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显耀大唐 > 第一百零九章 临别前的嘱托

显耀大唐 第一百零九章 临别前的嘱托

作者:汉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15:27:58 来源:笔趣阁

“不知大王深夜至此,有何见教?”夜已深,薛仁贵本来准备睡下,却突然听儿子薛讷说李显来访,不由得心中愕然,在将其迎至营帐之内后,便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

只见李显也是一脸的严肃,对着薛仁贵拱手施礼道:“小王此次前来无他,主要是向大将军建言一事,还望大将军肯纳。”

“大王有话但说无妨,只要末将能够做到的,一定会竭尽全力。”薛仁贵感激李显将不少的功劳分给自己的儿子,更感激李显为薛讷所做的一切,包括想办法令其拜师程咬金,又将其大力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将才,所以当即慨然的说道。

却见李显的脸色依然严肃,郑重地说道:“如今高句丽灭亡,我大唐得其城百七十六,户六十九万七千,又设安东都护府,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县一百,大将军被委任为安东都护府大都护,真可谓可喜可贺,相信以大将军之手段,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能令高句丽局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只不过大将军务须关注新罗之动向。”

“新罗?”薛仁贵听完之后顿时眉头紧皱,若有所思的说道。

“对,就是新罗。如今三韩之地百济、高句丽已然亡国,我大唐只需用个十数载,便能令其彻底被我大唐同化,只是新罗王权尚在,不得不防。我大唐虽于其地设置鸡林州都督府,任命新罗王为大都督,并由朝廷派遣官员进行制约,然而新罗王若真有异心,我大唐所谴官员便是有三头六臂,亦难有作为,只能沦为刀下之鬼。”

“不会吧,新罗与我大唐乃是多年盟友,更兼我大唐兵威之盛,连高句丽都亡国了,新罗莫非是活得不耐烦了?竟敢挑衅我大唐兵威?”一旁的薛讷听了李显的话,先表示不认同,还没等薛仁贵开口,便断然说道。

李显闻言,却是呵呵笑道:“薛兄有所不知,在外交方面,没有永久之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当初新罗受高句丽及百济联军欺凌,只好投靠我大唐,并与我大唐结成同盟,利用我大唐制衡高句丽与百济,后来我联军屡百百济与高句丽,并成功先后灭亡百济及高句丽,在这过程中我大唐受益,可新罗得利岂非也不少?尤其是此次高句丽灭亡,许多将士及百姓乘机投降了新罗,这也令新罗力量大增,万一有变,新罗只需短短时间,便能调集一支大军,攻占百济故地,截断我军海上通道,然后乘势围攻平壤,占据三韩全境,如此一来,我大唐数十载之征战,岂非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乎?”

薛讷便是再笨,也知道李显这一番话是多么的正确,不由得喃喃的说道:“这该如何是好?我大唐费尽心力方才平定了高句丽和百济,如何能够拱手送给他人?”

而一旁的薛仁贵却是对李显那句“为他人作嫁衣裳”颇感兴趣,夸赞李显比喻的妥帖,妙语惊人。

李显毫无羞耻之感的剽窃了两百年后秦韬玉的千古名句,同时又怡然自得的接受了薛仁贵的夸奖,同时还承担起了教育薛讷的职责:“此事其实也不难,将高句丽豪门大户迁往内地,同时将我大唐流民迁至高句丽故地,令其垦田实边,与此同时,我大唐将士于驻地实行军屯,建立马场,既能驻兵防守,又解决了粮草问题。除此之外,允许其与高句丽百姓通婚,之后兴建学校,恩准此地学子参加科举,相信过不了多久,高句丽便会与我大唐百姓完全融合,再无复国之念。”

“当然”,看着连连点头称赞的薛仁贵,李显又接着说道:“这等事皆要徐徐图之,切勿急躁冒进,否则一旦激起矛盾,将不可收拾矣,小王今日来见大将军,主要是请大将军小心戒备新罗,并且注重培养人才,大将军当知晓,我大唐武功虽盛,然则边疆亦不能算太稳,尤其是西南之吐蕃,其助芒松芒赞也就罢了,可其已故之大相禄东赞之孙噶尔钦陵实乃一代名将,若是由其领兵,再联合西北之突厥、辽东之契丹、奚族等,则安西四镇危矣。届时恐大将军会被调至前线,届时新罗见有机可乘,定然会乘机兴兵,若再扶植高句丽王族之后,则恐不仅新罗无法掌控,便是此地亦不再为我大唐所有。”

