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 长宁国之卷:第四十三节 油田建设(一)

“我也这么觉得。”吴廷伟说。

“不过我们的工作还是石油,这件事我们静观其变。”黄璐说,“黄家来求咱们出手我们就帮一把,如果他们自己能搞得定那也不错。”

“我倒希望他们自己搞不定……这样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插手山八港了。”吴廷伟说。

“我正好相反。我们的主业还没搞好,先去折腾这些副业,周总知道了肯定要吐血三升……”崔云红摇头,“我们来这里是采油,采油,采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们的工程进度连10%都没到,”陈宇鹏对先来的三个人“不务正业”的态度颇有烦言,现在见崔云红总算提到正题了,“现在打得那些试验性油井都不太成功--出油率太低了,恐怕还得另外勘探合适的位置。还有就是诗里亚的基建进度……”

“建材不来,我们也没法子。”黄璐双手一摊,“许诺给得东西,就来了两船--这可差得太远了。”

“我刚刚收到电报了,补给船队明天就会抵达。不过公司要求我们尽量自己解决后勤补给问题,特别是粮食这些本地能补给的大宗物资,尽量节约运输吨位。”

“我们可以暂时在麻拉港采购,让巴斯滕来代理,连船只都不用了。”崔云红说,“黄璐,你明天就专门去跑一趟,和他签一个供应合同。”

“钱怎么办?”

“先欠着就是。你跟他说,这是我们跟他之间的生意--他肯定乐意垫付货款。再说了,他不还打算入股我们的纳闽岛开发计划嘛……”

“这荷兰佬很能干,也很有想法。”吴廷伟说,“他会答应的。”

“那我就去跑一趟。”

“这些天的勘探情况看不太乐观。”陈鹏宇说着,打开了自己的文件夹。他对吴、崔二人跑到山八港去很不以为然,觉得他们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他在桌子上摊开地图,这是矿区前期勘探情况的大地形图。陈鹏宇一边看资料,一边谈了目前的前期勘探的情况:

勘探工作并没有如预期的那么顺利,自然条件恶劣,杂草高,蚊虫多,积水深,人员体力精力消耗极大。

目前已标记的石油渗出地点,先遣队有一部分进行试探,但是大多数还没有正式的试钻。一方面是工作面完全没有清理,导致先遣队用手工钻子的效率不比用铁锹和铁镐多;另一方面先遣队发现在丛林里面行走实在是件费力事情。勘探地区的地形情况非常复杂,稍一深入内陆,搬运大型设备就必须修建临时道路,这就远远超过了先遣队的能力。

“……从目前打出的油井来看,勘探情况不尽如人意。”

“不是有几口油井已经开始出油了吗?”黄璐说道。

“产量太小了,而且出油不稳定。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陈鹏宇说,“指望就在海边找到合适的油井不大可能了,下一步只有往内陆推进几公里了再展开试钻了。”

崔云红说:“要往内陆推进,就得修路--我们目前的劳力远远不够。不仅需要人力,还需要机械帮助……”

尽管没有修正式的修路,不过在历史上,有一条人类活动踩踏出来的土路环绕整个加里曼丹岛,这条路往内陆走四十到五十公里,就是19世纪以前人类在加里曼丹岛上活动的极限,再往内陆虽然也有原始部落活动,但是他们极少见于文献记载,基本就被归入“野人”的范畴之内了。居住在当地的“文明人”,不论是欧洲殖民者,华人移民还是本地素丹国的臣民,很少会深入内陆十公里以上。即使在21世纪,加里曼丹岛的开发度不高。

以勘探队的能力来说,距离海岸五公里差不多就是极限了。修五公里的道路,在其他地方不值一提,但是在加里曼丹岛上就是一桩不小的工程了。

“我们现在的劳工人数远远不足以修筑这么一条道路--而且可能需要不止一条道路。”吴廷伟皱眉道。

“有一台铁牛二型这次会随船抵达,”陈鹏宇说,“它是拖拉机,但是也配有推土铲之类的工程配件,可以用来修路。只是我们现有的码头设施恐怕难以卸载。”

“又要修路,又要修码头,夸克穷要是能给我们送来几百名奴隶就好了。”吴廷伟说,“可惜黄家现在正在危难中,不然通过他们倒是可以多雇用一些华人劳工来干活。”

