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 第七节 出发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第七节 出发

作者:吹牛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5:02:22 来源:笔趣阁

渔猎培训班的重点是学习如何捕鹿和应对生番“出草”。尽管在高雄一带的平埔族并无这一习俗,但是在台湾有出草习俗的部落是大多数,难保有哪个部落就在开垦地附近活动。武装保护必不可少。

第四个培训班便是卫生培训班了。为屯垦村落培训卫生员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更重要的是李东田以这个卫生培训班培训的卫生员为基干,在全体移民中进行了长期性的“卫生习惯”培养。

结合卫生口颁布的亚热带地区的预防措施和卫生条例,主要是学习灭蚊避蚊的方法,以及如何安全地烹制食物,怎样处理饮用水,怎样处理和利用粪便,怎样洗手、洗澡,怎样预防各种病症,怎样进行简易的治疗等等。都是实用又很重要的内容。

“你这个‘全民培训’好,”关山跃表示赞赏,“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不过人的习惯是积重难返,改变这一大群人的卫生习惯怕是不容易吧?”

“不是不容易,是根本办不到。”李东田又打开了第二瓶格瓦斯,“这帮人油盐不进,好说歹说都没用。最后还是老办法――打屁股!”

因为教育效果不理想,李东田无可奈何,最后还是搞起了“卫生注入棒”。

凡是不能正确执行卫生条例的,一律按照违反程度不同程度施以用藤条打屁股,从三下到十二下不等。

“你别说,这么一搞,我这《条例》就算有效执行下去了。我艹,真不容易!藤条打断了几百根!”李东田骂骂咧咧的,“以前我在电子厂上班的时候,看到线长拉长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挺反感的。现在想想,我到了他们这个位置,还不是一回事!”

关山跃觉得李东田这个人很有趣,他感觉的出来,眼前的这个男人文化不高,但是有一颗善于琢磨的心。也许他在念书的时候是个问题学生,考试都是白卷,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智慧。

最后一个培训班便是农业培训班了。好在台南的气候和闽南相差无几,当初的闽南移民也是主要种植水稻、红薯和甘蔗为主。培训的难度不那么大了。

“……这三个月,其实我把所有的移民都给‘训’了一遍,”李东田说。他说目的是让难民们短期内学习一点基本的木匠和泥水活,知道该怎样伐木,处理木材,搭设帐篷和修建房屋。

“魏八尺是肯定不会有余力帮屯垦点盖房子的,所以盖房子的事情肯定得我们来。七八百人的屋子,盖起来也不是小工程。”关山跃说,“我申请预装配的房屋配件。不知道能不能给批下来。”

“你申请了多少?”

“六十座。五十四座作为宿舍,六座作为办公和仓库。”

“你要申请六座,说不定邬德给去掉一两座,还能拨给你。申请六十二座,搞不好屁都没有……”

刚刚研发出来的装配式木屋是香饽饽,整个发动机行动中需要快速装配房屋的地点少了说就有济州和屺姆岛,高雄市区本身也有很大的需求。

“咱们不是漫天要价,让邬德就地还钱嘛。有几座算几座!”

“唉,说真得,要是木屋能如数拨给,移民的死亡率肯定会低不少。住帐篷草棚,很多人怕是顶不住……”

两人都陷入了沉默,因为他们都知道,在整个发动机行动里,高雄的屯垦事业属于最不重要的一个项目,属于顺手的事情。如果不是关山跃主动请缨,搞不好元老院都根本不会想到要搞这么一个屯垦居民点。

这么一个状态之下,两人能争取到这么多的资源已经算是各方面“讲交情,够朋友”了。

“这个不说,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登陆高雄是1631年的十月开始,我们不去凑这个热闹。”关山跃说,“我们延后到十二月登陆。”

高雄和临高一样,有明显的雨旱季,五月到九月是雨季,全年降水的九成都发生在这个阶段。冬季则是高雄的旱季,平均每月只有三天有降雨,也极少有大雨。魏八尺选择在十月登陆,他就有一整个冬季来修建他的高雄市。而他们选择在十二月登陆,三个月时间也足以让他们修筑好屯垦的居民点,做好农田整备工作了。

