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蓉大爷 > 第212章:卑职本住金陵城边

红楼蓉大爷 第212章:卑职本住金陵城边

作者:七里米粉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19:40:16 来源:笔趣阁

今天的忠顺王心情很好,江南一切事物都在十分顺利的进行。黄河夺淮后,乐马湖沂河流域常年受灾,如今在乐马湖与沂河开辟新河道入海,也算是降低了黄河上游水势的影响。

洪泽湖入海总渠也在开挖之中,只有这两条新河水渠挖通后,常年频发的黄淮水祸或许就能成为历史。

此时正在沂河边巡查的忠顺王似有万丈豪情,黄淮水祸历经几朝多少代人也没解决,如今这个问题要在他的手里解决了。沧桑脸上不由泛起深深笑意,他同河道总督说道:“黄淮上游的新河开辟也不要的拖延,等两条入海总渠疏通了,上游的新河开挖也要急事进行。”

河道总督点头道:“下官定不负王爷所期待。”

忠顺王嗯一声,道:“你的功绩,本王是一直看在眼里的。本朝的漕运已经到了必要革新时期,若进展顺利,本王会向当今推举你为新的漕运总督。”

河道总督却清楚,漕运革新的话题从显德帝登极之初便一直在争论,如今五六年过去都没一个进展。他是在不管妄想,腼腆笑道:“多谢王爷提拔,只是下官惦记河道水情,也不懂漕运事宜。”

忠顺王轻笑道:“不必妄自菲薄,朝中百官都知你的能耐了。今年又治水情,更是大功一件。太上皇当执时,也有不少漕运总督兼管河道。身兼二职,有例可循。”

河道总督道:“卑职不敢居功,黄淮治水的功劳,王爷府上的蓉侍卫要更大一点。”

“他懂什么。”、

忠顺王哼了一句,嘴角却也忍不住上扬。说起这小子来,又不禁想起那年这混账让贾蔷等人跪自己府门外告罪的事情。这家伙啊,正经手段没有,就知道一些歪门邪道。还算好的便是心却也不坏,多少为朝廷做了些事情。

可惜偏偏生在了贾家。

唉,尾大不掉的贾家,只要四王八公一天不散,皇兄在宫里便一天也睡不安稳啊。

忠顺王问身边侍卫道:“最近可有那混账的消息?”

“蓉侍卫在上月月底去了金陵,见了工部督催贾蔷,在宁国府位于金陵的水泥窑厂呆了近一个月了。期间有荣国府的人找他,一并去了趟金陵甄家,大概是关于的修建省亲别院的事情。”

“省亲别院?他们家倒是会计算。”忠顺王不在意的笑了笑,望着河水滔滔拍在河岸上卷起读朵朵浪花。道:“这混账也没来书信,说他家的窑厂要几时才能完工。本王倒是有心放他回神京去,可……这供给江南河道工程的天物不计算好,本王哪里能放他。”

河道总督笑道:“可是娘娘又来了催信?”

“除了她还能有谁。”忠顺王颇为无奈道,“她都将认的干亲当亲女儿对待了,可宝贵心疼,竟要指使本王尽早将那混账小子放回神京。”

河道总督是忠顺王亲派,又曾是十三爷一路提拔上来的。所以知道不少内情,蹙眉道:“莫非是宫里有变?”

忠顺王轻轻嗯了声,并未给他做出解答。只看着河面发呆,不知在想什么,又觉左腿膝盖隐隐作痛。深吸一口气,脸色渐渐难看起来。

叹一声:“天越发冷了。”

等忠顺王回了乐马湖西岸的皇家行宫中,在殿外早见了一个熟悉的人影。他竟有些不敢相信,这混账不是在金陵的吗?怎么跑宿迁来了?

此时的贾蓉跪在殿外,前面摆着一个烂木桶并一个黑不溜秋的包裹。

“他什么时候到的?”

侍卫回道:“蓉侍卫后晌到的行宫,一来便在喊冤。兄弟们虽讲明了爷巡河去,蓉侍卫却执意跪在此处,静待爷回来。”

“又在弄什么鬼?”忠顺王瞥了贾蓉的背影一眼,眉眼间疑惑至极。轻轻扭了扭左腿,从贾蓉的身边路过,迈入殿里。

什么鬼?