“让巴斯滕帮我们雇人吧。他在麻拉,做任何事情都很好办--就让他再兼任一个劳务中介好了--每个劳工我们给他若干手续费……”

“千万别。”黄璐连连摆手,“你要这么干得话,你信不信他会买通海盗到处去绑人来当劳工?还是我这次去麻拉的时候自己多待几天招人。”

“我看这倒是问题不大,他毕竟是在文莱的国土上,公然绑架百姓为奴这种事还是没胆量干得。再说,你要不给点好处,他也不肯尽心的。”

第二天,补给船队抵达,秦西科也随船到来了。这次来得是两艘经过特殊改装的T800。这种T800是专门为了运输大型、超长货物而专门改装过得。不但运来的蒸汽机械,还运来了勘探和开采石油的各种机械和相关资材。

随船到来的,还有一整套锯木和制桶生产设备,包括一个西班牙人“技师”。此人是打劫马尼拉运银船时候抓获的俘虏,在西班牙是个箍桶匠。被俘之后便留在木器厂的海林手下专门从事各种大小木桶的制造。

第一波勘探队登陆的时候已经修建起了第一道200米长的栈桥,所以卸载工作一开始很顺利,但是等到大型设备卸载的时候,这座单薄的木结构栈桥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此采用木排来卸载。

木排是提前在营地里做好的,经过计算他们认为木排的浮力储备尚不充分,所以又砍伐了大量的竹子作为浮力的补充。同时,在木排中央部位安装了大型的鳍板用来增加稳定性。

沉重的蒸汽机、拖拉机、钻机、套管……这些超重超长的货物被船上的吊机逐一吊起,小心翼翼的放置到木排上固定。

固定完毕之后,木排由一艘划艇在前面牵引,另两艘划艇在左右使用牵引绳子控制方向,缓缓向海滩漂去。

毫无疑问,这样的卸载效率极低,而且为了安全,只能在潮水上涨的时候才能卸载。一旦落潮就要停运。

就这样花了几天的功夫,两条船上的所有设备物资才被卸下。还好,这几天风平浪静,卸载大型设备的时候太平无事。不然损失设备事小,耽误进度才是关键。

有了蒸汽拖拉机和蒸汽吊车,勘探队的基础建设效率瞬间上了一个台阶。特别是船队还运来了一百多吨作为压舱的红砖、瓦片和水泥。加上正在兴建中的木材加工厂,可以想象,不论是元老们还是工程队的劳工,在不远的将来很快都能住上像样的房屋,而不是在帐篷和草棚里度日了。

黄璐几天后从麻拉回来了,带回了消息。

“范·巴斯滕这老东西不在麻拉。”黄璐说,“我问他的副手他去哪里了,副手居然说他也不知道,只知道他搭乘阿尔曼德的好运号出海了。说是去做一票‘大生意’。不过事情没耽误,他的副手对我们的提议很有兴趣,说巴斯滕先生一定会接受我们的建议。供应食品和生活物资的事情他可以马上就办,但是雇人的事必须等巴斯滕回来之后。”

元老们对巴斯滕不在麻拉这件事倒不觉得奇怪--像巴斯滕这样VOC的低级商务员在辖区里到处跑是很常见的事。

“雇人的事副手不能拍板倒是麻烦了……”

“没事,我自己在麻拉也走访了一些华人社团和商人。他们都能提供劳工,只要……”

“只要我们给钱,是吧?”

“对,如果我们给得价格合适,他们还可以直接派船回国去招人……要多少有多少……”

“靠,这不就成了‘卖猪仔’了吗?”崔云红吐槽道。

黄璐没想到这茬,抓了下脑袋:“好像也是哦。”

“回国招募我看就算了,远水不解近渴。反正我们现在要得人也不多,五百到一千名劳工就差不多了,再多我们的管理难度就太大了。让他们尽量在本地招募就是了。也不一定全要华人,只要愿意干活的,都可以。”

“行,下次我去找巴斯滕的时候就这么去说。反正那副手说巴斯滕再过一周就应该回来了。”黄璐说,“对了,还有一件事也很要紧……”

“什么事?”

“麻拉的华人和本地人都在暗中议论,说都城里发生了什么大事……几天前,大城就被封锁了,军队封锁了道路和城门,不许人们进出。”

“这么回事?”吴廷伟顿时来了兴趣,“有具体说法吗?”

“什么说法都有,有说有刺客行刺的,也有人说有大臣意图谋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