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398章 长孙一门

大唐朝请郎 第398章 长孙一门

作者:宁溪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5:55:10 来源:笔趣阁

敕旨一封,制授一封,敕旨是给宗正寺祟玄署的,有尚书省吏员去送,王大监讨了制授,骑上马出来建福门。

先到吏部宣诏签印,给李同系落籍,取了官服鱼袋一应物使,这才出来直奔永乐坊。以后李同系也是腰系鱼袋,可以上朝的人了。

另一边,李适和霍仙鸣也在忙。

这事儿虽然不会公开,也不会迁连,但也不会真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过去了,李适这边写了手怗,叫内侍去各家训斥。

能做到射生将,参军这种禁军军官的,都是氏家子弟,竟然私通谋逆,不迁连真的是皇帝宽宏仁厚了。

不抄家诛连,但训斥诫免罚金什么的是少不了的,肯定也会影响到家中族长和子弟的任命各方面。

不过相对于诛连,这已经算是天降鸿福了,至少一家人安安稳稳,该做官的还在做官,该享受的还在享受。

……

王大监在一众内侍和禁军的簇拥下返回永乐坊。

资敬寺还是大门紧闭,门外街边有不少人在观察议论,但也就是茶余饭后而已,没有人真正在意这些,与自己又没有相干。

到是王大监这一趟摆足了驾式,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守着寺门的近卫看清了来人,把侧门打开,让一众内侍禁军进来。

“王大监。”

“嗯,太保在何处”

“郎君还在后园。”

张军正在洗脸。刚刚吃了饭小睡了一会儿,却是没太睡好,竟然做了粉梦,总有娇白的身段举着两个馒头在面前晃动。

都是被这律师搞的。张军有点自我怀疑,难道自己内心对这种四十岁的女人怀着**?不能够啊,虽然确实也不抵触。

女人三十怒放,三十五到四十正是一生中最艳丽成熟的好时候,最有味道,这个不假,但那是现代呀,是平均寿命七八十的现代。

在这个十二三岁就结婚,十四五岁就产子的时代,四十已经是奶奶级的了。

不过强盛的大唐平均寿命也确实不算低,七八十岁的老人很常见,远远高于其他朝代,包括近代。

“郎君,王大监回来了。”卫阿荣小跑着进来报告。

“唤李署令来。”张军扔下面巾,拢了拢头发,转身从里面出来。卫阿荣又一路小跑出去找人。

张军来到外面,站在廊下抻了个懒腰。

园中景色搞的不错,廊舍房屋错落雅致,树木花草繁茂青幽,显得很安静平和。

主要是这会儿出家的概念和后代完全不同,是修行,是学习,没有那些清规戒律也不剃发,不禁肉食不禁男女,是修养心窍明智见性。

虽然这会儿已经有了律宗和莲宗,但都还没成气候,要一直到上三宗并合成禅宗,律宗和莲宗相融,一切才发生变化。

剃发持戒烧戒疤都是元代以后的事情了,是只有中国教才有的东西,事实上和佛教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关系了。

“张郎君。”主持律师换了一身衣服,盈盈凫凫的走了过来:“休息的可好?”

这娘们好像一下子性情大变似的,说话语气也变了,态度也变了,连衣服也换回了儒裙样式。

在这个时代,和尚除了要求百衲,并没有专门的服装样式,穿着和普通常人也并没有区别,都是圆领常袍。尼姑也是一样。

大唐女性本来也喜欢穿男款时装,所以穿回儒裙也挺正常的。现在的僧衣就是唐朝男人的普通穿着款式。

张军挑了挑眉毛。这娘们……啥意思?莫不成真想和自己整点啥?

“郎君。”李同系跟着卫阿荣从另一边大步的走了过来:“郎君唤我?”

“犯众如何?”

“一直还是安静,无事,只有那智因尼哭泣不停。”

“张郎君,”律师走到近前,给张军福了一福:“智因……奴奴只求张郎君莫加折磨。”

这还是个心软的,这个时候了还在帮别人求情。

“太保。”王大监从廊庑穿了过来,远远的和张军打招呼。

“大监。”张军点了点头,看了看王大监手里捧着的敕旨笑了笑。

律师脸色刷的一白,伸手拉扯住张军的袖口,身体都在微微颤抖。她是真的怕。

“同系,去换了官袍来。”张军笑着让李同系去换衣服。他这会儿穿的就是一身黑色常服,算是凤翔近卫的便装。

李同系愣了一下:“郎君,某未曾携带官袍。”他来长安是来做密探办案的,没带制服。

他的官服就是浅绿色绣着一寸径小花的纹绫袍,窄袖,银带。七品官没有礼服。

“无妨。”王大监笑呵呵的走过来:“天兴尉李同系,上前奉诏。”

