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390章 及早准备

大唐朝请郎 第390章 及早准备

作者:宁溪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5:55:10 来源:笔趣阁

李同系不敢假手任何人,万一走漏了一点风声,或是中间传错了消息,那就是灾难。

他白天都没敢来,特意找了这个时候。

张军接过李同系递过来的记录看:“你若亲去也好。资敬寺事事关重要,绝不许出现差漏。”

张军笑了笑,抬头看向李同系:“此事若成,或许,你便可以封爵了,想来不是县伯,便是县侯。”

李同系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胀红,腾的站了起来:“郎郎君,莫是哄我?”

张军白了他一眼:“某哄骗过你等么?此事须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不能有任何闪失。”

李同系看了看张军,压抑了一下心情慢慢坐了下来:“郎君,某,某能问么?”

张军点了点头:“即然你去主持,自然应该心中有所计数。此事……涉谋逆,主事者便是与那智因甚密的董昌与广弘二人。

你等需要将与此三人相勾连之人,徒行甚密之人一一查出,整理各人之身份家世职级,查清密谋之事的梗要。

此事,想来涉及人员到是不会太多,十数人可以,但身世职务必是关键,少不得禁军与藩镇军将参与。”

张军越说,李同系的脸就越白,激动的小火苗刚出来就又被浇灭了。到长安去,在禁军的地盘调查禁军将军谋逆,这是人能干的事儿?

确实,这事要是成了,加官进爵是板上钉钉了……只要能活到那会儿。

李同系想哭。他和张军相近,也不用考虑隐藏心里的想法。

“可是怕了?”张军笑起来。

李同系舔了舔嘴唇,抿了抿嘴,想一想,这可是封候的功劳,顿时感觉也不是不能坚持一下,拜相自己是不敢想的,可封候就摆在眼前。

“有些恐慌,但职下不想错过。”李同系老老实实的说实话。

机会是张军给的,没必要躲躲闪闪,而且他也不认为在张军面前示怯有什么了不起的。

嗯,张军点了点头:“某会着一班近卫陪你过去,府上的护卫也给你调度的权力,须通过紫蕊。

此事只是需谨慎些,不要打草惊蛇,却不会有什么危险。

你要记得,你是我凤翔府的判司,这天下没有人可以不经过某的允许对你等如何,谁也不行。不管面对何人何等势力,只要行的端正,便只管全力反击就是,自有某来收拾残局,无需担心。

此次去长安,不管面对何人,只管做事,某许你自由攻击的权力。你心中要有计数。”

这番话令李同系意外,也不意外,就感觉心里涌荡着一股热流,豪气顿生,站起来认真的给张军施了一个礼:“同系,定不负郎君。”

张军笑着摇了摇头:“若出了纰漏,你自行去军法处领罚就是,此等人众,不得放走一人,不论是何人。”

“诺。”李同系感觉自己这会儿就是战神再生,无所不能,无往不利,浑身充满了力量。

“待积雪融尽土地干爽,大军便要开拔了,”张军看了李同系一眼:“此次南征,非短时间内可得。

某去之后,你等要尽力辅佐长史少尹,配合别驾,确保府内安宁,保障秩序,但凡有滋事者,从严从速,以防扩散。”

“是。”

“乡间诸事可有安排妥当?”

“已在着手组建,人手也在训练……只是伙伴听闻要去乡间,多有些迟疑。”

“人之常情,可以进行轮换轮训,大家都出去体验一下也是好事,了解一下人间疾苦。不要把自身摆得太高,要沉得下去。”

李同系点了点头,明白。张军一再强调官员下沉,不能高高在上,要去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

