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朝请郎 > 第379章 河间郡公

大唐朝请郎 第379章 河间郡公

作者:宁溪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5:55:10 来源:笔趣阁

结赞那囊最终还是进行了喊话,虽然对汉人狠辣,但他做不到眼看着活生生的吐蕃人在自己面前死掉。

本来城上大旗倒了就已经军心溃散,尚结赞一喊,也就顺势降了。

守将带着满城守军去了铠甲武器举着手出城奉降,直接进入俘营,唐军接管了原州城。

王如意并未让部队在原州过多停留,只是补充了一下物资,休息了一会儿,大军就从北门而入,由南门穿出,继续行军。

城内的吐蕃人不论官民抓了个一干二净,商人封存了物资财产以待甄别。

这边三个人带着部队押着俘虏开向阴盘县城。

又是两日,阴盘城出现在眼前,结果却是城门大开一片狼藉。守军跑了。

这边向西过河,翻山过去有小路可达陇南,虽然走不了大军和车马,但是用来逃跑是没问题的。

平时吐蕃边军也多有从这边过来抢劫。

尚结赞原来就是打的这里的主意,想趁乱从这里跑掉。

探马过去看了看,确实是跑了,城里都空了,连汉人奴隶都带走了,物资到是扔下不少。这东西不好带。

他们没有纵火烧城并不奇怪,这会儿大唐和吐蕃争来夺去,都不会烧城,都想着明天再占回来接着用呢。

整个县城空荡荡的,就找出来十几具汉人尸体。

王如意着人快马去通知泾州杨怀兵派人接管原州,部队连物资都不用补充,直接就继续上路了,开向华亭。

到了这边,就是大唐的实际控制区了,不用再耽心遭遇吐蕃部队打起来,距离陇关也就是一天的路程。

算是到家了。

这一路过来没有水,河水在华亭境北改南北为东西行走,一路过来都是翻山越岭的,山不高,但连绵不绝,还要渡水。

不过路况不错,走起来很轻松,必竟是千年故道了,经过了几个朝代数次的翻修拓展。

这边还没有看到关城,就有唐军迎面而来。

“前军是何部军伍?”

“大唐凤翔皇家陆军所部。你为何部?”

“大唐神策军义宁部在前驻备。”

一听是神策军部,有军前巡探的侦骑不敢怠慢,引着义宁军的前哨探马来到王如意面前。

王如意,武怀表骑马并行,惠静寿年纪大了,而且近几日老惠情绪上有些低沉,所以在后面乘车。

惠静寿是朔方老将,这里曾经是他的青春的记忆,有美好有热血也有残酷,有袍泽恩情兄弟之义也有压抑背判。

他青春年少的时候,正是大唐最强盛的时候,威慑四海,郭子仪战无不胜,朔方无比的强大。

然后就是一片堂皇中突然而来的战争,判乱,大厦倾覆,转瞬间山河破碎星月无光,强大的大唐忽然之间就从神殿跌到了凡尘。

朔方节度也开始受到影响,或者说整个西北边军都受到了不可逆转的影响,支离破碎。

物资开始短缺,兵源开始减少,不断被征调入关,然后吐蕃掩土而来。

那是一段不想回忆的岁月,深深的掩埋在惠静寿这样的朔方老将心里,然后此次鸣沙之行,突然就打开了这段记忆。

顺利清肃羁糜诸州,下长乐安乐皋兰鸣沙,大唐未失一卒,杀敌数千,俘虏吐蕃大相大论以降两万众,收复故地。

说句实话,完全不真实,做梦都不敢这么做。

这可是泼天大的功劳,这事儿,做为主将,王如意,惠静寿两个人加爵捡校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弄不好就是一个实授。

可是惠静寿却突然就情绪低沉,整个人都压抑起来。

他忽然不可抑制的想起了太多的往事。这事儿没有人能够宽解,只能他自己慢慢消磨。

王如意有点意外。

义宁军成军于华亭,到这会儿已经十一个年头了。

凤翔异军突起,张军一鸣惊人,两年时间平定北方手握十镇……华亭可是妥妥的凤翔辖境,陇州所属。

张军可是连数千里外的卢龙军都收编了的,横海昭义义武这些没有反叛的大唐使军一个也没放过。

可是,就在陇州关北的义宁军,判归神策了?这事儿怎么感觉,都透着股子怪异。

关键是,这事儿还无声无息的,义宁军也没有调走。

凤翔诸将早已把义宁视为了自己的一部,只当是因为驻守位置特殊一直才没动而已。结果……没了?

