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无限穿越从诸葛北伐开局 > 第144章 前朝悬案(下)

无限穿越从诸葛北伐开局 第144章 前朝悬案(下)

作者:代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22:33:08 来源:笔趣阁

林默听着刘贺的话,整个人陷入深深的震撼之中。

谁能想到,在史书上只有只言片语的昌邑王刘髆,竟然是汉武帝真正属意的帝国太子。

而一代雄主汉武帝在被近臣严加看守的未央深宫中,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凄惨暮年?

腥风血雨,阴谋宫变,除了当事人,又有谁人知?

刘贺的讲述还在继续。

“父王虽然离开了长安,但是他知道,长安的眼睛,一直在暗处。昌邑王国的每个村子里,都有来自长安的密探。父王为了自保,只能对外以炼丹为名,将自己紧锁在深宫之中。就连进呈上来的每一粒米,每一碗水,他都要让专人尝验,生怕被人投毒。”

林默道:“可是先王毕竟做了三年诸侯,长安还是放过了他。”

刘贺道:“放过?当年金日磾、霍光、上官桀三人联手夺走了本该属于父王的太子位,然后摇身一变成了权倾天下的顾命大臣,你觉得他们会放过知道内情的父王吗?不,这不是放过,只不过是无暇顾及。父王之所以能够在王位活下来,完全是因为他们三人的内斗。父王,成了他们三人相互制约的筹码。”

林默问:“你是说上官桀的那场叛乱救了你们父子?可是叛乱时,先王已经薨了。”

刘贺答道:“不,他们三人的内斗,早在先帝继位的翌年便开始了。第一个失败者是金日磾,这个匈奴人在皇祖父身边多年,却始终不懂什么叫做权力。他甚至给父亲写信,忏悔自己的过错。父亲很明智,便将密信原路送回。可很快,长安传来消息,金日磾死了。霍光和上官桀结成了新的同盟,然后用一杯毒药杀了他。据说那是一种产自西域的奇药,喝下去后,人死的很平静,没有一点点伤。至于腹内痛不痛,恐怕只有金日磾自己才知道。”

林默摇头:“当时你和先王都在封国,说金日磾死于大将军之手,可有证据?”

刘贺没有理会林默,接着道:“金日磾死后,霍光和上官桀迎来了短暂的和平。可是没人知道,其实上官桀在金日磾死后,就私下联系过父王。父王的做法一样,将密信退回。不过这一次,死的不是上官桀,而是父王。”

林默问:“你不是说,先王的饮食都有专人试毒?”

“所以父王并非中毒而死。”说到此处,刘贺第一次表露出对过往的愤恨,攥紧了拳头。“他们父王的丹炉里加入了硝粉还有其他矿物,改变了丹药的配比。那天晚上,父王的丹炉,爆炸了。”

“炸了?!”林默没想过,老昌邑王竟然会死于爆炸。

刘贺道:“后面的故事你听说了,年幼的我承袭了王位,他们觉得我并不知晓内情,甚至在继位的法统上远不如先帝,便不再为难我,专注于内部的斗争。所以我的童年算得上安稳。”

林默渐渐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先王既然故去了,先帝也是武皇帝血脉,他们应该不会难为你。”

刘贺道:“我也希望如此,可是长安,却从来没有放过我。这一次来找我的不是霍光或者上官桀。”

林默不解:“不是霍光和上官桀?那还能是谁?当年的参与者除了他们二人,金日磾不是早就死了吗?”

“不,当年的参与者还有一人。”

“还有一人?谁?”

“先帝。”

-------------------------------------

林默一脸懵的问道:“先帝?他继位的时候才八岁,他知道什么?又来找你做什么?”

刘贺道:“先帝是三年前找到我的,那是后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十年帝王,远比一般人想象的更加隐忍,更加坚毅。”

林默估算了时间:“三年前……那是上官桀叛乱刚刚平息之后。他来找你做什么?难道要立你当太子吗?”

刘贺摇了摇头:“那是一个清晨,先帝的中黄门春奴像你和左千秋一样,带着一副神秘的表情踏进了昌邑王宫。在王宫的密殿,他剪下袍袖,那上面竟然是先帝御笔亲书的诏书。”

“袍袖藏书?他这是为了躲避沿途的搜查追捕?”

林默想起小说里看过的“衣带诏”,没想到汉昭帝竟然曾经用类似的手法向宗室传达信息。

而堂堂天子竟然需要依靠这种手段传递信息,难道汉昭帝与霍光不是史书上记载的那般君臣互信吗?

刘贺接着说道:“那诏书上的话,对于刚刚十五岁的我来说太过震撼了。天子说,上官氏败,霍光独揽朝政,子婿拥兵,挟控未央,大有诸吕篡汉之势。当时燕王已死,天子希望我能成为宗室依靠,助他扭转乾坤,恢复汉家江山。”

话说到这里,林默除了震惊,还有大大的彷徨。在刘贺的叙事中,霍光已经不是史书上那个挽狂澜于既倒的再世伊尹,而是戏台上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谋朝篡汉的前世曹操!整个西汉历史,在林默的脑海中已经被推到,所有的人和事,都需要通过他的眼睛去重新构建。

林默严肃的问道:“你是说,十八岁的天子,写密信给当时十五岁的你,让你带兵勤王,剿灭年过花甲的权臣?”

