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朝设武学

节度江山 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朝设武学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南吴太子徐智玄的确已经起了换将之心,搜集得来的东唐报纸,对西北战事语焉不详,难以察知真实情形,尤令人心下难安。徐智玄原本已经署下以徐州镇将郑德威替代徐智勤的教令,从临沂返回徐州议事的陈贯恩立即表示反对:“郑德威资历才望,皆不及路士瞻,彼往宋城主持军务,则路士瞻岂能甘于其下,必至将帅失和,反为祸事。”

此时恰逢太子媵妾郑玉婉从扬州前来,侍奉左右,徐智玄打量着宠姬的新发式,觉得很是妩媚:“如今两都又有这等新风?倒也好看。”

“此乃倭国贵女之风,唤做姬发式。江宁、扬州诸女,皆做此妆扮。先前妾在路上,还有些担心,怕殿下不会喜欢呢。”

“不会,很是好看,孤怎么会不喜欢。”

郑玉婉觑着太子面色,小心说道:“可是妾瞧着殿下仍有不乐之意,想必是政事艰难,殿下重任匡国,若有不决之事,可多与家兄商议之。”

“令兄,的确是刚毅忠节,孤实是甚为倚重。”徐智玄微微沉吟,“你来徐州,可是已经见过他了?”

“不曾,妾一路至徐州,下了马车便至殿下处。”郑玉婉连忙回话,“无殿下吩咐,妾岂敢擅见外男耶?”

“嗯,德威兄既是你之兄长,便是见一见,倒也无妨。”徐智玄慢慢说道,“过不几日,孤就会遣他再往宋城,执掌军务去也。”

郑玉婉盈盈行礼:“受君差遣,此乃臣下分内事,妾决不敢干预之。”

“你快起来,做什么这等恭谨小心。”徐智玄笑了笑,“玉婉的性子,孤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但是郑德威的话却让太子的确有些不放心:“听说有人议论,以为卑职才干不能当方面之任。卑职亦不敢辩驳,惟有来日以行迹自验之。只是陈司马此前便在宋城辅佐徐统军使,其人之主张,未必全出自公心?殿下可令陈司马仍留徐州,以书信晓谕徐军使,若徐军使果然更改了主意,则殿下亦不可不防也。”

“大敌当前,岂可彼此攻讦,实非成事之举。”徐智玄皱眉训斥,转头却吩咐陈贯恩仍留徐州。陈贯恩一时未察,便毛遂自荐道:“既是主公忧心西面局势反复,下官可致书宋城徐司帅,催促他速速进兵汴梁。”

“五郎主意甚大,心志难测,孤的吩咐他都未必会听,你一纸书信,能劝得动他?”徐智玄面上带笑,未置可否,“不过试试也是无妨。”

不料陈贯恩书笺才至宋城,徐智勤立即便有回书,称自己已尽起宋城之兵,西过睢县,进逼雍丘。恰好南吴国主诏书此时亦到徐州,就处置谢承运之事回复太子。此前徐智玄奏报谢承运贻误军机之事,欲在徐州将其当众处斩,原以为父亲至少会下旨将其流放绝地,籍没家财。结果徐敬徽手诏却只命将谢承运罢免官职,押送江宁而已。

两桩事情凑在一处,徐智玄登时心中大怒,面上却依旧如常,只将潘文佑、陈贯恩、郑德威等人召来,商议山东局势。陈贯恩才从临沂返回,便向众人详细分说唐军部署:自临沂西北面费县,直至泗水,一百六十余里,依村寨筑垒为营,既窥临沂,又守兖州。当地百姓甚为拥戴,纷纷送子弟从军,如今粟清海所部,已有十万之众。

郑德威闻言,颇觉困惑:“敌军联营百余里,若我临沂之军果断击之,当可逐营而破,为何陈司马不教朱护军出城击贼也?”

“尼山地形平缓,北军各处营垒,相距不过二十余里,一处被攻则别处速至,非轻易可攻之也。”陈贯恩只是摇头,“江都王赶回临沂后,下官也是如此陈析厉害,是以山东军并未轻举妄动。”

徐智玄眉头微皱:“似陈卿这等说来,山东方面,咱们竟是束手无策了么?”

陈贯恩也不转弯抹角:“当前局势,只能以守住临沂为要,不可轻易出兵。殿下既已决定先取河南,则山东方面,不宜再过多投入重兵。不然,两头俱失,事倍功半也。”

“若非二弟胡乱行事,山东何至今日这般被动。”徐智玄心情渐觉沉重,“密州一败,主动尽失,何以北贼却何以令孤有愈战愈强之感?郭继恩扩军何速,而战力不减,也不知究竟是何手段。”

郑德威尚未与东唐军交战,潘文佑陈贯恩等皆大有同感。“此事之关窍,乃在其所设之讲武学堂也。”陈贯恩于是又抢着说道,“彼在燕京所设之武学,授以兵法弓马之术,是以将才层出不穷。臣下愚见,殿下亦可仿其制度,创设武学——”

“不要再说了,”陈贯恩还未说完,就被徐智玄突然打断,他面带怒气,“古之名将者,岂专学孙、吴哉?此等无谓之举,不必议之!”

陈贯恩愕然瞧着太子:“殿下,臣之倡议,实为金玉良言——”

“什么金玉良言!你知不知道郭家小贼设立武学,究竟意欲何为?”徐智玄勃然发作,“其人办报办学,绝口不提君父,尽为狂逆之言,什么民惟邦本,什么君舟庶水,什么民贵君轻!孤倒要瞧瞧,俟其果真占据江宁,当真就不会称孤道寡么?!”

“殿下!”潘文佑大吃一惊,“此危急存亡之际,当振奋精神,感召豪杰,以扫荡乾坤,席卷天下。不可心灰意冷,出此妄语也——陈司马,你出言无状,还不速速退下?”

“是,微臣无礼,微臣告退。”陈贯恩也有些惶恐,连忙起身行礼,躬身退了出去。

一众僚臣惴惴不安捱了两日,徐智玄冷静下来,经潘文佑开解劝说,复又请旨江宁,欲在江宁设立武学,由兵部郎中主其事,广收学子,以“明阴阳、习兵法。”学生则由各府县保举入学,无保举者,则考弓马骑射、兵法边策等事,以为国家选将之备。

消息传至燕京,恰巧霍启明自西山返京来见郭继恩,说起此事,郭继恩冷笑道:“只学我之皮毛,这武学能撑过一年,便算是徐智玄的能耐。”

“哪里还用一年,这南吴朝廷能不能撑过一年还在两说呢。”霍启明也觉得好笑。倒是瑞凤郡主和顾蓓两个,深觉讶异,顾蓓忍不住问道:“中州战事尚胶着,何以都帅、参政皆这般信心百倍也?”

“此乃破晓时分,东方未曙,而胜利已在眼前。”霍启明很是自信,他想了想吩咐道,“拿纸笔来,道爷要给讲武学堂,写一副楹联。”

郡主和顾蓓两个,乃至许云萝,都凑过来瞧着,但见霍启明运笔如飞写道: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