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418章 指点吴凑

大唐朝请郎 第418章 指点吴凑

作者:宁溪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5:55:10 来源:笔趣阁

张军抱着紫蕊哄了一会儿,才算不哭了,死死的抱着张军不撒手。真是吓到了。

“莫惊慌,某哪里有那么容易被伤害?”

“世事无常,阿郎千万不要大意,那一刹奴奴肝胆都要碎了。”紫蕊把脸埋在张军的心口,闷着声反对他的说法,满满的担心。

“好,听你的,日后某会多加小心。”张军用下巴在紫奴的头上蹭了蹭,拍了拍她的背心。

“郎君,有武候将军求见。”卫可荣在门口唤了一声,没敢往里进。

“进来吧。”张军轻轻拍了拍紫蕊的手臂。紫蕊松了手,抹了抹脸,直接去了堂后。她这会儿没法见人。

“郎君,”卫阿荣开门进来:“宣阳,亲仁,安邑三坊武候将军求见。”

张军皱了皱眉头。

武候将军,就是直接管理武候铺的将军,每坊一员,职级不高权力不小。今天这事儿最直接的责任人,没有之一。

也算是这几个将军倒霉,偏偏就在他们的辖区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件。

而且张军也是确实有点生他们三个人的气。事情都处理好了,也没见到武候赶到现场,要等自己都回了府安置好了才跑过来。

事情发生在宣阳坊外万年县之前,是东市、宣阳坊,亲仁坊和安邑坊四角相接的地方,距离升平坊大概一公里半远近。

从发生刺杀,反击,万年县令带着手下县丞县尉和差役到场,东市禁军到场,处理伤员交接敌犯,再到返回府内。

这整个过程中间足足有半个多小时,四十分钟左右,可武候和徼巡头影未见。

这是什么?在张军看来这就是渎职。

这还是张军身份高贵,要是换成其他人呢?即然不能胜任,那还要你何用?

这张军到了家里都安置好了,连紫蕊都哄好了,武候来了。这是来看自己死没死么?

“不见。”张军直接拒绝了求见的请求。

“诺。”卫阿荣应声出去传令。

结果武候还没撵走,又有人上门。

右金吾卫大将军,濮阳郡公吴凑亲自来了。这应该是得了武候铺和徼巡的消息,亲自跑过来慰问看情况的。

青天白日,在京城发生刺杀大员的事件,做为金吾卫大将军,吴凑是官位最大的间接责任人之一。

今天这事金吾卫从大将军以下,中郎将,郎将,将军,武候,判官,街曲等等,其他要受牵连的得有一大堆,谁也跑不脱。

这些人的性质和万年县令就完全不同了,张军可不会出面去保他们。本来就是他们该承担的。

在长安城内,这么一伙三十多人的刺杀团队公然当街行刺当朝太子太保,只能说明这些人工作相当不到位。

而且时间正当暮色,正是徼巡武候开始巡视街头坊内的时候。这之中就没有一个无辜的。

哪怕张军并没有真生气,哪怕张军的护卫水平完全不怕这种刺杀,并不代表张军会去当老好人,谁该承担就去承担。

不过生气归生气,吴凑还是要见的,好歹人家是郡王,大将军,是皇亲国戚,不是那三位武候将军能相比的。

“吴郡王,我家郎君在内府南堂相候,郡王请。”卫阿荣到府门把吴凑迎了进来。

张军没有出来迎接,这是表示心中不快,对于两个人的实际地位来说,不算失礼。

让近侍把吴凑迎到内府南堂,这又表示对吴凑身份地位的尊重,没有丝毫慢怠之处,谁也挑不出来毛病。

唐代的官贵人家宅内,一般接待客人的地方不会少于五处,分别对应客人的身位高下和关系远近,以示区别。

“你等便在此等候。”吴凑扭头看了看三个面如土色的武候将军,冲卫阿荣拱了拱手:“有劳。”跟着进了府。

这三位武候将军平日在任内各坊那也是土皇帝一样的人物,一言九鼎权势滔天,今天连大门都进不去,乖乖的在府门外站着等候。

“吴郡王到。”到了南堂外,卫阿荣喊了一声。

张军起来走到门边,亲手打开堂门,把吴凑让进堂来落座,吩咐上茶果点心和白酒。

“太保。”见到张军,吴凑老脸一红,拱手问好。

早晨才气势汹汹的跑到皇上面前问罪责怪,这晚上又要跑来上门上道歉领罚,任他脸皮在厚也是心生惭愧,不自觉的就比张军矮了半头。

“郡王。”张军还了一礼,然后就不再说话,坐在那看着吴凑。请开始你的表演。

安静了那么一两分钟,都特么要听到心跳了,吴凑感觉尴尬的想扭头就跑。但是不能。

嗯哼。吴郡王咳了一声,又拱了拱手:“那个,太保,今日之事,虽非某之过错,但有某之责任,请太保责罚就是。”

特么老子认了,有什么条件你就提吧,还一句不是老爷们。

张军又看了吴凑十几秒,笑了一下:“此事,徼巡与武候在责难逃,一应官员责罪难免,自有律法可依,某不与置喙。

到是郡王,某却是有些想法,就是不知郡王是否想听。”

公事公办。吴凑叹了口气,虽然心中有着各种不甘,但是反对的话却是一句也说不出来。这不是张军的属下受难,是张军本人,他能有什么立场劝说?

“即是如此,那便依例,某……必使太保满意。”吴凑表了个态,又叹了口气。

大将军不好当啊,得有威,得有仪,得有仁,得有厉。别的都不说,出事了能不能罩得住手下就是最直观的东西。

这次张军遇刺,下面的就不说了,中间和上面的手下如果他保不住,那以后这个大将军坐的就肯定会化蜡。

人心从此就散了。这不是法不法的问题,是纯粹的军伍思维。在这个普遍不识大字的时代,不要苛求军将们知法懂法,那不存在的。

“某也会去陛下殿前自责求罪。”吴凑又补了一句。

“这到不必。”张军摇了摇头:“某有想法并非空谈。郡王不防考虑京兆尹之位,某来支持。”

张军劝吴凑自奏解职,去担任京兆尹。

这么做,会化被动为主动,即承担了责任让皇帝经较好操作,也不会被金吾卫的手下将军们怨愤,也为朝中诸臣做了榜样。

他必竟是皇帝的亲二舅爷,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这样一来,有可能坏事就变成了一桩好事。

而且张军真不是坑吴凑,是真的认为吴凑去担任京兆尹是最好的安排和选择。

历史上,若干年以后,吴凑就是担任了京兆尹的,而且是大唐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京兆府长官。

吴凑这个人能力和担当都足够用,手段谋化也不弱,最关键是他的身份,能压得住百分之八十的大员。

京兆尹最难的是什么?不就是大员们吗?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办法,很多事情都不了了之,不是不想干,是干不动。

老吴就没有这个担忧,他若为尹,谁敢阻拦京兆府议事,他就敢上门去指着鼻子骂。甚至皇帝的一些作为他都拦得住。

这才是张军最看中的地方。

当官这个事儿其实是天底下最简单的工作了,缺心眼都不耽误,而且越往上越容易,最关键就是你有没有足够强大的倚仗。

有了倚仗,干什么怎么干都痛快,都能出成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