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假太子逆袭南明 > 第二百三十章 游标卡尺与铁矿

假太子逆袭南明 第二百三十章 游标卡尺与铁矿

作者:远方之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07:00:23 来源:笔趣阁

王明前世看过一些资料,知道在古代的中国,其实这长度单位,并没有象后人所想象的那般粗疏,而是已经分得非常细了。

大体来说,便是一尺为十寸、一寸为十分、一分为十厘、一厘为十毫、一毫为十丝、一丝为十忽。

也就是说,一忽相当于一尺的十万分之一,一米的三十万分一,只有三微米多一点,按这样的数值,用来量测火枪各种部件的精度,绰绰有余。

可问题在于,这种细致的长度,只存在于理论上,却从没有精确的制造出来。

没有精密的测量工具,就无法给部件定标准,而没有具体的设定标准,自然就无法进行流水线标准化生产。

这其中的套路,还真是一环扣一环啊。

那么,为何秦朝时可以做到标准化生产呢?

其原因,便是因为冷兵器的精度要求不高,即使尺寸稍有误差,也还可以装配得上,而且秦国的组织严密,法律完善,整个国家就象一部精密的机器在运转,无疑会促进标准化的实施运作。

而秦朝灭亡后,汉朝先是实行黄老之术,后在汉武帝时更是独尊儒术,以前秦国的法律制度荡然无存,而必须要有严密的组织才能进行的标准化生产,也就自此消失了。

这时,王明却忽然想到了一件东西。

这件东西,在现代社会中,可谓是寻常无奇之物,但在这个明末时代,却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东西。

这东西,便是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的量具。

现代意义上的游标卡尺,由法国人约尼尔·比尔在1631年发明的,是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所构成。

其主尺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而游标上则有10、20或50个分格,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标卡尺等,游标为10分度的有9mm,20分度的有19mm,50分度的有49mm。

现代使用的游标卡尺,其主尺和游标上都有两副活动量爪,分别是内测量爪和外测量爪,内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内径,外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长度和外径。

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其实早在中国汉代,就有游标卡尺的出现。

它的名字,叫新莽铜卡尺。

据说,此物乃是篡汉为帝的王莽所发明,它可能是全世界,已经发现最早的卡尺,制造于公元9年,比西方的游标卡尺,早了一千六百多年。

这件新莽铜卡尺,与现代的游标卡尺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它的功能与现代卡尺差不多,可以测不规则物体的长度,圆形物体的外径,测量深度。除了没有可以测量内径的两只耳朵外,相似度达到8成以上。

这样远超时代的发明,让后人甚至怀疑王莽是个穿越者。

令人感叹的是,这样的新莽铜卡尺,在历史上却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效用,而是迅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不能不说,这是中华文明的重大损失。

想到这里,王明忍不住一声叹息。

看来自己虽然心急,但在时代巨大的落差与鸿沟面前,却也只能慢慢改进,不可过于操切啊。

只不过,王明还是决定努力一把。

“二位,若是精度不够,那就先试制好测量工具,此事当可一试。”

“殿下之意是?”

“孤曾了解到,现在泰西之处,有一种东西,叫什么游标卡尺,精度颇高,若用他来量测物体,却是可以精确到毫丝之数,乃是十分有用之物。二位皆是熟练匠作,不妨按孤之所言,将其试做一下。”

王明一语说完,随后便将游标卡尺的具体原理,向二人详细地说了一遍。

饶是王明说得细致认真,且尽量用浅易的语句来描述,除此之外,还索了纸笔,不厌其烦地绘图表达,这两位知识水平不高的匠头,却亦是辨论揣摩了许久,才总算大致明白了王明所说之意。

见二人终于点头,表态可以试做,说得口干舌燥的王明,才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好吧,那此事就此议定了,二位还有何事,需要孤来协作的么?”

戴升与许旆二人对望一眼,戴升又立即对王明说道;“太子殿下,这鸟铳若要打制,从试制到投产,耗费的熟铁极多,怕要数十万斤不止。而若投产,所需的熟铁却是更多。实不知太子殿下,可否能保证这熟铁及时供应?”

戴升这一问,令王明不觉一怔。

他猛地发现,他们的这个问题,竟令自己颇难回答。

现在自己,其熟铁来源,皆是从商人手中购买,可谓完全受制于人。

而且,这样不知转了几道手的熟铁,价格腾贵,且时断时续,就连打制耗铁甚少的弩机与弩箭,其供应都相当不易,怎么可能保证数量能用于研发制造鸟铳呢?

难道说,自己的这项计划还未能开始,便因为原材料不足,而就此夭折了么?

想到这里,王明心下凉了半截。

见王明沉吟不语,许旆却又插了一句:“殿下,以在下看来,若市面上难以保证熟铁供应,那就需得要有铁矿采出,才能确保鸟铳打造所需呀。”

听了许旆的话,王明脑中电光石火般地闪过一个信息,双眼顿是一亮。

他猛地想起来,就在自己治下的巫山县,其实有大量铁矿存在。

前世的他,曾看过相关报导,说在巫山县桃花山处,探明了一处露天铁矿,已证实储量上亿吨,远景储量,则估计在3亿吨左右。

更可贵的是,这巫山县桃花山铁矿,矿中铁含量平均达到42%。这样高的品味含量,已经超过现代中国铁矿品味平均水平整整5个百分点!

他娘的,这简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想到这里,王明忍不住内心喜悦,不觉抚掌大笑。

“殿下,你……”

见王明忽然这般失态,戴升与许旆二人,俱觉甚是奇怪。

“二位放心吧。在孤治下的巫山县处,有一处甚大的露天铁矿,孤会立即安排人员进行开采,定会确保尔等所需。”王明笑吟吟地回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