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元帅待雕戈

节度江山 第一百三十六章 元帅待雕戈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元焘的住处是晋阳城南面开远门东侧的朝真坊内,一处破旧的三间瓦房。待他匆匆赶回家中,已经过了戌正时,妻子俞惠尚在张灯等候,见到丈夫回来,她笑着埋怨道:“官人如何这个时候才回来,饭都已经冷啦,我再去给你热一热。”

“不用不用,我已经用过了。往后若是过了时辰,娘子便不用等我,自己吃就是。”元焘有些歉疚,却又兴奋说道,“今日与崔官人、王氏兄弟同去晋祠,竟然遇着了郭元帅,今夜便是他相请咱们一道用了晚饭。”

“呀?”俞惠张着嘴,半信半疑地瞧着他。

“千真万确。”元焘忙捉了妻子的手,教她坐下,绘声绘色描述了白日情形,又说到郭继恩直接辟他入枢府任事,小夫妻两个都高兴得不知所以,彼此瞅着傻乐。还是俞惠先回过神来,得知丈夫明日便要往督府去应卯,便催促他早些歇息,自己喜滋滋地捧着已经冷了的粟米饭,就着一点腌萝卜,吃得津津有味。

元焘辗转反侧,一夜难眠,一大清早便急急入了内城。街道两边,录事厅、军营、军器院、大校场,他匆匆穿行而过,直至北面并州都督府,门口当值的军士引他进去,直至东路后院。元焘惊奇地瞧见郭继恩许云萝两个各执兵器,正在对练。

他见许云萝一个娇怯怯的小姑娘,一柄短剑如电光逐影,出手极是干脆利落,煞是好看,不由得暗中赞叹不已。唐应海陆祥顺两个对此情形虽已司空见惯,仍然忍不住连声叫好。

两人来来回回拆了二十余招才罢手,郭继恩收刀入鞘,觑着元焘笑道:“你来得倒早,就与咱们一块去用早饭罢。”

“多谢元帅,不过小的已经用过了。”元焘咽下一口唾沫道。

“那就再吃些儿。”

元焘便跟着一块往膳堂去,这里十分热闹,文武官员各自聚坐,小声议论。已经伤愈的黄云樵与谢文谦同坐一桌,见郭继恩等进来,他忙起身寒暄,又说道:“如今卑职已经痊愈,可率领着部属往平城去助战也。”

师监方道云、副点检张宗玉两个也附和道:“其他几个师的同袍都在北地奋战,咱们却在晋阳城中快活,心中其实甚是焦躁也。”

元焘觑着这一桌都是佩戴着二三品的麒麟臂章,心知俱是军中高级将官,便自己盛了汤面与唐应海、陆祥顺坐了一桌,却留意听着将领们的对话。

郭继恩摇头道:“第三师不必再往朔州开进,那边的兵马,也会陆续撤回,只留下两个师。”

黄云樵闻言,不禁失望道:“平城尚未克复,都帅为何就草草罢兵?”

郭继恩笑了笑:“自然是先给乌伦布台留一点期望。”

黄云樵不解其意,暗自琢磨,方道云却道:“平城暂时不取,则我师可往延安,相助周总管,请都帅允准。”

“这个就更加不必,本帅连赵石保部都给撤回来了,还教你们去做什么。”郭继恩吩咐道,“几位稍安勿躁,如今只以练兵为要,回头枢府自然会有军令下来。”

三员将领只好低声应命,谢文谦问道:“孟书田部就地编入并州军,秦云龙、常玉贵、石忠财部皆返回燕京,则唐成义、关孝田、梁义川各师,如何部署?”

“梁义川部就地编入雍州军,为第六师,”郭继恩大口吃面,“唐成义、关孝田、谭宗延、卢永汉各部,俱都撤回燕州——”

他压低声音道:“以枢密院名义,预备筹建中州军。”

谢文谦正讶异间,郭继恩已经指着元焘道:“这位元秀才,就征为枢密院主簿,协办此事。”

另一桌的元焘听见吩咐,忙起身道:“是,是。”

用过早饭,他跟着谢文谦来到议事厅,副都监将一摞文书递给他道:“你先瞧瞧,心中大致有个底,然后咱们再计议。”

“是。”元焘定下心神,放下文书仔细翻看,愈瞧愈是心惊,如今燕京握有羽林军及四镇之兵,加上都里城水师,已经超过三十万兵马。以这等实力,不说荡平天下,料想梁魏与南吴两处,决计不敢轻易来犯之。

他正在胡思乱想,就听得谢文谦说道:“就先以唐成义、关孝田、秦存贵、乔定忠四部,先编入中州军,驻屯于河间、巨鹿、邯郸三地,以备中原战事,如何?”