军队平时也多有组织帮助民户修缮房屋挖渠修路担水劈柴的义务劳动,到是好评如潮,民心向附,换来的结果例例在目。

从来没有人想过,兵可以这么做,官可以这么当,很新奇,感觉完全不一样。

做为一个多年的基层官员,走出去能见到百姓的笑脸,亲切的问候招呼,而不是冰冷的目光和视而不见,避如蛇蝎。

那种感觉还是相当奇妙的。很充实。

张军放下公文,起来负手走到门口,往远处看了看。可惜呀,凤翔大变化以后的第一个春耕,自己是参加不上了,本来还琢磨着理一理农耕。

事情太多了呀,只能往后推了,好在也不急,可以慢慢来。

其实农耕不需要他指导,农具,耕种他都做不了什么,百姓们重新分了整分了土地以后,热情大涨,农耕不愁。

现在需要他做的是育种……这事儿他事实上也不擅长,得靠资料慢慢琢磨。花生,玉米,辣椒,红薯,西红杮,都需要从种子上想办法。

我们被西方一再的欺骗,他们把什么都往自己头上安,以此来树立西方高大伟大的形像,可惜假的就是假的,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

李同系也走到门口,不敢和张军并肩站立,侧着身子站到一边。

“等某南征归来,会征调老兵成立治安军,行警卫,防护,机动,水火,维系安定诸事,你要做好准备。”

“诺。”李同系用力的击打了一下左胸。

张军点了点头:“你就回去安排吧,做事不怕细,就怕敷衍,不管什么事都要提前考虑周全。”

“职下明白,职下告退。”

张军点点头,目送李同系离开,自己巴嗒巴嗒嘴,摸了摸肚子。到是还没感觉饿,但是想吃东西。怕是这段时间惰怠了,这是要长肉啊。

想了想,背着手从南堂小院出来,穿行到前面府衙这边,去了办公室。他也是刚刚提到春耕,才突然想到了这边的事情。

今年会有旱情啊。确切的说,不只是今年,近几年长安左近都会发生旱性,蝗灾。大旱必有蝗灾,雪上加霜。

唐代自安史之乱后,蝗灾不断,甚至王朝覆灭都能和蝗灾扯上关系。

而朝庭为了蝗灾,也是想尽了办法。

这东西是吃不绝的,吃了一只又来百只,能吃多少?人那会儿连土都吃了,能不吃活蹦乱跳的蝗虫么?不管用。

捕捉也不行,大唐朝在闹蝗灾的时候,官府会出钱鼓励人们去捕捉,官府收购,一斤蝗虫等同于一斤粮食,这个价格相当不低了。

养殖鸡鸭这些东西都搞过,古人并不笨,甚至比现代人还要聪明些,务实些,发明了很多灭蝗的办法,很多方法现在还在用。

张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但总得安排一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这会儿也快要下班了,官员胥吏们基本上都没在工作了,各个办公室里热热闹闹的。

张军径直来到自己的办公室,让卫阿荣去唤诸牧监,屯田,水利,司农,营田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过来。

诸牧监,就叫诸牧监,不是指很多牧监。大唐太仆寺下牧监只有两个,一个是牧马监,一个是诸牧监。

牧马监专门养马,诸牧监就是什么都养。鸡鸭鹅狗羊牛驴骡,猪,鹿,熊,反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养不到的。

没一会儿,几个部门的负责人进到办公室,给张军见礼。

张军让大家坐下,和他们聊了一下关于春耕的准备情况,各项事务的安排工作进展。

“春耕在即,某却是要南征,有些放心不下。”

张军解释了一下原因:“司天台报,怕是今岁会有大旱,需早做准备,田亩要进行深翻,烧荒,以绝虫卵,要防火情。

水利诸部要按大旱酌情排编计划,马上组织人手进行准备,兴修水利沟渠,开挖井池。

诸牧监需增加鸡鸭牧养,亦要鼓励丁户牧养,越多越好,可止蝗灾,其他灭蝗的法子也要尽早准备。

丁户所养鸡鸭诸畜,秋收后可由兵部进行收购,也算增加一些丁户的年赋,不要伤了民情。

司农要马上着手排查公仓,出去大量的采购粮食回来,不设上限,越多越好,窖池不够马上着手兴建。”

