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429章 李适问计

大唐朝请郎 第429章 李适问计

作者:宁溪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5:55:10 来源:笔趣阁

李适午间小睡了一会儿,这时已经洗浴一番,换上了新衣和香囊。

张军就感觉李适整个人周边都充斥着一股子浓香,隐隐的夹着股子烤肉味儿,赶紧往一边让了让。

实际上,大唐贵人每个都是香香的,不分男女老幼,而皇帝肯定是最香的那一个。最好的都是他的嘛。

要食香,浴香,薰香,蒸香,配香,饰香,连特么房子都要用带香味的木头来修建。擅香,沉香,龙涎,麝香等等为何名贵?

就是从大唐就给炒起来了呀。甚至大唐还把这种喜香的追求刻进了每个中国人的基因。

然而,唐人亲喜的香料中,就掺杂了一些后来成为调料的东东,这也就是张军闻到的烤肉味儿……胡椒孜然什么的。

当然也少不了中药材。

大臣上朝,凑一起讨论香料,比比谁身上更香,在大唐是基本情况,这点让张军比较崩溃,他是真接受不了,还不能说。

不只是不能说,他也要浴,要薰,出门要带上大娘子亲手配制的香囊……反对无效,只是给减了些他实在是无法接受的香味儿。

好在大小娘子和家中诸蕊这会儿已经不再往身上抹香了,这让张军好受不少。

大唐的女人喜欢往身上涂抹磨得精细的香料粉末,增加香味,摸上去滑滑的增加触感……

那一扬手一踢足的一澎白烟,真的不是影视效果。然后如果出点汗……

“陛下。”

“陛下。”

“李卿,张卿,坐。”李适只招了李皋和张军两个人过来,君臣三人随意落座。

说一句,卿并不是爱称,是官职,算是尊称,也是在宋代才成为了一种称呼,后来渐渐又专指了女性。就像太监其实也是官职,还是大官。

“陛下,军器物资已经起运,不日军马将行。”张军先和皇帝说了一下凤翔的动向:“褒斜道已经通畅了,至成都嘉戎再无阻滞。”

这事儿凤翔没花国家一分钱。其实凤翔的军队建设也没怎么花国家的钱,后来李适批的那点儿根本也不好做什么。

“哦?”李皋捋了捋胡须:“可是紧固?节镇以为可保持久么?”

其实大唐朝中对于修缮褒斜以及傥骆古道这事儿,也是一直有着争议的,就是太花钱了,而且还不能保持持久,需要不断的修。

这也是为什么褒斜最终被废置,傥骆凑和用,基本上选择了虽然平坦但比较复杂危险的陈仓道的原因。

现代看来四百公里不是什么大数字,踩上油门几个小时的事儿,在唐代,这就是天堑。

而且褒斜古道中一大半都是栈道,以人力架木栈于崖壁河谷……话说真的是挺伟大的,估计那会儿死的人不会比长城少。

“想来数十年不会有问题,只需勤加养护,百二十年也可保障。”张军大概给了一个数字。

凤翔新修的褒斜道没有木栈,而且大量使用了炸药,灌筑混凝土,坚固性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如此,便是天堑通途,张卿又是大功一件,造福万民。”李适也开心。

“臣已嘱人沿途建设驿馆旅店,日后会交与有司打理。”张军给了皇帝和李皋一个承诺。以后褒斜道的维护还有驿站会交给有关部门管理。

当然了,经营管理权交出来,那朝庭这边也要负责养护修缮,这个自是不用细说。而且所有权这事儿也没有商量的余地,肯定是凤翔的。

“如此大善。”李皋同意了张军的意思。

李适也点了点头,这事儿是凤翔做的,皇帝也不能敕账:“张卿何日出发?”

“待物资起程,臣率中军押后。”

“好,军中诸事,我不如你,凭你自己做主,我在大明宫等你与诸健儿的好消息。”

“臣定不负陛下所望。”张军郑重的给李适施了一礼。

看李适和张军话说差不多了,李皋咳了一声,看了李适一眼,对张军说:“太保,诸藩诸使已经快马由长安转凤翔而来,未知太保以为,该如何安排?”

张军看了看李适:“陛下便是因为此事,今日召臣入宫么?”

李适点了点头:“中外之官累有数万,而不论中外,当以诸藩诸使为贵,如今大唐安定,诸藩诸使也能奉诏而行。

但也未必风平浪静。此次尔等奉诏入京,天下诸官都在观望,朕与诸相商议几番也未能确定。

若是入朝,朝中何来如此之多的官位?若是仍旧外任,这职务却也不好安排,只好寻太保来咨询一番,可有一定之计。”

节度使和军使的职秩其实不一定有多高,因为在大唐的官职序列中,就没有这几个职务。

但事实上,因为历史的原因,节度使的权力地位却是离谱的高,几乎已经公认是超员,等同于二品以上,甚至地位只稍弱于首相。

军使的地位相照节度使要差一些,但也是被公认为武将之冠,如果入朝的话,肯定不能低于正三品。

还有都防御守捉使和都团练守捉使,地位比行营军使还要略低,但也是一方大员,至少也得给个从三品的位置。

这次一下子回来二十三人,朝中从哪里去安排这么多的二三品职务?

你不安排,那回去继续统辖一方?肯定不行。

但是总不能不安排也不放人,那就是必乱的场面,虽然现在的形势也不怕谁乱,但天下百官都在看着呢。

这要是在宋明清,那就很简单,皇帝和政事堂,或者军机处直接处理就行了,安排或者不安排都没事儿,没人敢有异议。

但是大唐不行,前面说过,大唐实际上是贵族议会制,是比较平等民主的制度,这个舆论就很重要。

这么长时间,李适和诸相也没商讨出结果,然后李勉和李皋就建议召张军来问询。解铃还是系铃人嘛。

“可是都到了?”张军想了想,问了一句。他稍微有点意外,原来以为能有一半应诏就不错了,总要再花费些手脚收拾几个才行。

“敕诏二十六,应诏者二十有三。”李皋给介绍了一下:“淮西,陈许,镇海军使未到。镇海军有信使,言脚疾。”

镇海军就是浙江节度使。浙江道在大历年间分为浙东和浙西,李适登基后又合二为一,重置了节度使,授镇海军。

“淮西尚在?”张军看了李皋一眼。

去年张军杀了李希烈和吴少诚在内的一众淮西大将,解散整编了淮西军马,这怎么又出来淮西了?

李皋是从荆南节度回来的,就在淮西节度西边接壤,当时张军走的时候也是他这边去接的手。

呃……李皋看了看李适。

李适感觉有点脸红,咳了一声:“即时淮西罔乱,朕,为平息安宁,允设了淮西都团练,只为清除匪类恢复生产。”

张军就有点愁,舔了舔嘴唇:“陛下呀,臣不留余力的除藩,编肃地方节度团练,为的就是地方无兵,使吏政通达,军政统一。

可是陛下为什么还要再去增设节度团练呢?”

李适捋了捋胡子,脸上有些臊红:“此事,此事朕有失察,日后不提便是。此次二十三使入朝,太保以为如何是好?”

张军无奈的看了李适一眼:“此事到也好办,诸藩诸使均为武将,便随臣去南诏一游罢。隐去勋爵,充做随军参谋便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