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420章 上都留后

大唐朝请郎 第420章 上都留后

作者:宁溪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5:55:10 来源:笔趣阁

第二日。

张军起来活动了一下,便去书房亲手写奏表。

他把昨天发生的刺杀事件前后经过写了一下,表示此事已移交万年县,并劝李适不宜牵连过众,提到要尽快整肃禁军,加强长安防务。

张军没有什么顾忌,直接就说自己怀疑这件事是节度使干的,需要彻查,请求李适下诏,召各道节度使入朝自证。

‘臣屡屡犯险,惟此次为最,诸藩之狠辣尽现,不臣之心昭然,杀臣扬凶的同时不过是在试探陛下和朝堂的决心。

现北方安静,民生初复,敢行此事者,不外大江诸藩尔,臣以为便不如当计而行,着诸藩入朝自证。

除幽州卢龙,单于都护,戎州都督外,诸镇节度观察营田等使,各路军使,行营节度,均宜入朝觐见,答辩军政之事。

应着河中马帅适时戒备,同华金商勒马拭弓,以防不测,臣也会着宣州警戒。若有不臣,必一击而溃之。

各藩入朝后,陛下可发敕旨,召诸藩留后都知率本部集结江陵,着户吏二部驱遣诸藩辖境,恢复王治。

若能一举而去诸藩,臣之险事便为幸事,不枉臣之涉凶,坏事也是好事。

陛下也好趁此之机琢磨禁中诸军卫,整肃其里,清查整顿之数臣不便置喙,只推举右金吾卫大将军凑为京兆府尹。’

洋洋洒洒数百字,把自己的想法还有推举吴凑的意见写好,漆封后着人投去宫中。

张军是赐开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可以直接把奏表递进宫中交到皇帝手上,不用从尚书各省过一道。

这是一种权力,是帝王的信任,也是责任,同时,这也是一种分化,帝王心术。

有了直接进言面圣的资格,张军做为外臣藩镇,天然的就会和政事堂产生隔阂,还是无法消除的那种。

对这些小手段张军向来是无所谓,自己又不用靠拉拢政事堂去做什么,大家平等协商就好,先把事情做好最重要。

大唐虽然已经止息了战乱,正在削除藩镇诸使,但实际上并没有风平浪静,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北方人口严重缺失,大量田亩荒芜,道路村庄和大部分县城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官员不足,民政户政混乱。

还不只是这些,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很多地方甚至连基本的生产都组织不起来。

再加上连年大旱,蝗灾,人口的隐匿和土地的兼并,需要做的事情不要太多。

而大唐经过了近一百七十年,十代人的沉淀,已经产生了大量人浮于事的士族官员,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好逸恶劳骄奢淫暴。

这才是大唐目前最大的祸源,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

每朝每代都是初期刻若强大,中期淫奢衰败,后期民怨滔天,不需要那些学者专家各种分析,其实不过就是对老百姓的一个慢视,轻视,无视,肆意压榨剥夺的过程。

这个过程拢共分四步:亲亲相维,官官相护,内部繁殖,脱离民生。当整个官僚上层社会都被血缘和枝节占据的时候,根自然也就腐烂了。

当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的人控制一切,除了压榨盘剥感口号他还会什么呢?所以自然也就崩溃了,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然而一切又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这也是他们无所谓的原因,不管怎么变化,他们照常唱歌跳舞,受苦的都只能是老百姓。

数千年,从来也没有改变过,周而复始。

这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问题,得一步一步慢慢来,张军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恢复律治,让大唐真正平稳下来。

再一个就是扩大资源,资源多了掠夺自然就会下降,吃饱了的畜牲会眯起眼睛来睡觉。

送走奏表,张军坐在那琢磨了一会儿,确认没有遗漏,再梳理一下近期需要做的事情,看看公文,时间也临近了饷午。

“郎君,盩厔军官学院司业,天山县候康,门外求见。”

