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旧邸话新朝

节度江山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旧邸话新朝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作为最早被俘的南吴将领,司马承道很是得了燕京方面之优容。他在汴梁衙署之中居住了数月,与东唐之高官、大将等,对弈闲话,日子竟是过得很是舒适。

但并非所有被俘之人,都能有这样的境遇。俘将范意鸣就被押至济南受审,并与此前被俘的吴化友、石益三等人一样,俱被施以徒刑,被监禁于大牢之中。而南吴之御营军副指挥使谢承运,因为民怨甚大,则在被俘之后,经公审之后当众施以绞刑。此事也令燕京朝廷在江宁城迅速赢得了人心。

另一员御营军将领柴有功,虽侥幸得活,却也被处流放偏远边州,终身苦役,生不如死。

至于吴定本、吕可求等投降大臣,燕京朝廷也一概逐斥不用,削其产业,籍没入官。

司马承道得知之后,心中也有些后怕,若是自己也晚些被俘,多半不能有此厚遇。由此瞧来,所谓运气,有时候便可定人之生死荣辱。

汴梁刺史陈子豫却有些不以为然:“谢承运名声太坏,若是此人在豫东战事中被王师生擒,多半当场就会砍头。以司马将军之器宇风度,就算是在江宁城头守至最后一刻,多半朝廷也会优待礼遇。王师攻破江宁之后,政声颇佳之旧官,俱都留用。海陵刺史荣肃全,不是被署为江东观察使么?可见中枢自有区分。”

“在下被吏部转迁为淮南道观察署长史,不日便将动身往徐州赴任。”陈子豫说着取出一封书信,递给司马承道,“周恒周将军,于江宁城设立江南讲武学堂,特聘足下为学堂教头。不知司马将军意下如何?”

司马承道一时愣住,接过书信拆开细瞧,沉吟未语。

陈子豫含笑说道:“向将军、凌司马如今都已不在汴梁。在下不日也要离去。则司马将军独居于此,想必也无甚趣味。自然,若将军不愿赴任,亦可自便。”

于是司马承道便与陈子豫一道动身,先至徐州。淮南道观察使乔如思、巡查使庞仲元、防御使费伦图等官员,待他都很是客气。庞仲元、费伦图两个因为武将出身,还与司马承道议论起当日战场得失。司马承道苦笑道:“败军之将,何足论哉。不过,若非郭元帅以大军南下荆湖,顺江而进。这豫东战事,倒也没有这么快分出胜负。”

费伦图嗤之以鼻,庞仲元却抚着虬须点头认同:“路士瞻、于善立等,亦称良将,两淮又多出精卒。司马兄之言,也不无道理。”

庞仲元其实才三十五岁,一脸胡须瞧来却有如四十许人。他告诉司马承道:“听说如今路士瞻也在江宁,虽说未被关押,到底不能随意走动。咱们也知他算是一条好汉,司马兄到了江宁,不妨也劝一劝他。徐家朝廷如今都没了,他再要尽忠,又有何益?”

不过等司马承道赶至江宁,路士瞻也已经受聘,同样做了江南讲武学堂的教头。

路士瞻指着身上的军袍,愤愤不平:“灰不像灰,蓝不似蓝。唐国之元帅、大将,就这等寒酸行事。我南吴之军袍,红如烈火,何等壮气!”

“此乃群青之色,易造,省钱。如今新式火器,新式战法,赤色军袍,未免太过显眼。野战之时,不利藏匿身形。”司马承道倒是很看得开,“有路将军在此,咱们彼此帮衬,往后的日子,想必不会太难。”

路士瞻鼻孔出气,冷哼一声,没有接话。

江南讲武学堂设于南吴此前所办的武学之中,占地颇小,据说以后会搬至大江北面新建的校院。如今学堂里只有五十多个学生,皆是吴州、越州军中出类拔萃的伍卒。因为战功而被拣选出来,获得了成为军官的进身之阶。

讲武学堂山长,暂由吴州军军监张季振兼行。除去路士瞻、司马承道两人,其余学监、教头等,皆为军中都尉官转署而来。他们对两个俘将都很是客气,但是也带着淡淡的轻视之意。

为此,张季振前来巡视之时,特地将大伙都召集起来,严厉训斥了一顿:“如今众位同朝为官,则不论前事,眼下都是一样为国出力。论起打仗的本事,他们两个,不输于你们任何一人!咱们能打下这江山,未必果真就只靠着你那点血勇之气?凭什么瞧不起人,嗯?!”