王如意还想着这次回师顺便把义宁部带回去呢。

义宁军和吐蕃打了十几年,可是身经百战的部队,王如意对这些老兵心存敬意,也是相当垂涎的。凤翔缺老兵啊。

本来还想着混水摸鱼先下手为强,结果明显神策的手更长,更快。

“……义宁判归了神策么?未知哪位将军在此留守?”

即然是判归了神策,那主将就肯定不能是独立将军了,所以叫留守。如果是节度就是留后。

留守,也可以称为镇将,职级不定,但留后就是妥妥的高级干部了,副部起。

“我家留守乃河间郡公刑。”

王如意愣了一下,没想到是位郡公。正二,超品大员。大唐是三品拜相,一二品官员算超品,寻常不授。

虽然也有低职高爵的情况,但绝对不可能发生在侯爵以上。

和武怀表对视了一眼,王如意眨巴眨巴眼睛。煮熟的鸭子都递到嘴边了才发现飞了,最悲伤的是,还要去拜见。

“去寻了惠将,某三人同去拜见吧。”唉,忧伤。

武怀表带马去后面,寻到惠静寿把情况说了一下。

惠静寿知道王如意的打算,听了坐在那怔了一会儿才哑然失笑,一下子心情到是好了不少。

这会儿行军,主将不可能离营私顾,所以先打发走了义宁的哨探,大军仍然保持着原速延着蜿蜒的山丘前行。

义宁军未驻在华亭县城,而是在城外数里的姜老山侧扎营设寨。倚山面崖,两河交汇,易守难攻,也是大军南去的必经之路。

卡点卡的特别好。

这也是他们能和气势汹汹的吐蕃对峙争夺打了十几年不败的根本所在,终于积累出了后来的反攻。

义宁营寨前面就是一片广阔的河滩,也是方圆数十里唯一的平地。营寨舍了平地偎在山坡上。

凤翔部便在河滩上扎营,安排好事务,王武惠三人才相偕去拜访这位义宁留守河间郡公。

其实他们刚打了仗回来,还押着俘虏和物资,完全可以过门不入。而且两边也不是一个系统的。

不过,那样就未免显得凤翔有些小家子气了,有点丢张军的脸。

王如意和武怀表做为唯二的张军的身边近人,知道自家郎君想推动天下军伍的统一合并,自然也不会平白的替郎君恶了一位郡公。

虽然无所谓,但是没必要。

其实也不麻烦,就是递张名刺客套一下,吃杯茶混顿饭,正事儿没有,扯蛋没交情,不咸不淡的就混了一个下午。

主要是不熟,这算是硬往上蹭,算是相互有了个印像。

刑郡公到是没有说拿什么架子,和三人谈笑相欢,颇显豪气……也不能排除他在这边比较寂寞没事干的原因。

必竟仗也不能天天打,他也不可能和属下玩闹。所以才说高位孤独嘛。

……

张军也相当意外。

他到是没把义宁军视做手心之物……对他来说这一支不足两千人的部队没什么大意义,多一个少一个的,无所谓。

其实义宁被神策收编也并不出乎张军的意料,出乎意料的是守将。刑君牙。

这哥们是平卢将,也就是安禄山的部下。

755安史爆发,侯希逸反乱,不肯附逆,邢君牙跟随侯希逸渡海到淄青建立平卢淄青节度。

761平卢淄青节度都知兵马使田神功升任兖郓节度使,邢君牙跟随田神功入兖。

后入禁军,因护卫代宗有功授鸿胪卿,晋河间郡公,建中二年跟随李晟,被李晟器重,委以都虞候,诸事相商。

这个人很会打仗,武勇又不失计谋,很受李晟的欣赏,把他当做心腹。

这才是张军意外的地方,李晟这是,几个意思?这是皇帝的意思还是李晟自己的意思?特么的,到底啥意思?

张军有点挠头。这个李晟……总喜欢搞点事情啊,难怪他做了那么多事立了那么多功,但实际上皇帝和朝中重臣对他都不太亲近。

他有些事情你搞不懂啊,总得随时观察分析的,烦不烦?

皇帝不怕你贪,不怕你腐,不怕你好权好利暴躁好排场,但是成天得琢磨还琢磨不透……

其他人也差不多,打交道太累,自然也就慢慢的疏远了。

想了一下,感觉李晟也没必要和自己玩什么套路扎什么钉子,索性便放到一边不去想他了。嗯,老邢到是个好同志……

“大监,要麻烦你回京一趟。”

“何事?”

“代某觐见陛下。”

“……为何?”

“南行在即,某此时不宜出现在长安,此事也不宜书信,需与陛下当面,故以就辛苦大监了。”

“何事?”

“鸣沙长乐诸州起复,吐蕃尚结赞与论悉颊藏拿来了,”

“当真?”霍仙鸣忽的一下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满脸的震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