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 第六节 人员和培训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第六节 人员和培训

作者:吹牛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5:02:22 来源:笔趣阁

只见他一边走,一边对着簇拥在他身旁的归化民干部说着什么。大意似乎是在说有些人脑子太笨,学不了手艺,赶紧换人。

这时一个归化民干部紧走几步,来到他身边,似乎是低声说了些什么,李东田才放慢了脚步,朝着这边看了一眼。然后便转身走了过来。

走近了关山跃才发现这李东田只是中等个头,此刻他披着一件白衬衣,一身古铜色的腱子肉十分健美――这种肌肉不是单纯的劳力获得的,是经过系统化的健身才练出来得。

不知道他到了本时空是靠什么来补充蛋白质的。关山跃暗暗好奇。

“这位……”胡义成刚想开口介绍便被李东田打断了,“你是关山跃吧。”

“我就是。”关山跃连连点头,伸出了手,“你就是李东田了吧。”

“正是在下。”他一本正经半文不白的来了这么一句,关山跃不觉一笑,觉得这人挺有意思。他看了看正在散开的移民,“你这里的训练还真是有声有色。”

“那是自然,台湾可是个虎狼之地,猎头生番到处都是,不把大伙练出个组织性,纪律性来怎么行?”李东田一边用毛巾擦着汗,一边接过生活秘书递来的上衣,一抖双肩披在肩上:“走,我们去团部谈谈!哦,叫联队部!”

关山跃原以为这个“联队部”设在青木堂农场的某间办公室里,没想到这队部只是一座大帐篷。

不仅如此,在他的大帐篷周围,是一个完整的帐篷营地,平整过的土地,纵横交错的道路。在这联队部所在广场四周,还有食堂、医务室和仓库。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靠,这人才呀!关山跃不觉暗暗赞叹,这李东田有两把刷子!还没出发就拟真起来了,够硬核!

大帐篷是联勤工厂制造的军用指挥帐篷,帆布质地,上面还刷了一层桐油。虽说防雨遮阳,但是就这么在大太阳下晒着,里面的温度足足有三十多度。还没进去就能感受到一阵扑面的热浪。

“太热了,是不是?”李东田笑道,“还好,晚上温度低,能睡人。白天待不住。”说着把他引到帆布天幕下,这里摆着一张大桌子,上面堆着文件,还有个地图架。

“我平时就在这里办事。”

“你这里搞得挺不错呀!井井有条!过去当过兵?”

“兵没当过。”李东田咧嘴一笑,“倒是想当……”说罢不言语了,扭头吩咐:“拿几瓶格瓦斯来!”

关山跃看他的言行做派,大致也知道他过去的经历了。当下看地图架子上的地图是一副大比例的台南地图,上面还做了不少标记,心想这位在细节上倒是做得很到位。

生活秘书端来几瓶冰镇格瓦斯,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水珠。开了盖子李东田先豪饮了大半瓶下去,这才用手背摸了摸嘴说道:“我从小就喜欢打仗的事。喜欢钻研钻研兵法什么的。念书的时候出去打架,也讲究个排兵布阵。然后就成了军迷,就想着去当兵……”说到这里他的两脚一翘,搁到桌子上,“可惜咱这人年轻的时候组织性纪律性太差,书念不成,兵也没当上。”

关山跃笑道:“我看你现在的组织性纪律性很强么!”

李东田哈哈大笑:“说来也怪,自从到了新时空,感觉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干什么都有劲。过去讨厌的,不喜欢的东西也不讨厌了。”

这种身份的转换带来的心理变化,关山跃其实也有。他这么一说,倒起了知己之感。连连点头

第一次接触,看模样彼此都无厌恶之感,话也说得投机。这就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关山跃心里原本是有小九九的,如果和李东田接触下来感觉“不合适”,那他宁可辞职不干也不会接这个职务,去台湾开垦是风险极大的工作,做不到“兄弟同心”至少也得“合作顺利”。不然勉强搭起班子去干活受罪不说,搞不好还会闹出事故来。

当下关山跃把自己的相关方案都交给了李东田,让他“过目”。

“你这些都是政策,我最不爱看这些条条框框了。大方向你把握就是了。”李东田随手把文件夹丢到桌子上,“你就跟我说,准备怎么搞,在哪里搞,什么不能搞就行了!”

