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无限穿越从诸葛北伐开局 > 第143章 前朝悬案(上)

无限穿越从诸葛北伐开局 第143章 前朝悬案(上)

作者:代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22:33:08 来源:笔趣阁

“啊!!!”

剑锋擦过刘贺左肩刺入树干,昌邑王痛苦呼喊着,体内的高祖之血顺着剑刃流淌而出。

这一剑本是冲着他的咽喉去的,可是千钧一发之际,老善奴从地上猛然跃起,拼了命撞向安乐腰眼,才让这一剑刺偏。

善奴倒在国相的怀中,回头还不忘关心刘贺。

“殿下,没刺中吧?!”

林默低头看了眼刘贺伤势,道:“还好,刺在肩上……善监小心!”

善奴回头,只见国相安乐从地上爬了起来,一脸怒气的抄起手边一块拳头大的石块,猛地砸向善监的头。

“老阉竖!你坏我大事!”

乓乓乓!三声闷响,善奴已经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快帮我解扣!”林默一声怒喊,将刘贺从疼痛的挣扎中拉回。昌邑王忍住肩膀的剧痛,目睹着老善奴被叛徒凶狠重击,使尽力气扳开手肘,帮助林默拉开束缚的绳结。

安乐砸晕了善奴,回过头,充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瞪着刘贺,怒而起身去拔剑。

林默瞅准时机,在他靠近之时一脚踹中叛徒心窝,抢在对方倒地时由刘贺帮忙解开绳扣,抬手拔出树干中剑。

安乐发了疯似的扑向林默,挥舞着石块要来夺剑,林默转手寒芒一闪,将那握着染血顽石的手掌凌空斩断,反手再一剑,正正划过国相咽喉。

鲜血从喉管涌出,安乐倒在地上抽搐着,挣扎着。他的眼睛望向天空的云之彼端。

他会不会想起在长安忍受挟制之苦的妻儿?没人知道,但是众人清楚的看到,他临死前对刘贺的凝视,充满一丝忏悔的意味。

林默将刘贺和王吉身上的绳索斩断,年轻的昌邑王顾不上肩头冒血的伤口,大步跑到善奴身边。

老善奴的后脑已经被安乐砸破,伤口的惨状令林默不忍直视。他知道,这样的伤口即便在两千年以后也是致命伤,此刻即便奇迹出现,老善奴也绝对没有生还的可能。

昌邑王将忠诚的老奴抱进怀中,任老奴的血与自己的汗水交融,颤抖着唤道:“善奴……善奴……”

“殿下……”老善奴的手已经被林默解开,林默帮着他将手臂抬高,轻轻去抚摸自己养育大的孩子的脸庞。

他转而望向林默,轻声对刘贺说道:“林默忠诚……干练……可托大事,殿下不妨将一切都告诉他……”

善奴的声音越来越弱,渐渐淹没于来往的风中。

刘贺像孩子一样痛哭着,他将老奴的手紧紧握住,用眼泪为其加温,可是老善奴的手却渐渐冰凉,那是生命即将消散的征兆。

“殿下,去长安……以后老奴不能陪你了……”

也许是不甘,也许是眷恋,善奴在刘贺的怀中闭上了眼睛,只留下一滴血泪。

-------------------------------------

安乐的尸首被遗弃在路边,林默在旁边用剑写下了“偷鸡狎妓之贼”六个字,当做这个卑鄙者的墓志铭。

刘贺亲手将善奴抱到一棵大树下的深坑中埋葬,并在那颗树上刻下了“善父”两个字。林默明白,这是刘贺为了将来寻找善奴尸首所留下的标记。

林默给了刘贺大约半个时辰,任他一个人在善奴的尸体前痛哭。他和王吉守在远方,同样用各自的方式在心里为善奴默哀。

“林大人,以后你会守护殿下么?”王吉问道。

林默道:“从来都是天子庇佑万民,他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王吉道:“这一路下来,我感觉殿下像是变了个人。自从入仕昌邑以来,我只见过殿下笑,从没见过殿下哭。可这一路上,他为左大人哭,为善奴哭,似乎反而比在封国更加软弱。”