“是。”元焘回过神来,便磨墨沉吟,打着腹稿,预备起草军书。

郭继恩却没有来议事厅,他接到军士禀报,得知王氏兄弟陪着父亲前来拜访,便吩咐往前边二堂相见。

夏树元已经在二堂陪着那原任户部侍郎王恭退叙话,郭继恩进来,见这位王侍郎身形修长,仪容威严,颌下三绺长须,约莫五十余岁年纪,他便抱拳笑道:“王侍郎形神伟健,容色焕发,甚可贺也。”

“在下王恭退,见过都帅。”王恭退起身敛容行礼,又问道,“适才与夏都使闲话,得知燕京情形。元帅少壮登朝,名盖四海,身居重任而总驭兵权,实乃命世之豪杰,只是为政未免好新奇,这议政院既掌封驳事,二三子独决便可,又何必邀那工商贱业者共议国家大政也?”

陪同在座的王静贞王静吉兄弟都面露不安之色,郭继恩却并不以为意,只微笑说道:“士农工商,皆为国本,燕都邮报,早已详述之。如今燕京辖地,百业俱倡,官府治理,诸政令皆关乎百姓,是以聚各业菁英以详细议之再为定夺,这也是朝廷新政。”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王恭退板着脸道,“士农者乃国之根基,那工商者不过枝叶而已,如何配与公卿士大夫共议国政!”

“民岂分贵贱,天地生人,各操其业,这个便是大道。”郭继恩依然面带微笑,“王侍郎何妨往燕京去瞧瞧是如何情形,到时候,咱们再来议论这件事。”

“不必了,道不同者不必相谋也。”王恭退只是摇头,“某年齿已高,亦不愿远行,就安心在宅中养老,以观都帅成就大业,安定天下便是。”

“既如此,本帅也不敢强求。”郭继恩依然没有动怒,“只是贵宅昆仲,既有功名在身,当应吏部铨选,就任地方才是,还望侍郎不要阻止才好。”

“这个当然还是随他们自己。”王恭退摆摆手,“少壮之人当有进取之意,老夫也不会拦着。只是家训不可忘,国法不可忘,万不可行那蝇营狗苟之事,不然,老夫也决计不会替你们求情。”

王氏兄弟都悚然答应,王恭退也不再理会郭继恩,又与夏树元聊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王静贞向着郭继恩作揖,小意说道:“家,家父——”

“没事,王兄不必再说。”郭继恩神色淡然道,“令尊虽与本帅政见不同,却也是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之人,本帅其实是十分钦佩的。他的嘱咐,你们好生记住,廉洁奉公,实心任事,则庶几无愧矣。”

“是,多,多谢都,都帅教诲。”

郭继恩摆摆手,又嘱咐了夏树元几句,便转身出了二堂。跟在他身后的唐应海面色不忿道:“这个王侍郎,好生无礼。”

“他不曾见过燕镇之新气象,自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郭继恩大步向前,嘴里说道,“待到这晋阳城,也如燕京一般,咱们再瞧瞧他作何想。”

他们边走边说,很快进了议事厅,谢文谦吩咐元焘将军书呈给郭继恩,又说道:“中州军既设,可以粟清海先为检校统领。”

郭继恩将军书仔细看过,元焘见他皱眉不语,心下有些惴惴:“若是不合都帅之意,小可重新起草便是。”

“可以,就这样钤发。”郭继恩将军书交还给他,“交由枢密院监军署备档,发付三军。”

“至于中州军统领之事,回头咱们再议。”他瞅着谢文谦吩咐道。

“国之存亡在兵,兵之胜败在将。才之所堪,则授以大事。”谢文谦忍不住问道,“粟清海确有名将之姿,都帅为何迟迟不愿再用之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