跪在地上的贾蓉只觉膝盖吃痛,又见十三爷竟理也不理直接进了殿中。撇撇嘴,连忙站起身来,跟上入了殿里。嘴里大喊一声:“冤枉啊,臣冤枉啊。”

原本腿脚不利索的十三爷被这么一声喊,吓得差点摔倒在地,回头恶狠狠瞪一眼。本还想的责骂一声,见蓉哥儿苟着身子,满脸疲倦模样,嘴角干枯像是得了重病一般。忠顺王也没了心情,闷声道:“你不好好待在金陵跑宿迁来作甚?”

贾蓉提着手中的木桶和包裹,脸上委屈喊道:“臣冤枉,臣委屈,臣心里苦。”

“这倒是一件新鲜事,天底下还有能让咱们蓉爵爷觉得委屈心里还苦的事情?”

忠顺王一脸诧异,嘴角却露着暗笑。仿佛敲定了是贾蓉又要耍什么阴谋诡计一般,就像宁国府的人当初跑忠顺王府喊冤无二,只是这次这混账亲自上阵了。

他怎么就不信了?蓉哥儿无语的很,把自己当成什么人了,我又不是那种耍贱的。咱是好人,大大的好人。蓉哥儿耸了耸鼻子,脸上保持委屈神情,蹲下将包裹里东西解开。

“十三爷可要为我做主啊。”

“嗯?”忠顺王见他动作,瞧了包裹里竟然都是水泥灰,困顿不解。问道:“你带着东西来作甚?”

蓉哥儿呈上一书册,嘴里大喊一句:“十三爷,我们贾家冤啊。”

忠顺王疑惑地翻开册子,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不少的字:

“卑职本住金陵城边,窑厂有屋又有田,生活自在乐无边。谁知那唐福芳,蛮横不留情,贪得漕运百万两,手下官员也样学样。毁我天物夺我钱,还要贾家再孝敬。贾家子弟跟他来翻脸,反被一把大火烧成烟,我家匠人骂他欺善民,又被他点火运河边。百艘商船全烧尽啊,全烧尽。可怜天物十万斤,全沉了河底共水源……”

十三爷看得眉头直跳,差点气得要冲过来踹他这混账。只是待见了后面的内容,方才再次凝起眉目。哼一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漕运总督如何惹到你了,竟要如此污他,还要不共戴天了。”

上面不都写了吗。

蓉哥儿撇撇嘴,委屈道:“贾家冤啊,王爷也冤啊。”

忠顺王冷眼看着他,嘴角露着不相信的笑。

贾蓉悲切喊道:“唐福芳那混账,他指使漕运各卫官员,竟向运送天物的货船讨要高额好处费。咱们贾家窑厂的人给了,他们也不罢休,不仅一路损了两成的天物,最后在桃源县更是一把火将所有天物连同船只烧了干净,烧了干净啊。”

“真有此事?”

“确实是真事啊。”贾蓉委屈道,“十三爷还信不过小子吗?小子可是您王府的侍卫,贴身的侍卫啊。小子是怎么样的人,十三爷是清楚的,如果不是真的,小子怎么会大老远从金陵跑来求十三爷做主了。”

“莫不是你自己将东西烧了,然后栽赃到漕运总督的身上?”忠顺王神色怪异,心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当然清楚,世上还有谁比我更清楚你的吗?

蓉哥儿心里一惊,脸上却没有任何异样的表现。

好在当初是让圣教的人去做的,虽然烧上是意外,不过去找事的可是正经的漕运官吏。虽然那位官吏还有另一个圣教教徒的身份,但这个锅是肯定要给漕运部院及漕运总督背上的。

他苦着脸道:“十三爷知道小子是个爱财的,怎么会狠心将自家的东西烧了去。小子也是过后才知,当时可有许多百姓在场,好些人都见了发生的经过。”

“怎么无缘无故漕运部院的官吏会找你们宁国府的麻烦?天下何人不知,你们宁国府的天物可是要供给河道工程所用。”

“是啊,小子也困惑啊。无缘无故的……”贾蓉呜呜一声,还真被他挤出两滴眼泪来。哭着道:“可怜的江南的百姓啊,本以为往后就能免于黄淮水祸了,没想到……段玉上官还在洪泽湖等着宁国府的水泥过去了。结果全被烧了,沉到了运河了。这一来一回,又得等到一个月后去了。”

忠顺王听见,终于动容。他不管事情真假,水泥供给不上才是最重要的。紧紧皱起了眉头,死死盯着贾蓉。问:“毁了多少?”