李同系脑袋里嗡的一声,汗就下来了,手足僵硬。

张军拉着死死扯住自己衣袖的律师往旁边让了让,王大监走到李同系面前,解开手中的卷轴:“奉诏,中书门下,天兴县尉同系……可授府司马,爵天兴县伯,散忠武将军,赐金若干,绸帛若干,赐田本府调制若干,主者施行。

……谨言,制可……告天兴县尉李同系,奉被诏书如右,符到奉行……李司马,恭喜啦。”

王大监草率的读完诏书,重新卷好,递到李同系手中,挥了挥手:“朝服奉被,请李司马更衣。”

内侍捧着崭新的五品官袍过来,把尚在浑浑噩噩的李同系拉进房去,指导他换衣服。

五品算是正经高级干部了,有官服,有礼服,有鱼袋佩剑笏囊,内侍要教会他穿衣服,正确佩戴饰物,还要指导基本礼仪。

当然,这些事情今天是完不成的,只是走个形式,李同系基本上也没什么上朝的机会,再说可以回去了学。

张军府上就有专门指导礼仪的官员。

“谢了。”张军冲王大监点了点头,瞄了一眼律师。

“太保客气。”王大监是真的开心,张军把这么大的功劳送上门来,天上掉一样,放谁身上也得相当高兴。

“律师。”

“奴在。”律师猛的抖了一下,把张军的衣袖抓的更紧了。

也不知道是下意识的还是有意为之,反正这娘们到是看的准,能救她的也只有张军了。

“律师宽心。”王大监瞄了瞄律师抓在张军衣袖上的手:“陛下圣诏已至宗正寺,着祟玄署即日将资敬寺除了道籍。”

律师嘤的一声就往张军身上倒过来,张军伸手扶住,瞪了王大监一眼。

“哈哈,”王大监笑了一声:“资敬寺主持律师敕为禅师,着为主持长孙家寺,复文德皇后福惠,造长乐郡公主像陪祀。”

王大监故意隐去了资圣寺没说,也是个淘气的。

嗯?张军愣了一下,马上就想到了资圣寺。不是改成僧寺了吗?让个尼姑去主持?

主持律师呆住了,愣愣的看着王大监:“大,大监,奴,奴未听清楚。”

“律师莫慌,陛下已将资圣寺赐为长孙家寺,着你主持,即日便准备搬家吧,此处却是不能居住了。”

“资圣寺?”张军问了一句。

“陛下已下诏,复为尼寺。”

律师扑通跪到地下:“谢陛下隆恩,长孙一门,不胜感激。陛下宽仁,千万岁矣。”

把祖宅赐了回来,而且是在这个时候,李适确实宽仁,当得起千万岁的祝贺。张军点了点头,皇帝呀,真的都不能小看了。

“太保,陛下召你明日入宫议事。”

“诺。”张军拱了拱手。这是给皇帝行礼,接口谕嘛。大唐就这点好,不用跪来跪去的。

“张郎君,”律师还在扯着张军的衣袖:“奴奴,站起不得了。”

我靠,这娘们,媚呀。张军低头看了看她,看她满脸泪水的样子,不由心里一软,伸手把她拽了起来,扶着她站稳。

一个女人,也是不容易。

尤其这些年长孙家声名不彰,想来平时也是小心谨慎的,处处小心。

守在寺门的近卫跑了过来:“郎君,升平公主驾到。”

张军愣了一下:“请进便是,公主殿下还要通报的么?”看向律师。

律师用袖子抹了抹脸,摇了摇头:“奴只给赵国夫人去了手怗。”好在出家人不浓妆艳抹,要是普通贵妇,这几下脸上得像鬼似的。

没一会儿,升平一脸笑意的走进后园,被守卫拦了也不生气。这也就是凤翔的兵,换成禁军都不好使。本朝第一公主,当玩啊?

