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 第二十九节 土木运天(上)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第二十九节 土木运天(上)

作者:吹牛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5:02:22 来源:笔趣阁

这奉行来说的事情,虽然他不知道具体就里,想必也是琉球商人的某种套路。

虽然不知道琉球人的套路具体如何,日本人又为什么特意强调希望元老院出面禁止,但是江远之认为自己初来乍到,情况不明,不宜立刻表态,因此只是含湖其辞,并不明确的回应。

川上忠通不由的一阵气馁:对明朝贡的时候,若是萨摩藩的人出现在明人面前,恐怕就让明国发现了萨摩藩操控琉球朝贡的事实,从而中止贸易;若是让平启祥这样已经归化琉球的官员前去朝贡,倒也轻易看不出是日本人,只是作为琉球朝贡使的,不是王舅,便是紫金大夫,平启祥的身份实在是纸里藏不住火;至于渡海去临高,和澳洲人直接贸易,若是放在前些年,倒也可行,只是前几个月飞脚传来了江户的消息,说是将军下令,禁止一切日本人出海经商,违禁者便禁止再度入国——这样萨摩藩的人也恐怕无法前往临高进行贸易了。

川上忠通虽然再三重申自己的意见,但是几个元老就是不为所动的一直踢皮球。川上忠通不由得脸色铁青,又不敢发作,只好悻悻而归。

平启祥也不由得心想:怪不得喜安借口王府有茶事,没有一同前来。不由得心中暗暗骂:“呸,这个生臭坊主!”只好向元老们作揖,跟着川上忠通灰熘熘的离开了。

“这么把日本人呛走,恐怕不合适吧?”赵彦昊无奈的对其他几位元老说道。

“鬼子畏威而不怀德,我得让他们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按照他们事大的习惯嘛,这帮没节操的,肯定不敢怀恨在心。过两年就得匍匐在咱们脚下,充当马前卒。”

接着江远之和吕洋、黄天宇几个,便围绕接下来的工作内容展开讨论。重点自然是北山地区的运天站的建设工作。

这个站的定位并不高,殖民贸易部也没有对它抱有太多的贸易和物资上的期望。除了海军和化学工业部门之外,其他各部门都兴趣或缺。

但是对江远之来说,这运天站的意义就不大相同了。这毕竟是自己主持工作的“一亩三分地”,江远之显得十分兴奋,不断谈着自己的“宏图伟业”。

赵彦昊对建设并不是太感兴趣,在他看来,建设越多,未来的行政事务就越多,自己这种疏懒的性格,要是将来当日本琉球总督之类,肯定得比本家的赵皇上骂得更惨。还是管点人比较少的地方比较好,比如——当个新西兰总督啥的?

过了几日,一行人便一起搭乘船只前往北山,“视察工程开展情况”。

运天港改造工程的总负责人是设计狂人季润之的大徒弟季墅,而他本人则带着季园前进去广东了。赵彦昊当初听说分配来主持建设工作的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还是“季佩尔”的徒弟,顿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不过,刚来琉球的时候与他稍微交流一下,赵彦昊觉得这个年轻而又沉默寡言的全能型归化民建筑工程师还是比较靠谱的,至少不像他师父那样成天都都囔囔着要盖“神都”。

赵彦昊根据琉球史料所载得知,三十年后在琉球硫黄山岛会发生大地震,并且引起海啸。虽然觉得那时候肯定没有元老在维持运天站了,不过按照他尽善尽美的理念,商馆还是要建设到距离运天港有一段距离、今归仁村附近地势较高的空地比较安全。

季墅设计的商馆带有明显的季润之风格,介于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义建筑之间,虽然只有三层高,外形也不算太复杂,不过极具动感的建筑外形和“富丽堂皇”的五百天使装饰估计能让从未见过西洋建筑的琉球人大开眼界,也能充当萨摩藩的商人们当好几十年的饭后谈资。商馆的楼下作为商行对外使用,二三楼则作为站长和归化民办事员的日常起居场所和杂物间使用。此外,商馆内还有可供重要客商们使用的客房、餐厅和会议室。

商馆的附近则设有依丘陵所建的高墙,高墙内还有储存堆放货物的仓库和空场,因为要盛放硫磺的缘故,因此则设计建到了距离商馆大楼较远的地方。

季墅还设计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上下水设施,饮用水则直接取用今归仁村附近的河水,经过沉淀池再加以漂白粉消毒。而生活产生的各种废水则用来冲洗公共厕所。

