众侍卫换下制服在随王爷在运河上的微服私访一番。到那时,便能清楚知了如今的漕运各卫官员到底是个怎样情况。”

忠顺王轻哼一声,道:“要查清实情,有的是法子。”

忠顺王其实哪里不知漕运部院的贪腐情况,奈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仅他知,显德皇帝也清楚。只是运河关系十万漕官漕丁生计,所以朝中面对贪腐情况时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他没想到,现在竟发展到了这样地步,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朝中其他衙门。

十三爷问:“按现今情形,你们宁国府每运送一次水泥到扬州,需要增添多少银子?”

“不是小数目。”蓉哥儿幽幽叹一声,委屈道:“要按照现在漕运部院的收费标准,加之船运成本,宁国府的天物售价起码要涨一倍才行。不然我们宁国府的水泥窑可要经营不下去,更不敢再卖天物给河道、工部等几个衙门了。”

“涨一倍?”

“十三爷明鉴,这还是小子保守估计,实际可能更高。原本四五百文百斤的天物,从平安州送到扬州,最少要一千多文百斤,甚至一二两银子百斤才能堪堪保本。”

“竟如此之高啊。”

贾蓉撇嘴委屈道:“实在没法子啊,送一趟要给几十上百两的好处,又折损一两成的货物。这么计算出来,折损的货物与送出去的好处费都能再换五万斤水泥了。这次我们贾家还被烧了几十艘货船货物,可是亏大了。不知道要给朝廷送多少水泥才能赚回这一趟亏掉的。”

“莫做这委屈样子,殿里可没外人。”忠顺王哼声说道,“这次你们宁国府亏的,本王会让漕运部院给你赔上,及早将水泥运送到扬州才是正经事情。江南百姓还等着你在淮河修坝建闸,此事万不能耽搁。”

“能不委屈嘛。”

贾蓉眼巴巴看着忠顺王,本还以为十三爷要拿漕运部院开刀,怎么一下子就又回到及早运送水泥的事情来了。

“大局为重,漕粮关乎社稷。一切等今年漕粮运送进通州仓再论。”

听到这话,贾蓉竟有种心凉的感觉。款款低下脑袋,轻声反驳一句:“江南的百姓的命,也是命。治理江南水祸也很重要。”

忠顺王见贾蓉情绪低落,轻轻叹一声安慰道:“本王早已上过折子,计算明年将对漕运革新。”

漕运革新关我贾蓉什么事情。蓉哥儿挠了挠鼻尖侧翼,又抓了抓耳朵。道:“所有还只是计算,尚且不知道革新后情况,江南河道工程又等不及。小子也不敢妄想十三爷为小子做主,只请王爷念及江南数百万百姓安危,给我宁国府的水泥一个便利。”

这才是贾蓉的真心话,什么做主不做主的,都是利益说话。现在宁国府水泥额外成本太高了,导致售价也要继续上涨。那么造成的影响便是过高的售价必定会造成目标客户的减少。水泥可不仅仅是要供应工部、河道的,还要卖向民间。

如果给朝廷都一两银子百斤了,给民间岂不是要几两银子百斤?

蓉哥儿可不做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价格可真没多少人能够承受得了。关键是现在内务府和工部都得了方子,以后也是宁国府的竞争对手。贾蓉要做的数量和质量碾压朝廷官窑。

忠顺王眯眼看他,意味深长道:“你要求个怎样便利。”

贾蓉思忖片刻,脸上稍显犹豫,道:“小子想请王爷将水泥天物纳入海运名单。”

“你要将天物卖到海外去?”忠顺王眼中顿时射出两道寒光。一双如雄鹰般的眼睛死死盯着贾蓉,仿佛只要贾蓉敢回答一个‘是’字,下一刻便会要冲上去给他几下。

“小子哪里敢,只是为了从运送便利。”蓉哥儿急忙回道。他虽然不清楚现在朝廷对水泥是怎样一个看法,但是这东西既然能工程,必定是不会轻易出口。

解释道:“小子曾计算过从平安州到扬州路程,虽然河运便利,却各闸过关麻烦,又需大量人力本钱。若是走海运,一船可运五万斤。若走运河,这五万斤需分八十船。哪怕按时间快慢计算,在物多货重时也是海运更快。”

忠顺王却不信他空口白话。哼道:“你如何知海运更快?”

贾蓉回道:“若是空船南下,从平安州至扬州走运河只需数日。但多船载重,短短路程便要花费十多日甚至一个月时间,更要花费不少人力物力。但走海运,从平安州出海进黄淮河直达洪泽湖,只需二十天到达。”

忠顺王凝目不言。

贾蓉又道:“王爷宅心仁厚,定然想早日让江南百姓免遭水祸袭扰。如今朝中既开了海运,水泥天物也好顺搭便利,从海上送往江南。况且岭南诸地常年受海上暴风狂浪袭击,若有水泥一物,在岭南地方修建海塘也更便捷。”

忠顺王听了这话,犹豫了。问道:“海上风大,如何能保证货物能安全送达?海情不知,谁又知道是不是海运就比河运更便捷。”

“王爷可做实验对比。”蓉哥听王爷的话,明显有动摇之意,心里不由暗喜。款款道:“宁国府在平安州的水泥窑厂内现有十万斤天物,王爷可分差两人过去。一人走运河送五万斤,一人走海上送五万斤,哪里便捷哪里省事一目了然。”

此话说完,大殿里突然安静下来,两人谁也没再开口。只因忠顺王垂着头颅暗自思量,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海运与河运的优劣对比,还要考虑到朝堂反应已经漕运往后的发展。