“康日知?”张军抬头看了看卫阿荣:“请进来吧。”

卫阿荣应诺去请人,张军把办公桌上面收拾了一下,起身走到室外,负手迎着阳光,感觉着太阳晒在脸上的温暖。

康日知这个人张军并不熟识,他能到军官学院任职是颜鲁公的召唤,和张军没什么关系。张军也是信任颜鲁公。

其实严格说起来,张军对这些西域羁糜国的王族并没有太多的好感,尤其是粟特人。他们是伊朗人的祖先。

大唐粟特人不少,名臣武将有,造反祸乱的更多。昭武九姓是粟特人的代表,在西域有安国康国石国米国史国等。

安禄山,史思明,曹令忠,康进德,北宋书法家米芾,都是粟特人,都是以国为姓。

张军之所以对这些粟特人没有太多好感,主要就是他们骨子里的资本意识,贪婪,不计手段,喜炫富斗宝。

大唐的官场民间很是有一些被他们带起来的不良风俗。

“日知拜见郎君。”康日知距离张军十数步就施礼拜见,打断了张军的胡思乱想。

“自家人无需多礼,到是康司业奔波辛苦。”张军点了点头,上下打量了康日知两眼,两个人进到办公室里面。

“日知奉鲁公之命至兴平组建整训营,故入京来请见郎君,请郎君示意指点。”

“司业谦逊了,谈不上什么指点,只需认真做事便好。此番整肃之部为荆南节度兵马,”

张军想了想,对康日知进行了一番指导:“将卒需完全分离,隔营肃训,需甄别出身,历数罪状。

若有定罪,交有司论处,余者训练便以日常大纲,可适当倍加,不分将卒均需考核。”

康日知点头应诺:“郎君,此部将众,考核后如何安置归建,可否明示?”

张军摇了摇头:“你等无需知晓,只管依令整肃便是,相应勋功自不会少了你等。务必严格。”

“诺。”

“整肃行营并非临时建置,怕是要持续很长一段时日,一定要谨慎仔细,相应人员规则不能马虎,否则……某也保不住你等。”

“谨诺。日知明白了。”

张军点了点头:“嗯,心中当有计数。学院诸师生如何了?”

“生团至凤翔备战,新生正常施教,教授助理等亦在趁机培训。生团行营已按军例编整完备,划入战时序列,正与所部相同操练。”

“嗯,要与诸师生讲明,此番并非演练,乃实地实战,此去生死未卜。相应抚恤功勋之事也要交待清楚,一应视同正卒。”

“尚可计功酬勋么?”康日知愣了一下。

“自然。”张军点了点头,笑着说:“诸师生即与诸部军伍同赴战场,同生共死,扶恤计勋自然也应是一视同仁。”

“日知代诸师生谢过郎君,定嘱咐人等勉力杀敌,建功立业。”

“善。理应如此。某事务繁多,难以每每顾及,学院诸事还需拜托司业,必竟鲁公年岁高长,还是让他赋闲怡养为重。”

“日知明白,日知必会努力,以不负郎君厚望。”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张军问了问学院的一些大小事情,康日知一一应答。

中午张军留康日知一起吃了顿饭,康日知就出城去了兴平,筹建整训营。这次南征他就去不到了,到是无妨。

整训营就是建来专门整训禁军禁卫的全封闭训练营,南衙十六卫,北衙六军都会在这里接受全方位的训练和考核。

当然,这个急不来,得一步一步来,最先入营的会是李皋的荆南节度兵马,然后由他们整编后接替长安城防,就此展开轮训。

这会儿荆南节度兵马正在留后都知的率领下,在来兴平的路上。时间都来得及。

荆南节度居大江中域,通衢六道,镇压剑南、岭南、西南和山南四地,和其他藩镇并不相同,是大唐的国家军事力量。

这也是李适能够相信荆南部队,能应允由他们暂替禁军的原因。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张军和李皋的原因。

