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一百一十二章 逐马入陇州

节度江山 第一百一十二章 逐马入陇州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尽管枢密院对西域、漠北、卫藏等地还虎视眈眈,但是对于朝廷的文官们来说,九州战事,已经宣告结束。农事、工造、兴学、筑路、开河等,才是他们着力督办之事。

尤其是农政,麦、粟、稻,桑、棉、麻,乃至林木、畜产、渔业,督政府和中书省都至为关切,屡屡发文以督导各州各府。中书省还委托沈季良、杜启宗等学者,创立了燕都农业学堂,领着学生们研究农作物与土地、矿物之关系,并以酸液调制骨粉和磷矿石,制出新式肥料。

为此,官府又在燕平、密云、潞县等地设立肥料厂,并推行诸州。至于被服厂、织造厂、竹器木器厂、牙刷厂、牙膏厂、煤厂等,规模不大,易于开设的各式工坊,早如雨后春笋,不但府城,就连县城之中,也多有见之。一些交通便利之处,人们已经开始扒掉城墙,拓宽道路,让城市变得更为广大。

然而在许许多多的小县城之中,人们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为数不多的小工厂依然使用着以往的手工形式,人们早起做饭,至河边井边浆洗衣裳,自己喂些鸡鸭,往集市里采买,或是售卖自家做的吃食等玩意,顺便聚在一处,说些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然后,便各自回家。

大江南北,各处之煤矿,都被采掘,然而仍有不少民户依旧使用柴火做饭。每天早晨,会有樵夫挑担入城,与驾马出城的粪车,相映成趣。

有些精细之人,会渐渐察觉出些微不同往日的变化:学堂里开始发下新的课本,识字、算学之类。肉铺里的肉价,似乎也不再那么难以忍受,隔三差五,也能吃上一回。杂铺里的新鲜玩意,似乎又多了几样。从县衙里有时会流出一些过期的报纸,人们聚在一块听读,议论,说些国家大事,啧啧几声,也是寻常日子里罕有的乐趣……

县城里除了驿馆,另有两家邸店,都很是破旧狭小。微服南下的卫英荃领着一个家仆,两人同宿一屋,盖着冰冷的衾被忍了一宿。早起算了房钱,往食铺里叫了一份米粥佐以酱菜的早饭。两个人一边吃着,一边听食客们的议论。

县城乡民,说起国事,难免诸多臆测之语,仆人脸上便流露出不屑神色。卫英荃却听得很是专注,微微点头。

用过早饭,卫英荃并没有急着动身,却吩咐仆人往市集去瞧瞧本地货价,自己依旧听着大伙儿的议论。

不一会,仆人回来了,小声说道:“这边稻米三百钱一石,粟米售价却低,只需二百钱。”

“肉价如何?”

“一只活猪,需七百钱,抵得上两石稻米。”仆人显然瞧了个仔细,“猪肉一斤十四钱。鸡却划算,一只活鸡,不过才三十钱。”

卫英荃皱起眉头,心中细算一会,转头问仆人:“当年你我在燕镇之时,粟米不过百钱一石。如此说来,数年之间,市价竟然翻了一倍,这却是何故?”

仆人愕然瞧着他:“老爷是有学问之人,这事情若是老爷也不明白,小的哪里会懂?”

“不过,”他想了想又说道,“若不是老爷问起,小的竟未察觉这些年,东西竟然贵了这许多,却又觉得并不缺钱使。这其中的道理,小人愈发不明白了。”

卫英荃轻轻点头,喟叹说道:“所以说这经世致用之学,的确是内有乾坤,万万不可小觑也。”

他说着站起身来:“走罢,咱们今日,得赶至桥口铺,在那里歇宿。”

“唉,这湖南之地,”仆人哀叹起来,“春日里雨水也太多了些。”

“南方便是如此,”卫英荃笑了笑,回想起关中情形,又有些怅然,“三秦之地,或许往后难回矣。”

卫英荃受任为特命巡按,离开关中往赴湖南,与此同时,西征行营大总管杨运鹏却率领精锐赶至了西京大城。

作为天下最大的城市,西京之王都气象,无处可与之相比。然而随着梁忠顺强掳皇帝赴中州,而后郭继恩又建都于燕京,这座关中雄城,也就无可奈何地,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辉煌。

羽林精锐没有进城,只在城北禁苑扎营一夜就继续西进。杨运鹏率扈从入城,召集关内道观察使窦耘等文官差遣军兴等事,简短计议之后,连饭也不肯吃,便又从开远门出城,急赴兰州而去。

在马队的身后,西京大城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之中,默然无言。

从西京至兰州,一千三百里路途,羽林军餐风露宿,倍道兼行。从未来过此地的羽林二师师监黄增荣感慨道:“到如今,才觉着国家之土,如此广袤。塞北江南,万里异俗,而同文同种,共服元化,岂非天佑乎。”

枢密院军供司参军袁明涧、羽林一师原任旅监贺亮才,都被调至大总管身旁襄赞军务。听得这番议论,形貌儒雅的袁明涧但笑不语,贺亮才却道:“此非天佑,实乃人力也。秦王扫**,虎视何雄哉。都帅、真人都说过,秦虽二世而亡,然汉承秦制,沿袭至今。”

杨运鹏没有理会扈从们的议论,只沉默地坐在自己那匹枣红色的坐骑之上,凝神思索。不一会,羽林二师点检南俊龙遣人赶来禀报,前军已至安夷关扎下营垒,今夜便宿于此处。

关隘临水挟山,当川限谷。驻守在此处的是县里遣来的一哨团结兵,使用的依旧是刀牌、长枪和弓弩等旧式兵器。领头的哨长告诉南俊龙,他们统共是一队人马,其中近半是返乡老卒,分为三哨,轮流驻防。

哨长瞅着军士们手中配备了枪刺的步枪,很是眼热:“啥时候额们也能有这火枪,就好了。唉,木有赶上好时候啊。”

南俊龙笑了笑,没有接话。

夜里,从西面赶来的信使被斥候们接入了大营,将前方军报呈给杨运鹏。

桑熠、徐珪等将领,已经率领雍州军中州军十余万众,西出兰州,下广武、乌城,直趋武威。从河东赶来的并州军第四师杜文实部,入朔方地,经乌兰县城渡过大河,将与西征主力在武威城下会合。

杨运鹏点点头,吩咐左右:“咱们明日平旦拔营启程,要尽早赶至兰州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