一定要抢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整基本的生产生活设施修建,这样才能比较安全从容的度过雨季,将死亡率降低到最少。持续不断的滂沱大雨意味着什么,对在临高已经生活了三年的元老们来说并不陌生。

“高雄的好处是和临高一样,气候温暖,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也不过二十度。好歹省下了棉衣。”关山跃说,“真难办的是在山东的难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不知道指挥部怎么解决他们的过冬问题。”

进入十一月,农垦台湾旅团的终于进入了登陆的实操作阶段。十一月初,关山跃申请了很久农垦兵团的武器终于发了下来。

基干民兵每人配发了一支丛林款米尼步枪,其实就是枪身缩短了,更便于在丛林草莽中操作。经过关山跃的争取,还申请到了十套明军铠甲――这是准备给哨兵使用的。站岗放哨的时候,这种铠甲可以有效的地域土着的弓箭设计。

他原本要得骑兵胸甲和钢盔,这些东西都有,但是显而易见是不可能给他“试验”的。拿到这十套铠甲也算是勉为其难了。

至于“大众装备”,则是标准帽、砍刀和藤条防护帽。这些装备企划院倒是非常大方,每个男女壮丁都分到了一套。

企划院还是配发了二十支1630款的左轮手枪,作为农垦联队干部和技术人员的随身护卫武器。这枪关、李二人都看不上眼,但是有总比没的强。

最后是“重武器”,用来作为屯垦点防御之用的。两门铸铁的12磅山地榴弹炮。配有轮式炮架和可360度旋转的固定炮座。这样既能在炮位上固定开火,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靠人力拖曳出去执行讨伐任务。

别看装备不怎么起眼,但是这样一来,台湾土着的武器,基本对农垦兵团丧失了威胁。

转眼之间,计划出发的时间就到了。已经齐装满员的台湾农垦旅团经过短暂动员之后开往海口集结登船。

关山跃和李东田也换上了制服,配戴上了农垦部队的标志和军衔,率领队伍出发。看着着装整齐移民们在军歌声齐步前进,各中队在路上有序开进,牛车运载着行李,看上去甚是威武雄壮。关山跃不由感慨万千:这是自己在穿越后第一次离开海南,目的地还是一片在旧时空也从未到过的土地。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运载农垦旅团的船队由六艘船组成,其中最大的一艘是新完工不久的H800,另五条是福船和沙船。满载人员和各种建材、物资。从火炮火药火枪,到刀矛弓弩箭失,再到犁镰铲锯锹,再到锅碗炊具针头线脑,再到各种鸡鸭羊牛的种畜,再到木工机床铁工机床风车零件,再到稻麦棉蔗各类种子,最后还有一台拆散的水力磨坊的全部零件。

按照计划,旅团将在头三个月内不依赖高雄港的补给。表面上是为了减少后勤补给的压力。实际上是关山跃并不太相信联勤的补给能力。他虽然不是什么后勤专家,但是仅仅看到的相关方桉就知道发动机行动规模庞大,涉及地点和单位众多,后勤补给压力极大。出现补给混乱、补给不上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

与其到时候不断拍电报求爷爷告奶奶,不如一次性把要用的东西尽量带周全,也省得到时候到处扯皮。

临高到香港的航程是三天,从香港到高雄的航程也是三天。由于部队中很多人都是首次出海,晕船情况比较严重合用,因此船队特意在香港多对停留了两天,以充分休整。

关山跃借此机会,参观了香港的相关设施,一来是学习一下香港的建设经验,毕竟高雄与之的定位有很多重合之处。二来,他这个东北人,在旧时空从来没有去过岭南,更没有到过号称东方之珠的香港,这个遗憾,只能在临高位面弥补了。

然而,实际的情况却让关山跃有些失望,17世纪实际的地理情况,跟旧时空的香港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关系不大。再加上元老院也是刚占领这里不到一年,各种设施都在建设中,香港现在整个就是一个大工地,各种烟尘飞扬,一点没有旧时空的样子。

根据企划院讨论的结果,香港不太适合工业和农业建设,目前的定位是贸易窗口、军事基地和物流转运中心。这里到处矗立着联勤机关下属各部门的牌子,圣女湾里泊满了运输物资人员的船只。

关山跃心理清楚,香港由于其地理位置,在一段时间内,将会成为元老院投资的重点。不说要钱有钱,要物有物,起码也是不会缺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