张军把各部门的工作安排了一下,强调了一下预防大旱和蝗灾,让大家马上开始安排准备。

大唐的农业管理有点复杂,分了好多部门,职田营田屯田户田官田,都有专门的司署管理,还分属不同的部寺,所以就显得有点乱。

司农寺是不管民间农耕的,他主要是负责国家收购和仓储运输,然后就是皇家的园林牧耕。

管理农耕的是工部和户部,还有兵部吏部。

“要在田间多植桑麻胡麻,用来间隔农作,可以遮蔽一些蝗害,要把防旱防蝗的消息传播出去,让农户有所准备。”

麻和芝麻蝗虫不吃,还很讨厌,所以在田间地头多种这两样东西,确实可以降低蝗灾的损害,这两样东西是大唐的主要作物,不会对农民产生什么影响。

一听张军说要大旱,要闹蝗,几个部门的负责人脸色都不太好看,慎重了起来,把张军讲的仔细记好,以备落实。

其实大唐有专门针对旱灾蝗灾的应急部门,也有相关的应急程序和律法,但说说总比不说好,提前准备总比等灾情来了再说好。

张军也是有枣没枣打两杆子的意思。

这东西只能尽力,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尽量多准备应急粮,尽量降低损失,也就是最大的胜利了。

“另,从今春起,要新增植树之责,田间地头,亭旁堂后,街曲之间,河谷两岸,都要划出地方来进行植树。

树种不限,以存活为准,凡新植树木,十年内不得采伐戗害,凡伐采区,伐一补三,以春秋两季算计,记录在案。

各有司今岁各施其责,互相做好勾连交通,今夏务必做好这几件事,御旱,御蝗,兴修水利植护林木,年终计考,奖罚单列。

年终,相关有司会有调整,某计划设农林监,畜牧监,水利监,应急储备监,由你等有司兼并区分整合,以便专司其职。

诸官闲暇之时不妨勾通一下,各自考虑,如何专业,如何提升效率,有所思想可随时行牒给某。”

“郎君,专司业绩,可是并拢田亩之意?”

“是,田亩耕作,植木造林,视为一体,不论职官营屯户田,凡耕作植木统辖,少掉四方周折。其他类同。”

“那税赋?”下面这些负责人都带着疑问。

大唐的土地管理之所以分到这么多部门,就是因为田地的性质都不一样。官田就不用说了,皇帝的,也可以说国家的。

职田,就是分给官员的田,是工资的一部分。不是食邑,食邑是享受税收的再分配。

屯田,是定向性的供给,多为供应部队,营田的性质和屯田相差不多,供应官仓,户田才是分给老百姓的。

因为职能不同,大家的税收都不一样。

唐代的寺庙道观按规定一样是要交税的,道人一样要服兵役,但大多可以免逃,漏洞总比制度多。

如果把所有的田亩归到一个部门来管理,那就有可能乱套……是一定会乱套。

“税赋之事无需你等操心,”张军看了他们一眼:“各部司诸监各司其责,农林监只需务好农耕,劝农课产便是。”

想了想,张军还是解释了一句:“日后,凡本府辖境,田亩只取农税,诸业相等,余者由司农收购。

本府内,会按工商农各自取税,免除三税之外一切钱捐杂税等,州县私加者,以贪渎查办。”

说白了,就是以后种地只收取农税,所有的田亩不管是什么性质都一样,只计算田地面积就行了。

农民如果有了多余的粮食,由政府收购。当然,你可以不卖,不强制。

府内和税收按工业税,商业税,农业税来收取,取消其他一切的捐钱杂税,如果州县私自加收,就按贪污罪论处。

这样一来,最得利的是真正的农民,职田官田营屯等田都要摊税,他们的压力就降低了。税务的活也变得简单。

但是听了张军的解释,下面这些部门负责人都有点懵,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接话。

为什么?没有先例啊,而且涉及了在场每个人的利益。大家都有职田啊,官田营田也都有利益在里面。

“以田亩均赋税,切实可行。”张军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你等不必如此,先从某开始便是,日后,本府俸禄也当改革。”

他打算把府内的官员吏役的工资慢慢改为发放现金,取消职田业田,慢慢压缩营田屯田的份额。这也是发展的必然。

把土地还给农民,解放土地压力,推动工商业,进入市场经济。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工业化的需要。释放劳动力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