李皋入朝拜相,准备接替李勉任职首宰,荆南部队入京整肃编排,暂替禁军轮值,然后大江沿岸各地方部队强制集结江陵。

这些部队会在江陵进行整训,重新编排,然后配合凤翔军梳拢西南。当然,是在南诏之后,这中间的时间正好进行训练。

张军不怕这些地方节使不同意,不同意正好,还省事了。必竟覆灭和整肃整训相比起来,覆灭其实更为简单。

这些地方部队经过此次整编以后,就再也回不去了,会成为大唐国家军队的一部分。

如果一切顺利,自此以后,大唐南北也就都恢复了平静,地方再无军阀和使者,还能梳理西南诸州,初步恢复吏治律治。

张军会保留宣州和江陵两个行营,用来监控防备大江沿岸诸地,然后就可以安心处理回纥和西域羁糜诸国的事情了。

吐蕃并不着急,只要南北封堵好就可以了,花费精力和代价去打没有意义。

送走康日知,张军在院中活动了一下身体,被紫蕊拉去午休,却又是好一番操劳,直把个寝衾滚弄得汤淹水泡,一片渍湿。

张军没有白日宣银的习惯和兴趣,只是这次紫蕊受了惊吓,这才由着她胡闹。

午后,张军松开藕臂横肢的盘抱,也没叫醒仍在酣睡的紫蕊,自去清洗了一下,换了身舒适的麻服来到办公室。

“郎君,有都知院送来邸抄。”卫阿荣给张军倒了杯白开水,把邸报摆到张军面前。

邸报,也叫邸抄,也就是各地进奏院每日在景风门外抄写回来的,由御使台和尚书省发布的敕旨和公文符牒。

经过分类整理誊抄,形成正式的公文,由专门的信使顺着驿道送回藩镇,交给节度使。

张军来到长安,到是方便了凤翔诸都知进奏院的工作,每日邸抄只需即时送到府上便可,省了驿传的折腾。

张军看了看厚厚的一叠邸报:“来人可在?”

“便在门外。”

“召他进来。”

张军坐下来,拿起邸抄翻看,卫阿荣带着七八个人进来拜见,都是各进奏院的上都留后,职务相当于张军的副手,实际在府内要低一些。

一看进来了七八个人,张军意外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在长安有九处进奏院。真特么浪费。进奏院的开销相当不少。

“日后邸抄无需全文,陈语骈词尽可择除,只需将正文事件写得清楚明白即可,免得徒劳纸墨。另外,进奏院需加强对京中信息的搜集,可增实事。”

这会儿的诏书敕旨,往往数百多字里有用的也就是几十来个字,进奏院都要一字不差的誊抄回来,即浪费时间又浪费物料。

邸报的抄写和政事院那边的刀笔吏不一样,政事院是正经的官方敕旨符文,必须严谨严格,一字不落不错才行。

邸抄这东西就是个记录,传递消息,所以张军感觉完全没有必要。

有这些浪费掉的纸墨和时间,还不如多搜集点长安各处的消息,还能增加点阅读的乐趣儿。

张军让这些伪留后随便坐,问了一下各进奏院的工作情况,人员配置等等,开展工作上有没有什么问题和难处。聊了一会儿。

张军给这些人大略的讲了一下自己对进奏院的想法,哪些加重,哪些保留,哪些可以忽略,以后的工作重点等等。

“某有意扩充邸报,需对进奏院略以调整,使工作更加精细专司,你等回去可琢磨商讨,集思广议,得了结果再来报我。”

张军的意思是对九处进奏院进行整合,按业务各司其责,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可以把每项必要业务做的更好,还会节省不必要的浪费开支。

同时也想把邸报真的做成报纸,编辑印刷出来,在自己的辖区内贩售,着人诵读,也算是一件利民的好事。

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对吏治律治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手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