“嗯?”听了李显方才所言,薛仁贵的眼中顿时现出了一丝的精芒,然后拱手说道:“没想到大王竟然如此深谋远虑,仁贵不及矣,请大王放心,仁贵一定竭尽所能,选练精兵,培植将领,安置百姓,俘获人心,以确保此地不失,并努力构建对新罗之防御。”

“如此,则小王放心矣。吾帐下有一将领,名叫杨思齐,乃高句丽已故大将杨万春之子,此人在高句丽百姓中素有威望,又擅长安抚之道,大将军如若不弃,小王便将此人拨付大将军帐下效命。”若是有机会,李显自然不会介意让他麾下将领历练历练,这自然也是李显在安东都护府安插人手的一个机会,同时也是将薛仁贵绑到自己的战车上的一个机会。

其实李显这么做就有点不地道了,因为薛仁贵是一名直臣,虽然在战场上也会出现杀俘抢劫等事,可是结党营私的事情却从来不会做,而李显却乘着对方正在用人之际,同时又感念李显对其子薛讷的恩情,将麾下人才硬塞给人家,明显着是要拉拢薛仁贵。

薛仁贵也不笨,自然也隐隐猜测出了李显的意图,可是他在这时候却也不能拒绝,就算是把感情放在一边,自己也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如今李显雪中送炭,无论是于公于私,他都该收下这个人才的。当然,其中的前提自然是,那人的确是人才,否则薛仁贵也绝不会白养闲人。

所以,薛仁贵听了之后便点头说道:“如此甚好,末将的确奇缺这等人才,大王可是帮了末将一个大忙。既如此,大王明日便令此人来我军中效力吧,若是果真立下大功,末将定然会为其请功。”

其实薛仁贵还有潜在的话没有说出,那所谓的人才如果没有立功,也别指望着会有什么照顾。

不过李显对他的人有着绝对的信心,所以只是笑了笑表示理解。

之后李显又提议与薛讷切磋武艺,同时让大高手薛仁贵进行指点,薛仁贵没有犹豫便痛快的答应了。

薛讷本以为通过这一年多的战场磨练,他的武艺大进,李显应该不是对手了,结果一番比试下来,他却沮丧的现自己和对方的差距竟然越来越大,不由得心中暗暗苦笑:看来李显那厮天赋之高,实在是一个怪胎,自己想要过他,这辈子恐怕没什么指望了。

其实薛讷不知道,李显的武艺之所以能够进步如此神,不仅仅是因为天赋的原因,也不只是因为他在战场上生死纵横之际领悟的更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学自渊男建的那几式残破的枪法,据说是源自武悼天王的强大枪法!

李显将那几式枪法与自己的枪术融合起来,让自己的枪法更多了几分霸道和狠厉,而招式则更加的简练有效。

“仅仅这几招残缺不全的枪法就能令我的枪术提高这么多,如果能够得到完整的枪法,不知我的枪术会提高到怎样的水平?”得胜之后的李显并没有丝毫得意的神色,而是想着应该怎样才能得到那一套完整的枪法。

“既然武悼天王被葬在龙城,那我不如重操旧业,再去探一探武悼天王的墓葬,或许能有什么收获。”

在返回自己营中的路上,李显的脑子里一直在考虑着这个问题,到了最后终于忍不住要干自己的老本行,通过盗墓的手段来得到武悼天王的枪法。

虽然李显也知道,武悼天王其实是被慕容氏俘虏后杀死又埋葬的,墓中有枪法的几率几乎等于零,因为如果真的有的话,慕容氏一定先学会了,根本不可能留在墓葬之中。但是如果不亲自看一看,也是绝对不会甘心的,所以还是决定前去碰碰运气。

“伟大的武悼天王,我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对您的英雄事迹倾慕不已,在五胡乱华、群魔乱舞的北方,我中原汉人被视作猪狗,遭到残杀和****,可是您却敢于与他们对决,一个杀胡令虽然被后世史家所诟病,然则正是这杀胡令,令我九州大地终现炎黄本色,令我华夏种族未能灭绝,文明再续,如果不是有昔日之武悼天王,又怎能有今日之大唐?怎能有后世之数千年华夏文明?”

茫茫夜色之中,李显深深吸了一口气,怀着对武悼天王的深深崇敬之意,默默说道:“我知道动您的陵墓是对您的不敬,然而为了我华夏能够更加长足的展,为了让我华夏文明传扬四海,不再受到异族胡人的威胁,我也只能这样做,希望您能够原谅。请放心,我答应您,将来一定会将您的陵墓迁回中原,并且重新为您议谥,褒扬您为我华夏立下的功德。”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