王大监,张军,主持律师给升平问好。

“见过王大监,见过律师,见过阿郎。某正在长孙嫂嫂处说话,见了律师的怗子,受嫂嫂命过来瞧一眼。”

她和长孙璀是亲妯娌,长孙璀是老三家,她家郭暧是老六。

赵国公府在永乐坊斜对面的亲仁坊,升平公主府在亲仁坊北的宜阳坊,挨着都很近。

老郭家兄弟八个,老二死的早,老大是庶出,所以是老三郭晞掌户,继承家业。

唐代的驸马不能建府也不能住在家里,要住到公主府,所以哥俩不住在一起。兄弟两家的关系很好。

长孙璀比升平大了小二十岁,实际上都差着一辈了,拿她当闺女一样。

“奴谢过殿下。”律师看到升平,一下子就有了主心骨一样,眼泪又刷刷的就流了下来。

升平眼光盈波,眼神一绕,视线在主持律师刚刚抓了半天的张军的袖口上停了停:“律师不必忧心,有我和嫂嫂在呢。”

笑语嫣然的慢慢走过来:“阿郎的袖子怎么皱了?”伸手帮张军抻了抻。

张军斜了这个妖精一眼,惹来一双笑意盈盈满是热度的目光,细长白腻的脖子上沾染了一层粉彩。

王大监挑了挑眉毛,把目光挪向他处,在心里对这个张太保又刷新了一下印像。这特么是大公主碗里的菜呀。

“阿郎何时到的上都,却未通晓奴奴一声。”

“回殿下,某有密事前来,不宜声张,连陛下也未见到呢。”

“是么?”升平扭头去看王大监。

王大监挤出一个专业的笑脸:“是,陛下召太保明日进宫相面。”

“事情具结了么?”

“是,刚刚具结,得了陛下的敕旨。”

“和本寺有干?”

“与本寺相干,但与主持及长孙家无干,陛下已下诏敕令如下。”

升平皱了皱眉头:“那如何是好?可要奴奴进宫?”

“殿下无需耽忧,陛下已将资圣寺复了尼寺赐为长孙家寺,续承文德皇后福惠,敕主持律师为禅师,主持资圣尼寺。”

“那你哭什么?”升平放了心,奇怪的看向主持律师。

“奴先惊惧,见到公主便有了主心,公主勿怪。”主持律师抹了抹脸,给升平行了个礼,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来。

长孙一门当年何其荣威,到这会儿满门凋零。

虽然说长孙无忌已经平反,恢复了官爵,但十二子贬谪流放,有些失踪了,有些客死他乡,后人难寻。

而且好像被上了诅咒,长孙家的儿子和媳妇几乎没有太长命的。

家族的持续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开枝散叶子孙有序,如今这种局面你叫主持律师如何不悲从心来。

“主持还是操持起来吧,寺中诸尼,紧要物事抓紧整理,待敕旨一到便早早的去接了祖宅。”

张军比较同情律师,温声劝导了几句:“文德皇后与长乐郡公主庇佑,长孙祖庙自能香火承继。”

长孙家的祖庙就在资圣寺中,算是返祖归宗,也是大好事。庙,是古人祭祀祖宗的场所,类似于后来的祖祠。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诸候五庙,考王皇显祖,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等无庙,祭灶祀之间。这也是民间灶神的来历。

“奴拜谢殿下,谢过郎君,谢过大监。”主持律师礼了一圈,含着泪走开,这时候门一开,换了新官服的李同系随着内侍走了出来。

五品官着浅绯,也就是混黄的浅红。不是粉红,粉红属于紫色系。

窄袖浅绯袍,金带十銙,叉脚幞头,腰挂银鱼袋,黑色笏囊,这一打扮到是颇有点人模狗样的。

四品以下官服没有罗衣,看着简洁清爽不少。罗衣,就是差不多透明的罗纱罩衣。

李同系这会儿激动的脸色到是比衣服还要红上一些。

浅绿换浅绯,差不多就是从地跨到了天,从此进入高级官员序列了,有了鱼袋,可以参朝,可以……有了无限可能。

张军打量了一脸兴奋的李同系两眼:“如何不着冕服?”

内侍笑着解释:“冕服繁琐,需先习礼程,在此不便行事,某已嘱咐了李县伯,待回了凤翔需用心习之,不可有误。”

大唐五品以上官员因为要参加朝参和祭祀典祀,都佩有三套衣服,官常服,官礼服,冕服。

五品为玄冕,冕有五旒,玄衣纁裳,饰佩银剑。那衣服穿起来确实麻烦,而且不舒服。

青衣纁裳,就是黑色的袍子搭配刺绣的裳裙,五品是黻纹一章,就是纯玄色大袖袍,裳上用半黑半青的颜色绣着一种花纹。

张军的冕服是兖冕,九旒九章华服,佩金玉剑,复杂的一匹,张军在家里好奇穿过一次,从那以后就再也不想去碰了。

其实不只是张军,满朝文武包括皇帝,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都不想着冕服,平时大家都是怎么简单怎么随意怎么来。

并不会感觉我是皇帝我是宰相就得怎么着,夏天皇帝也就是一身素麻衣像个老农民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