林默摇头:“不,我反倒觉得他愈发坚强了。人这一生,是在失去依靠的时候才学会行走,在真正恐惧时方能彻底勇敢。此刻就是你我都不在,我想你们的殿下也会一个人抵达长安。”

“不,过了函谷关,他就是我们的陛下。”王吉望着远处的渺渺关隘,眼神愈发坚定。

马车再次启动,王吉驾车在前,林默则在车厢中为刘贺包扎伤口。

“殿下,善奴说希望你把一切告诉我,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刘贺低垂着脑袋,沉吟半晌,开口道:

“林兄,我刘贺这条命,是你一次次救来的。善奴说的对,你是个可托大事的人,今日,我便将实情说与你一人听。”

林默眉眼耸动,他隐约觉得眼前的少年,心中似乎藏着一块巨大块垒。

“这些是父王和善奴告诉我的,事情还要从后元年间说起……”刘贺长叹一声,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后元年间,皇祖父世宗武皇帝自感时日无多,考虑安排后世。那时卫太子巫蛊之冤已明,他老人家心生悔意,为了解开父子失和的心结,皇祖父决定,立父王为太子,托之以江山后事。”

林默大惊:“立你父王刘髆?不对,武帝不是立了先帝刘弗陵为太子吗?!”

刘贺对林默直言父亲和先帝名讳到不恼怒,似乎他早已料到林默会有如此反应,接着淡淡道:“早先父王受到李广利和刘屈氂等人影响,被封为昌邑王,世人,甚至父王本人,都以为这太子之位已经与他无缘了。他虽然没有前往封国,可是留在长安,也不过是个政治上的废人。可是万万没想到,有一天皇祖父竟突然召见父王。”

“武皇帝说了什么?”

“皇祖父拉着父王的手,说自己不该信任江充之辈,害死了卫太子,更不该因为一个刘屈氂,就疏远了父亲这个亲生儿子。卫太子已死,悔之晚矣,可是幸而父亲尚在,一切还有补救。加之父亲当时已经年近而立,算得上长君,可堪大任。当时皇祖父还将一块从楚地进献的美玉交给父王,说是此玉与传国玉玺同源,作为信物。”

说着,刘贺将一块小小的方形玉印从怀中掏出,交到林默手中。林默仔细的捧着那块璞玉,果然是不世出的精品美玉。

“既然如此,为何皇位会传给先帝?”林默追问。

刘贺收回璞玉,接着道:“那日召见不久,父王本以为会等来皇祖父的敕封诏书,却没想到,宫中突然传出了江充余党刺杀皇祖父的消息。那场刺杀,被当时皇祖父身边的近臣金日磾、霍光、上官桀联合扑杀。自那之后,皇祖父的宫门就由这三人把守,父王不仅没有等来所谓的传位诏书,甚至连皇祖父的面都没有见过。”

“你是说,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一起伪造了刺杀案,挟持了武皇帝?”

林默不敢相信自己说出的话,如果这是实情,那么这将彻底推翻整部《汉书》。

刘贺摇了摇头:“真相到底是什么,连父王也不得而知。父王只知道,从那之后,他还是一个长安城中的废人,而且王府周边,突然出现了大量巡哨的卫兵。父王曾经就多出的卫兵质问大将军,但是大将军说,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江充余党死灰复燃,未央宫亦是如此。”

“后来呢?”

“时间到了后元二年,皇祖父驾崩于五柞宫,年仅八岁的先帝以皇太子之姿继位为帝。当天晚上,父王趁着大将军和上官桀、金日磾等人忙于继位之事,疏于防范,带着母妃和年幼的我,在善奴和少量忠心亲随的护送下,连夜逃往了昌邑。”

林默问:“这是怕被人灭口?会不会是先王多虑了?毕竟燕王、广陵王都是武皇帝血脉,先帝继位后不也都活得好好的?”

刘贺摇了摇头:“他们毕竟不像父王,差点被立为太子。其实父王后来也犹豫过,想要返回长安,哪怕不做什么太子,能够和先帝兄弟团聚,也是好事。可是善奴派了使者回长安一问,父王才确信当初的逃跑是多么明智。”

林默惊讶问道:“所以,长安发生了什么?”

刘贺叹了口气:“当年阖府上下,除了父王带到昌邑的人,全都被收监处斩,一个活口也没有留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