午饭之时,路士瞻、司马承道都被张季振邀至身旁就坐。司马承道小意致谢,路士瞻却神色淡然:“卑职感念向统领礼贤下士,遂答应就职,为军中长养英豪。同僚之间,些许小事,其实并不在意。”

“本官听说,是向统领往路兄府上,将你痛骂了一顿,你才不得不来此?”张季振笑道,“路兄,往事已矣。如今国家一统,江山复振,咱们各司其事,都不是为了燕京城中某家某姓,这些后生,往后都会守边戍疆,庇护天下黎庶。回头细想,这为国培育英才之事,岂非大善?”

被张季振点破实情,路士瞻面色有些难看。司马承道连忙岔开话题:“此前江宁之武学,所录皆为恩荫子弟,这些人多不愿来,每日点卯便散。学官也是无可奈何,因此武学无人可教,才办即废。如今之讲武学堂,学生俱为军中拣拔,本身即有本事,又勤奋肯学,以仆观之,必能大成也。”

张季振点头赞同,又觑着两人笑道:“徐智勤徐将军,如今寓居扬州。说起来,他也曾是二位之旧主。本官过两日将乘海舰往视华亭,途经扬州。二位可愿登舰同行,前往探视?”

两人都有些意外,路士瞻微微沉吟,摇头说道:“见之无益。既是徐军使如今安好,某就不去打扰了。”

司马承道却对海舰很感兴趣,便抱拳说道:“卑职愿随张将军一道同行。”

江宁号战舰,乃最新下水,四千余料之铁甲舰。长逾二十五丈,首尾各装有一座口径六寸余的双管长炮,此外还有八门副炮。它完全摒弃了风帆,只以蒸汽机作为动力,以螺桨推进,一个时辰最快可行船一百余里。

这个黑不溜秋的大家伙将成为东海水师之旗舰,当它靠岸江宁之时,引起了全城轰动,无数百姓前往码头围观,啧啧惊叹不已。

虽说如今大江之中已经有了多条民用之木壳轮船,然而相比这条战舰,外形、气势,皆不可同日而语。

司马承道见着这条江宁号,也是深为震撼:“如今宇内归一,朝廷还要造这等大舰,难道还要去远征外岛蛮夷么?”

“海军署那些人物,尚嫌太小。”走在他前面的张季振回头说道,“至于此等战舰造来何用,本官也不知道。你得去京城问刘都督,问霍真人和郭都帅。”

东海水师左翼点检陈廷章、江宁号舰管秦焕文等海军将领,皆在甲板,领着武官、水兵列队相迎。与陆军不同,水师官兵们皆穿绀青色军袍,黑色靴子,显得很是精神。司马承道低声赞道:“这一身衣裳,才叫好看呐。”

张季振抱拳向陈、秦等人回礼,含笑说道:“众位以这等阵势相迎,某何以克当?咱们是陆军之将,上了船,便是客人,并无统辖之意。陈点检,你们只管弄你们的,与本官并不相干。”

陈廷章三十出头年纪,蓄着一笔唇髭,一丝不苟道:“张将军总归是职等之上官,咱们列队相迎,是应有之义。还请将军和随行诸位,入舱歇息。咱们马上就升火开船。”

江宁至瓜洲不足二百里,战舰只花了一个多时辰便抵达码头。张季振等人与海军官兵们道别,离船登岸,向北往扬州城而去。

徐智勤被粟清海遣放出来之后,便住进了自家在扬州城内的宅院之中。燕京朝廷将江宁和扬州的两处宅邸都放还给了他,此前南吴所封赏的百顷良田却全被划入官田,分与百姓租种。好在宅院之中还有不少浮财,足够一家人衣食无忧,安享余生。

妻子沈氏,连同两个侍妾,都从江宁来到扬州,服侍徐智勤起居。家中还有管事、仆役,办事说话都很是谨慎,极少出门。便是外出采买、办事,也都小心翼翼,绝无此前神气活现之做派。

徐智勤则闭门不出,每日不是在书房读书,便是在庭院之中散步。偶尔他会停下脚步,怔怔出神,嘴里自言自语。

得知军中大将前来拜访,府中上下人等,都有些慌乱,生怕祸事临门。只有徐智勤不以为意:“连皇宫里的东西,他们也不曾动过。某这里还能有什么被人惦记的?不过是来瞧瞧某这个手下败将罢了,不必担心。”

话虽如此,他却死活不肯出门相迎。沈氏无奈,只得自己领了管事、仆人,往大门外恭敬迎接,小意对张季振深深行礼:“不意将军光临寒舍,有失远迎,还请恕罪则个。”