关山跃当即把自己选定的开垦地域,道路规划和与当地土着的关系处理等等都说了一遍。这些都是他跑了很多部门,请教了好多专业人士之后制订出来的。

“不错不错,”李东田显然没怎么听进去,关山跃未免有对牛弹琴之感,只听他说道:“关哥你既然拿了大方向,咱跟着干就是了。”

“大事我们还是要商量着办才是。”

“没事,没事,我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也学不来。”李东田摇头,“种地、养羊,这些我还有把握,你要扯什么规划选址之类的,我就懒得问了。你选好地方了,咱们干就是了。”

“地我是选好了,原本还有些担心移民的事情……”

“这你大可放心,这些人我都集中训练三个多月了。”李东田一摆手,“大部分是我从净化营地里挑来的……”

李东田在三个多月前,就按照关山跃的相关《台湾移民选择标准》,在净化营里选人了。

当初关山跃在综合考虑了登陆之后供应情况、开垦难度等各方面因素之后,最终决定这个联队在八百到一千人之间――人再多上去,就需要更多的干部去管理,这就有些力有未逮了。

至于日后要补充人员,只要在台湾的净化营地里就地补充就是了,开局人太多了,供应也成问题――毕竟预订的开垦地距离高雄有十多公里,在没有道路的情况下,交通运输上肯定会成为一个瓶颈。

李东田按照就少不就多的原则,就按照关山跃的标准,选了大约八百人。

这八百人,原本关山跃的打算是多家庭式的,少单身汉。他觉得有了家人的支撑,可能更容易让移民有坚持下去的意志。但是在和魏八尺等人交流过之后,觉得自己想得有些太简单了。有了家人固然更有动力,但是一开始完全是蛮荒状态,就算做好了自以为的“万全准备”,死亡率也不会太低。老人妇孺体力弱,抵抗力差,一旦成批病倒病死,反而严重的破坏士气。

所以他后来修改标准,把家庭户大幅度缩减,从原定的五成左右降低到二成五,而且还专门指出家庭户不能有六周岁以下的婴儿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对妇女的人数也做了大幅度缩减。在亚热带林莽中开荒这种极重体力劳动对妇女来说还是太过艰辛了,就算是本时空素来以吃苦耐劳的闽南农家女子也未必吃得消。

最终整个联队组成为八百三十五人。男女比为八二开;其中青壮年占85%,老人占5%,十六周岁以下少年儿童约为10%。其中二百七十一人为家庭户成员。

除去净化营挑来得难民,还有各部门分配来得归化民干部和技术人员二十人。

“……原本我想多选几个工匠,没想到工匠少得可怜,而且还算是‘统配人员’。我又是打报告,又是找人托关系,好不容易才分到几个。”

关山跃也很关心匠人的问题,忙问道:“弄了几个人?”

“两个木匠,三个铁匠,一个竹篾匠的……”

“这也太少了。”关山跃有些失望。

“的确太少了,而且还指定要闽南人,那就更稀罕了。所以我到这里来之后就办了个技能培训班。不给人咱就自己培训,又不是多难的事!”

李东田带着联队进驻青木堂农庄之后,安营扎寨,随后便开始“培训”计划。

他一口气成立了五个培训班,师资是从农业口、工业口和军事部门借来的。

一个是工匠培训班,里面又分为铁匠、木匠、泥水匠、竹篾匠这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学习小组。由老师傅从愿意学艺或者心灵手巧的年青人当中选拔学习。这些算是未来的技术骨干。

第二个是纺织服装培训班,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妇女,学习内容主要是加工麻制品――台湾种不了棉花,但是类似野麻这样的天然纤维植物很多,可以用来生产加工,纺织成布。同时还传授服装裁剪缝纫、草鞋制作等等手艺。干农活对服装的损耗很大,要立足于自给自足。

第三个是渔猎培训班,从难民中选拔出一些体力好,反应敏捷,有渔猎经验的青壮年,传授渔猎技巧和使用南洋步枪的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清除开垦的周围的野兽,为移民增加肉食,另一方面也作为整个联队的基干民兵。李东田还专门请了远程勘探队的归化民勘探人员来讲授“野外生存技术”。在亚热带丛林和草地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如何设置陷阱,如何辨别有毒植物和可食用植物,如何发现蛇虫等有毒有害动物等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