很明显,他的语气透露出质疑。

刘贺道:“天子没有让我带兵勤王,这是让我暗中向长安运送兵甲。那时候,还不是做大事的时机。”

林默摇了摇头:“难道你没有想过,这一切,也许是霍光的试探?宗室之中除了你就是广陵王,如果他真有当年吕氏篡汉之心,怎会不提防试探你们二人?”

“林兄,当年善奴和你说的话一模一样……”提起善奴,刘贺忍不住落泪,红着眼眶道:“我当时很怕,真的怕这一切都是试探。你知道吗,每个深夜,我都会突然惊醒,因为我总能梦见大将军的刀悬在卧榻之上!”

林默轻轻抚着少年昌邑王的背,听他倾诉心中的压抑。

“我怕啊,我怎能不怕?所以我让善奴打发走了那个中黄门,当做一切没发生过。然后,从那一天起,尽我所能,告诉天子,告诉大将军,告诉整个天下,我刘贺和昌邑国,再也不想卷进长安的是是非非。”

林默怔问:“你的意思是……那些荒诞行径,出格举动,都是你的伪装?”

林默一下子明白了当初自己在昌邑王宫发现的异样。那宫殿之所以无比华丽,却又毫不逾制,根本原因,是因为那些浮夸都是刘贺和善奴的精心伪装,他们的目的是营造一个荒诞的想象,而不是真的让长安抓到论罪的把柄。

“那不是伪装,那是求生!”刘贺终于说出多年心中积郁,语气近乎歇斯底里。

“我终日饮酒,我纵马稻田,我曾躺在十个娼妓的身上睡觉,我在子民的葬礼上舞蹈!因为我知道,包括国相安乐在内,有太多双眼睛在盯着我!你知道安乐刚到昌邑时,是如何监视我的吗?他每天都会向大将军府递送密信,每一天!那密信中,连我饭食几两米,夜宿哪个女人,甚至一天几次如厕都记得清清楚楚!昌邑不是我的封国,那是看押我的牢笼!”

“我终于明白了,父王沉迷炼丹有罪,我荒淫无礼也有罪,可如果我们父子勤勉治国,真的去做什么宗室砥柱,早就和燕王一样,被连根拔起,身死国灭了!我身上最大的罪,就是因为我姓刘!就因为我是世宗血脉!”

在近乎咆哮的呐喊后,刘贺渐渐平静下来,继续讲述他的故事。

“林兄,你说我多虑了。老实说我也怀疑过。可是长安传来的消息,让我不再抱有幻想。去年冬天,送袍袖密诏的中黄门春奴,被扣上上官氏余党的罪名,腰斩弃市。接替中黄门的,是霍光举荐的内侍聂臧。再然后,先帝暴毙于未央宫,死状和金日磾一模一样。”

刘贺叹息着,用与年龄不相吻合的沧桑口吻说道:

“刚刚你问我霍光杀人的证据,我想这就是我所知的证据。至于你说袍袖密诏可能是大将军的试探,那么霍光就没有必要杀死那个中黄门……”

林默顺着他的思路继续说道:“中黄门春奴死了,不仅说明那袍袖密诏是真的来自先帝,还说明这一切已经暴露,由此可想,先帝的死也是……所以,你起初不愿去长安!”

他瞪大了眼睛,不敢往下接着去想。

同时,更恐怖的想法涌上了他的脑海。

如果先帝的死是霍光一手造成,那么自己此行,岂不是亲手再将刘贺推上了刀山火海?

刘贺点头:“那是我出于本能的回答。那时连善奴都以为,你们是霍光的刀,是来逼我接替先帝,去作未央宫的傀儡。可是这一路上,我和善奴发现,你和左大人,是真正的好人。”

林默道:“你不怀疑我只是为了完成大将军的任务吗?”

“也许你有你的责任,但是我看到了你的真诚。我愿意相信一个真诚的人,我也只能相信你,别无选择。林兄,到了长安,你愿意继续帮我么?保护我,将刘氏江山延续下去。”

刘贺真诚的凝视着林默的双眼,而那双眼睛,也在真诚的凝望他。

林默几乎是没有迟疑的回答。

“殿下,有些话我没法告诉你。我只能说,我肩上的责任,远远高于大将军的将令。我会帮你,我也必须帮你,如你所说,别无选择。”

林默伸出手,和刘贺击掌相交。

马车外,王吉高扬马鞭,郑重说道:

“殿下放心,王吉会保护殿下,刘氏江山永固!”

林默探出视线,望着前方那个和自己一样勇敢坚毅的背影,微微点了点头。

他回身对刘贺道:“殿下请擦干眼泪,前面就是灞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