至于建设所需要的大量物资材料,木材、砖瓦和石块都可以在北山地区就地取材。不过琉球本岛和鹿儿岛都不出产煤矿,这点则让主持工作的黄天宇较为头疼,不过听说八重山群岛的西表岛出产“烧石”,不过琉球树木资源很是丰富,没有人用来取暖做饭,所以就从未开发过。赵彦昊计划在返程的时候去琉球的西南群岛考察一番,西表岛的煤矿也自然被列入了考察的行列。

临高来的熟练归化民工人则多数充当工头,而施工的工人则按照计划,多数从北山地区招募而来。为了满足“大宋使者”的需求,向鹤龄和吴象贤以及其他几个北山出身的琉球官员们纷纷告辞,骑着马或者坐着凉轿跑回自己的村子中召集人手为“天朝上国”效力。

琉球人多地少,虽然一年两熟,但是因为农耕技术落后,加上产出的粮食多半被萨摩藩和琉球王室收走,剩下的粮食自然是聊胜于无,农民多半时间只能食用麻平衡努力推广的甘薯和野生的苏铁果实勉强度日。听按司、亲方大人们说为“天朝上国”居然管两顿干饭,还有工钱可拿,顿时各个村中有不少农民被鼓动前往运天港进行港口建设工作。因此很快便在今归仁村一带形成了临时的聚落。

国头亲方的世子向国器很不情愿的骑着马,跟着老爹向鹤龄和堂弟向国用一起,带着近百名国头村的村民走着山路穿过茂密的丛林前往运天港。

一听说老爹要在年底前“致仕”了,作为担任三司官的必经流程,向国器已经开始着手收拾行李前往萨摩藩接替下一任三司官——他们的叔叔向鹤跹当三年人质了。前两天老爹突然跑回家,也不考虑是否会影响到收成,不但直接召集近百名劳力前往运天港帮助“大宋使者”建设商馆,还命令领地内所有劳力农忙结束之后都要到运天港来服劳役。

向国器这几年为去萨摩藩,一直潜心苦读《庭训往来》、《百姓往来》等等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寺子屋初级读物,一边向村中仅有的一户日本移民苦学日语。前两年“唐山”(中国)来的使者杜三策册封尚丰王的时候他也见识过,自然对这位不知哪来的“大宋使者”不感冒了。刚刚从明国回来的向鹤龄,突然拉着他和弟弟两人前往运天港参见这位“大宋使者”,也不知老爷子是哪根筋不对。不过向国器兄弟两人显然不敢和父亲对着干,只好无奈地跟着去了。

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大宋”,向国器也是略有耳闻的,毕竟他家和萨摩藩往来密切,多多少少也知道“任天堂”在日本的贸易,也听说过郑芝龙的覆灭。但这对他来说似乎并没什么意义。在他看来,琉球的政局,一明一暗,一虚一实。

大明是琉球的法统,和大明的贸易又是琉球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明”,这一层关系是必须维持好的。但是大明在琉球又是“虚”的。琉球的政局命脉悉数操之于萨摩之手。虽然是“暗”,却又是“实”。

要在琉球当政为官,首先就要处理好这虚实明暗的关系。而在向国器看来,最关键的便是萨摩的态度。

除非发生了国王废立这样的大事,否则大明只是天高皇帝远的存在,并不具体干涉琉球的施政和朝廷人事。但是萨摩却是不折不扣的“琉球太上皇”。在藩奉行就在那霸,只要他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干涉琉球朝廷的施政和人事。

所以要在琉球官场混好了,首先就得有萨摩的人脉。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苦学日语。

这个大宋到底有什么本事,惹得自家老爹如此的重视呢?巨船重炮固然厉害,但是传闻中澳洲人只是一群擅长百工又精于生意的商人,他们专程跑来让琉球称臣又有什么意义呢?琉球这个地方,出产最多最有价值的是黑糖,但是听闻澳洲人有得是上好的白糖、冰糖。若是说硫磺,这东西实在算不上多金贵的东西,在很多岛屿上甚至遍地都是。澳洲人随便运些什么货物来,都能运走一船去。

怀着这样的疑惑,向国器带着仆从们一路往运天港而去。

“哦伊,别偷懒!穿过这片林子就到运天港了,”向国器冲着他村里的这帮“无姓”们厉声道,他一甩马鞭,策马第一个走出了树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