贾蓉哭道:“足足五万斤水泥,还有八十多艘货船。这下外面贾家就算产出了水泥,一时之间也找不到那么多货船来运了。”

“什么时候发生的?”

“三天前的夜里,具体如何小子也不大清楚。只听了此次运送天物的人说了,原来是漕运官员打定主意认为宁国府偷偷从平安州运私盐到下扬州贩卖,所以一桶桶的水泥全从船上搬了出来,然后一桶桶倒在码头,清查里面倒地有没有私盐。”

贾蓉顿了顿,继续悲声道。

“我们贾家的人自然是知道没有的,却又不敢阻止。只是那些人说一桶里没有,不代表十桶里没有,十桶里没有,不代表百桶里没有。他们要将所有的天物全倒在码头检查,否则就不给放行。”

反正如今那几个肇事的漕运小吏已经回平安州了,可以说是‘死无对证’,贾蓉怎么说都行。再者,桃源县码头上还撒落着许多的水泥灰了。那些水泥灰遇了水后,会在码头上永远留下很久,短时间想完全清除干净是绝不可能的。

蓉哥儿暗暗偷笑,又有那么多吃瓜群众在,漕运部院想抵赖都难。

忠顺王疑惑看了贾蓉一眼。难不成本王真猜错了,这次是这混账吃了真亏?又问道:“既然漕运部院检查,你们贾家的人配合便是,怎么又会闹到的烧船烧货去?”

“回王爷的话,我们宁国府是在配合啊。可是漕运官员不知是收了什么命令,要将所有的天物全砸了出来。”蓉哥儿拿起手里的烂木桶送上,又从桶里掏出那漕运官服和漕运令牌。道:“这便是的漕运官员砸烂的,小子还从砸天物的官员那里要了他们的令牌来,以防是外人假冒漕运官员。”

忠顺王见了这些东西,深深瞧了蓉哥儿一眼。款款道:“行啦,本王知道了。”

“啊?这就没了?”

“你想怎样?”忠顺王哼一声,道:“如今正是运送漕粮的要紧时间,神京百万官民还等着漕粮过年,还想我现在抓了漕运总督过来问责不成?”

哪里是百万官民,里面就没有民的事情。这些漕粮都是给朝中百官,京畿各营将士的。

忠顺王的见他心有不甘,款款道:“你也知江南急缺水泥,如今水泥沉了河,你更该督催你们宁国府在金陵的窑厂尽快建成。”

“……”蓉哥儿可没忘了心里的打算,委屈道:“十三爷明鉴,小子过来确实感受委屈,二来也是为了江南河道工程。”

“哦?”

“为了江南的河道工程,我宁国府损失这两千两银子,实在不算什么。只是漕运各卫各官各吏如此行事,宁国府的水泥实在无法送达洪泽湖去。”蓉哥儿感觉刚刚几滴假模假式的泪水凝住了睫毛,有些难受。

轻轻揉了揉,想要把睫毛揉开,神情扭曲。又道:“此次水泥的运送已经晚了许久,往后再送依旧会晚啊。即便我贾家每月照例给漕运部院几百两好处费,也未必能保证每月的水泥能顺利送达啊。”

“什么好处费?”

蓉哥儿撇嘴委屈道:“十三爷是不知,如今运河的过船费可高了。不仅有运费,过闸费,过船费,运河维护费,漕丁年岁费,领运生辰费,巡漕车马费等等不下十种。每卫一送,从平安州道淮安来,一次竟要送出五六十两好处费。这还只是我们贾家一家的,难怪都说漕运官员最赚钱。”

“胡说八道。”

忠顺王骂了一声。

今日的好心情全被破坏了,拳头更是紧握着。十三爷可不同于其他官员,他负责多处工程,可知工人、农人家每年正经用度也不过十多两银子。在以往,六、七品的官俸禄一年都只有几十两了。

竟没想宁国府送一次水泥要出的好处费都比官员俸禄还高了。

想到此,忠顺王眼神微眯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