“徐将军这是做什么,自家不出来,倒教夫人来迎咱们?”张季振瞅着这个美貌少妇,不禁笑了起来,“那么就请夫人带路罢。”

“是,还请将军,随贱妾这边来。”沈氏觑着张季振身后司马承道,稍觉眼熟,不由多瞧了几眼。司马承道硬着头皮抱拳道:“在下司马承道,见过夫人。”

“你——”沈氏有些惊疑,“原来是司马将军,却是许久未见矣。”

徐智勤一身白袍,负手立在正厅门口,眼瞧着张季振跟在夫人身后,移步而来。在他身后,竟然是此前自己的部将司马承道,还有两个随行的亲兵。张季振在阶前停步抱拳:“徐将军,咱们往日在豫东打生打死,今日有缘相见,你也不请我往屋里坐坐?”

沈氏怒视夫君,徐智勤轻咳一声,依旧端着身份,摆手道:“张季振张将军是么,里面请。还有司马兄,咱们也是多日未见了,一块进来罢。”

众人一块进了屋子,司马承道先说了自己被俘之后的经历,徐智勤轻轻点头,沉吟不语。

张季振觑着他笑道:“你手下这几位军将,打仗确有能耐,教咱们吃了不少苦头啊。”

“这倒是实情。”徐智勤傲然一笑,“强将强兵,某与贵军几位大将先后交手,果然未落下风。丧师失国,非某之罪。若非郑德威轻率行事,豫东局面也不致不可收拾之地——”

他神色变得黯然,回想起麾下数万精锐,尽被殄灭,甚觉心痛,便换了话题问道:“听说朝廷大举西征、北征,无不克捷,此等武功赫赫,迈于前代,亦为一时盛事。不过,某听说轮台西面,又有甚么西台汗国?”

“是,天山南北两路,尽皆收复,图鞑残部,一部溃入葱岭,逃亡于波斯之境,另一部则南逃吐蕃之地——这也迟早会被咱们尽数殄灭之。那西台归利汗,雄踞于咸海之畔,不识我天朝上国兵威,也敢来犯,枢密院自会再遣大军,一举摧之。”张季振说得豪气干云,“王师百战精卒,新枪新炮,西域各部,皆心服元化,岂有不胜之理?”

他瞧着徐智勤神色古怪,便又笑道:“西域之事,离咱们太远,只瞧着便好。你那位堂兄弟徐智广,如今定居于姑苏,办起了一家书社,日子倒也过得闲适。徐将军不妨也往姑苏去瞧瞧。”

“常州王?”徐智勤轻轻摇头,“他乃文学之士,我却是除了兵书,别的都不爱瞧。彼此相见,也没什么可说的。既是阖家平安,大家各过各的日子便好,又何必相见。”

张季振连连摇头:“徐将军何必这等消沉?咱们都是武人,自然明白没有打一辈子仗的道理。捏着刀枪,也终有告老还乡之日,如此惆怅,很是不必。你也该给自己再寻些事情来做才好。”

他肃容说道:“某等敬重你是难得的对手,才说这番话。甚么李唐、南吴,帝王终究已是过眼云烟,咱们都知道,徐将军惟好兵事,并无登基之意。既如此,谁来坐龙庭,其实无关要紧。再说了,如今往后,再无皇帝,于国家,岂非大幸耶。”

徐智勤依旧没有接话,门外偷听的沈氏心下焦急,忙进来含笑行礼道:“贱妾已经备下了晚饭,还请张将军、司马将军,今日就在寒舍,将就着用些罢?”

“啊,张将军远道来此,司马兄也是许久未见,”徐智勤回过神来,“就不要嫌弃某这里饭食简陋,咱们一块喝点酒罢?”

张季振也不含糊,干脆说道:“好,咱们如今是友非敌,那就叨扰了!”

用过酒饭,张季振等人告辞之后,沈氏才对徐智勤说道:“不如咱们将此间财物都收拾了,往燕京去住,如何?”

徐智勤皱起眉头:“好好的去燕京做什么?”

“夫君并无经营之才,家中虽有些金银,终究不能坐吃山空。如今你手底这些部将,都被擢用,夫君果真无动于衷?”沈氏说着有些哀怨起来,“咱们去了燕京,想必那郭元帅等人,多少会看顾些,差遣个职事。便是家中两个孩儿,往后前程,也有些好处不是?”

徐智勤低下头来,默然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