忠顺王深深看了贾蓉一样,暗想着若是答应了这混账的想法,会不会对漕运革新造成什么影响。是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

在朝廷里,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

否则,一个海运河运之争,怎么就会让百官争了五六年时间。

良久,忠顺王抬头望他。款款道:“你很有野心啊。”

贾蓉听得此言,心里一颤,脸色唰一下惨白。是自己暴露了什么?他只听得胸腔内一颗心脏扑通扑通乱跳,像是置身在寒风之中,手脚被如刀般冷风刮得冰凉。

“好好的一个爵爷,怎么就总惦记着赚钱的事情。”忠顺王哼一声,不满道:“对挣钱如此上心用心,更有野心。对待其他事情,怎么就不见你有半点心思。”

再听了这话,贾蓉才缓缓吐一口气。差点被吓死了,暗暗幽怨转了下眼珠子,十三爷也正是的,野心这样的词语是能随便乱说的吗?

他嘿嘿笑了两声,感觉身子的温度稍稍回来一点,嬉皮笑脸道:“十三爷知道小子,小子无他大望,只想过一生平安富贵的日子。宁国府不同以往,家里可穷了,小子自然要多赚一些钱才行。总不能让后辈们空望着门楣,手里却掏不出半两银子过活。”

“少说这样的赖皮话。只问一条,你如何保证出海的天物不会被偷偷卖往海外诸国。”

“十三爷明察,天物最忌遇水。海上风浪频发,在海里的时间越长,天物受损的几率越大。再者,每次出海都有数目,入海又有查对,做不得假。”蓉哥儿谨慎说道。

他知越是在别人快要答应时,说话越要小心注意。可不能因为说出一句话,而导致前面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忠顺王点了点头,道:“此事本王允了你,也不须再麻烦做海运河运对比了。稍后本王拟一书信,你送平安州窑厂去,拿了信往后便能的走海运。只记一事,若有怠慢耽搁影响了江南河道工程,我定要问你的罪。”

贾蓉闻之大喜,今天也算是有所收获。

又听忠顺王道:“本王会对漕运总督斥责一番,不会让你宁国府受了委屈。漕运部院该陪的陪,你也莫要狮子大开口,见好就收。”

“省的,省的,自然,自然。”

蓉哥儿更喜,有忠顺王写信斥责,那么便不是一两千两的事情了。

这一波,不亏。

贾蓉道:“还请十三爷多留一封书信给小子,若是遇上海上大风日子,平安州的水泥还得走运河送来。若到那时,再遇漕运刁难。再把送货时辰耽搁,又毁了天物,我宁国府可不认。”

忠顺王瞥他一眼,哼道:“就你鬼点子多。放心罢,往后天物也列入漕运紧急名单之中。可免多处检查,优先放行。若再有多贪孝敬的,只管送信过来,定好好整治一番。”

这是开了直通渠道呀,这次看漕运部院哪个还敢再惹事。

蓉哥儿喜不自胜,心情更是澎湃。甚至邪恶想着,如果漕运部院再闹一次才好。

可惜,忠顺王暂时没有收拾唐福芳的心情。都是大局为重害的,也不知道这唐福芳的局有多大,有多重,能不能塞下两个玉米棒子。

不过,他也知等漕粮运送进了通州仓,这位漕运总督也没多少好日子过了。

贾蓉当天得了忠顺王信件,便被急急赶出了乐马湖行宫,十三爷心里还是惦记着河道工程事宜了。

“真是一点休息时间都不给啊。”蓉哥儿感慨一句,“想偷一点懒都不信。”

这混账得了好处,心情也好了,给同行的人打赏的钱也多了。

又请了人将忠顺王的信件送往平安州的窑厂,自己则是慢悠悠乘船南下。

“该怎么和段玉交代了?”

头疼。

贾蓉嘀咕一声,这位段玉上官还在洪泽湖等着自己督催天物水泥送去了。结果被自己请圣教的人一把火给全烧了,这一来一回,水泥最快也得还要一个月才能送来。

麻烦哟。

希望段玉上官不要拿自己的发飙才行。

“都是漕运总督唐福芳搞的鬼。”贾蓉见到段玉后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么说的,他面色大苦,好一个委屈样子。拉着段玉的衣袖诉苦道:“待我到淮安府桃源县时,恰听了平安州送来的天物全被毁了,全毁了啊。”

“啊?这……”段玉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惊讶道:“他怎么敢?”

“还有什么事情是唐福芳不敢吗?”贾蓉苦大仇深道,“想想漕运部院这些年贪墨去的银子,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们做不出来的。唐福芳的胆子大着了,也不知道是我哪里得罪了他,还是我们贾家跟他有仇。”

“该死的唐福芳。”段玉咬牙切齿,哼一声。“咱们找他要说法去。”

蓉哥儿摇头道:“唐福芳是朝中大员,乃漕运部院总督,官职在你我兄弟之上。便是河道总督见了他也要恭敬着行礼,咱们如何讨要说法。唉……只是可怜了江南百姓,唐福芳仇我也就罢了,为何要毁天物啊。”

“定是因为开河营田的事情损了漕运利益。”段玉找到一个原因,这是漕运部院与水利营田府最大的冲突。“黄淮运河主干与支流的水被用去营田了,运河里的水少了,漕运就更不便利了。他们漕运部院能赚的银子也要少许多,他是因这事恨上了咱们了。”

“有这样的事?”

贾蓉装傻充愣道。

段玉哼一声:“该死的唐福芳,阻我功业,咱定不饶他。王爷可又说如何处置?王爷若不好出面,咱们几家向宫里累上折册,就不信弄死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